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1700000045

第45章 45八道湾?绥略惠夫和他的影子

艰难购置的八道湾住宅,在鲁迅个人是相当满意的。这里房间多,而且空地大,用许寿裳的话来说,“简直可以开运动会”。适宜于孩子们的游玩,却也正是鲁迅的本意,虽然他自己并没有孩子。

眷属随迁,不见得就能改变他恒常的生活状态。宅院分为三进,他在外客房南屋辟一处独居,让夫人朱安同母亲分别住在中间北屋相邻的房间里。平日,他们夫妇俩很少说话,甚至没有人知道他们相互间怎么称呼。鲁迅常常到北屋来看望他母亲,只是不进朱安的卧室,显然执意抗拒着她的存在。后院倒也常去,因为作人和建人住在那儿。

对于朱安,他曾经说过:“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起来。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从鲁迅结婚的头一天起,鲁瑞就已经感应到了儿子的痛苦,但总希望他能够慢慢地有所适应。想不到过了十几年,他们不但不相谐合,反而越来越疏远。她问过鲁迅,朱安有什么不好?他只是摇头,随后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一次,我告诉她,日本有一种东西很好吃;她说,‘是的,我也吃过的。’其实这种东西不但绍兴没有,就是全中国也没有,她怎么能吃到?这样,自然谈不下去了。谈话没有趣味,不如不谈……”到了北京以后,这种局面丝毫不见好转,鲁瑞深知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人生最痛苦的折磨。人总要过人的生活,如果折磨仅仅来自外部社会,还可以通过家庭内部获得一种弥补,一种柔情的濡润;倘使没有了润滑剂,在社会的摩擦和撞击之下,只好成倍成倍地毁损自己,那结果是更为悲惨的。

古人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鲁迅恰恰把对人的感情移到草木上来了。在自己住宅的窗前,他亲手栽植了一棵青杨,两株丁香。杨树萧萧多悲声,丁香花白而忧郁,幽幽地,就像为他自己开放似的。

他喜爱丁香。

由于他失去了那份最重要的人伦之乐,在宅院里,多几分热闹便多几分寂寞也说不定的。好在他已经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即使苦闷不时地如潮涌来,他也仍然能够抵抗,能够继续着他的精神事业。

入秋,在译完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序文之后,他简直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以罕见的速度,翻译了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的中篇小说《工人绥惠略夫》。

虽然,留日时接触过《共产党宣言》,近期的《晨报》和《新青年》也都有着关于马克思主义和苏俄方面的宣传,但他都不大以为意。6月间,接到陈望道寄赠的《共产党宣言》的新译本,翻阅一过,觉得在大家都在空喊“过激主义来了”的时候,能够切实地做点“主义”的介绍工作是可称道的。不过,他仍然以为中国自有特殊的国情,对在东方的僵尸政治和蒙昧社会里移植这样的主义,究竟缺乏确信。所以,他更加倾向于少数先觉者的破坏抗战。从战略的方面看,他重视群体;从策略的方面看,他重视个人。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的矛盾,构成了他的长时期精神困扰的症结之一。对于从奉旨清理的德文书中挑拣出来的这部小说,虽然不满于主人公后来的思想,而其中向社会复仇的暴风雨般的语言,此刻,却引起了他的深深的共鸣。

绥惠略夫是一个被沙皇政府判处死刑的革命者。他在被押解的途中乘机逃脱,在彼得堡藏匿起来。死亡包围和追蹑着他,这种痛苦,不但与幸福者全不相通,即便与所谓“不幸者们”也不相通。他们反过来帮助警察来追捕他,而且欣幸于他的死亡。绥惠略夫逃向一家大剧院,在无路可走的境地里,终于像对幸福者一样对不幸者们施行报复,向剧场中的观众开枪!

