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1500000002

第2章 1、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的战略决策

甘肃省会宁县。山冈起伏,大野悄悄,絮絮秋风中弥漫着凄楚苍凉。这里的山被千百年无数次风雨袭击、剥蚀得只剩下赭色岩石或黄土山脊,巍峨耸峙,傲骨擎天。由于水土流失,河流切割,到处是土梁和沟壑。树是偶尔能瞥进眼的几株,草是灰蓬蓬的数丛。流水带走了沃土,只把贫穷和饥饿留下。豪强劣绅压榨盘剥,更胜于凄风苦雨,刮走了一层层的民脂民膏。现在虽是秋天,但收获季节的风也似乎吹不散笼罩在四野的阴霾,长空像裹着一层厚重的殓布。然而,终有回天巨手要将混沌的乾坤扭转。十月的金风里,飘来无数红色的军队,犹如午夜的闪电,划破了浓重的黑暗,搅动了山乡的凄凉。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于会宁地区实现大会师。10月10日,中 共中央、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联合发出了《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向三个方面军领导人及全体指战员致以热烈的慰问和祝贺。

会宁城西津门拥进一队队红军。西津门这座清代建筑,两层飞檐挑角的阁楼上,插上了红旗,刷满了标语,飞起道道光华,十分耀目显眼。西津门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会师门”,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大放异彩,闻名中外。

此刻,西津门下,一位剑眉飞扬、双目炯炯的军人正骑马通过。他身穿一套灰色土布半旧军装,腰间束着一条半旧牛皮腰带,腿上裹着“人”字形的灰布绑腿,帽子上和所有红军一样也缀着一颗亮闪闪的红五角星。他三十出头,可是一脸肃穆,一派老成,连过长的胡楂也秋草一般灰蒙,仿佛落了土,带了霜。征程上的风雨,洗去了他青春的鲜亮,敷上了一层壮年的苍老。他,就是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

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出生在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为了寻找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他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后,毅然投身革命。他参加过著名的广州起义;坚持过东江游击战争;在粉碎“罗李会剿”中以少胜多,五战皆捷;他驰骋大别山,四次反“围剿”,创建红四方面军;西行转战三千里,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长征途中,率领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迭摧强敌。徐向前投身革命之际,中国将要经历一次鲜血的洗礼。坐在南京总统府会议厅长桌上首的蒋介石举起右手比划着,然后像刀一样从上劈下,他要把孙中山先生充分信赖的共 产 党人斩尽杀绝。正是在蒋介石磨刀霍霍,准备把共 产 党人和人民群众淹没在血泊之中的1927年初,徐向前加入了中国共 产 党。

古老的会宁城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花鞭鼓号与激越的歌声交响回荡,镰刀斧头和灿灿的红五星辉映闪光。会宁城几乎容纳不了这从天而降的喜庆,那头欢呼声、口号声刚停,这头又炸响爆竹。战友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放下手中的武器,抛下肩头的背包,含着热泪互相拥抱,互致问候。

徐向前看着如潮的人群,也格外激动。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于夹金山下,但由于张国焘干扰,又于9月在茫茫草地中痛苦地分离,经过一年的艰苦转战,今天又在黄土高原胜利会合了。

到了驻地,徐向前总指挥便马上展开作战地图,研究地形和敌我情况。徐向前是一位专心致志的军事家,他的“军事劳动”特别细致艰苦。无休止的戎马生活是紧张疲累的,可是徐向前求知砥砺,夜以继日地钻在作战方案、敌我情况、军事论著之中。李先念在《沉痛悼念徐向前元帅》一文中说:“他是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军事学识的启蒙教师。在红四方面军,他经常和我同吃同住。只要有点空闲时间,他就抓起书本,默默耕读。我养成攻读马列和军事著作的兴趣,结合战争实践不断提高作战指挥艺术,是与他的教育和帮助分不开的。”

徐总指挥也有自己的休息方法,宿营闲暇时,爱哼哼京戏,还拉拉京胡、吹吹箫,自有一番乐趣。此刻,三军会师带来的喜乐还激动着他,徐总指挥心里高兴,又拉起京胡唱起《甘露寺》中的一段:

……

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

青龙偃月神鬼皆愁,

白马坡前诛文丑,

在古城曾斩过老蔡阳的头。

他三弟翼德威风有,

丈八蛇矛惯取咽喉,

鞭打督邮他气冲牛斗,

虎牢关前战温侯,

当阳桥前一声吼,

喝断了桥梁水倒流。

他四弟子龙常山将,

盖世英名贯九州,

长坂坡,救阿斗,

杀得曹兵个个愁。

这一班虎将哪个有?

