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9200000151

第151章 大臣执笏板朝见天子

封建社会里,文武大臣朝见天子时,分别站在金銮殿的两旁,每位大臣手中都拿着一块狭长的板子,叫做笏(hù)。那么,为什么古代大臣朝见天子要手执笏板呢?

笏,即笏板,又称为手板、手版,是古代大臣上朝面见天子时所执的狭长形板子,如《广韵》上记载:“笏,一名手版,品官所执。”《谷梁传·僖公三年》:“搢(jìn,插)笏而朝诸侯。”《韵会》:“通作曶(古代朝见时大臣所执的手板,用以纪事。后作‘笏’)。”在《史记·夏本纪注》记载:“曶者,臣见君所秉,书思对命者也。君亦有焉。”

此外,文武大臣品第不同,所持笏板的材质也不同。按品第高低,可用玉、象牙或竹制成,故有玉笏、象笏等称呼。如《礼记·玉藻》:“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以竹本相可也。”这里的“球”是美玉。此段说:天子的笏是用美玉做的,诸侯的笏是用象牙做的,大夫的笏是用竹子做的,上面绘有鱼须纹饰,士用的笏是用竹子做的,保持本来面目,不加纹饰即可。

笏板最主要的用途,是古代大臣朝见天子时,用来记录天子的命令或旨意,也可用来书写向天子上奏的章疏内容,为备忘提示用。如《释名》:“笏,忽也,备忽忘也。”

《礼记·玉藻》篇对此有详细的解释:“将适公所,宿齐戒,居外寝,沐浴。史进象笏,书思对命。”这段话是说:如果要到国君那里去,头一天晚上就要斋戒,居住在正寝,沐浴身体。史官献上象笏,把要向国君汇报的事情和准备回答国君的问题、如何执行国君的命令这几件事情记载在笏板上。

根据《礼记》的记载,笏板应该早在商周时期就已使用。各朝代对笏的使用都有不同的规定。

《礼记·玉藻》记载:“见于天子,与射,无说笏。入大庙说笏,非古也。小功(古代丧服名,用纹丝较细的熟麻布制成)不说笏,当事免(wèn,一种古代丧服)则说之。既搢必盥,虽有执于朝,弗有盥矣。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笏,毕用也,因饰焉。”这段的“说”读为“tūo”,脱去。

《礼记》这段记载,把笏的用法写得很清楚:朝见天子、参加射礼,不用脱去笏。进入太庙脱笏,不合古制。服小功丧的人,不脱笏,遇到殡殓发丧等事,身着“免服”,依照丧礼仪节“哭、踊”(边哭边顿足)时,可以脱笏。将笏插入绅带之后必须洗手。假使在朝廷上有事要用笏就无需洗手了。凡在国君面前需要指画什么,就用笏。接受国君的命令,就用笏记下来。笏,什么事情都可以用它记下来,因此需要装饰。

笏的规格,在《礼记·玉藻》上记载:“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其杀六分而去一。”这是说:笏长二尺六寸,中间部分宽三寸,天子诸侯的笏从中部往上逐渐变窄,大夫、士的笏从中间往下逐渐变窄,变窄的顶端比中间少三寸的六分之一。

笏板还有另外的作用,就是挡住自己的脸和眼睛,不直视天子,上朝面见天子眼睛要望着笏板,用以彰显龙威,表示对天子的敬意。

根据《礼记》记载,笏板早在商周时期就已使用。各朝代对笏的使用都有不同的规定,明朝以前一至五品的高官都执象笏,又称象简。明朝时规定四品官以上执象笏,五品官以下执木笏,如《正字通》上载:“明制,笏,四品以上用象牙,五品以下用木。”到了清朝,因习俗及礼节不同,笏板就废弃不再使用了。

古代君臣朝见时都执笏板,用来记事备忘,不用时就插在腰带上,这个动作称为“搢笏”。如《谷梁传·僖公三年》:“阳谷之会,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诸侯。”范宁注:“搢,插也。笏,所以记事也。”

另据《旧唐书·张九龄传》记载:“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九龄体羸,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是说按唐朝规定,官员都是把笏板插在腰带上,然后骑马上朝。但大文学家张九龄为相时,因年老体衰,笏板插在腰带后再上马跨骑很困难,于是找人缝制一个放笏的袋子,称为“笏囊”,让随从拿着。