在绥惠略夫的头盖里,发出这样的声音:你是尽了你天职的全力爱着人类,你不能忍受那恶,不正,苦痛的大众,于是你的明亮的感情,对于最后的胜利,对于你所供献的各个可怕的牺牲的真理,都有确信的感情,昏暗而且生病了……你憎,就因为你心里有太多的爱!而且你的憎恶,便只是你的最高的牺牲!……因为再没有更高的爱,可以比得有一个人将他自己的灵魂……并非生命,却将灵魂给他的切近的人了!这不正是作者,同时也是译者的对于改革者的挽歌和对于病态社会的咒语吗?

《工人绥惠略夫》是“一本被绝望所包围的书”,但同时是“一部‘愤派’的书”。它通篇指示着改革者的命运,又确乎显出尼采式的色彩。鲁迅认为,在中国,像绥惠略夫这样破坏一切的人还不见有,大约也不会有,当然也并不希望其有,但那向不可救药的社会宣战的精神是令人神往的。他觉得,在民国以前和以后,都有许多改革者的境遇和绥惠略夫相仿佛;甚至现在,乃至几十年后的将来,也都同样有许多改革者要遭遇到绥惠略夫的命运。

反抗社会并不等于仇视人类。在《工人绥惠略夫》里,由于亚拉藉夫的泛爱主义思想被彻底否定,绥惠略夫的报复手段也就得到了相应的认同。这是鲁迅所以为可怕者。对于作者的代表作《赛宁》,他虽然为沙赛作为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及其认识价值作了辩护,但对沙赛的“无治的个人主义”却是持明显的批判态度的。在鲁迅本人,既没有一个单纯的人道主义者的悲天悯人的说教,也不可能有极端个人主义者的暴戾乖张的行状。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同时为他所具有,像正负电荷一样不可或缺地结合在一块,只是彼此起伏消长,时时不同。如《工人绥惠略夫》的翻译,便是个性主义对人道主义在鲁迅身上的局部战胜。

对于颇受尼采影响的阿尔志跋绥夫,鲁迅简直怀有一种偏爱,紧接着,又译了这位俄国流亡作家的一个短篇《幸福》,并作附记,再次为他作了辩护。

在苏联,阿尔志跋绥夫被看做是一个反动的、颓废的作家。著名作家和批评家如高尔基、沃罗夫斯基等,都有关于批判他的非常严厉的文字。鲁迅则认为,阿尔志跋绥夫虽然没有托尔斯泰和高尔基的伟大,然而是“俄国新兴文学的典型的代表作家的一人”;他是写真实的,他的作品“是时代的肖像”,“我们不要忘记他是描写现代生活的作家”。他曾把被批判的《赛宁》比做屠格涅夫的《父与子》,鲁迅以为是不错的,于是反批评道:“攻难者这一流人,满口是玄想和神秘。高雅固然高雅了,但现实尚且茫然,还说什么玄想和神秘呢?”

对于生活,要求作家如实写出不是容易做到的,所以鲁迅特别指出:“不厌事实而厌写出,实在是一件万分古怪的事。”

人们往往把人从社会中分割出去,而对个人有更多的责难。理解人不容易,要理解一个敏感的、病态的天才人物就更困难了。关于这一点,鲁迅是有着深切而痛苦的感受的。

一连几年内,绥惠略夫的形象影子一样笼罩着鲁迅的创作。最突出的,要算差不多同时写作的《头发的故事》,无论是主题或格调,都酷似阿尔志跋绥夫。其中的N先生,冷若严霜,忧心如煮,简直就是中国的绥惠略夫,只差没有提上一杆枪而已。

说来平淡得很,这篇小说是由一个女学生的一绺头发引发出来的。

许羡苏是周建人在绍兴女师任教时的学生,秋季到北京投考,因为高师附近的公寓不收未入学的女生,在八道湾里寄住。不久,周建人去上海任职,鲁迅便无形中成了她的监护人。他们的关系一直很好。后来鲁迅离京南下,她仍借住鲁迅的寓所,常常替鲁瑞管理家务和代笔写信。他们之间的通信,维持了许久一段时期。

