登陆注册
6201800000011

第11章 儿童保健与用药常识

1.用药常识

□家庭备用药原则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推进,药品也已跻身于市场经济中。有的厂家为了推销产品,吸引消费者,药物商品名称多种多样,同一复方制品(几种药物配伍)只在含量上稍有改变,就更换药品名称。仅治疗伤风感冒的药品就不下数十种,如感冒清、感冒通、感冒停、感冒灵,感冒灵又有复方感冒灵、强效感冒灵、999感冒灵等。实际上,不少治疗感冒的药主要成分都是对乙酰氨基酚,也叫醋氨酚或扑热息痛,只不过不同厂家药品说明书上标注的名称不同,有的是对乙酰氨基酚,有的是扑热息痛,而有的是醋氨酚,其实都是非那西丁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其作用与非那西丁完全相同。

因此,鉴于药品市场的不规范,家庭在选用备用药时要特别慎重,应遵循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少、服用方便、疗效确切、数量品种适当、容易贮存、谨防伪劣等选药原则。

当然,在小儿科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家庭儿童备用药再好不过。

□药物的作用

药物的作用是指人体对药物发生的反应和药物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前者指药物的不良反应,后者指用药的目的,即发挥药物预防与治疗疾病的作用,称药物的防治作用。

药物的防治作用,分为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治疗作用又分为对因治疗作用和对症治疗作用。

对因治疗作用主要是消除疾病的原因,如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治疗结核病,用甲苯咪唑治疗蛔虫病或钩虫病等,都是针对病因进行的彻底治疗,不仅可以使疾病得到根治,而且可以防止其传染。所以药物的对因治疗又称“特效治疗”,常把具有对因治疗作用的药物称“特效药”。

药物的对症治疗作用虽不能消除病因,但可改善症状、解除病人痛苦、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病情恶化等。如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治疗肺炎病人的高热与剧烈咳嗽,这种退热、止咳看起来不是针对引起肺炎的病毒或细菌,但却可以减轻病人痛苦和防止病情恶化;化脓性脑膜炎常引起危及患儿生命的惊厥,而及时止痉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对因、对症二者缺一不可,中医指出的“急则治标(对症),缓则治本(对因),标本兼治”是很有道理的。

□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对防治疾病无益,甚至有害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

(1)副作用。在药物治疗时,与防治作用同时出现的而又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称副作用。它可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如服用红霉素可引起恶心、腹部不适;用阿托品解除胃肠痉挛时,可出现口干舌煤等。不过随着用药目的不同,副作用和治疗作用可以相互转化,如上述阿托品的口于是副作用,而用于治疗小儿流涎症时又转变成治疗作用了。又如麻黄碱治疗哮喘病时,往往有精神兴奋而引起病人失眠,这是麻黄碱的副作用,而正是利用这样精神兴奋的副作用来治疗小儿遗尿症,使小儿大脑皮质警觉点提高,而治疗尿床。

(2)毒性反应。引起药物毒性反应的原因大致有3种:用药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和对药物特别敏感。药物的毒性反应对机体有损害甚至可危及生命,如催眠药过量可引起昏睡、呼吸抑制:链霉素、卡那霉素损害第8对脑神经引起的耳聋及平衡失调等。

因此家庭用药,特别是儿童用药要严格按规定量给予。有的药物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而致畸形,称“致畸作用”,所以孕期尤其是妊娠3个月前应尽量避免用药。

(3)过敏反应。也称变态反应,是过敏体质的病人与某药重复接触后所产生的对该药的特殊反应。其与药物的剂量基本无关。过敏反应轻则出现皮疹、药热、水肿、哮喘等,重则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由于病人对药物的过敏反应有不可测性,所以在应用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之前,必须详细询问病人的用药史,特别是具有过敏性体质的病人,应先做过敏试验。对于小孩的用药过敏史,家长应掌握,在应用该药时应主动交代说明。

(4)继发反应。指在用药后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如服用苯巴比妥催眠药后,次晨仍感到头昏、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虽然药物有防病治病的功效,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有时甚至可致残或危及生命,作为家庭用药不可掉以轻心。只有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剂量、疗程及不良反应等,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预防作用,尽量避免或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

□用药剂量与方法

有些人认为儿童的用药量只要比成人少点即可,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儿童用药的剂量多按体重计算,在不能直接称重时,可根据年龄按下列公式推算:

1~6个月:体重(千克)=月龄(足月)

×0.6+3

7—12个月:体重(千克)=月龄(足月)

×0.5+3

1周岁以上:体重(千克)=年龄(周岁):

×2+8

在家庭儿童保健药箱药物剂量表上或小儿药物手册上,每种药物都注明每千克体重剂量,把由公式计算出来的体重千克数乘之,即可得出小儿用药剂量。另外还要看清楚是1日量还是1次量,若为1日量,需多次应用。例如,一个4周岁的小儿,按公式计算4x2+8=16(千克),如用痛热清片退热,按内含主药扑热息痛每次每千克体重10毫克,乘以体重16(千克)得160毫克即0.16克。痛热清片每片含扑热息痛为0.5克,则该4岁小儿每次应服1.6/5片。

给药方法主要包括给药途径、次数和时间。给药途径包括口服、注射、直肠给药、舌下给药、吸入法、皮肤和黏膜给药等。口服是最常用的给药途经,经济而又安全,适用于大多数药物和病人。当然给药途径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及药物的剂型来选用。不同的给药途径,可以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与数量、体内药物浓度的高低及药物作用的快慢与强弱,有时甚至产生不同的作用。有的药物只能口服不能注射,而有的药物只能注射不能口服,有的药物口服和注射可产生不同的作用。

给药的次数决定于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消除速度。大多数药物每天服用3—4次。很多药物只有在适宜的时间应用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如健胃药宜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而助消化药宜在吃饭时即食前片刻服用;有的驱虫药宜在清晨空腹时或半空腹时服用;多数药特别是对胃有刺激性的药宜在饭后15~30分钟后服用。家长应熟练掌握儿童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同时要不时地、仔细地观察孩子用药过程中的病情变化:病情好转是药物的疗效,病情加重可能是用药失败,应马上送往医院;若出现与病情无关的表现,可能是药物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送医院诊治。

□家庭药物贮存方法

用药品原包装保存药物是家庭贮药的最佳方法。若无原包装,也可用有色能密闭的小瓶盛放,但要在瓶上贴好标签,注明药物全名及商品名、主治、剂量、服法及有效期。

药物有效期很重要,购买药品时要特别留意。有效期的表示方法一般有3种:一是直接标明有效期的截止年月,如“有效期2005年9月”,是表示该药物可用到2005年9月底:二是标明有效期的时间长短,如“有效期2年”,这就需要留意看清楚药品的批号,如药品批号为“040526”则表示在2006年5月26日之内均有效;还有的直接标明失效期,如“失效期2005年11月”表示2005年11月底后可能失效;也有的厂家的产品标明了生产日期和失效日期。若既无批号又无生产日期或有效期,甚至厂家地址都不明,那就要考虑是否是伪劣产品了。

药品应放置在清洁、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同时要注意:不同药品要分开,不能混装;药物与食物要严格分开;内服药与外用药要分开;已拆开包装的药品与未拆的原装药品要分开。发现已过有效期的药品及发霉、变色、变混(特别是注射剂混浊或变色,糖衣片裂开、潮解或虫蛀),应立即清除,绝不可使用。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药品要存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特别是糖浆剂、糖衣片,以免孩子误食。

□用药指导原则

(1)首先要本着治病治本的原则,明确诊断,对症下药。一般儿科最常见的是感染性疾病,要根据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材料来判断是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哪种病原体感染。即使是细菌感染,也要分析是革兰氏阳性球菌还是革兰氏阴性杆菌,以便选用不同的抗生素,这样可以提高疗效。

(2)了解患儿的正常代谢、各器官的功能及个体差异。小儿由于年龄的不同,各器官组织的成熟程度不同,对药物的耐受力也不同。有肝毒作用的药物,对肝脏疾病患儿要慎用;婴儿不会主诉耳鸣,故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时,应注意对听神经的损害,这样可尽量减少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

(3)了解药物本身的作用和副作用、药物的剂量及用法。很多药物有多种药理作用,在治疗某一种疾病时,只是利用其中一种作用,而其他作用则可能对患儿带来副作用。

例如,使用阿托品抢救感染中毒性休克时,主要利用阿托品是一种抗胆碱药,它能阻断胆碱能受体,使介质乙酰胆碱不能与受体结合而呈现与拟胆碱药相反的作用,目的是为了解除平滑肌痉挛,包括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纠正休克。但其抗胆碱作用还可以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率加快、瞳孔散大、眼压升……高。故在抢救休克时,要加强呼吸道湿化,防止痰液干结;另外要密切注意心率、血压的变化,这样在使用阿托品时才能做到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给予适当的处理。

(4)从经济有效方面考虑。在选择药物时,既要考虑到药物的疗效,也要考虑到经济负担。例如,能用国产药品,则应尽量少用进口药品;能用中药治疗,既省钱又安全,就不要盲目使用西药加中药:能用当地生产的药品,不要一味相信外地药品。当然,合理用药的前提是药物的质量和疗效,在此前提下考虑价格和产地也是必要的。

另外,在对小儿用药时有一些事项还需要注意:

(1)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许多药物在一起应用,或者可以互相抵消或降低各自的疗效,或者能增加各自的不良反应。一般分为2种配伍禁忌。

避免药理性配伍禁忌:很多药物的药理作用是互相对抗的,如中枢神经兴奋剂和中枢抑制剂、升压药与降压药、血管紧张剂与血管扩张剂,泻药与止泻药、扩瞳剂与缩瞳剂、抗凝血剂与止血药等。另外,两种具有相同作用的药物配伍后往往也会产生不良后果。如阿的平与伯氨喹啉同为抗疟原虫药物,但两者配伍后,前者使后者从血中排除的速率减慢,从而增加其毒性反应。

避免理化性配伍禁忌:药物可有酸性、……碱性之分,若不分酸碱随意配伍,会产生不良后果。例如:生物碱盐(或盐酸吗啡)溶液,遇碱性药物,可使生物碱析出;甘草流浸膏遇酸性药物时,所含甘草甙水解生成不溶于水的甘草酸,故有沉淀析出:维生素C溶液与苯巴比妥钠配伍,能使苯巴比妥析出,同时维生素C分解。还有,青霉素与普鲁卡因、异丙嗪、氨乙嗪等配伍,可产生沉淀;去甲基肾上腺素同偏碱性注射液如氨茶碱、谷氨酸钠等配伍,可引起失效。这些都是在酸碱理化性质上的配伍禁忌。

(2)选择最适宜的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给药方法系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用药目的以及药物本身的性质决定,如对危重病例,宜用静注或静点;治疗肠道感染、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肠道寄生虫病等,宜口服;

治疗哮喘,给局部p-肾上腺能受体兴奋剂气雾剂,通过呼吸道直接给药作用速度快;

对阴道滴虫病,多用阴道栓剂等。正确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对药物的吸收和发挥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对年长儿,一定要鼓励口服。

