笄(jī)是古代男女盘头发时或男子别帽子时用的簪子。《诗经·鄘风·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这里的“副”是首饰的意思,“六珈”是六种玉质的首饰。这句是说,她与夫君要偕老,插发玉簪闪闪亮。《战国策·燕策一》:“其姊闻之,摩笄以自刺也。”这是说:春秋时,赵襄子姊是代王夫人。襄子既杀代王,使人迎其妇,代王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遂摩笄自刺而死。
以上是说“笄”是戴在头上的一种装饰品。但是在古代并不是小孩戴的。女子成年行插笄之礼后才可以戴,这是成年的标志,此后才可以谈婚论嫁。
中国古代的成年仪礼,有男子的“冠礼”,女子的“笄礼”。冠礼是指古代男子在未成年前束发而不戴帽,到了二十岁成年时才由长辈为其梳发并戴上新帽,这就称为“冠礼”。那么,为什么古代女子的成年仪礼称为“笄礼”?
笄,原指古人盘发髻所用的发簪,如《仪礼·士昏礼》记载:“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就是说古代女子十五岁时,即举行束发插簪的仪式,称为“笄礼”。在《礼记·曲礼上》上载:“女子许嫁,笄而字。”即女子成年许嫁了才取字号,因此后来称女子未有婚嫁之约为“待字”、“待字闺中”,如清朝孙郁《双鱼佩·受聘》:“小女虽然待字,老夫膝下无人,是要入赘方可的。”及清朝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一·方子云诗》:“宛如待字闺中女,知有团□(luán)在后头。”
在《礼记·内则》也记载:“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即古代女子所行的成年仪礼“笄礼”,通常是在十五岁时,或于订婚后出嫁前,将披垂的头发梳盘至头顶并插上簪子,但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到了二十岁时也得举行笄礼,以正式确认其已成年。
笄礼的礼节,文献缺少记载。成书于唐代的《通典·女笄》只说:“笄女礼犹冠男也,使主妇、女宾执其礼。”学者大多也认为应当与冠礼相似。
因笄礼而衍生的名词有笄年,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就要束发插簪;“笄”字是指古代女子可以出嫁的年龄。及笄,古代女子到了行笄礼的年龄。加笄,古代女子于十五岁时行加笄之礼,以示成年。
现在,在一些家庭中,甚至在一些高等院校里,仍然有一些人举行冠礼、笄礼。我们在尊重传统文明、汲取文明内核的基础上,要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告诉他们,成年了就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发扬爱国、进步、奋进、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