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类拔萃的人都产生于普通人之中,真正有才学的人不会刻意地去引起别人的注意和议论,从而博取名声,而是为人谦逊,对于许多东西虽心知肚明,却不露痕迹,在关键时刻才会显示自己的本色。
曾国藩曾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机而动。”也就是说,即使君子有才华,也不要急着显露,应该等待合适的机会再展示出来,平时应该做到真人不露相。出类拔萃的人都产生于普通人之中,真正有才学的人不会刻意地去引起别人的注意和议论从而博取名声,而是为人谦逊,对于许多东西虽心知肚明,却不露痕迹,在关键时刻才会显示自己的本色。
现实生活中,许多身怀绝技的人都显得谦虚谨慎,把自己的才华隐藏得非常严密。有些人喜欢卖弄才华,不懂得收敛锋芒,结果招惹了一身麻烦,不但机遇没抓到,反而惹得一身不是,这就是不知道“成大事者要懂得深藏不露”的道理。
有句话说得好,“真人不露相,”才智越高的人,学习越刻苦,见闻越广博,越谦虚谨慎,从不炫耀和显示自己,而是会默默地寻求发展机会,在某种程度上说,别人不容易观察你,你却容易观察到别人,并且会根据情况制订自己的计划。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一种制胜的策略,尤其是对于身居高位的人,更应该注意这一点的修炼,有时过分显露自己的才学不仅会遭人讨厌,而且还会影响自己的发展,收住自己的性子与小聪明,做一个不轻易露相的真人,才是真正的大智慧。有些人以为自己很出色,结果却往往在“真人”面前贻笑大方。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贵族公子,特别喜好琴艺,因此表现得很自负。一次,他外出旅游,在一座寺庙前,他看到一个道人在闭目打坐,身旁的布袋口露出古琴一角。
他觉得有些好奇,于是走过去问道:“难道道长也会弹琴?”
此时,道人微睁双目,语气十分谦恭地回答说:“略知一二,正想找个好师傅呢。”
“那就让我来试一试,看能够做你的师傅不?”这位公子一听有人要拜师,就毫不客气地说。
道人拿出琴递给这位公子,他接过琴,随便地拨弄了一首。道人微微一笑,没有说话。这位公子见道人没有表态,便使出生平所学,又弹了一首,道人仍默然。
公子生气地说:“你为何不说话,难道是我弹得不好吗?”
道人依然语气谦和地说:“你弹得还可以,但你不是我想拜的师傅。”
富家公子终于沉不住气了,他对道人说:“既然这样,不妨让我见识一下你的琴艺。”
道人并没有说话,他拿过琴便开始弹奏,他的手指娴熟而轻巧,琴声如流水淙淙,又如晚风轻拂,公子听得如痴如醉,一曲终了许久,他才如梦初醒,道人琴艺极高,却真人不露相,感慨万千之后,立即向道人行起了大礼,拜请为师。
有句话叫“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生活中,往往那些喜欢出风头、喜欢炫耀自己的人其实并不一定具有非常出众的才华,或者只是卖弄而已,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关注,或者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仰慕,这些人大都爱慕虚荣。而那些真正有才学的人却表现得像普通人一样,不仅穿衣打扮上不去刻意张扬,在为人处世方面,也表现得平易近人。这种人积蓄自己的力量,将才华用到大事上,从而做出一番事业。
“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在熙来攘往的世界,如果轻易地暴露自己的真相,不但表明你的素养不够,有时还会自毁前程。人生就是这样,当志得意满时,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否则可能会被当做靶子使。无论具有多么出众的才智,一定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掩饰起自己的才华,待适当的时候再一鸣惊人。所以,所谓真人不露相,只是未到露相的时机。在那些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够一举成名的机会面前,千万不能吝惜,要把所有的技能展现出来,使自己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