为了小儿易于灌服药物,可将药物剂型制咸水剂、乳剂或糖浆剂。对不能吞咽或拒绝服药者而又无法注射时,可由鼻饲管滴入或由肛门一直肠灌肠给药。

静脉给药虽然能短期达到血中较高浓度,保证药物的完全注入,但在小儿,静脉注射需要较高技术水平;在天气炎热季节,容易引起输液反应;油溶或油水混悬液静注,有引起血管栓塞的危险;有些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氯化钙、甘露醇等,如漏出血管,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反复在同一血管注射,药液高浓度刺激可引起静脉炎。因此,不能为了图省事,盲目迷信静脉给药而滥用静注、静滴等给药途径,这样有时不但起不了作用,还增加药物中毒、过敏反应的危险。

(3)注意防止药物中毒。有些排泄较慢而毒性较大的药物,如洋地黄、依米丁等,为防止蓄积中毒,在到达一定负荷量后,应减少剂量或用维持量;由于大部分药物都是通过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所以存在肝功能和肾功能不全的患儿,尤其要注意减少药物剂量和延长给药间隔。很多药物都应该根据其药效学及临床疗效,制定具体给药疗程。如需重复给药,则应停药一定时期以后再开始进入下一疗程,以免蓄积中毒。

有些药物常常可以引起某些体质异常小儿的特异反应,如苯胺类药物、抗疟药,可导致一些小儿急性溶血性贫血;过多应用阿司匹林可导致小儿肝脑综合征等。这些常与小儿遗传和代谢方面的缺陷有关。

近年来,“四环素牙”和庆大霉素、链霉素所致的耳聋引起儿科医生和家长的警惕。

20世纪60年代由于大量应用四环素类药物,造成一代青少年的变色牙,使很多家长和儿童为此而苦恼。这主要是四环素类药物能与新形成的骨、牙中所沉积的钙相结合,从而引起牙齿的色素沉着和牙釉质发育不全,进而易于发生龋齿。所以现在8岁以下儿童已禁用四环素。另外,由于抗生素的种类繁多,在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时,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突出,这也是链霉素、庆大霉素导致的耳聋原因之一。这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肾脏和第8对颅神经——听神经常有严重损害。婴幼儿肾功能发育不成熟,对这些药物排泄缓慢,血浆内药的半衰期较成人长,因此盲目注射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常造成药物性肾炎和听神经功能障碍而致耳聋,部分小儿永久性听力下降或听力丧失,不但给患儿也给家庭带来极大不幸。

(4)避免滥用药物。处方用药,既要考虑疗效,保证安全,又要注意经济负担。当前,特别在儿科,滥用抗生素已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例如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大都由病毒引起,用抗生素就不一定有效。对怀疑细菌感染的小儿,也要针对不同细菌如球菌、杆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切忌不论什么原因感染,不问轻重,而一味追求多种抗生素联合疗法。目前,有些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生喜欢联合应用“青霉素+链霉素”,对绝大多数病人,不但没有必要,而且造成众多的过敏反应和链霉素引起的听力障碍。大多数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可引起耳鸣、耳聋和肾脏损害;长期应用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可引起肝脏损害;氯霉素类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等,特别是长期、大量使用时更容易引起副作用。另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还可诱使耐药菌株产生,使药效降低。其他如菌群失调、二重感染、严重的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均是医生在用药时必须尽量防止的,以保证病人用药安全。

滥用维生素和“补药”类是违反儿童用药特点的又一方面。小儿在生长发育中需要多种维生素来促进器官和组织的发育,但每日需要量有一定的限度。如维生素A,婴儿时期每日需要1500一2000国际单位,儿童每日需要2000一4500国际单位。但市售浓鱼肝油每毫升含维生素A5万国际单位和维生素D 5000国际单位,过多使用浓鱼肝油就会引起维生素A中毒。据报告,小儿每日服用浓鱼肝油1~2毫升,连续6个月,可有四肢疼痛、肢体深部发硬、触痛、皮肤瘙痒、食欲减退等。如一次大量服用还可引起急性颅内压升高症,而致头痛、呕吐、烦躁等。

对佝偻病患儿,需用维生素D治疗,但也要避免“过量使用”。事实上很多大剂量突击疗法,指连续注射30万一120万国际单位维生素D,往往对有的佝偻病患儿并无好处,甚至有造成维生素D中毒的可能,可引起高钙血症,除有头痛、厌食、嗜睡等症状外,有的还可造成肾脏的永久性损害。此外,某些“补品”如应用不当,也会造成医源性疾病。前几年,有的家长盲目给孩子服用“蜂王精”,结果出现内分泌紊乱,如男性乳房发育、女孩月经早来或月经紊乱等。蜂王精制品可能还含有某些类似激素的成分。

因此盲目使用“补品”,不但直接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而且有的还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

新生儿时期是儿科用药的一个特殊阶段。特别是未成熟儿,由于其肝、肾发育不成熟而致功能不全,再加上所有酶系统功能不健全,对那些在肝内生物转化或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就格外敏感。如服用氯霉素,常引起患儿全身发灰、腹胀、呕吐、呼吸不规则、紫绀、循环衰竭等,称之为“灰婴综合征”。

另外维生素K、新生霉素、磺胺药等都影响胆红素代谢,加重新生儿黄疸,故在新生儿时期这些药物都必须慎用。

□常用中成药

(1)解表药

桑菊感冒片清热散风,解表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口干、咳嗽、咽痛。

银翘解毒片清热、解表、散风、解毒。

羚翘解毒片清热、解表、散风、解毒。

感冒清用于风热外感所致发热有汗、咽痛、咳嗽、鼻流黄涕。

解热感冒片用于风热外感所致发热有汗、咽痛、咳嗽、鼻流黄涕。

感冒清热散祛风清热解表。治疗感冒、头痛、咳嗽、四肢痛。

小儿感冒散祛风清热解表。治疗感冒、头痛、咳嗽、四肢痛。

板蓝根冲剂清热解表,凉血消肿。用于感冒、腮腺炎、扁桃体炎、肝炎。

小儿至宝丸祛风解表,化痰导滞。用于伤风、发热、流涕、咳嗽、痰多、腹痛、夜啼、尿赤便结。

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片解表退热,化湿和胃。用于暑湿感冒、过食生冷所致呕吐腹泻、胸闷腹胀。

妙灵丹清热解表,化痰熄风。用于肺胃实热,外感风寒,咳嗽痰盛,内热惊风。

羚羊感冒片清热解表,化痰熄风。用于肺胃实热,外感风寒,咳嗽痰盛,内热惊风。

小儿感冒退热糖浆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用于伤风感冒所致畏冷发热、咽喉肿痛、头痛、咳嗽。

健儿清解液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消滞和中。用于口腔糜烂、咳嗽咽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小儿清咽冲剂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音哑、咽喉肿痛。

感冒清热冲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2)清热解毒剂

复方银黄口服液用于流感、上呼吸道感染及各种发热疾病。

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清热解毒。用于流感、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性疾患。

鼻咽清毒剂清热解毒,消炎散结。适用于鼻咽部重度炎症及慢性疾患,特别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能减轻症状。

复方大青叶合剂清瘟解毒。用于流感、腮腺炎、感冒、急慢性肝炎。

银黄片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肺炎、疮疡、脓肿。

六神丸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疖痈疮毒。

金银花露用于热疖、痈肿、小儿胎毒、高热口渴。

牛黄解毒丸(片)用于咽喉肿痛、牙痛、口腔糜烂、大便秘结。

黄连上清丸(片)清热散风,泻火通便。用于风火赤眼、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便秘、尿赤。

五福化毒丹用于疮疔疖毒、鹅口疮、婴儿湿疹。

五粒回春丹用于头痛发热、咽痛腮肿、隐疹不出、热急惊风。

穿心莲片清热消炎。用于治疗扁桃体炎、气管炎、肺结核、百日咳、胃肠炎、菌痢。

赛金化毒散清热化毒,活血消肿。用于治疗中热积滞、疹后余毒、咽痛腮肿、疮疔溃疡、胎毒、丹毒、痱毒。

双黄连口服液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肺炎。

(3)止咳、化痰、平喘剂小儿清肺冲剂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用于肺热感冒引起的呼吸气促、咳嗽、痰喘。

祛痰灵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

川贝枇杷糖浆镇咳祛痰。用于支气管炎。

鹭鸶咯丸宣肺、化痰、止咳。用于感冒、气管炎、百日咳。

儿童咳液润肺、祛痰、止咳。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

桂龙咳喘宁胶囊止咳化痰,降逆平喘。用于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壅盛及急慢性气管炎。

至圣保元丹用于痰热内闭、气促作喘,急热惊风、祛风化痰。

通宣理肺丸、通宣理肺口服液清热解表,宣肺止咳。用于感冒、咳嗽、头痛、无汗、四肢酸痛。

橘红丸、橘红片清肺祛湿,化痰止咳。

用于感冒、咳嗽、多痰。

蛇胆川贝散、蛇胆川贝液清肺、化痰、止咳。用于风热咳嗽、痰多。

蛇胆陈皮末顺气化痰,祛风健胃。用:

于风寒咳嗽、痰多气逆。

川贝止咳糖浆镇咳、祛痰。用于伤风、咳嗽、痰多。

咳喘舒用于风热咳嗽、咳痰不止、痰盛气促、心胸郁结、咯痰不爽。

儿童清肺丸、儿童清肺口服液用于小儿肺经痰热,感冒引起的发烧、咳嗽、咽痛、声音嘶哑。

清音丸清热、利咽、止渴、生津。主治肺炎炽盛、咽喉不利、失音声嘶、口舌干燥。

养阴清肺膏养阴清热,润肺止咳。主治阴虚咳嗽、发热、无力等。

养阴清肺糖浆养阴清肺,清热利咽。

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痰中带血。

救急散清热解表,镇惊化痰。主治内热食滞、外感风寒所致恶寒发热、咳嗽咽痛、烦躁不安、隐疹不出、惊风抽搐、便秘等。

(4)开窍药

牛黄镇惊丸熄风开窍。用于急热惊风、痰热气促、心烦急躁、神志不清。

紫雪散清热镇惊,除瘟开窍。用于高热烦躁、惊风抽搐。

绿雪用于外感风热邪毒引起的高热神昏、头晕脑涨、咽痛口渴、面赤腮肿、大便燥结。

小儿牛黄散清热化痰,镇惊解毒。用于急热惊风、手足抽搐、痰涎壅盛、烦躁不安。

珠黄散清热、导滞、安神。主治脾胃不和、宿食积滞、停食停乳、发热惊厥、咳嗽痰盛、烦躁、便秘、尿赤。

(5)调理脾胃剂

小儿百寿丹用于小儿内热停食、停乳、咳嗽痰多、大便不调。

一捻金用于内热积滞所致停食停乳、痰涎壅盛、咳嗽气促、腹胀便秘、烦躁不安。

健儿消食口服液健脾益胃,理气消食。用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引起的纳呆食少、脘胀腹满、大便不调、厌食、恶食等症。

导赤丹用于心经郁热而引起的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小便赤短、大便干燥。

保赤万应散用于痰食积滞、肚腹胀满、呕吐乳食、痰涎壅盛、大便煤结、惊悸不安。

小儿化食丸消食化滞、泻火通便。用于腹部胀满、恶心、呕吐、烦躁、口渴、大便干燥。

小儿健脾丸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大便溏泻、体弱无力。

启脾丸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溏泻。

小儿健胃糖浆健脾消食、清肝养阴。

用于脾虚、肝热所致的食欲减退、消化不良。

肥儿散用于脾虚泻泄、消化不良、面黄肌瘦、疳积腹胀。

大山楂丸调和脾胃,消食化滞。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满。

疳积散用于疳积、腹脘胀满、消化不良。

保儿安冲剂健脾消滞、利湿止泻、清热除烦、驱虫治积,化积口服液杀虫消积,用于疳积、腹胀、腹痛、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脾消食丸健脾、消食、化积。用于脾虚气滞引起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面黄肌瘦、大便不调及小儿乳食停滞等症。