还有诸葛用计谋。

……

徐总指挥唱得忽而欢畅沸扬,忽而细如燕语。这段西皮原板转流水的唱段,经徐总指挥一唱,愈显高亢明快。

这时,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走了进来,看见总指挥唱到得意处,也分享着快乐。

陈昌浩生于1906年,湖北汉阳人,1926年加入共青团,在武汉从事学 生 运动,1927年底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转为中 共党员。陈昌浩和张国焘1931年4月从上海到鄂豫皖根据地,初时任共青团中央分局书记。1931年11月7日,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改编为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总政委。

直到徐总指挥唱完,陈政委才说:“朱德总司令和张国焘总政委已赶到会宁,顾不上休息便派人叫我们去,研究一下行动计划。”

朱、张“两总”的紧急到来,自然是带着重大使命的。

红军在实行从南到北的战略转移时,中 共中央就已经考虑到打通国际路线,解决红军的战略靠背问题。早在1935年8月5日,在毛儿盖附近的沙窝召开了中 共中央政 治 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央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明确指出:“西北各省是中国反动统治及帝国主义力量最薄弱的地区,在地理上又接近世界无产阶级祖国及蒙古人民共和国,这更造成苏维埃与红军发展的有利条件。”1935年9月12日,中 共中央政 治 局在俄界召开扩大会议,关于在何处建立根据地的问题上,毛 泽 东说:由于一、四方面军已经分开,张国焘南下,使中国革命受到相当严重的损失,所以一、三军团必须变更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计划,以游击战争来打通国际联系,靠近苏联,在陕甘广大地区求得发展。1935年11月,共产国际派林育英(化名张浩)回陕北,传达了斯大林的指示:不反对中国红军主力从北方(外蒙方向)和西北(新疆方向)靠近苏联。1935年12月31日,中 共中央政 治 局瓦窑堡会议通过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确定红一方面军东征,“拿三个步骤,达到打通苏联与巩固开展现有苏区的任务”。红一方面军东征,只完成了两个步骤,第三步(战略目的)未能实现,旋即回师陕甘苏区,复准备西征。关于西征,毛 泽 东1936年6月29日的电报指出:“从总的战略上看,无论站在红军的观点上,站在红军与友军联合成立国防政府的观点上,打通苏联解决技术条件是今年必须完成的任务。”打通苏联的道路有二,一是宁夏及绥西;一是甘、凉、肃三州。红军出动的时机亦有二,一是夏秋;一是冬天。不论采取哪一条道路与选择哪一个时机,给马鸿逵以坚决的打击,都是决定的条件。为此,要求一方面军必须于一个月内做好打击宁马及西渡黄河的准备工作。

张国焘南下失败后,内外交困,被迫放弃川康计划。1936年3月,红四方面军复北上,抵甘孜、炉霍、道孚一带休整。5月25日,中 共中央致电四、二方面军领导人:外蒙与苏联已订立了军事互助条约,共产国际盼望中国红军靠近外蒙、新疆。一方面军自东征回师后正猛力发展陕甘苏区,以渐次接近外蒙;二、四方面军宜趁此有利时机,速定大计,或出甘肃,或出青海,以便一方面军适时向天水、兰州出动,进行策应。张国焘及四方面军领导人同意上述方针,准备待与二方面军会合后,共同北进。6月上旬,张国焘宣布取消伪中央,成立西南局。二、四方面军会师后,为统一两军的行动,7月下旬经中央同意,由两个方面军的领导人组成西北局,张国焘任书记,任弼时任副书记。8月,二、四方面军根据中央指示出甘南。9月4日,中 共中央致电西北局领导人,介绍了陕甘宁苏区情况:地广山多、沟深林稀、水少粮缺、物产贫乏、人口稀少,“不能供给大军久驻”。同时,还介绍了全国现存红军游击区的情况,强调指出:“通南巴以北之巴山山脉,有王邵春部活动,似散川陕鄂豫边境,可造成大规模游击战争之重要的战略地区。”西北局领导人故向中央提出了西进甘西或出川、陕、豫、鄂的方案。9月8日中 共中央复电:向西行动须求得苏联协助。“你们提出的出川、陕、豫、鄂方案,是一种向南京进攻的姿势,只在不能出西北及与南京谈判决裂之时,才是可行的与必须的。我们已将此点电告国际,我们向国际提出的亦是出西北与不得已时出东南两方案。”共产国际复电中 共中央,同意红军占领宁夏及甘西。中 共中央研究了共产国际的复示,决定一、四方面军合力先取宁夏,然后分兵再取甘西。经过电报反复商讨,四方面军领导人表示服从中央的决定,北上静宁、会宁地区,与一方面军会合。9月底及10月上旬,四、二方面军均分别下令北进,不久即在会宁地区与一方面军会师,准备实现夺取宁夏、打通苏联的战略计划。

