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
不要把孩子平时比其他儿童好动、调皮、打仗、做恶作剧的行为视为多动症。“多动症”全称是“注意力缺乏多动障碍”。
其表现:注意力根本不能按家长或老师的要求集中,很容易被任何细小的变化所吸引,将注意力转向别的无关的事上,做事不专心,经常分心。
不安宁,过于活跃,忽然高兴,忽然生气、忧伤,总是不断地折腾,不能控制自己多动的行为,即使家长批评也无用。
冲动性,经常做出一些危险性的动作或破坏性的动作,比如拿东西砸别的小朋友,或拿小刀把别人的东西衣物割破,趁不注意往人身上泼水等。想起什么就干什么,经常重犯。
一般7岁左右发病,并持续半年以上。一般意义上的儿童多动只是好动不成为病,可以通过调整、鼓励来扭转。
真正多动症常有以下几个原因:
遗传因素。患儿的父母年幼时也有过多动症。
生理因素。如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糖代谢障碍等。
疾病和脑损伤,比如中耳炎、癫痫病患者,脑组织的器质性损伤等常引起多动症。一些常用的治疗药物如芬罗巴比妥和代纳丁都会引起患儿明显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出现多动症,造成脑损伤的可能也极大;母亲怀孕时严重的撞击,服用过多有害于胎儿脑组织的药物;幼儿时所患的脑炎、脑膜炎、颅外伤等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等,都可能引起多动症。
心理因素。在缺乏关心和温暖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也多有可能出现多动症;而过分溺爱与苛求也同样会引起多动症。过分溺爱会使孩子从小任性不能形成自控能力;过分严厉、苛求会使儿童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情感受到压抑,最后导致行为异常。
形成多动症的病因有很多种,有时并不是单一原因导致的,因此要采用多种治疗方式来矫治。如药物治疗,自我控制训练和教师、家长行为管理技术训练相结合等等。
抑郁症
是对挫折和不幸的一种消极心理反映,通常以情绪异常低落为特征。其症状多表现为“懒散、呆滞、无兴趣、沮丧、恐惧。大多数原因是因为父母关系紧张、不和,家庭环境畸变,单亲家庭或人际关系紧张,父母给予孩子太多压力、冷漠等造成,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治疗。”
强迫症
是指想问题追求十全十美,完好无缺,否则便很不放心,凡事谨小慎微,刻板而缺乏灵活性,明知是无意义的,但还是不能控制自我,如同有根神经在强迫自己非要这样做,多思多虑,反复检查。这样的人非常苦恼烦躁、思想紧张而难以轻松地学习生活。
这常常与严格而刻板的家庭教育方式和个人创伤性事件的消极体验与强化有关。只要通过家长与医生的行为矫正训练和性格、观念的转变,家庭教育方式的改善,此症易于矫治。
恐惧症
造成此症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家庭或环境提供的现实恐惧性及对未知的可能危及自己安全的事物的恐惧,也可能因对曾经有过的不安全记忆形成恐惧,如曾被狗咬、溺水而怕狗、怕水等。对于幼儿来说各阶段心理不同,其恐惧的情况也会不同。例如2岁孩子容易被大的响声惊住,被陌生的事物如火车、雷电等惊吓;2岁孩子也怕父母会离开自己(哪怕只一会儿);3、4岁时对黑暗、未知的东西更多些惧怕了;5岁就好得多,虽然仍然怕黑,但只是因为怕在黑暗处跌倒,碰伤自己;6岁的孩子反倒是一个充满恐惧的年龄,妖怪、被丢失、单独睡觉是列在首位的几种恐惧。下面介绍几种克服孩子恐惧的解决方法。
害怕狗(猫等动物)有的孩子在两三岁时可能害怕,因为他们已隐约懂得这些动物是会伤害人的,但他们的知识还不能区分危险的狗与不危险的狗,一般来说,如未咬过,这种恐惧在5、6岁时会自动消失。解决方法是初时对孩子的害怕漠然置之,然后让孩子看这些动物的图片,让他们了解一些有关的知识(通过故事、书、电视、电影),训练孩子接近狗,让孩子与狗多接触等。
怕阴雨天孩子在3~4岁时对恶劣的天气极为恐惧。要设法消除孩子对天气的过敏反应,如纠正孩子的偏见,教给孩子一些有关天气的实用知识,利用真正的暴雨天气锻炼孩子的勇气等。
怕黑孩子怕黑的原因有很多种,父母要了解孩子怕黑的真正原因,同孩子谈心,用做游戏的方法消除孩子的恐惧,采用一些如一起做夜间检查,给孩子调光灯、手电等方法让孩子放心睡觉感觉安全等。
怕登高孩子对高的恐惧似乎是天生的,3岁以前因无高的概念而不怕登高,随着父母自身怕孩子有闪失而担忧,3岁的孩子对高度及其危险已有所认识而恐惧,如不能给予克服,则此恐高症可能会困扰终生,因此要设法帮助孩子克服怕高的恐惧。首先要树立孩子的信心,无声地帮助他们,握住孩子的手到达以前未及的高度,让孩子当旁观者看自己或其他孩子登高,给予尝试与鼓励(无论成功与否),其次利用梯子给孩子训练,在真实情境中训练爬梯子的高度,带孩子去乘玻璃观光电梯,在公园练习等。
怕打针及去医院打针的疼痛、出血以及医生的表情,医院的环境均是孩子恐惧的理由。我们首先要纠正孩子的错误观念,让他们了解注射器及打针的程序以及时间,其次教会孩子一些对抗恐惧的技巧如保持安静、数数、分散注意力,让孩子观看不惧怕打针的孩子与成人打针等,最后要培养孩子对医生与医院的好感。
怕水有的孩子怕水是天生的,有的则是后天因某种因素造成的。孩子怕水首先会在学习游泳时表现出来。要防止怕水成为终生的恐水症应从小让孩子玩水(不要怕弄脏,不要怕着凉),使孩子生来就适应水,学会在水中娱乐,最后应教会孩子游泳。孩子学游泳从科学的角度讲,愈早愈好,因为那时孩子还有爱玩水的天性(这与人类来自于大海深处的积淀记忆有关)。教会孩子将头埋进水里。学会换气呼吸,自然度过此阶段,然后表扬孩子在水里的进步,鼓励孩子,让他找到安全的方法与技巧,最后尝到在水中嬉戏游玩之乐。带孩子到大海边旅行等逐步使孩子不再惧水。
怕死大多数孩子在5~6岁时开始提出有关死亡的问题,但他们认为这是老年人的问题,把意外危险死亡与自己的关系排除在外。在孩子7岁左右对死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开始恐惧。此时,父母要与孩子共同讨论有关死亡的原因,与孩子讨论疾病、生死等生命问题,教给孩子应有的常识,让孩子参加葬礼,并给予孩子讲解与鼓励,这样就能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