(6)补益药

归脾丸健脾益气,补血养心。用于气血虚弱引起的体倦乏力、惊悸盗汗、失眠健忘。

童康片补肺固表,补血养心,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用于体弱儿童反复感冒及气管炎反复发作、气虚多汗、食欲不振。

六味地黄丸用于肾阴亏损所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消渴。

金匮肾气丸温补肾气,化气行水。主治肾虚水肿、腰酸腿软、尿频量少、痰饮咳喘。

缩泉丸温脾肾,缩小便。用于肾亏所致尿频、遗尿。

肾气丸温阳、利水、消肿。主治肾虚水肿、腰酸腿软、尿频量少、痰饮喘咳。

静灵口服液滋阴潜阳,宁神益智。用于儿童多动症、注意力涣散、多动、多语、冲动任性、学习困难、舌质红、脉细数等属于肾阴不足、肝阳偏亢者。

玉屏风合剂益气固表止汗。用于中气虚弱、卫阳不固引起的自汗不止及体弱易外感风邪者,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用于免疫低下或免疫缺陷病的治疗。

(7)其他

喉症丸清热解毒止痛。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疮疖等。

复方丹参片活血化淤,芳香开窍,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淤所致的胸闷、心绞痛。

云南白药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用于地打损伤所致的淤血疼痛,内伤出血。

跌打丸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所致的伤筋动骨、淤滞疼痛。

小活络丹、小活络片祛风活络,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肢体酸痛、麻木拘急。

小金丹化淤止痛,消肿散结。用于阴疽初起、瘰疠恶疮、乳痈疮疖、丹毒。

五苓散化气行水。用于浮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小便不利。

十枣丸攻逐水饮。用于浮肿、胸腹水。

复方垂盆草糖浆降谷丙转氨酶。用于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

獾油用于烧伤(皮肤未溃者)。

拔毒膏用于毛囊炎、疖肿(未溃)。

紫金锭(玉枢丹)散瘟解毒,消肿止痛。主治内脏实热、时疫瘟邪所致腮肿、疔毒、恶疮疖、毒虫咬伤、无名肿毒、腹痛、吐泻。

十滴水清热祛暑,避秽止呕。用于中暑、晕车引起的胸闷、头晕。

如意金黄散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疮疡初起、丹毒、痄腮、乳痈、无名肿毒。

冰硼散治鹅口疮、牙龈肿痛。

心肝宝治疗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律失常、乙型慢性活动型肝炎(伴有肝硬化)、顽固性失眠症,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用于癌症辅助治疗,对肾病综合征也有效。

龙牡壮骨冲剂强筋壮骨,和胃健脾。

用于治疗和预防营养不良性佝偻病、软骨病,对多汗夜啼、夜惊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等症也有治疗作用。

小儿肝炎冲剂清利湿热。用于小儿肝炎引起的腹胀、恶心、身热体倦、食欲不振、肝区疼痛及黄疸型肝炎。

乙肝清热解毒冲剂清肝利胆,解毒逐瘟。用于肝胆湿热型急、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初期或活动期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牛黄降压丸清心化痰,镇静降压。主治肝火旺盛所致头目眩晕、烦躁不安、痰火壅盛、高血压病。

□常用西药

(1)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鲁米那)用于镇静、催眠、抗惊厥,用于癫痫大发作,麻醉前给药,也可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盐酸氯丙嗪(冬眠灵,氯普吗嗪)用于止吐、呃逆、人工冬眠等。

复方氯丙嗪(复方冬眠药)用于止吐、呃逆、人工冬眠等。为盐酸氯丙嗪及盐酸非那根的水溶液,2毫升各含25毫克,5毫升各含50毫克。

硝基安定用于婴儿痉挛症及其他肌阵挛发作。

氯硝西泮(氯硝安定)作用较安定、硝基安定强5—10倍。

丙戊酸钠(抗癫灵)对失神性小发作和肌阵挛疗效较好。

卡马西平用于精神运动性发作、大发作、局限性发作和混合性癫痫的治疗。

(2)解热镇痛药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用于治疗风湿热和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头痛、肌肉痛。

安痛定用于发热、头痛、关节痛、牙痛等。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用于发热、关节痛、神经痛。新生儿忌用。

布洛芬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用于退热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3)祛痰、镇咳药及止喘药氯化铵用于咳嗽时祛痰。

复方甘草合剂(棕色合剂)镇咳祛痰,婴儿期不宜使用。

柳丁氨醇(喘乐宁、舒喘宁、舒喘灵)

用于支气管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

氨荼碱用于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心脏性水肿。

盐酸麻黄碱用于支气管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较肾上腺素作用温和持久。

美沙芬(右甲吗喃)为中枢性镇咳剂,无镇痛作用和成瘾作用,婴儿慎用。

(4)助消化药及抗酸药

胃蛋白酶合剂用于消化不良症。

乳酶生(表飞鸣)用于消化不良的腹泻、腹胀等。

氢氧化铝用于溃疡病。

颠茄酊用于胃肠痉挛、输尿管痉挛和膀胱刺激等。

酚酞用于习惯性顽固便秘。

双醋酚丁(一轻松)用于慢性便秘。

硫酸镁有通便利胆作用,也可用于惊厥、破伤风、尿毒症。

液体石蜡用于粪便干硬秘结不易排出者。

开塞露用于轻症便秘。

鞣酸蛋白有收敛止泻作用(肠炎宜在感染控制后使用)。

思密达用于急、慢性腹泻及保护肠壁。

(5)治疗心力衰竭及心律紊乱药洋地黄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心房颤动、扑动等。

地高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氯化钾用于洋地黄中毒引起的阵发性心动过速或频发室性过早搏动、低血钾症。

心得安(萘心安)用于各种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炎,对室性早搏效果较好。

戊脉安(异搏停、异搏定)用于各种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等。

潘生丁(哌醇定)用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抗休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及防止血栓形成或栓塞。

(6)利尿药和脱水药、抗高血压药氢氯塞嗪用于各种水肿,对尿崩症有抗利尿作用。

速尿(呋喃苯胺酸,利尿磺胺)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早期、肝硬变、肾脏疾病所致的水肿以及肺水肿、脑水肿等。

利血平扩张血管,用于早期轻、中度高血压。

降压灵作用同利血平,但较弱,温和降压。

硝苯地平(心痛定)具有抑制钙离子内流、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降压及治疗心绞痛的作用。

(7)抗过敏药

盐酸苯海拉明(苯那君)用于荨麻疹及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

盐酸异丙嗪(非那根)用于各种过敏性疾患及小儿哮喘、人工冬眠等。

马来酸氯苯吡胺(扑尔敏)同苯海拉明。

葡萄糖酸钙用于过敏性疾患及手足搐搦症。

特非那丁为新一代非镇静组胺药。

阿司咪唑(息斯敏)为新一代非镇静组胺药。

(8)治贫血药、止血药

硫酸亚铁用于慢性失血、营养不良性缺铁性贫血。

富马酸亚铁(富血铁)用于慢性失血、营养不良性缺铁性贫血。副作用较少。

维生素B12用于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肝炎、多发性神经炎等。

叶酸用于婴儿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与维生素C同用。

维生素K4用于婴儿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与维生素C同用。

(9)抗寄生虫药

枸橼酸哌嗪(驱蛔灵)用于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蛲虫病。

左旋咪唑(左旋驱虫净)用于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丝虫病等。

甲苯咪唑(甲苯达唑)用于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等寄生虫病。

丙硫咪唑(5.丙硫-2-苯并咪唑氨甲酸甲酯)用于蛲虫、血吸虫、绦虫、钩虫、蛔虫、鞭虫等寄生虫病。

扑蛲灵(扑蛲喹)用于驱蛲虫,大剂量对类圆线虫属感染有效。

驱蛲净用于驱蛲虫。

硫酸奎宁对疟原虫裂殖体有杀灭力,对间日疟有效。

灭滴灵(甲硝唑)用于阿米巴痢疾、肝脓肿、阴道滴虫,也可用于厌氧菌感染。

(10)抗结核药

异烟肼(雷米封)用于各种类型的结核病。

硫酸链霉素用于各种类型的结核病,对大肠杆菌、流行性感冒杆菌、变形杆菌、肺炎杆菌、沙门氏菌属等感染均有效。

对氨基水杨酸钠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副作用多,有被利福平、乙胺丁醇取代的趋势。

利福平(甲哌力复霉素)与异烟肼合用有协同作用,新生儿不用,3个月内婴儿少用。

乙胺丁醇皮与异烟肼或利福平合用;

主要用于经链霉素、异烟肼治疗失败的各种结核病患者。

吡嗪硅胺对细胞内缓慢生长的结核茵有效。常用于抗结核短程疗法中。

(11)抗生素

青霉素G钠用于各种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和螺旋体所致的感染,如蜂窝组织炎、丹毒、猩红热、扁桃体炎、心内膜炎、大叶性肺炎、脓胸、流脑、肺炎双球菌脑膜炎、骨髓炎、败血症以及白喉、破伤风、气性坏疽等,配合抗毒素治疗。

青霉素V钾片同青霉素G,是目前唯一不用皮试的口服青霉素。

氨基苄青霉素(氨苄西林)用于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非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以及伤寒、沙门氏菌属肠道感染、痢疾、脑膜炎等。

羟氨苄青霉素(阿奠西林)用于呼吸道、泌尿道、软组织等感染,对肺炎疗效较好。

苄星青霉素G(长效西林)用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预防用药。

头孢菌素IV(头孢氨苄,先锋霉素IV)

用于革兰氏阳性或阴性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

头孢氯氨苄(头孢克罗)抗菌谱同第一代头孢。

庆大霉素静脉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的败血症、肺炎、脑膜炎。肠道感染可口服。

多粘菌素E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腹泻。

红霉素用于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如肺炎、败血症、假膜性肠炎等,对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有效。

柱晶白霉素(北里霉素)用于百日咳、中耳炎、咽峡炎、肺炎、支原体肺炎、胆道感染等。

美地霉素(麦迪霉素、米地卡霉素)

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所致的感染。

交沙霉素抗菌谱同红霉素,但胃肠道反应低。

罗红霉素抗菌谱同红霉素,但抗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大于红霉素。

阿奇霉素抗菌谱同上,但疗程只需3天。

(12)抗病毒药物

吗啉胍(病毒灵)用于预防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

三氮唑核甙(三唑核甙,病毒唑)用于呼吸道感染,对腺病毒性肺炎早期有一定疗效。

无环鸟苷(阿昔洛韦)对单纯疱疹病毒作用最强,对水痘病毒、乙肝病毒也有一定作用。

2.常用家庭护理方法

□测体温

由于小儿的调节系统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体温较成人正常值或高或低一些。另外,随着人的生理状态的不同,每日的体温也可以有些波动,如每日晨起体温稍低,下午至晚上体温略高,在饭后、剧烈活动或高度紧张状态下体温也有些变化,甚至偶尔一次超过37℃也可以认为是正常的。