红军接通苏联的意图,蒋介石早有猜测。1934年秋,红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为了摸清红军北上意图,彻底“剿灭”共 产 党,蒋召开了军事会议。在会上胡宗南做了重点发言,他说:“共 产 党之所以放弃在江西多年的根据地而到处流窜,就是因为共 产 党没有苏联的援助,连根据地也保不住。因而,它只有转移到新疆或者外蒙古附近,才能取得苏联的物资援助,进出甘、青、新一带,打通国际交通线,伺机反扑。”在座各级将领无不为之惊服,蒋亦认为胡之分析有理。他为能有这样有见解、有头脑,且忠实于自己的下属而感到自 慰,遂宣布胡宗南由第一师师长升任第一军军长。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造成了横跨黄河两岸发展、打通苏联、雄峙西北的战略态势。蒋介石忧心如焚,焦灼万状,加之对共 产 党与东北军、西北军的秘密联系已有风闻,生怕“三位一体”,抗日反蒋,他慌忙处理完“两广事变”便回戈西北,全力“剿共”。蒋的“剿共”部署分为两步:第一步,组织通渭会战,在西兰通道地区,给红军主力以致命打击,防止红军渡过黄河,北进宁夏或西进新疆;第二步,组织最后“围剿”,将红军主力压迫在黄河以东、西兰通道以北地区,一举消灭。在“围剿”红军的同时,乘机观察张学良、杨虎城的动向,如不服从军令,则撤职查办,并将东北军、西北军调离西北,予以肢解。张学良把蒋介石的通渭会战计划通报中 共,提议红军及早进行宁夏战役:“朱、张速通过西兰大道与一方面军会合,执行宁夏战役。”

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前,鉴于敌情变化,中 央 军 委即考虑提前执行《宁夏战役计划》,以三个方面军合力夺取宁夏,打通苏联,以实现西北抗日的新局面。为此,10月2日,毛 泽 东致电彭德怀:“关于提早攻宁问题,请你提出意见。”同日,毛 泽 东,周恩来、彭德怀致电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任弼时、贺龙、关向应、刘伯承,提出:“如果四方面军之渡河技术能保证在中卫地段渡河,则以早渡为妙,对南敌一般可暂取钳制手段。”10月9日,毛 泽 东、周恩来将蒋介石的通渭会战以及张学良的意见电告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任弼时、贺龙、关向应、刘伯承、彭德怀九人,“请兄等提出意见”。

朱总司令和张国焘赶抵会宁,就是要和徐、陈共同研究,拿出意见供中央参考。

会宁城内的一座普通居民院落。屋内叠放着一份份电报和作战方案的土炕小桌边,坐着红军总司令朱德和总政委张国焘。“你们来了,快坐下!”朱总司令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对走进屋的徐、陈说。张国焘也挺起身来,抑郁的眼睛闪出了些许亮光。此时,张国焘还背着另立“中央”的包袱,心情显得沉重。

徐、陈走到铺着地图的桌前坐下。这是一幅军用地图,上边记着无数的符号、线条、绿色的斑点、黑色的曲线、红色的箭头。徐向前冷峻地扫了一圈地图,抽出别在腰带上的旱烟锅,从吊在烟锅杆上的黑色烟袋里拈出烟叶,慢慢地摁进烟锅里,吧嗒吧嗒地抽起来。

