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小说中常看到把女孩儿喊为“丫头”,现在有些地区还沿用这种称呼。如《红楼梦》第十五回:“忽听那边老婆子叫道:‘二丫头,快过来!’那丫头丢了纺车一径去了。”但为什么要把女孩儿称为“丫头”呢?
古代“丫头”一词,最初并非专用来代称女孩,而是泛指幼童头梳丫髻(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各种形状的头发)的发式。如唐朝刘禹锡《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诗:“丫头小儿荡画桨,长袂女郎簪翠翘。”宋朝杨万里《入建平界》诗:“溧水南头接建平,丫头儿子便勤耕。”古代不只是女孩儿梳双髻发式,男孩儿也都将头发编扎成两束,盘在头顶左右两侧,因形状类似兽的两只角,故称为“总角”,后来被用来代指未成年男女。如《诗经·齐风·甫田》:“婉(wǎn,美,美好)兮娈(美好的样子)兮,总角丱(ɡuàn,儿童束发为两角)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这句的“丱”是儿童束发如两角的样子。“弁”是成人的帽子。这句诗的意思是:幼童年少还俊俏,头上扎的发髻两头翘。没有多时不见面,他头上戴上成人帽。
古代女孩们会在头上梳起左右对称的两个发髻,这双髻就像个“丫”字形,也因此就把“丫头”代称为女孩了。如唐朝刘禹锡的《寄赠小樊诗》:“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意思是脸上有许多装饰品的十三四岁女孩儿,迎着春风姿态柔美婉约地对着人。
“丫头”不只代指女孩子。古代的婢女常常梳着丫形发髻,故婢女又被称为“丫头”。据考证在宋朝就有这种叫法了。如宋朝王洋《弋阳道中题丫头岩》诗中自注曰:“吴楚之人谓婢子为丫头。”《水浒传》第四十五回:“迎儿这个丫头,已自做一路了。”《水浒传》第四十六回:“贼贱人,丫头都以招了,你便一些儿休赖。”《红楼梦》第四回:“因那日买了一个丫头,不想是拐子拐来卖的。”
婢女也可以叫“丫鬟”,因为梳双髻叫“丫头”,而髻是实心的;鬟则是把头发绾成环形中空的发髻,所以叫“丫鬟”或作“丫环”、“鸦鬟”了。如《红楼梦》第三回:“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儒林外史》第三回:“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环都有。”南唐成彦雄《夕诗》:“雕笼鹦鹉将栖宿,不许鸦鬟转辘轳。”
其实“丫头”还可以是父母对女儿,长者对晚辈或是女孩之间亲切的称呼。《红楼梦》第四十九回:“探春道:‘林丫头刚起来了二姐姐又病了。’”《红楼梦》七十一回:“贾母:‘这才是凤丫头知礼处。难道我的生日,由着奴才们把一族中的主子都得罪了,也不管罢?’”
但“丫头”一词也有轻视的意思。如《老残游记》第十五回:“方才为这一个毛丫头的事,商议了半天,正经勾当,我的烟还没吃好。”这里毛丫头的意思是小女孩,但却含有对女子轻蔑称呼的意味。另外,在古代只要是未出嫁的女子,就算是老年都还可以在头上梳双髻,别人一看就知道她还没有结婚。
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个特点,丫头尽管有多种解释,主要是指年轻的女孩,还有亲切的意思;但你也不能随便叫女孩为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