人所以能保持体温的恒定,主要是靠体内的体温平衡调节系统。另外,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也可以用增减衣服或使用空调及……暖气等来协调。人体内体温的调节系统,一般分物理性和化学性两部分,这些物理、化学调节系统又与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密切相关,但最终受体温调节中枢支配。

物理性调节系统主要通过散热和保温来调节体内温度。如体内温度过高,皮肤毛细血管就扩张,增加了皮肤血液循环量,也就增加了散热;其次汗腺对体温调节也起着重要作用,天气炎热即可出汗而大量散热;

小儿呼吸心跳代偿性增快也可加速散热。

化学性调节主要依靠各种营养素在体内代谢过程中释放热量的多少来调节体温。

发热一般分为低、中、高3度。低热指体温自37.3℃~38℃,中等热指体温在38C-390C,高热指体温在390C-41℃。如体温超过41℃,则称为超高热,有时在新生儿时期可遇到。极高的体温常可引起神志障碍和抽风,如退热不及时,还可导致死亡。

小儿因为感染、失血、脱水、创伤、组织坏死及体温调节障碍等各种原因皆可引起发热。

从发热的病理生理来看,发热是人体防御疾病和保持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代偿性反应,它有利于调节体内淋巴及网状内皮系统,活跃免疫、吞噬等功能,吞噬或消灭致病因子。因此,多数学者主张体温在38.5℃

以下时,不需要采取强力的降温措施。但如高烧持续过久,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继发一连串的病理生理改变,则应积极降温,使因高烧给孩子带来的痛苦得到缓解。

如何知道体温是否增高呢?主要是应用体温计来测量体温。对每个家庭来讲,体温计是必备的基本保健工具。

目前测量体温的方法主要有口腔测温、腋下测温和肛门测温。由于腋下测温方便,体温表也容易消毒,已被大多数医务人员和家庭所采用。腋下测温的体温计又称腋表,其水银头为细柱状,应将水银柱头放在腋窝。

中心部。嘱患儿将臂下垂,紧紧夹住,测量时间应在5分钟以上,取出后检查刻度并记录下来。如果腋窝部夹得不紧,或腋窝部有汗,或夹住体温表时间过短,都可影响测量的准确性。虽然腋表比较卫生,但每次应用前后,仍应用酒精棉球擦拭干净,以免交叉感染;在试表前还要仔细检查水银柱的刻度是否在36C以下,否则也会影响结果。

对特别瘦弱或7岁以上的儿童,也可应用口表,把消毒好的体温表,将水银头置于舌头下,病儿要闭口3分钟,用鼻呼吸,然后取出检查度数。口腔测温方法简便、准确,但测试前不能吃过热或过冷的饮料或食物,还要密切注意防止小儿将体温表咬碎,以免水银中毒。

休克、昏迷等患儿一般采用肛表测温方法:肛表与液表不同;头粗呈圆形,一般先在肛表水银端涂抹少许润滑油,然后再轻轻插入肛门,深度约5—6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棉花或纱布擦干净肛表,检查刻度,记录体温。肛表的检查、消毒方法与其他体温表相同。

应正确掌握测体温的方法,一旦发现患儿有异常表现,首先测量一下体温,如体温过高,病情较重,可立即给予降温措施或口服一次退烧药,然后马上去医院就诊,做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测呼吸

我们已经知道,呼吸频率与年龄有着近似反比的关系,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高。

新生儿每分钟40~44次;6个月—1岁每分钟30~35次;1—3岁每分钟25~30次;4~7岁每分钟20~25次;8—14岁每分钟16—20次,接近成人呼吸次数。若运动和情绪激动可使呼吸暂时加快,休息或睡眠时呼吸恢复正常。

测量小儿呼吸频率,可观察小儿胸部或

腹部起伏的次数,一呼一吸为一次,其呼吸次数以1分钟为计算单位。除计算呼吸次数外,还应观察其深浅及节律是否规则。若呼吸浅速不易计数时,可用棉絮贴于患儿鼻孔处,以棉絮的摆动来计数呼吸次数。一般每呼吸1次,心跳和脉搏3—4次为正常情况。若出现呼吸异常增快,或减慢,或不规则呼吸如时快时慢,急促呼吸的过程中间有叹息样表现或连续吸2次呼1次等现象,均为异常表现,系病重的征兆,必须引起重视。

另外,在检查小儿呼吸次数时,宜在小儿安静或熟睡时进行,也可在小儿保持安静时,在测量脉搏后,将手指留在原处不动,接着测呼吸次数。

。□测脉搏

可以这么认为,通常脉搏的次数与强弱和心搏次数、心肌收缩力一致。故计数脉搏即代表心率,但在心律失常(如过早搏动、心房纤维性颤动等)时,心率和脉搏可不一致,应分别计数。

脉搏数在儿童时期易受外界影响而随时变动,一般年龄越小,心率越快。正常小儿的脉率为:新生儿每分钟140次;1—12个月每分钟120—140次;1—2岁每分钟110—120次:3—4岁每分钟100~105次;5—6岁每分钟90—100次;7N10岁每分钟80~90次:14岁以上每分钟70~80次。在发热、体力活动、哭闹或精神紧张等情况下,由于新陈代谢增加,脉搏数可适当增加。通常体温上升1℃,脉搏加快10—15次,睡眠时则减慢10~20次。

数脉搏时,可用自己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在小儿的动脉处,其压力大小以摸到脉搏跳动为准。常用测量脉搏的部位是手腕腹面外侧的桡动脉,或头部的颞动脉,或;

颈部两侧颈动脉。测量脉搏以1分钟为计算单位。可边按脉边数脉搏次数。

由于小儿脉搏数与外界影响关系密切,因此在检查小儿脉搏时,应使小儿安静,体位舒适,最好趁小儿熟睡时检查。还应注意数每分钟脉搏跳动多少次,脉搏跳动得是否整齐规律和强弱均匀。

□测血压

血压有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之分。通……常所说的血压测量指的是测量动脉血压,动脉血压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心搏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小儿年龄越小血压越低,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一般4岁以上小儿血压可采用下列公式推算:

收缩期血压(年龄×2)+80]×

0.133千帕,此数的2/3为舒张期血压。若收缩压高于此标准2.67千帕(2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低于此标准2.67千帕(20毫米汞柱)为低血压。新生儿收缩压<6.67千帕(50毫米汞柱)应视为不正常;一般收缩压低于10.0~10.7千帕(75~80毫米汞柱)为低血压。

测量血压可用血压计,有弹簧血压计、水银血压计及电子血压计等。以水银血压计较为准确。测量新生几血压以使用电子血压计为宜。在家里测量血压往往受条件的限制,因为测量小儿血压应根据不同年龄配备合适的袖带,所以一般情况下要是在蒙里测量小儿血压较为困难。成人用的血压计对10岁以上儿童可以应用。

测量血压时还应备听诊器,将血压计的袖带裹在小儿的上臂,袖带的下缘应在肘关节以上,松紧要合适。然后戴好听诊器,把听诊器的听筒放在动脉搏动处(肘关节的外侧)。关紧打气球上的螺旋帽,用手捏气球将空气打入袖带,使血压计的水银柱上升到16千帕左右(120毫米汞柱),再慢慢旋松螺旋帽,使水银柱慢慢下降,同时仔细听诊,当听到第一次脉搏跳动时,水银柱上的刻度便是收缩压。声音明显变柔弱或声音消失时就是舒张压。如用弹簧血压计,可用上述方法记录弹簧血压表上的刻度即可。查完血压后,将袖带中的空气完全放净,然后解下袖带。

要注意的是如果袖带过宽会使测出的血压值偏低;如果过窄的话,又会使血压值偏高,所以必须选择宽度合适的袖带,约为上臂的1/2~2/3.另外,检查血压应在安静时进行,因为很多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压改变,如运动后、情绪激动、饱餐、发热等,都可以引起血压暂时升高。

另外,检查时需卷起衣袖,露出手臂,取坐位时将手臂放在机桌上,取卧位时将手臂放在床边,使上臂与心脏持平,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物理降温

发热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但发热时间过长或过度发热,会使体代谢过度、消耗过多、器官负担过重,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还会导致惊厥,故发热时,小儿烦躁不安、食欲不振。

发热是体内免疫机制与外来致病因子相拼搏斗产生的反应,一般体温在38C以下属于轻度发热,全身症状轻微,不必给予降温处理。但如体温超过38CC,则可根据患儿情况予以药物降温(也可称化学降温)。如果体温骤升至390C以上,患儿严重烦躁不安,或既往有过高热惊厥史,则应采用快速降温,也就是用物理降温方法使温度不超过39qC以上。

物理降温的方法很多,其含义是与化学制剂降温相对而言,主要是通过增加散热、辐射等方法使体内的热量迅速排出,以达到降低体温的目的。

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有如下5种:

(1)酒精擦浴。对体温骤升的患儿,或用降温药物效果不明显的患儿可采用此方法,临床上经常用于新生儿或较小婴儿超高热时。

擦浴时,应把全身衣服解开,盖上毛巾,关好门窗。用干净小毛巾或纱布浸湿酒精,可用75%医用酒精或高浓度白酒(56~65度)对一半水,也可直接用38度低度白酒,擦拭顺序为四肢、颈部、腋窝、腹股沟处,擦拭时勿用力过度。擦拭某一部位时,应把其他部位盖好。擦浴时要用两块小毛巾交替使用,不致使酒精挥发而不起作用。用酒精擦浴时,要注意皮肤黏膜颜色及患儿的呼-吸、脉搏,一旦发现寒战、面色苍白应立即停止。另外,擦拭时尽量避免开怀敞腹,也不要用酒精擦拭胸、腹部。对未成熟儿,体质衰弱、病情危重、有严重皮肤病或对冷刺激特别敏感的患儿,不宜采用此法。

(2)全身温湿疗法。在夏天,对高烧患儿可洗温水澡,当然洗澡时要避免着凉,洗后应用干毛巾擦干皮肤。通过水流经皮肤,把体内过多的热量经皮肤散去。温水浴的水温应为400C左右,或接近皮肤温度,过热或过冷都会对散热不利或加重发热。在冬天,家长很难接受洗温水浴,因此可用浸透温水的大毛巾将孩子覆盖,通过毛巾吸收体内热量,或应用湿毛巾,轻轻擦拭全身皮肤,也可应用多块小毛巾浸湿后,放在头部、枕部、颈部、腋窝部、腹股沟处,因为这些部位!