朱总司令目不转睛地瞅着地图,凝神思考了片刻,然后在屋里来回走着,灰军衣的下襟来回摆动着。朱总司令和大家共同分析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的军事和政治形势。他们四人决定向中央建议:首先争取一、四方面军一部,从靖远地区西渡黄河,而后三个方面军的主力跟进,夺取宁夏;如渡河不成,则在西兰通道地区与敌进行部分决战,拖延时间,待黄河结冰后再行渡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

中 共中央和中 央 军 委参考各方面军领导人的建议,权衡轻重,决定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在《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发出的第二天,即10月11日,中央发布《十月作战纲领》,主要内容如下:

甲、根据目前敌我情况,为着集中一切力量克服困难条件,完成基本战略任务起见,十月份作战纲领拟定如次。

乙、四方面军以一个军率造船技术部迅速进至靖远、中卫地段,选择利于攻击中卫与定远营之渡河点,以加速的努力造船,十一月十日前完成一切渡河准备;四方面军主力在通(渭)马(营)静(宁)会(宁)地区筹粮休整,派多数支队组成扇形运动防御,直逼定西、陇西、武山、甘谷、秦安、庄浪、静宁各地敌军附近,与之保持接触,敌不进我不退,敌进节节抵抗,迟滞其前进时间,以期可能在十月份保持西兰大道于我手中。

丙、二方面军进至通渭马营以北、界石铺以南地区,休息数日,转进至静宁、隆德线以北地区休整,派支队伸出静隆线以南,威胁胡敌侧翼,滞其西进,准备尔后以主力或一部接替一方面军在固原北部之防御任务。

丁、一方面军之西方野战军主力保持同心城间之枢纽地段豫旺城于手中,其第二师相机袭占庄浪,待二方面军到达静隆线后,北上归还建制;第一师及陈支队暂在黄河、海原间,威胁与抑留于学忠部使不敢东进,尔后逐渐西移归还主力;二十八、二十九两军集中定、盐地域,一部逼近灵武,准备居民条件,完成侦察任务;独四师确保环曲苏区,其余东方部队任务不变。

戊、攻宁部队,准备以一方面军西方野战军全部及定盐一部、四方面军之三个军组成之;四方面军之其余两个军及二方面军全部,一方面军之独四师,组成向南防御部队,可能与必要时,抽一部参加攻宁。

己、攻宁开始时机,依造船情况决定,但至迟十一月十日前须完成一切攻宁准备。

庚、十一月十日前,各部队注重休息、补充、扩大,尤特别注意训练,以便有力地执行新任务。

……

(引自《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上,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287页)

中 共中央为统一军事指挥,团结对敌,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未予追究,确定由毛 泽 东、彭德怀、王稼祥、朱德、张国焘、陈昌浩六人组成军委主席团(周恩来因准备与蒋介石谈判,暂不参加)。《十月作战纲领》指出“各部任务由朱、张两总转及各方面军首长以个别命令行之”。当日,中央书记处又致电朱、张两总并告彭、贺、任、徐、陈:“现三个方面军已完全会合,新的伟大战斗即将开始,为统一指挥起见,拟请朱、张两同志以总司令、总政委名义,依照中央与军委之决定,指挥三个方面军之前线作战事宜。三个方面军对朱、张两总之报告,及朱、张对三个方面军之电令,均望同时发给中 央 军 委一份,密切前后方联络。”

红军北进宁夏,打通苏联,自然会招来蒋介石不惜一切代价的阻止。蒋介石的“围剿”正在展开,刺刀与炮火结成的网,从四面八方向红军拉了过来。

同类推荐
  • 军工强国

    军工强国

    曾参与设计黑丝带,国内最牛的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李建军重生了,他回到了八十年代初,那时候他还是空军驻西南某飞机制造厂的军代表。第三代战斗机、隐形战斗机、战略轰炸机、重型运输机、预警机、三代主战坦克、万吨隐身大驱、新一代大黑鱼、电磁弹射重型航母,这些尖端武器一个接一个出现在军队的装备序列中,成为大国之重器!强大的国家必须要有强大的军工!这是李建军的信条,他将为祖国的强大而奋斗不止!
  • 石磊