当她刚刚考取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时候,校方下令短发的学生必须立即把头发养长;恰好她是剪了头发的,然而同另外的三个短发的同学一律拒不从命。为此,学校当局向各人的保证人、监护人和家长要求督促剪发。校长自己的头顶几乎秃到精光,却偏以为女子的头发可系千钧,实在滑稽得可以。没法子,接连疏通了几回都不奏效,保证人周作人一气之下把聘书退了,鲁迅激愤之余,也便有了关于头发的故事的产生。

一个月前,曾经做过一篇《风波》,其实说的还是头发。一根辫子搅起一场风波,那结果,竟平静得如同死水。九斤老太说“一代不如一代”,而六斤的双丫角还是照样长成了大辫子,装上小脚,在土场上一瘸一拐地往来……

历史的进步在什么地方呢?多少故人,为了改革中国社会,或者饮弹而死,或者监禁受刑,甚至身首异地,踪影全无!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连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一场革命,轰轰烈烈,难道只是为了换得一块被叫做国旗的斑驳陆离的洋布?……

又是头发。又是头发。如今,剪发不但为军政官商所反对,连身为校长教员的太太小姐们也反对起来了。头发,已不复是改朝换代的标志,却也成了维系旧礼教的东西。又是头发。又是头发。这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使古今多少人吃毫无价值的苦呵!……

恰好再过几天就是双十节了,然而,人们也都还记得起来吗?

“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揭去一张日历,N先生的牢骚立刻爆发出来了——现在你们这些理想家,又在那里嚷什么女子剪发了,又要造出许多毫无所得而痛苦的人!

现在不是已经有剪掉头发的女人,因此考不进学校去,或者被学校除了名么?

改革么,武器在那里?工读么,工厂在那里?

仍然留起,嫁给人家做媳妇去?忘却了一切还是幸福,倘使伊记着些平等自由的活,便要苦痛一生世!

我要借了阿尔志跋绥夫的话问你们:你们将黄金时代的出现预约给这些人们的子孙了,但有什么给这些人们自己呢?

阿,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除去细枝末节,N先生和配角“我”都可以看做是作者的两面;他们通过互补,合起来强化议论和抒情效果,从中造出些矛盾和隔膜来。冷嘲热骂,欲纵还敛,使读者在宣泄的畅快中又不能不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

《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的双十节增刊同时刊载了四篇作品,依次是:周作人译的日本小说,鲁迅的《头发的故事》,郭沫若的《棠棣之花》,沈雁冰译的爱尔兰的独幕剧。

也许,因为《头发的故事》没有情节,通篇都是人物的独白,这种诗一样的直抒式语言,赢得了郭沫若的好感。对于自以为好的创作反而屈居在译文后面的编排次序,他颇为不平,于是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里,径给《学灯》的编辑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创作是处女,应该尊重;翻译是媒婆,应该客气一点。

这封信很快在《民铎》杂志发表了。

不料,郭沫若关于创作与翻译的这种态度,使鲁迅非常反感。他历来看重翻译,以为无异于偷运军火,其作用并不下于创作的。既然他认定了这是一个原则性问题,当然不会对此保持缄默。从此出发,未久,人们也就果然看到了他们之间的相向的锋芒。

同类推荐
  •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最著名的领袖人物事迹,精彩万分!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家王安石,锐意富强,勇于冲破旧俗樊篱,指引新路,政治家王安石,特立独行,别于流俗腐儒,务实精进,文学家王安石,笔力冷峻深刻,文坛领袖名至实归!《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大师(王安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朱可夫传

    朱可夫传

    朱可夫出生于沙皇统治末期的一个没有任何显赫背景的普普通通的农家。如果没有战争的发生,朱可夫可能会成为一名毛皮匠,平凡地度过一生,除了家人外,不会被其他人记得。然而,由于沙皇扩军参战,朱可夫不可避免地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朱可夫是军事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仅用了25年的时间就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成长为名垂军史的伟大元帅,走过了光辉的战斗历程,在世界战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由于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立下显赫战功,朱可夫曾经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两次获得胜利勋章,此外,还获得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以及多枚外国勋章。
  • 禁色的蝴蝶:张国荣