皮肤较薄,血管浅表,有利于散热。

(3)保持室内温度适宜,注意通风。在北方,冬天通风应避免对流风;在夏天,有条件的家庭,也可用空调来调节温度,一般室温应保持在300C-32C,以免骤冷,引起皮肤下血管收缩,反而不利散热而加剧高热。

(4)冰水灌肠。这个方法不常采用。

多半在盛夏,用于患有中毒性痢疾的患儿,高热不退或有惊厥,但还未排便,不能确诊-

时。此时,可在生理盐水内加冰块,待水温下降至10oC左右时,通过灌肠器注入肛门,每次水量依据年龄不同而不同;亦可边灌入,边排出,反复多次。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取大便以便确诊,另外通过反复清洗,减轻细菌在局部产生的毒素被体内吸收,还能起到降低体内温度的作用。当然,用冰水灌肠的方法,多数只能在医院进行,同时也要由技术熟练的医务人员操作。

(5)头部冷敷。这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一般主张用冷自来水浸湿毛巾,拧干后敷在头部;目前市售的“冰袋”,可先放在冰箱中,一旦需要时,取出后外包一块毛巾放在头部,也有人将其放在枕后。主要目的是使头部局部温度下降,减低脑血管扩张,并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减少高热惊厥发生的可能性。

近年来,关于利用物理降温退热的方法有些争议。争论的焦点是强行降温对机体抵抗致病因子不利,而且冷敷、酒精擦浴等又会造成肢体寒战,加重病情。但目前临床上对高热40℃以上服退烧药未起作用者,采取一些物理降温方法,仍有一定作用。

●冷、热敷法

冷、热敷法是利用冷或热的温度刺激,作用于局部或全身的皮肤和黏膜,并借助于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的扩张或收缩,改变机体各系统的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1)冷敷法。

冷敷去疾保健康的机理在于它可使局部或全身小动脉收缩,减少血流,减轻局部充血、出血,降低细菌活力,继而可抑制炎症扩张和化脓,达到止痛、止血、消炎和退热的效果。冷敷还可用于全身降温和镇静。

冷敷法适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可防止皮下出血或肿胀以及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高热和牙痛等。但是不适于慢性炎症或深部组织化脓,以免使局部血流量减少,影响炎症的吸收。凡对冷过敏者,忌用冷敷。常用的冷敷方法如下:

①湿冷敷法。将小毛巾折叠成损伤部位大小,放在冰水或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以不滴水为度),敷盖于患部。每隔3—5分钟更换1次,连续15~20分钟。如用于降温时,除头部冷敷外,还可在腋、肘、膝窝-和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同时应用冷毛巾湿敷。

②冰袋法。将冰块砸成核桃大小,放于盆中用冷水;中溶冰块的棱角,以免损坏冰袋或使息儿感到不适。冰袋中放入一半冰块,加口少许冷水。将冰袋平放于桌上,一手提高冰袋口,另一手轻压袋身,以排出袋内空气,将盖拧紧、擦干,外用毛巾或布套包裹,放在患儿冷疗部位。若无医用冰袋,也可用家用热水袋或双层塑料袋代替使用。高热病儿可敷头部(前额)或体表大血管处,如颈部两侧、腋下、腹股沟等处。

……枕后、耳廓、阴囊处不宜冷敷,以防冻伤。心前区忌冷敷,以防心律失常。腹部忌冷敷,以防腹泻。足底忌冷敷,以免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麻疹、风湿性关节炎和体质很差的患儿也不宜用冷敷。

冷敷后要注意观察患儿局部皮肤颜色有无改变及局部有无麻木感,如有上述症状则应暂停冷敷。

③酒精擦浴法。酒精具有挥发性及刺激皮肤血管扩张的作用。因此,在擦浴时可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是一个散热能力很强的方法,多用于高热病儿。

将95%酒精100毫升加水200毫升,配制成30%左右浓度的酒精溶液;用70%酒精加水至倍;也可用60度白酒加水至倍(即60度白酒150毫升加水150毫升)。

擦浴前先置冰袋(或湿冰小毛巾)于头部,露出一上肢。下垫大毛巾。操作者将浸透酒精溶液的小毛巾拧至半干,缠在手上呈手套式样。以离心方向边擦边按摩,自颈部(侧面)沿上臂外侧擦至手背;自侧胸经腋窝沿上臂内侧至手掌。擦毕用大毛巾擦干皮肤。然后,用同样方法擦另一侧上肢。每侧上肢各擦3分钟。

露出一侧下肢,垫上大毛巾,从髂骨开始沿大腿外侧擦至足背;再从腹股沟沿大腿内侧擦至脚心;然后从腰、腋窝擦至足跟,擦毕用大毛巾擦干皮肤。再用同样方法擦另一侧下肢。每侧下肢各擦3分钟。然后为患儿穿好衣裤、盖被。

擦浴半小时后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如体温降至38.5℃(肛温39℃)以下,应撤去头部冰袋。擦浴过程中如患儿寒战(发抖),面色苍白,脉搏或呼吸有异,应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些热饮料。禁擦前胸区、腹部、颈后、足底,以免冷的刺激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擦至腋下、肘窝、腹股沟、膝窝等大血管附近时要稍停留,以提高降温效果。在酒精擦浴降温的同时,要避免过多暴露患儿,以免受凉。

(2)热敷法。

热敷康复机体的机理在于热敷可扩张血管,加快血流,使肌肉、肌腱、韧带松弛,还可解除因肌肉痉挛、强直而引起的疼痛(如胃肠痉挛、腰肌劳损等),增加血液循环,加速渗出物的吸收,促进炎症的消散,有消炎退肿的作用,还可解除因肠胀气引起的疼痛以及尿潴留等。

①热水袋法。也叫干热敷法。常用于解痉、镇痛、保暖。

将冷、热水共同倒入搪瓷罐内,要求水温为50qC(以水温计调节较为准确),然后灌入热水袋内,灌入量为热水袋容量的1/2—2/3,逐出袋内空气,拧紧塞子,擦干后倒提热水袋观察是否漏水,最后装入布套中或用毛巾包裹,放于患儿需要部位。无热水袋时也可用葡萄糖空瓶或塑料壶(瓶)代替,只要遇热水不变形、不漏水就可以用。施热时间一般不超过20~30分钟。此法方便常用,但其热力效应不如湿热敷法。

对婴幼儿施热敷时,温度要控制在50C之内,并应多包一块大毛巾或放于两层毯子之间。经常观察放置热水袋部位,以免造成烫伤。如有皮肤红肿,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在局部涂凡士林保护皮肤。脏器出血,软组织挫伤、扭伤或砸伤初期(前三天)

忌用热敷。急性腹痛诊断未明前不宜热敷。

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化脓、皮肤湿疹、细菌性结膜炎均禁忌热敷。

②湿热敷法。常用于消炎、镇痛。将橡胶单(或塑料布)和毛巾垫在湿热敷部位下面,在需要热敷的皮肤局部涂以凡士林,或涂食用油,注意涂抹范围要大于热敷面积,然后盖上一层纱布。将浸在热水里的小毛巾拧至不滴水,用手腕部试温,以不烫手为宜,折叠后敷于患儿患处,上面加盖干毛巾保温。在患部不忌压的情况下,还可用热水袋放置在小毛巾上,再盖上大毛巾保湿则效果更佳。湿热敷的温度以患儿能够耐受,不觉烫为原则,约3—5分钟更换一次,一般连续热敷15~20分钟。热敷完毕,揭去纱布,擦去凡士林,穿好衣服。湿热敷穿透力强,因而消炎作用也好。施热过程中应加强观察,因患儿往往不能很好合作,要慎防烫伤;

在对伤口外露的部位热敷时,要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感染。另外,在热敷面部后,半小时之内不宜外出,以防感冒。

□喂药

给不同年龄的小儿喂药,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对4—5岁以上的小儿,首先要说服教育,说明为什么要吃药,吃药后病就好了,就能和小朋友玩,等等。另外,也要用鼓励的口气,赞扬孩子的勇敢,或者给孩子一些承诺,如好好吃药,吃完药后给买一个玩具,带游乐场去玩等等。

新生儿和2个月以下的小儿,虽然味觉已有,但还不太灵敏,此时可加一些糖水放在奶瓶中喝,或用小勺沿着口角慢慢流入,可喂1勺药,再喂1勺糖水。此时最重要的是左手斜抱着小儿,右手拿勺喂水喂药;也可两个人,一个抱着、一个喂药,要看着小儿把第一口咽下去后,再喂第二口,切忌呛着小儿。

最难喂的是半岁—3岁的小儿,此时小儿对药味较敏感,不懂事,不会主动吃药,有时刚喂下去还会吐出来,这就需要家长格外耐心、细心。一般喂液体类药可把药液置于小勺内,一位家长用两腿夹紧患儿双腿,一手紧抓患儿双手,不让孩子挣扎,有的孩子特别闹,还需要有第二个家长帮助固定脑袋,然后用小勺沿嘴角慢慢喂入,但小勺不要离开嘴角,有的患儿刚咽下又吐出来即可用小勺接着,再根据小儿哭闹中有吞咽动作时,慢慢把药喂入。对1岁以内的小儿,亦可将小儿平放床上,一位家长夹着四肢,另一位家长捏着下巴,然后用小勺紧贴着患儿口角轻轻灌入,等孩子咽下一口后,再喂第二勺。也可以喂1勺药,再喂1勺糖水,以减少药物的苦味。

近年来,许多儿科用药多采用糖浆剂或颗粒糖浆剂冲服,由于添加不同香料及糖浆,有草莓味、香蕉味等不同的味道,喂药难度大大降低,当然药品价格自然也增加了。

此时要防止有的患儿喜欢喝“糖浆”而自行服用,结果剂量用多了,可能导致中毒。另外在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专门辅助小儿喂药的喂药器,这些喂药器多有细长的管。给小儿喂药时,将喂药器细长的管伸进患儿口腔中,根据患儿吞咽情况慢慢推入,这些都为解决小儿喂药创造了条件。

□按摩

按摩是我国医学中一种具有神奇功效的医疗手法。主要是通过不同的手法或某些器械对全身或局部进行揉捏或敲打等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儿科的许多神经肌肉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都可采用按摩疗法。如营养不良、厌食等患儿,可采用全身按摩方法或在背部脊柱两侧捏脊方法;医生还可教会家长,自行在家中对孩子进行捏脊,帮助增强抵抗力、改善食欲等。此外,按摩也可用于很多神经肌肉性疾病,如脊髓灰质炎、多发性神经根炎恢复期及外伤或骨折后肌萎缩、疤痕挛缩等。

按摩疗法是一种古老的方法。具体手法有按抚法、揉捏法、摩擦法、指压法、叩打法、震颤法。治疗时间要依部位和病情不同而灵活掌握。中医大夫还十分强调根据经络原理循经取穴。

按摩不但能治疗神经肌肉性疾病,而且也可用来消除疲劳,增强抵抗力,这对许多从事剧烈活动的运动员或年老体弱者都是一种重要的保健手段。

按摩之所以有如此神奇的疗效,来源于按摩方法对全身的生理作用。

(1)按摩可增强肌肉的新陈代谢。按摩时对皮肤及肌肉均有刺激作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通过血液循环作用,改善组织营养,提高肌肉张力及弹性,因而有助于改善肌肉萎缩及促进关节活动障碍的恢复。

(2)按摩对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通过不同的按摩手法或遵循不同的经络和穴位,使其刺激作用不限于按摩的局部,而是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作用引起身体各种机能的变化。

(3)按摩可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在按摩时,沿血管及淋巴管运行方向,由上向下按摩,能加速血液及淋巴循环;而向心性按摩能促使静脉血回流,对组织水肿的吸收、术后粘连等都有效。

应该注意的是,按摩虽是最常用最简便的医疗手法,但必须按照一定的手法进行。

如按摩中手法不当,或用力过猛,有时不但不能帮助病情恢复,还会造成新的组织创伤,故按摩应在中医师或按摩师指导下进行。

□简易通便法

简易通便法是指利用那些通便制剂,解除小儿通便困难的方法。通便制剂多为高;

渗液和滑润剂所制成,具有吸出肠腔水分,稀释、软化粪便,润滑肠壁,刺激肠蠕动的作用。

(1)肥皂条通便法。将普通肥皂削成圆锥形(底部直径1厘米左右,长3厘米左右),蘸少许水后轻轻插入肛门内,由于肥皂的化学性和机械性刺激使肠蠕动增加,润滑肠壁而引起自动排便。但有肛门黏膜溃疡、肛裂者,均不宜使用此法。

