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称长至,因为在冬至这一天影子是最长的,所以称长至。又因为冬至以后,日长一日,所以冬至又称至日。在民国时冬至又称冬节。
民间习俗认为不必等到春节,吃过冬至水饺、汤圆就表示增加一岁了。如宋朝陆游《辛酉冬至》诗:“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其中的“增年”就是增加了一岁。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冬至节时对自己年老家贫的叹息,但从诗中也可看出,古人对待冬至有如过年的重视程度。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有《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诗中有“独酌无多兴,闲吟有所思。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其中“新岁酒”也是冬至添了一岁。可见,现在过春节增加一岁,在古时过冬至节就增加一岁,过冬至节就等于过春节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冬至也是一个佳节,当然思亲了。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就反映出冬至节没有和亲人团聚的惆怅心情:“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那么,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呢?
冬至,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一个节令,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冬至这天太阳渐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北半球白天最短,晚上最长。南半球正好相反,所以冬至又有称为“南至”之说,如《左传·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冬至之后,白日渐长,古人称冬至为“一阳生”。如《易经·复卦·象》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这是说在冬至之日关闭城门,不接纳商旅,君王也不巡视邦国。在“后不省方”句下,孔颖达《正义》:“冬至一阳生,是阳动用而阴复于静也。”古人认为冬至适逢阴阳交替时刻,是阴(夜)气盛极转衰,阳(日)气刚要萌生,是冬尽春来的前兆。因此,古人非常重视冬至这个节日。
冬至也是传统节庆之一。周朝时,天子就选冬至日举行盛大的郊祀典礼,认为冬至是祭天最好的日子;汉朝时冬至称为“冬节”,认为在“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古人认为夏至后,阳气渐渐消减,阴气渐渐增长;但是到了冬至,刚好相反,是阳气渐渐增长回升,阴气渐渐消减。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冬至后,阳气渐渐增长,所以值得庆贺。
在汉朝,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庆贺冬至节。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也是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家里要祭拜祖先,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拜贺。
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冬至》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酒,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魏晋时,冬至称为“亚岁”,晚辈要向父母长辈拜节。
宋周密《武林旧事·冬至》:“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沓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岳祠城隍诸庙,炷香者尤盛。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元马臻《至节即事》诗之一:“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
从以上历史资料看,我们的先人在过冬至节时,甚至超过过年,所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又称为“至节”,因为冬至有日行南至,及阴气之至、阳气始至的涵义。现在,冬至这天,各地风俗习惯已经和古时有很大的改变,但是冬至这天各地仍然以各种方式纪念。
冬至又称“至日”,如唐朝杜甫诗《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古时,一些地方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北方人过春节吃饺子,在冬至也吃饺子,等于是过春节。饺子,宋代称为“饺耳”,元朝称饺子为“扁食”、“匾食”。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冬至这天,南方人家家户户捣米作汤圆,以作为冬至日团团圆圆的意思。如江苏要吃冬至团,福建有搓丸的习惯。杭州要吃鱼,但鱼的头尾要留下放到碗里,再放在米桶中,称为“吃剩有余”,图个吉利,这和春节吃鱼,一定要有剩“鱼”一样,图个“年年有余”。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都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又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但在继承中要有所扬弃,继承其科学成分,抛弃其落后的成分,以适应今天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