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镜”又为“以人为鉴”,这里的“鉴”也是“镜子”,意为把别人当做自己的镜子,能够从别人的得与失中吸取经验教训。《新唐书·魏徴传》有“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旧唐书·魏徴传》有“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最早提出这个看法的是战国时期墨子,他在《墨子·非攻中》提出:“君子不镜于水而镜於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墨子是说:有才德的人,不以水为镜子,而是以人为镜子,因为以水为镜子只能照见自己的面容,而以人为镜子才能知道吉和凶。
“鉴”一种解释为照,如,《庄子·德允符》:“仲尼曰‘人莫照于流水而照于止水。’”欧阳修《非非堂记》:“水之照物,动则不能有睹,其于静也,毫发可辨。”“鉴”另一种解释为铜镜,古人照镜子用的是铜镜。《左传·庄公二十一年》:“郑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鉴予之。”“鞶(pán)鉴”是革制的衣带,带上装有镜饰。欧阳修《归田录》:“有一朝士,家藏古鉴,自言能照二百里。”
有以水为镜的,有以铜为镜的,也有以人为镜的。
在唐朝,皇帝李世民就把大臣魏徴看成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而且留下了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李世民,唐朝皇帝。公元617年随父亲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唐朝建立后封秦王。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迫使李渊让出皇位,公元627年改元贞观,推行均田法、租庸调法等措施。李世民能够虚心接受臣僚的建议,史称“从谏如流”。在位期间,唐朝的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形成了史称“贞观之治”的局面。死后庙号为太宗。
魏徴,唐朝初年大臣。隋末参加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李密败后降唐,后又被窦建德俘虏,任起居舍人。窦建德败亡后,入唐任太子洗马,成为李建成心腹,李建成被杀后,唐太宗看中他的才能,历任谏议大夫、秘书监、侍中等职。这样一个经历复杂的人,他敢先后向唐太宗陈谏二百多件事,反复强调“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提请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中汲取教训,居安思危,兼听广纳,有时甚至犯颜直谏,阻止或纠正了唐太宗许多错误行为和主张,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巩固作出了贡献。
因为唐太宗有“从谏如流”的胸怀,在他周围就有了一批敢于说真话的大臣。《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六卷记载:公元246年,唐太宗对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你还在管起居注的事,我可以看看记了什么吗?”褚遂良回答说:“我没有听说过君主可以看的。”唐太宗说:“我有不妥的事你也记吗?”黄门侍郎刘洎(jì)说:“借使(假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唐太宗说:“诚然”。
《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六卷记载:“郑文贞公魏徴寝疾,上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戊辰,徴薨(hōnɡ),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徴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徴不已,谓侍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徴没,朕亡一镜矣!”
这段的“郑文贞公”是指魏徴,他在世时被封为郑国公,去世后,朝廷赐谥为“文贞”。“衡山公主”是指唐太宗的女儿。“羽葆鼓吹”是指手执羽葆的仪仗队和吹鼓乐队。羽葆,仪仗名,以鸟羽装饰。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坟墓,帝王时代皇帝在世时就营造坟墓。“羽仪”是指仪仗中用羽毛装饰的旌旗之类。“苑西楼”是指长安禁苑的西楼。“兴替”是指国家的兴衰和朝代的交替。“没”是指去世。“亡”是指失去。
这段文章的大意是:魏徴病重后,唐太宗不仅派人问询、送药,而且和太子一起到他的住处看望,并说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魏徴的儿子。魏徴死了后,命令九品以上文武官员都去奔丧,又赐给羽葆鼓吹,但被魏徴夫人婉言拒绝了。唐太宗不停地思念魏徴,对近臣说:“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齐衣帽;将历史作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隆替;将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言行的得失。魏徴死了,我失去一面绝好的镜子。”
唐太宗的“三照”是历史名言。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照镜子,一般的照镜子是看看自己的衣帽是否整洁、得体,脸是否洗干净了没有?头发整齐没有?这是以铜为镜。但这还不够,还要把历史当成一面镜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就是不断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扬弃的历史,历史的得失需要认真地总结,有利于发展、进步。同样对一个人来说,也需要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回头看看,照照自己历史的镜子,能够更快地进步。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更要以人为镜,把别人的美丑优劣作为自己的参照,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别人就是自己的镜子,从别人那里,要看到自己的得失。
常照照镜子吧!有益而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