(2)手法按摩通便法。将小儿仰卧在床上,操作者用双手食、中、无名指重叠置于小儿腹部。依结肠走行方向(由升结肠起始部开始,向横结肠、降结肠至乙状结肠)顺时针作环形按摩,如小儿便秘不十分严重,通常在此手法的刺激下,便秘多少都会有所改善。

(3)开塞露通便法。开塞露呈锥状扁圆形,密封的塑料胶壳内装50%甘油或山梨醇。小儿用的为10毫升/只。施行时,小儿取左侧卧位,将开塞露尖端剪开或剪去顶端并修光滑,先挤出少量药液润滑开塞露顶端及肛缘,然后轻轻插入肛门,用力挤压塑料壳后端,使药液全部注入肛门内,然后退出空壳,弃之。

让小儿尽量保留药液,到不能忍受时才排便(一般要求能保留10分钟左右),即能达到通便的目的。

(4)甘油栓通便法。甘油栓是由甘油和明胶所制成的呈圆锥形的栓剂。使用时小儿取左侧卧位,操作者将甘油栓包装纸剥去,手垫纱布或软(草)纸捏住栓剂较粗的一端,将尖端部分插入肛门(嘱小儿张口呼吸,可放松肛门括约肌),用纱布轻轻按揉数分钟后压紧小儿两侧臀部(以防小儿迅速将栓剂排出),使甘油栓完全融化后再排便,以保证通便效果。

_家庭隔离和消毒

儿童时期,小儿得的许多是感染性疾病,是小儿与患病的成人或儿童或微生物接触后感染所致。如能有效避免健康小儿与这些传染源接触,就会大大降低小儿患病率。

孩子年龄小,无自我保护意识,抵抗力也弱,因此外界流行什么病,孩子就容易得什么病,其中呼吸道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是儿科、特别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如果每个家庭都能注意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家庭隔离和消毒,就可大大减少这两类疾病的发病率。

小儿最容易得的是感冒,特别是在感冒流行季节,几乎很多小儿都难幸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5岁以下小儿几乎每年都要患4~5次肺炎,这在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没有区别,但有区别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小儿发展成肺炎者与发达国家相比却要高出7~8倍,这除了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居住拥挤、室内通风不好以及家庭吸烟者喷出的烟尘对小儿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加强家庭隔离和消毒是减少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如居室要定期通风,即使有空调也要保持自然空气的清新。在冬季,寒风凛冽,也要每天上下午开窗10~20分钟,当然开窗时应注意给孩子穿暖和,尽量避免过堂风。有多居室家庭,可轮流开窗通风。在感冒流行季节,还可用空气消毒法,市售的一些空气清新剂或雾化器,可按说明使用;还可采用食醋熏蒸来帮助消毒,一般每立方米用3~5毫升即可;有条件的家庭可用医用紫外线灯帮助消毒。

除了空气消毒外,加强家庭和个人卫生十分重要。家庭居室要每天清扫,清扫时可在地上洒些水,或用湿拖把擦地,避免尘土飞扬、微生物在空气中飘浮;另外,在感冒流行季节,要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或串门;家中有感冒患者,要减少在小儿房间咳嗽、吐痰、擤鼻涕,症状比较严重时应戴口罩,或咳嗽时用手帕掩遮口鼻等。

其次,小儿最常见的疾病是消化系统疾病,在婴幼儿主要是腹泻病,在较大儿童则易患肠炎、痢疾、伤寒病;甲型肝炎也是儿科常见病,主要是通过粪一口传播,密切接触、污染水源或摄入不洁食物均可传播。

预防肠道疾病最根本的是保持家庭整洁和小儿饮食容器的清洁,最佳方法是所有小儿饮食容器用后都要煮沸消毒,对人工喂养小儿最好做到一次一瓶,事先消毒好。消毒时间应在水沸后再蒸30分钟,这样才能彻底消灭细菌、病毒。衣服、被褥要定期清洗、晾晒。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烂食物、瓜果;不随地吐痰。

一旦家中有了腹泻小儿,处理好大便是一个关键。有条件时可用1%漂白粉浸泡10分钟后再排入下水道,用品用沸水烫后再清洗。这些方法都可有效地消灭肠道致病菌,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肝炎病毒等。当然,及时治疗患病小儿亦是消灭传染源的重要环节。再有患儿的所有食具,每次使用后都须严格消毒、煮沸即可。

为了不使肠道疾病进一步传播,不要带患儿去邻居、朋友家串门。

□家庭常用消毒法

(1)日光消毒法。日光消毒法是利用日光中紫外线的消菌杀毒作用对物体消毒。

通常情况下,物品在无遮挡的阳光直射下曝晒6个小时,就会起到消茵杀毒作用。所以小儿的枕头、被褥、毛毯、棉衣裤、毛衣裤、玩具等可经常在日光下曝晒,以减少细菌繁殖,避免病菌入侵体内而致病。曝晒时应注……

意翻动物品,使各个面都能直接受日光照射而起到消毒作用。

(2)煮沸消毒法。煮沸消毒法主要适应于小儿的食具以及能煮沸的用具,如奶瓶、碗筷、匙、纱布、毛巾等。此方法简便可靠,通常将食具或用具浸没在水里,煮沸20~30分钟后即可起到杀菌作用。结核病、伤寒病、病毒性肝炎等病人的食具或残羹都可采用煮沸消毒法,待水开后再煮沸30分钟以上,便能起到消毒灭菌作用。

(3)药物消毒法。药物消毒的种类较多,由于药物消毒必须与药物的稀释浓度成比例,否则不能很好发挥药物的有效成分而达不到消毒目的,所以一般家庭备些常用消毒药物即可。

①酒精消毒。75qo酒精杀菌效力最高。

常用于皮肤消毒的酒精浓度以75%为宜。

此浓度也可用于钳、镊子和体温表的浸泡,浸泡30分钟取出,然后用流动冷开水冲洗干净,揩干后备用。注意浸泡液每周应更换2次,并加盖保存,以免酒精蒸发而失效。

95%的酒精则用于燃烧灭菌,如镊子、钳子等急用时可用此法。一般低于75%的酒精不能起到消毒灭菌作用。50%的酒精可用于涂擦长期卧床病人的皮肤,防止褥疮;也可用于高热降温擦浴。

②碘酒消毒。有较强的灭细菌和杀霉菌作用。用于静脉穿刺前、手术前皮肤消毒和皮肤疖肿早期的消炎,以2%浓度为宜。

使用时先将2%碘酒涂擦于需消毒的皮肤,待20~30秒钟,再用75%酒精脱碘即可。

若碘酒浓度过高对皮肤有刺激作用,高浓度碘酒会使皮肤灼伤。故黏膜部位如会阴、肛门、阴囊、眼、口、鼻等,以及幼小婴儿由于皮肤娇嫩,尽量少用碘酒消毒,尤其是对碘过。

敏者应禁止接触。

③漂白粉消毒。常用于饮水、食具、痰盂、便盆等消毒。0.003%~0.015%的浓度可用于饮水消毒。如井水水面直径1米,水深每0.3米中需加入漂白粉1~3克,30分钟后即可饮用。0.5%的浓度可用于食具、痰盂、便盆等消毒,一般浸泡30分钟。若肝炎患儿的食具应用1%一2%浓度的漂白粉浸泡1~2小时:1%~3%的浓度可用于患儿居室墙壁、地面及家具的喷洒消毒。对肝炎等传染病人的排泄物,干粪按2:5,稀便按1:5,搅拌,加盖放置2小时;尿液则每100毫升中加入漂白粉0.5~1克,放置10分钟后掩埋或倒入厕所。

使用漂白粉消毒时,需防止漂白粉褪色和腐蚀金属的作用,操作中应避免接触有色衣物及金属制品,如布类消毒后应立即清洗,以免腐蚀。溶液宜临时配制,久放易失效。

④碘伏消毒。特点是杀菌范围广,毒性低,无刺激和腐蚀性,且具有清洁剂作用。

可用于皮肤、黏膜及器械消毒等,同时可用于食具、水果之类的消毒。一般稀释50~100倍,呈淡黄色,可作食具、器具、衣物、水果等浸洗消毒液。稀释25~50倍,呈黄色,可用于皮肤、黏膜消毒(儿童洗澡、妇女洗身等)。稀释10~20倍,呈深黄色,主要用于肝炎及各种传染病病人用过的便器、玻璃器皿及不宜煮沸消毒的玩具等的浸泡。

3.常用透视和化验知识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应用X线的穿透能力、荧光作用和照相作用,在其穿透人体后使各种结构在荧光屏或胶皮上显示影像的医学技术。

通过X线检查,可以很容易诊断出胸部疾病,如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支气管炎、肺炎以及肺脓疡、肺不张、胸腔积液或肺部的占位性实变,都可一目了然,获得明确诊断。

当然对一些复杂的疾病,必要时应辅以其他特殊检查,如造影、断层摄影等。除了最常规的前后位胸片外,还可做侧位、斜位等,从不同角度了解病变部位、病变与心脏的关系,或心脏各房室的大小等。

有时医生首先让患儿做胸透,医生可在荧光屏上直接观察病变。其优点是快速、经济,可以根据病情转动体位,了解病变的各种情况,较快地得到X线报告,及时做出诊断。缺点是患儿和医生较长时间暴露在X射线下,对身体有一定伤害。另外,由于荧光屏及球管条件,特别是放射科医生本身的经验所限,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长时间转动患儿,特别是年幼患儿不合作,也直接影响观察结果。而拍胸片时摄影时间短(仅1~2秒),患儿和医师接受X射线剂量少,且印出来的胶片还可经过上级医师审阅,其最大缺点是耗时,只有一种体位,不能随时转动患儿,了解病变与相关组织的关系。另外,胸片要冲洗,价格也比胸透要高,而且往往要隔几个小时甚至1—2日才能获得结果。因为这两种最基本的方法各有特点,有时把两者配合起来会大大提高诊断率。

□血常规

血常规是医学上的一种化验检查,是医生诊断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血常规检查是指测定末梢血液中血细胞的总称,它包括测定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白细胞分类及血小板等项目。医生在诊断疾病时,最常用的化验检查就是血常规。

采集末梢血常用耳垂取血法或指端取血,新生儿有时则采用足跟取血。取血部位经酒精棉球消毒后,用刺血针刺进约2毫米深,血液就会从伤口流出,再用毛细管采集血液,将血液吹入一定比例的稀释液中,通过血球计数仪来测定各项指标。

血常规中各项指标大致可分成3大类:

(1)红细胞系统,包括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正常红细胞数应为4~5×1012/升,如低于4×1012/升,或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时,则认为有贫血,医生则根据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关系,来了解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及贫血的程度。

(2)白细胞和白细胞分类。从血球计数即可测出白细胞总数和不同大小的分类白细胞,但真正了解白细胞分类情况则要制成血涂片,然后用瑞氏染色法染色,最后在显微镜下判断和计数多形核白细胞、杆状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医生在遇到各种发热患儿,怀疑是感染性疾病时,最简单的检查就是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一般来讲,白细胞总数升高超过10×10(9)/

