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抗日部队常用鸡毛信传送紧急信息,这在电影《鸡毛信》中已经艺术化地表现了。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是村里的儿童团团长。有一天,他要替他爸爸送一封重要的鸡毛信。他刚走出村子,就看见日本鬼子向他走来,为了保护这封信,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藏在羊尾巴下面。日本鬼子冲了过来,让海娃带他们去八路军藏粮的地方,海娃想:如果我把他们带到八路军驻地附近,即可以把信送到,又可以让八路军把他们消灭,这样不是一举两得吗?于是他答应了日本鬼子的要求,把日本鬼子引到八路军驻地附近。八路军发现了,消灭了日本鬼子。
那么,“鸡毛信”是怎么来的呢?
鸡毛信,古时称鸡毛文书,是指古代传送紧急文书,在封套上插鸡毛为记,又称为鸡毛信,源自于秦汉时代的羽檄(xí)。檄,即檄文、檄书,是指古代官方用于征召、声讨等的文书。据颜师古《汉书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疾速也。”大意是说,檄文是写在木简上的文书,长一尺二寸,是官方于征召时所用的文书。如果战事紧急,就在檄文插上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如杜甫《秋兴》诗:“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另据《史记·卢绾列传》中载:“陈豨反,邯郸以北皆豨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曰:“魏武帝《奏事》曰:‘今边有小警,辄露檄插羽,飞羽檄之意也。’骃按推其言,则以鸟羽插檄书,谓之羽檄,取其急速若飞鸟也。”
因此,必须迅速传递的紧急军事文书就称为羽檄。即表示信件的传递应如鸟疾飞般的迅速,又称为羽毛书、羽书。如《文选·左思·咏史》诗:“边城苦鸣镝(dí,箭),羽檄飞京都。”
此外,据清朝顾张思《土风录·鸡毛文书》记载:“《汉书·光武纪》注引魏武《奏事》曰:‘有急,以鸡羽插木檄,谓之羽檄。’此今鸡毛文书所祖。”由此可知,鸡毛文书的前身即为羽檄,檄文上所插的羽毛,除鸟类羽毛外,也有使用鸡毛的。
那么,古代紧急军事书信,除了用鸟羽为标志,为什么还选用鸡毛呢?究其原因,应是古人对鸡有很高评价,如西汉韩婴《韩诗外传》中载:“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
文中赞美鸡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也因此鸡被视为“五德之禽”。除此之外,古人一向视鸡为吉祥的象征,寓意逢凶化吉。不过,也可能是因为鸡毛的取得往往比鸟类羽毛更容易。
清朝,“羽檄”这个名词大量使用了,而且不仅仅用于军事,成了地方官府递送紧急文书的一种方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鸡毛信”。清人陈其元《庸闲斋笔记》说:“曾文正(曾国藩)公硕德众望,传烈丰功,震于一时,顾性畏鸡毛,遇有插羽之文,皆不敢手拆。”据说,太平天国时期,书信确确实实插了鸡毛。
如今,通信事业的发达,快速而准确,已经不需要鸡毛信了,但是这段历史是需要我们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