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9200000149

第149章 帝王的印章称为“玺”

印章是中国的一项传统文化艺术,历史悠久,集实用与玩赏于一身。早在殷商时期就已存在,方寸间充分体现了古人超凡的智慧、精湛的雕刻技巧。

印即图章、官印。《战国策·秦策三》:“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战国策·燕策一》:“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而效之子之。”这里的印都是官印。《说文》:“印,执政所持信也。”所以“印”就是“信”,就是诚信,说话是算数的。

那么,为什么古代帝王的印章称为“玺”呢?

印章,又称为图章,古人称“玺”。如《小尔雅》上载:“玺谓之印。”东汉蔡邕《独断》曰:“玺者,印也。”秦朝前,无论尊卑印章都泛称为“玺”。如《战国策·魏策二》:“是三人皆以太子为非固相也,皆将务以其国事魏,而欲丞相之玺。”《吕氏春秋·适威》:“故民之于上也,若玺之于涂也。”

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的印章专称为“玺”,臣民只能称“印”。

据考证,古代用玉作印始于战国时代。秦时,皇帝用印多为美玉刻成,并饰以龙纹及虎形印纽,故又称为“玉玺”。如蔡邕《独断》中载:“天子玺以玉螭虎纽。古者尊卑共之……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羣臣莫敢用也。”及《说文解字》:“玺,王者印也。”

另据《后汉书》记载,秦始皇获蓝田玉雕为印信,其印纽上盘有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写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称为“秦玺”。

相传,到秦王子婴降汉时献出了“秦玺”,汉高祖即位后就佩带此印,世世相传,称“汉传国玺”。后来,唐朝时改称为“传国玺”。历代帝王都以得到此“传国玺”为符瑞,视为“君权神授”的正统象征。然而历经多次改朝换代使“传国玺”屡易其主,也因而辗转流失。

据考证,印章出现始于商朝后期或商周之间,在战国时代逐渐盛行,而完备于汉朝。印章可分为官印、私印,各代表了官府及私人的往来凭证。印章随着朝代不同,也有多种不同名称。

先秦前,官、私印都称“玺”,是印章最早的名称。“印”,最早出现于秦官印中,而汉朝有官印制度,诸侯王用印称为“玺”,列侯、御史、中二千石官吏称“章”,千石至四百石官吏则称“印”。

汉朝的将军用印,一般都不称“印”而叫“章”,故汉印中比较特别的是“将军印”。将军印往往于军事行动中因需要而临时任命将军,并以刀在印面仓促凿成印章,故称之为将军印。唐朝时,以印的大小来区分官位高低。武则天篡位后,认为玺与死近音,故改玺为“宝”。唐以后,玺、宝并用,官、私用印又有记、押、关防等名称。

古籍《释名》曰:“印,信也。所以封物为信验也。”另东汉蔡邕《独断》云:“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及《说文》上载:“印,执政所持信也。”所以传国要玉玺印,皇帝诏策、官爵任免、命令发布、通关边防都要用印,私人交易中的往来合契、书画落款也要用印。

由此可知,印的内涵就是“信”,即昭诚信,这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重要的一环。

同类推荐
  •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6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民间婚俗

    民间婚俗

    婚姻礼俗是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途径。由于结婚是人生最大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哭嫁仅仅是婚俗中的一个插曲。以上简单梳理了哭嫁习俗流变的轨迹,从中可以看出,婚俗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婚俗还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充溢着美好的情感以及人们对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本书将依照婚礼的程序,展示婚礼中重要环节的风俗画面。
  • 中国楹联

    中国楹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对联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

    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

    本书收录了百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人类文明交往问题。文章包括《读书和写作》、《老年和青年的哲理》、《罗素的公民教育观》、《美国文明的恐惧病》、《文史之旅》、《语言的交往价值》等。
  •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一把魔剑走天下

    一把魔剑走天下

    女主是魔修,绝不圣母白莲花,拒绝撒娇发嗲,升级流。不靠男人,因为我,就是男人!【艾玛不对】因为我,要比男人更厉害!只愿问鼎大道,执我魔剑,但求问心无愧。
  • 灵异古董店

    灵异古董店

    深山有宅邸,宅邸主人藏有无数异宝,能完成你所有的心愿,就看你能付出什么代价?当拥有所有一切的时候,是心甘情愿,亦或是悔不当初?晋尘用手中无数的宝贝,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的委托,看尽了世事沧桑,天道轮回。用了千年才明白了何为情,何为爱。我完成了所有人的心愿,你可愿意满足我这小小的心思吗?不多,只要你的心而已。
  • 老子

    老子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的远古语录体。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自认是老子李耳之后,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
  • 九曜奇谭

    九曜奇谭

    逐鹿之战,蚩尤的魔剑九曜黯落幽冥,秉持蚩尤之怨念,吸食战乱冤魂,经年累月,竟化为人形。仙魔一战,黑云蔽日,血流成河。元始天尊与九曜大战七天七夜。九曜化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洞明、隐元九颗星辰坠入人界。元始天尊化九九八十一道灵气为劫源之力守护人界。当一切落下帷幕,却无人发现背后暗潮汹涌,危机一刻也未曾解除。五千年后,小桑村一名少年偶得半卷天书踏上寻仙之路……
  • 甜心小娇妻:高冷老公不好惹

    甜心小娇妻:高冷老公不好惹

    结婚一年,他从不碰她,甚至当着她的面,跟别的女人暧昧。木晚晚终于怒了,离婚协议书一纸拍上!“离婚!”“咔嚓”,笔被折断了……结婚一年,木晚晚对晏如修说的最多的,就是,我们离婚吧,最后都被暴力镇压,直到有一天,她现对方的秘密……嗯哼,小样,看你这次还离不离!
  • 师傅,那年桃花盛开时

    师傅,那年桃花盛开时

    当年,你在桃花树下收我为徒,现在,树还是当年那棵,人却已万劫不复……
  • 王俊凯之爱默经年

    王俊凯之爱默经年

    两个非常好的朋友,因为王俊凯,闹的不可开交,这段友情是否能够挽回,王俊凯最后会和爱的那个人在一起么。。。
  • 魔之血统

    魔之血统

    在一个以魔法为科技基础的世界里一个少年和一个少女的成长历程。
  • 天才魔法师之腥风血雨

    天才魔法师之腥风血雨

    当远古时代渐渐终结,新的一个时代渐渐开始。无数的人都为远古时代的强者们留下来财富而热血。一个少年开始了他的强者之路。
  • 良心控件

    良心控件

    启发引领未来智能汽车遥感预警避险自救功能,及人性化助手服务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