升或多形核白细胞超过50%~60%就认为可能是细菌感染,而白细胞总数低于10×

109/升及多形核白细胞低于50%就可能是病毒感染,这样就可决定采用抗生素治疗或抗病毒治疗。但年幼、身体衰弱或病情极端严重时,这些结果可能出现特殊情况或异常反应,需要综合判断。

(3)血小板计数,正常值应为100~300×109/升。血小板也是一种血细胞,它与体内凝血和出血有密切关系,如血小板总数低于100×109/升,临床上就可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或全身皮肤紫癜,即临床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以上3类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成熟,然后运行到全身。如果发现这3类细胞都减少,往往意味着骨髓增生障碍或有其他血液恶性疾病如白血病等,此时就需要查骨髓象来帮助明确诊断。

血常规是一项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临床医生要根据病情,结合体格检查,并参考血常规检查,进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和采取合适的治疗。有时血常规需多次检查,才能予以定论。

□白细胞增高

白细胞是外周血液的重要成分。属于一种免疫细胞,是维护人体健康的一分子,就好像是军队的战士一样,与外来侵入人体的微生物进行战斗,一旦有外界微生物侵入,人体骨髓内就会产生大量白细胞,在免疫系统的统一指挥下,体内产生一种白细胞趋化因子,在此因子的驱动下,白细胞迅速由全身聚集到受感染部位或伤口处。如外来入侵者少,白细胞可将其吞噬而消灭之:

如外来入侵的微生物数量巨大或分泌很多毒素,白细胞则与之进行殊死搏斗,最后光荣牺牲。破坏了的细菌和白细胞就化解为残体,与破坏的组织一起液化,这就是脓。

故白细胞对人体有重要作用,是人体防御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医生检查外周血常规,其中一项重要指标就是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正常情况下白细胞计数应为5000~10000个/

毫米(3),或是5~10×10(9)/升。白细胞增高是指白细胞在每立方毫米血液中超过1万。

白细胞计数增高主要见于各种急性细菌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或白血病等。白细胞计数少于5000个/毫米3时,则称为白细胞减少,常见于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等。但小儿与成人不同,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及小婴儿,其白细胞计数可达1~1.5万/

毫米3,一般儿童在1.2万/毫米3亦可称正常,故在判断结果时应考虑到年龄特点。

光凭白细胞计数还不能反映感染的病原学或血液病的轻重程度,仍需检查白细胞分类计数。用电子血球计数仪一般只能根据白细胞大小不同而进行分类,为进一步了解白细胞中不同细胞的形态特点,还需根据涂片染色来判别。在显微镜下计算100个白细胞,正常情况下,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占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占50%~70%,嗜酸性:粒细胞占0.5%~3%,嗜碱性粒细胞占0%~1%,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3%~8%。但在儿科,5岁以前淋巴细胞比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多,而过了5岁,分类计数比例逐渐接近成人。

一般所说的白细胞增高主要指白细胞总数增多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分叶核细胞比例增多。这两者增高往往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的组织损伤、血细胞破坏、急性失血、中毒以及血液病如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等。有时涂片中还可发现一些幼稚的白细胞或一些特殊细胞,这可以帮助诊断各种类型的白血病或某些恶性肿瘤疾病,但真正确诊还要依靠骨髓穿刺。

□血沉

血沉是个医学术语简称,全称为红细胞沉降率,指每小时红细胞沉降的速率。测定血沉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一般有微量法和全量法。微量法是用一根约15厘米长的有刻度的毛细管,把经过抗凝处理的血液注入至刻度100处,观察每小时红细胞沉降速度;另一种是全量法,是从静脉抽取血液1.6毫升,加3.84%

枸橼酸钠0.4毫升,充分混匀,千万不要出现凝块,然后注入标准血沉管,垂直竖立在血沉架上,分别记录1小时及2小时后红细胞沉降的毫米数,这就是临床常用的魏氏法。小儿正常值为:第1小时为1~15毫米,超过20毫米即为异常;第2小时为20~30毫米,超过30毫米即为异常。由于微量法不够准确所以现在临床上多已不采用。

在进行血沉测定时,医生或护士应尽量避免操作不当而引起的误差。如抗凝剂年口血液之比必须按1:4配置;操作时血沉管不能倾斜,必须竖直,并应及时记录时间和观察时间,另外血沉管应保持干燥,不能存有气泡或液体。任何操作不按常规进行都可影响血沉结果而对疾病的诊断造成误差。

影响血沉结果的因素很多,纤维蛋白质、球蛋白增加都可使血沉加速,而白蛋白、红细胞形态异常都可使血沉减慢。因此,中度以上贫血、肾病综合征、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等非感染性疾病可致血沉加快,而结核病、结缔组织病、各种感染引起的炎症与组织破坏等引起的纤维蛋白质或球蛋白增加也可使血沉加快。一般来讲,感染、炎症、组织破坏与恶性肿瘤等疾病在进展中,血沉加快:而炎症得到控制,组织修复等病情稳定或恢复时,则血沉下降。故结核感染、结缔组织病、肾脏疾病等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病情变化可从血沉快慢的程度中体现出来。

□尿常规

尿常规是指对尿液的各种成分进行的检测,以此来发现体内有无异常变化。一般尿常规应检查尿外观是否清澈,比重如何,有无蛋白质、酮体及糖类,并通过显微镜来检查尿液中有无细胞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等。如临床有黄疸出现,还可通过尿二胆(指尿胆红素和尿胆原)来检查引起黄疸的原因是肝脏病变还是其他原因。

需要检查尿常规最多的疾病首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在儿科主要是肾炎、肾病或泌尿系感染。如尿色呈肉汤样,尿液中能检查出蛋白质,显微镜检查尿液可发现大量红细胞或红细胞管型,则多考虑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如尿色清,夜尿多,尿比重低且恒定,尿中可查到红细胞、颗粒管型或透明管型,往往意味着是慢性肾炎。在儿科有一类病儿,全身浮肿明显,尿少,尿色浅黄,内有大量蛋白质,但显微镜下细胞成分较少,则多考虑为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也是儿科常见疾病,尤其是穿开裆裤的女婴或系尿布的幼儿常容易发生。此时患儿可发烧,出现尿频、尿急,尿颜色可呈米汤样,尿液中有大量蛋白质,而且在显微镜下可见到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这就是典型的泌尿系感染的特点。

糖尿病,顾名思义是尿中出现糖类。正常人的尿液不应该测出葡萄糖。当糖尿病病人胰岛功能障碍,不能把摄入的葡萄糖转变为糖原贮存在肝脏内时,即导致血糖增高。血糖超过肾脏排糖阈时,糖类就自尿液中排出,故临床上发现患者出现多吃、多饮、多尿及消瘦等症状时,医生就会怀疑有否糖尿病,通过查尿糖就可获得初步诊断。但这类病人的尿液中不会出现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等。

对有黄疸的病人要经常查尿二胆,即尿胆红素及尿胆元。如患甲肝、乙肝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往往尿胆红素和尿胆元都呈阳性,此时再结合抽血查肝功能,往往能获得明确诊断。但有一类病人,黄疸的颜色呈金黄色,有时尿颜色呈酱油样,而尿蛋白及细胞成分正常,此时应怀疑是溶血性贫血所致的黄疸,这时的尿胆红素可以阴性,但尿胆元则呈阳性。

由此可见,尿常规检测属于一种简便宜行、安全且有价值的医疗手段。一般送检尿液应以清晨第一次尿比较好,因为此时排出的是夜间肾脏分泌的尿,比较浓缩,化验结果也更准确些;对怀疑泌尿系感染的女婴最好先清洗外阴部再排尿,以免外阴部分泌物中的成分影响尿液检查结果。通过尿液检查只是可以提示某些疾病,如要明确诊断还需要进行肾功能、肝功能的检查和细菌培养等。

临床上有时遇到一些家长诉说孩子排尿后呈米汤样或混浊样,但没有尿频、尿急等症状,尿常规也不符合泌尿系感染。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学龄前儿童的饮食中蔬菜成分多,尿中含有大量磷酸盐,排出尿液后,在冬季遇冷空气尿中磷酸盐就容易有结晶出来,故看起来呈米汤样或白色混浊样,但过一段时间,磷酸盐又会溶解,这种情况尿常规不呈现异常,临床上也认为是正常现象。

□便常规

粪便是消化道的排泄物,是了解消化道疾病最简便的检殓,特别是胃肠道疾病。

正常儿童和成人一样,每日大便一次,呈黄色条状软便,其成分除水分外,还有食物残渣,包括未消化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以钙盐为主的矿物质。正常大便中也含有少量的细菌,但这些细菌非致病菌,而是协助保持肠内微生态平衡的大肠杆菌、乳酸。

杆菌及双歧杆菌等。

婴幼儿大便随年龄不同而呈现不同状态。如新生儿在3日内常排出黏稠、色深绿或黑绿、无臭味的大便,称胎便,是胎儿时期吞入的羊水及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和浓缩的肠液组成。又如未加辅食、母乳喂养儿的粪便呈金黄色,均匀呈膏状,偶稍稀略带绿色,但不臭;而牛奶喂养儿的大便呈淡黄色,较干稠,粪便有明显的蛋白质分解产物的臭味,有时还有少许奶瓣,即酪蛋白凝块。

婴幼儿由于胃肠道发育不成熟,身体抵抗力弱,再加上护理和喂养不当,极容易发生婴幼儿腹泻,一般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

非感染性腹泻多由于喂养不当或消化道以外的感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所致。其症状除大便次数增加外,大便性状可呈黄绿色,水分明显增加,有时呈蛋黄汤样,但一般情况下并无特殊臭味,便常规检查主要是镜下可见多数脂肪球。感染性腹泻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根据发病季节及大便性状大概可区分为病毒性肠炎或细菌性肠炎。

前者多发生在秋末冬初,多合并有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腹泻时排水样便,大便稀薄,有时呈鸡蛋汤样或米汤样,黏液少,很少有腥臭味,镜下可见脂肪球或少许白细胞,此时常诊断为秋季腹泻或轮状病毒性肠炎;而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以夏季多见,大便也可呈蛋花汤样,但多有黏液,有较明显的腥臭味,个别病儿大便中还带有血丝,故结合病史及查大便常规可获得初步诊断。

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儿童最常患的肠道传染病,多由不洁食物引起,此时病儿有高烧、腹痛、腹泻,大便呈脓血样,有较多黏液,显微镜下可见脓球或白细胞以上,多伴有红细胞。有的病儿可出现休克或高热惊厥等严重并发症。

大便呈血样便则又是一种特殊表现。

一般粪便带鲜血往往是结肠、直肠、肛门附近出血所致;柏油样黑便则往往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有阵发性哭闹、呕吐及果酱样大便,常意味着有肠套叠;如血便伴黏液便还应考虑有否阿米巴痢疾。所有以上大便检查均可在镜下检出大量红细胞。

另外,肠道寄生虫感染病,通过直接镜检大便,可找到蛔虫、蛲虫、钩虫等虫卵,或者阿米巴原虫及包囊等。所以大便常规是一项颇有临床价值的检查。

□抗“0”试验

抗“0”试验的全名应是抗链球菌溶血素“0”的简称,是用于检查有无活动性风湿热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值应在1:400以下。

严格来看,抗链球菌溶血素“O”是一种抗体,如果其效价显著增高,只能意味着最近受过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活动性风湿热是由于机体感染链球菌后,导致体内不正常的感染变态反应,因此除了活动性风湿热外,患有其他和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化脓性扁桃体炎、链球菌性咽炎时,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也会升高。故此指标不是确诊活动性风湿热的主要指标,医生在诊断时还要参考病史、体征及其他化验指标才能下最终结论。