    禁色的蝴蝶:张国荣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在这本书中,作者分析了张国荣的种种艺术形象,包括“性别易装”、“异质身体”、“水仙子”形态、“死亡意识”等,以丰富的资料搜集及问卷作基础,分析媒体对张国荣生前死后的论述以及张国荣迷的“歌迷文化”。
  • 孙子传

    孙子传

    中国当代第一部华夏谋略大师兵圣孙子的传记文学作品。抵达《孙子兵法》形成背后鲜活的历史,发现大师永恒的魅力。本书以文学语言描绘了兵圣孙武所处的时代和《孙子兵法》十三篇撰写的过程以及孙武为此书亲身实践百胜的战绩,艺术地再现了他与吴王阖闾、名将伍子胥等人以弱吴终胜强楚的历史经验,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深思。本书描写的王公美妃、将军、异人、猛士栩栩如生,风格雄奇而细腻,引人入胜,是我国当代第一部孙子的传记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炼真时代

    炼真时代

    他,宇文叶浩。不妥协,不服输。弹簧性格。“能阻挡我前进的,只有垫脚石!”——宇文叶浩!
  • 天定缘

    天定缘

    他英俊潇洒,她美丽动人,他和她是中学同学,两个有缘人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在咖啡馆里遇见了,两个人一眼就任出了对方,可他.
  • 倾城王爷:第一杀手妃

    倾城王爷:第一杀手妃

    他是楚国最风流狠辣、冷漠薄情的九王爷。戎马疆场,春风得意,从未有求于任何人。有关史料记载,他府中姬妾三千、男宠无数,却总在一年间,非病即死。有关史料记载,从不低头的他,为求娶燕国最美貌无双、倾国倾城的帝姬公主,而拜于宫门之前,恳求自己的父皇。有关史料记载,为那貌美若仙的娘子,他曾三十万大军兵临城下,与自己的皇兄争夺王权。大胜。有关史料记载,楚燕交战,因她一跪,求他开恩。他便撤出三军,避退百里,最终腹背受敌、险些陷于绝境。有人说,这位王妃是天上来的仙子,有人说,这位王妃是妖界来的祸水,有人说,这位王妃是燕帝安插在他身边的间谍……如此等等……他转身,衣袖一挥,俯瞰天下:“她,是本王的女人,谁敢妄论,一并处死。”
  • 铭血剑红尘离梦

    铭血剑红尘离梦

    孤枝疏影夜清寒,依稀行燕向南天。一柄龙纹千古恨,江湖梦醒心已残!徽州少年金孝祥,因为一柄龙纹大玉刀的失窃,家破人亡,流浪江湖。在为父母报仇雪恨时,却阴差阳错的喜欢上了有着杀母之嫌的刘雯鸾的姐姐刘雯馨......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缘来,爱来了

    缘来,爱来了

    “因为雪吟的身份你不能娶她!那样你只能害了她”“父皇,就算这样,你要让我看着她嫁给成予吗?”“成睿,你对她用情太深,当你坐上皇位的时候,她就会成为你的弱点,当坐上了这个位置,权衡轻重你要把握好啊!”·········成睿还是没有理解这句话,坐上皇位之后,还是娶了她·····是,用情太深到最后还是伤了她,甚至到最后她永远的离开了他······等到失去过后才理解先帝的话,不过!如果一切都重来了,还会这样吗?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傲慢与偏见之李玛丽

    傲慢与偏见之李玛丽

    李玛丽重生成傲慢与偏见里的玛丽.贝内特。不一样的玛丽使贝内特家发生了一些变化。
  • 校园剑神

    校园剑神

    这个世界分为三类人,异能者,普通人以及武者,还有这样的一种存在,魑魅。凌战,剑神重生穿越到一个学生身上,无双的神魄赐予这具身体超强的异能,且修剑,前世封印的记忆随着境界提升渐渐解开,斩魑魅灭阴邪,在红尘炼心中成就无上神位!
  • 智慧的积累(世界成功励志故事金典)

    智慧的积累(世界成功励志故事金典)

    本书故事精彩,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念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故事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