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原意是大土山。如《《诗经·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意思是:上天保佑您,没有什么不兴旺的。像高山像土丘,像山陵像山岗。这句的“陵”就是大土山。再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殽(xiáo,山名)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是说殽有两座大山,南陵是夏后皋的墓地;北陵,文王在那里避过风雨。
陵如何成为帝王坟墓的专称呢?还得从坟墓说起。
墓是坟墓,古代称墓。古代凡葬不堆土而植树的叫做墓。《礼记·檀弓上》记载,孔子将亡父亡母合葬后,说:“吾闻之,古者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人也,不可以弗识也。”意思是说,我听说古代只有墓不起坟,我是个四处奔走的人,不可没有标志。“于是封之,高到四尺。”这大概是起坟的源头吧。
春秋时代的文献中,凡葬称为“墓”,按孔子所说“古者墓而不坟”,在古代就应该称为“墓”。《礼记·檀弓上》记载:“古不修墓。”“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载,八十多岁的蹇叔哭之曰:“孟子(孟明),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秦穆公派人对他说:“而何知,中寿,而墓之木拱矣。”中寿是指活到六七十岁。这也可以印证古代墓上植树不起坟。《周礼·春官·冢人》记载:“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冢人的职责是掌管君侯的墓,分清方位、地形并绘出图。《周礼·春官·墓大夫》记载:“掌凡邦墓之地域。”墓大夫专职管理全国墓地。
中国帝王的坟墓称“陵”,约从战国中期以后,首先出现于赵、楚、秦等国。《史记·赵世家》载:赵肃侯十五年经营寿陵。《秦始皇本纪》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由此可见,这是君王墓称“陵”之始。因为当时封建王权不断增强,为表现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坟墓不仅占地广阔,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坟墓就称为“陵”。如唐朝诗人李白游秦汉旧迹时,因触景生情写出了《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词中的“汉家陵阙”是指位于陕西关中黄土高原上的西汉帝王陵墓。举世闻名的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明十三陵”,则坐落于北京西北郊昌平县境内的燕山山麓,是著名的古迹和观光景点。清朝皇帝的陵墓分别为东陵和西陵。
那么,古代帝王的坟墓为什么称“陵”呢?
“山陵”也指帝王的坟墓。《水经注·渭水》:“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故通曰山陵矣。”《宋史·朱熹传》:“若夫山陵之卜,则愿黜台史之说,别求草泽,以营新宫。”
依规定皇帝的墓可建九丈高,但一般皇帝陵总是超过这个高度。至于老百姓的坟墓,不但要称为“坟”,还受限在三尺以下,否则就是违法,要接受处罚的。其他大臣们的坟墓也有规格限制,不能随便超越。
汉朝之后,几乎每个皇帝陵都有称号。如汉武帝陵称为“茂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称为“昭陵”等。还有生前没有当过皇帝,因为子孙做了皇帝,死后就被追尊为帝的,他的坟墓也被称为“陵”。如明太祖朱元璋做皇帝后,追谥他的父亲朱世珍为淳帝,立庙号为仁祖,就在安徽凤阳原墓建为皇陵;追谥他的祖父朱初一为裕帝,庙号为熙祖;追谥他的曾祖父朱四九为恒帝,立庙号为懿祖;追谥他的高祖父朱百六为玄帝,庙号为德祖;因德、懿二祖葬址不详,于是将熙祖江苏原葬处建陵葬三位祖帝后衣冠,三人合葬的坟墓称为祖陵。又如晋武帝司马炎当了皇帝,追谥他的祖父司马懿为太祖宣皇帝,坟墓就称为高原陵;追谥他的伯父司马师为世宗景皇帝,坟墓称峻平陵;追谥他的父亲司马昭为太祖文皇帝,坟墓称为崇阳陵。而这种追尊的情况,历代王朝几乎都有。
中国历代王朝提倡“厚葬以明孝”、“事死如事生”,所以皇帝逝世,就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为其建造巨大的陵墓。今人不可能像古代皇帝那样修建规模巨大的坟墓。但是在有些地区却有“返古”之风,修建陵墓越大越好。原本是对先辈的尊重与怀念,但是也要移风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