    石磊

    人常说,今不如昨,少不如老,我想说这是我们的时代,是当下人的时代,我们不忘本,我们与时俱进,我们开拓未来,我们。嘻嘻,是犯二青年!
  • 李天的军旅生活

    李天的军旅生活

    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一个普通人在军队的生活
  • 轰炸德国

    轰炸德国

    本书介绍了二战时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等。内容包括东南欧沦陷、列宁格勒战役、保卫莫斯科等。
  • 魔域行者

    魔域行者

    哀嚎和狂笑声交杂着、彼此重叠着,此起彼伏像海潮一般,形成了难以忍受却又无法抗拒的乐章,刺穿了他的耳膜,如千万根钢针牢牢扎进了他的大脑每一条沟回中,又汇成了一段段重复的话语不停冲击着他的精神:"张知远,你失败了,你辜负了他们。"他跪倒在滚烫的街道边,不停的干呕,想要从喉管里将这令人发疯的声音尽数吐出。突然间,火焰熄灭了,热量也离他而去,世界归于静寂,紧接着一个雄浑的声音在他身边响起,“这是结束,而非开始,张知远,抬起头,睁大你的双眼,寻找你该去的地方...”扭曲的世界在强烈的震动中开始分崩离析,他努力向上抬起头,却什么也没看见。无尽的黑暗从四面八方吞没了整个城市,也吞噬了他和他最后的意识...
热门推荐
  • 蜜糖娇妻:老公,别闹

    蜜糖娇妻:老公,别闹

    这是冥北邪眼中的千樱雪:逗比可爱,鬼灵精怪,好吃爱睡,徒手掰桃子,男友力爆棚……?这是别人眼中的千樱雪:敢做敢当,大家闺秀,知书达礼,温柔知性,仪态万千……每每这时,冥北邪都会怀疑是不是他打开方式不对?还是他眼瞎?
  • 平民先生

    平民先生

    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求大家多给点赞赏我会尽量多给大家写一些大家喜欢看的书!大家在评论的时候希望大家多个一些建议和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 女帝谣

    女帝谣

    这里宫闱深处龙榻之上没有好人也没有所谓的坏人一代女帝的故事必定血染寂寞孤独一世
  • 异界武尊圣者

    异界武尊圣者

    这是一片武技与灵力唯尊的的大陆,一个被人说成费物的小子,努力不放弃成为了大陆的圣者,经历了生死磨练成尊!一个让恶人怕的,少年马天宇……
  • 福尔摩曦与柯南凌洛的爱情

    福尔摩曦与柯南凌洛的爱情

    两个机灵鬼的爱恨情仇,没那么多腹黑内斗,轻松好玩
  • 十二州歌

    十二州歌

    关于一位还算有存在感的公主被迫替人和亲又借天命尽人事逃出死境游山玩水顺便旁观(偶尔参与)江湖中(以及少许宫廷中)阴谋诡计的故事第一卷情节拖沓,合并不了了。不嫌弃的一目十行随便看看就好,嫌弃的直接看第二卷也行,毕竟我自己都嫌弃得不想再看了……
  • 此生不负:娇妻宠上瘾

    此生不负:娇妻宠上瘾

    在遇到她之前,他不知道心动是什么滋味;在遇到她之后,他为了她不断的打破自己的原则而不自知。“薛言之,你不要脸。”她瞪着压在自己身上的男人恶狠狠地控诉。男人浅浅一笑,漆黑的眸中全是她,“嗯,我不要脸,我只要你。”
  • 我叫穿越者

    我叫穿越者

    又一次死亡,又一次穿越,到底什么时候才算终结?有人说,活得越久,越没意思,很多事情见的多了,就习惯了,例如生离死别。可是忍者世界中大蛇丸对我说过,人活着一定有着意义,例如我见到那花,他遇见我。所以,即使又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也要坚定地活下去。
  • 友谊桥上的泪水

    友谊桥上的泪水

    错误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原来,我们真的都很傻。
  • 七杀神皇

    七杀神皇

    逆天功法,弑天武技,伴随着他走上掠夺之路,以杀神之名,登峰绝顶,一路伏尸百万!诸国林立,万宗驰骋,看主角笑傲群雄,荣登大道之巅,这里残酷而令人战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