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的升高是有一定时间的,一般人体在受到甲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2周左右,机体即可产生抗链球菌溶血素“0”的抗体,在3~·4周达到最高峰。若无合并症时,经过8—10周后,抗链、球菌溶血性“O”抗体可逐渐恢复正常,但也,有的病人直至病愈后数月至1年以上才消。

失,因此如果抗“O”水平持续维持在高水平,而临床症状稳定,也可认为病变为非活动期。

也有的专家认为,对活动性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恢复期,不论其抗“O”水平是否正常,都应该用长效青霉素作预防性治疗半年至1年,有的病人甚至需2—5年之久。

□澳抗阳性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目前已确知至少存在有甲、乙、丙、丁、戊、己、庚型7种肝炎病毒,各型病毒之间没有共同抗原,互相间不产生交叉免疫。病毒性肝炎是儿科常见的传染病,其中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是儿童期间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

如果儿童出现低烧、厌食、无力、黄疸,多数考虑甲型肝炎。甲型肝炎往往呈流行性,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常由于日常生活接触、水源污染、食物传播等原因引起。

目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最主要的是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在我国患病者多,带病毒者多。

所谓澳抗即指澳大利亚抗原,是首先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肝炎患者血中测到的一种病毒抗原,目前已知它就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最先出现的血清学指标。一般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4~7周,血清中开始出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以后再出现转氨酶异常和临床症状。HBsAg阳性可见于急性乙型肝炎患儿的潜伏期、急性期及慢性肝炎患者中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所以HBsAg可被认为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指标之一。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HBsAg阳性者约占10%,但各地也有差别。HBsAg携带者的传染性强弱取决于血液中HBsAg滴度的高低。另外,HBsAg是否阳性与传染性有密切关系。儿童HBsAg阳性往往同时伴有HBsAg抗原,故儿童HBsAg阳性者多数有传染性,一旦发现应及时隔离,防止托幼机构及住院病人之间的水平传播。

临床上也有不少病人,特别是成人,其血清HBsAg阳性往往持续半年以上,而无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亦正常,为无症状HBsAg携带者,其本身虽然没有发病,但通过密切生活接触、母婴传播、性接触或医源性接触,仍是乙肝病毒的传染源,仍需做好隔离工作。

1990年,为控制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乙型肝炎的传播,我国开始将血源疫苗应用于新生儿及高危人群。1994年后,部分疫苗已采用基因重组疫苗,为大规模人群免疫接种创造了条件。现在,在全国主要大城市,已将乙型肝炎疫苗列入小儿免疫接种程序。经过几年的努力,14岁以下儿童的HB-

sAg携带率已由原来的10%以上迅速下降至2%左右,对控制乙型肝炎的传播、减少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取得了明显效果。

□腰穿

腰穿为腰椎穿刺的简称。医生为了检查神经系统(包括脑、脑膜和脊髓)有无病变而进行的一项基本检查。其方法是让病儿侧卧位,双手抱着双腿呈屈曲状,头弯向胸前,目的是让脊椎呈最大弯曲,使脊椎间隙暴露出来。医生在进行局部皮肤消毒后,手持一根细长的腰穿针,穿过皮肤向脊髓腔刺入,如操作很顺利,当针尖到达预定部位时,拔出针芯,正常就有白色透明的液体(即脑脊液)缓缓流出。医生要测定脑脊液压力或计算脑脊液每分钟流出的滴数,一般留置3小瓶(每瓶约2~3毫升),分别送脑脊液常规检查、生化指标检查和做细菌培养,通过脑脊液检查结果来判断疾病。一般如脑膜及脊髓膜有炎症时,往往脑脊液呈混浊样,显微镜下检查可发现有白细胞,蛋白定性试验可以增高;如是病毒感染,往往脑脊液呈毛玻璃状,蛋白及细胞数程度增高;如有细菌感染,则脑脊液往往呈米汤样,细胞数可达几百或几千,甚至有脓块,蛋白量也大大增加,但要明确是何种细菌引起,则要通过做脑脊液涂片找细菌或通过细菌培养方可确诊。

做腰穿对一个医生来讲是一项基本操作,对麻醉科和神经科医生来讲,由于几乎每个病人都要做此检查,故手术操作比较熟悉,成功率较高。但在儿科,特别是婴幼儿,由于其不懂得检查意义,也很不合作,尤其因为做此项检查时应在比较清洁或无菌的治疗室进行,往往家长不能陪伴,有时操作比较困难,甚至不能正确扎到脊髓腔内,不能成功地取到脑脊液。如果病情诊断必需此项检查,则需要在服用镇静药后,让患儿安睡后再做。

许多家长对做腰穿存有疑虑,主要误听一些民间传说,如做腰穿可使孩子变傻,有的人还误认为做腰穿是抽骨髓。其实这些传说都是不对的。腰穿是取脑脊液检查;而骨髓穿刺则是取骨髓检查,在患白血病等恶性肿瘤时,或因为高烧等原因久治不愈要排除恶性肿瘤时医生不得不做这类检查。

其实腰穿本身就如同扎血管取血一样,是把身体内某一部位的液体取出,检查其流经过的器官和组织有否异常变化的一种检测手段,如脑脊液检查正常,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则不会有什么后遗症,更不会使患儿变傻。如脑脊液检查证明神经系统有病,则根据病变性质、发热早晚或治疗彻底与否,往往会有不同的后遗症,如脑积水、脑细胞坏死后引起智力低下、肢体瘫痪等。这些不是由于腰穿引起,是由于神经系统有病造成的。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文化程度较低、不了解一些检查手段的必要性、固执己见而坚决拒绝做腰穿检查的家长,由于家长坚决不同意,医生不能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治疗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从而影响治疗,直到发展成抽风、昏迷时,再做腰穿,时机已晚,往往经过抢救,病儿仍留下严重后遗症,家长追悔莫及。

当然,腰穿为有创伤性检查,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痛苦,而且也只是各种检查的一部分。医生在进行腰穿之前,要尽可能了解病史,检查病儿的各种病征,反复和家长交代做此检查的目的和意义,取得家长的密切合作。

同类推荐
  • 名人教子的100法则

    名人教子的100法则

    通过阅读《名人教子的100法则》一书,让您教育子女不再迷茫,不再无的放矢,不再走弯路,不再做无用功!在本书中,我们精选了古今中外名人的良好的教育方法、成熟的教育思路、独到的心得体会以及成功的教育经验,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子女,书中细致地描绘了众多名人在家庭琐事、生活细节中以身作则,在为人处世、求知做事的过程中循循善诱,在孩子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与之携手共进,以及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去构筑一个充满阳光和谐的家园。
  • 教苑新篇章

    教苑新篇章

    在如火如荼的课改实施过程中,一大批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教师逐渐成长起来。该书可以更好地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精神,探索小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总结小学教学研究成果,交流小学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
  • 孩子成长的学习细节

    孩子成长的学习细节

    本书从学习的细节入手,分析透彻,事例生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建议。另外,这本书不仅针对家长,同时也针对学校的老师,他们都是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认识并把握这些细节,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十分有利的影响。
  •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每一个微笑、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将会成为孩子精神上的阳光;相反,每一句粗暴的呵斥,都足以将他们脆弱的尊严击得粉碎、无地自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好的教育。谁能在施教中有效地利用鼓励的力量,谁就是成功的教育者。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有容纳百川的胸怀,寻找出孩子值得肯定的亮点,去鼓励他、教育他,这样,孩子不但会愿意纠正错误,而且会更加积极、努力地去思考、去创新、去实践。”
  • 姐姐北大,妹妹清华

    姐姐北大,妹妹清华

    本书经提炼浓缩成英雄母亲盼女成凤的至情至爱和英才培育的超凡智慧,以及两个女儿富有实效的精妙学习方法和高考实战技巧,展示了现代青少年的情感、心理、习惯、志趣、潜能等成功素质的培育进程。
热门推荐
  • 重生大豪富

    重生大豪富

    陈龙复活了,来到了一个类似地球的位面,不过这里还是帝国时代。没有民主,没有高科技。这儿没有苹果,微软,诺基亚,摩托罗拉,也没有红旗,劳斯莱斯,兰博基尼。不过,陈龙来了,这些都会有。这一生,陈龙要做豪富。
  • 网游之大神我们不约

    网游之大神我们不约

    网游达人花韵雅从大一开始网玩《乱世江湖》(以下简称《乱世)》,从无人知晓到人人皆知,花韵雅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没有人知道她为什么这么努力,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是靠着《乱世》才有的经济来源,某一天,花韵雅很幸运的遇上了大神肖尧而且大神要和他在游戏里结婚此后爆笑的生活开始了、……
  • 互联网式国漫

    互联网式国漫

    如果说,美漫是好莱坞工业化的结晶,日漫则是与电视端相连的结果,而国漫既没有工业化,也没有电视平台,也只剩下互联网这个突破口了【临晨是学生党,更新不保证!】
  • 吊打废材王

    吊打废材王

    在这个废材逆天的时代!罗威穿越成了废材党们的敌人高富帅!作为败给废材党一万次的富帅党中的一员,罗威决定自己该坐点儿什么!“你们是被无数大神歌颂的草根英雄!我们是智商被群讽的富帅!你们有老爷爷有神功,我们有一颗为自己正名的心!撩开膀子干,谁怕谁!”我有神功宝术千千万,我有宝物神丹一山山,这样都成不了专业吊打废材逆天者,我自己买豆腐撞死。ps:现在看书是找书,找几个小时看两三章就看不下去了,都是该死的废材党害的,我愿承天宏愿,灭尽一切伪装逼废材党,让他们看看什么叫高贵,什么叫装逼,自娱自乐,看不下去轻喷!
  • 四叶草的季节

    四叶草的季节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悲催的童年,希望你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也欢迎随时找我们交流
  • 无双志

    无双志

    陈风练功尽阶失败穿越,应劫缘会女娲,开始三国争霸之路…本书结合三国志、三国群英传、三国杀、梦三国、三国无双(猛将传、无双大蛇、联合突击)…等多系列的优秀元素。在无双割草的同时伴有大量的尔虞我诈与儿女情长。让我们一起重温那征战不休的三国。
  • 符修传承

    符修传承

    穷苦少年意外得到符修传承,自此努力修炼,掌握自身命运,将符修传承发扬光大……
  • 旋风少女:花之恋

    旋风少女:花之恋

    电视剧结局是什么自己去了解吧,我就不用笔墨了,进入正文。
  • 一世长安:独宠盛世王妃

    一世长安:独宠盛世王妃

    海誓山盟,是否真的抵不过一句好聚好散。他曾许诺她一世长安,却成为那个伤她最深之人。是谁害她自废武功?是谁害她双目失明?又是谁给了她一生不忘的耻辱?一世长安的约定,谁还在等,谁太认真?看着他与别人交缠的躯体,看着身边之人一个个倒下,她终将心埋葬于沙漠千里。当真相一点点浮出水面,桃花已落佳人已去,江山倾尽,也换不回她回眸一顾。三生石上,我是否刻下你姓名那么,她与他今生一次次的不期而遇,是否是命中注定乱世风云,只愿携她之手,护她一世长安。万里红妆天下为聘终是轻叹一句:“城儿。”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Ⅴ)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Ⅴ)

    本书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