笏板在中国古代也是地位的象征。如《北史·李穆传》:“其一门执象笏者百余人。”是说,一家有百余人位居高位。明朝归有光《项脊轩志》:“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这是归有光的祖母拿先人的象笏勉励他勤奋读书,希望归有光将来也能执笏在朝为官。

笏板相当于我们现在开会时的记录本,或是笔记本电脑,养成开会记录的好习惯,对工作大有益处。

同类推荐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本书共收集肃州区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七十多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来自肃州人民的口头、集体创作,千百年来依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
  •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这里,有饱经蚕桑的古迹名胜;这里,流传着许多传奇的历史故事……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生肖民俗

    生肖民俗

    生肖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已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肖民俗》归纳、总结、展示了十二生肖文化的内涵、历史传承和其基本构成,让每个属相、而又意欲了解其知识的人都能从中有所获益,抑或是为临时需要者答疑解惑。它能成为您的案头之物,贴近您的生活。
  • 传说哈密

    传说哈密

    由中共哈密地委宣传部、哈密地区文联组织编纂的“哈密文库”第一辑七册著作包括《红色哈密》《甜蜜哈密》《亲情哈密》《大美哈密》《传说哈密》《名人与哈密》《创业哈密》《援疆干部看哈密》,这套书为广大读者认识哈密、热爱哈密打开了一扇窗。
热门推荐
  • 放逐者的异界旅行

    放逐者的异界旅行

    想要写部小说试试呢,先写后传再写前传吧,讲述主人公付出代价获得异能后大仇得报却被出卖,放逐到了异界,被异界神明青睐的异界游故事文,在异界默默过日子,当幕后黑爪子的故事
  • 只想做你的猫

    只想做你的猫

    懵懂之所以真挚,是因为那份最初的心动和感动!他害怕老鼠,她就送她一只猫;他为她远走天涯,她就送给他一份守候;他为她做好嫁衣,她却再没有机会穿上!猫是她留给他的唯一,可是爱却没有结束,“好像做你的猫”让所有的爱变得那么的重,重得让他窒息......
  • 雷动星沉

    雷动星沉

    新一代霸主养成计划
  • 无限进化之封天

    无限进化之封天

    人类进化到今天是不是已经到了尽头,远古的文明与传说是不是真的只是人类自己的幻想,真的没有比人类文明更加高明的文明了么?到底哪里才是人类的尽头。。。。。
  • 福气满堂

    福气满堂

    姜竹上辈子天煞孤星命,一出生克死父母,克的养父母家祸事连连。十几岁开始在外打拼,大半辈子积累数不尽财富,做下无数善事,最终却还落了个绝症而亡,孤冷死在病房。临死前,她想着,要有来生,不求家财无数,不求珠围翠绕,只求亲人陪伴,不要再孤孤单单一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至尊崛起

    至尊崛起

    天界动荡,邪帝之子齐昊侥幸不死,转生在下界落魄王府中!曾经上界的第一纨绔,如今成了任人欺凌的小王爷。叔可忍,婶不可忍!重生的齐昊高调宣布自己的回归,再次踏上了一条至尊崛起之路!
  • 月落山河一世倾

    月落山河一世倾

    她就这样闯入他的世界。她说“不能离开我,永远。”他想了想说“那要看你表现了。”她急了,想了又想“如果你离开我,,我,,就跟你绝交。他看着她急的模样,听着她毫无威胁的话语,竟认真道“那我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你。”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听见你的心声

    听见你的心声

    《微阅读1+1工程·听见你的心声》为“阅读1+1工程”系列图书第二辑中的一本,收录了作者厉周吉近十余年创作及发表的优秀微型小说作品共80余篇。所选作品短小精悍,语言或朴实平淡或优美华丽,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个动人心扉的小故事。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阅读1+1工程”代表了中国微型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向读者推荐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
  • 一念天裂

    一念天裂

    生死轮回,万物生灭。“哎哎哎?这地球也只是沧海一粟?这宇宙也只是一片星海罢了?!”沐川瞪大眼睛吃惊的说,姬老:“这世界很大,你可曾看过,那九州又可是这世间的尽头?”……曾经几时我们也曾托着下巴,仰望天空,脑海中竟是那些光怪陆离的世界,曾经的那些梦还记得吗?……忘记了吗?被生活磨去了吗?那就一起来翻翻这本书吧,回想曾经那些不真实却又无比渴望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