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那些“随大流”的通常都是弱者,只有拥有敏锐眼光,大胆走在人前的强者能抓住机遇,获得成功。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总是把自己的成功寄托在社会背景、家庭关系和机遇上。这是一种典型的消极思想和消极的自我意识,给他们带来的后果是自卑,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没有积极的自我意识,因而也就不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究竟什么能使一个人成功?你或许会说,你的人生不取决于自己,而是被自己不能选择也不能控制的处境和力量等机遇所影响。其实,机遇到底从何而来?它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从积极的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信念和成功心理中带来的。
伦敦市的托尼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盲从别人,不在意别人的嘲讽,能够在瞬息万变中发现并把握住机遇,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1932年,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英国经济大恐慌的局面也似乎好转了一点,但在这个时候来开设一家新公司,的确有些不合适宜,尤其开设家具公司,更是显得荒谬。因为在这段时间里,许多家庭为了节省日用开支,都实施“合并”政策了,不是做父母的搬来跟子女一起住,就是子女搬去跟父母一起住,如此一来,家具市场的销路当然大为减少。
面对这样的一种市场现状,任何人也不曾想到要开设家具公司,但是,伦敦市的一个普通木匠托尼却想到了。他曾经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来考虑这个问题,在反复调查和研究市场以及衡量自己的利弊之后,托尼认为,此时经营家具业并非有赔无赚,因此他最终还是决定要开一家新的家具公司。
在他筹划开新公司的期间,很多朋友都认为他发疯了。经济状况如此萧条,人人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谁还有心思去添置家具呢?这时候开家具公司,不是明摆着不识时务吗?一向对托尼怀有坚定信心的妻子玛丽也产生了怀疑。
托尼诚恳地说:我从不欺骗你,亲爱的,就市面上的行情来说,开家具店的确不合适宜。不过我考虑过了,别人不能做,但我可以做,并且可以把它做好。
“说出来道理很简单,因为我自己会木匠手艺,而且,我的手艺已经获得很多老顾客的赞赏和信任。因此,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可以由我自己来,用不着请师傅甚至也不必雇伙计,我自己苦一点就行了。这一点你认为有没有道理?”
“道理是有,但是光有人会做也不成,还要有人买才行,是不是?”
“那是当然,不过这一点我也考虑到了,我想销路不会有太大问题。”
托尼还对妻子玛丽陈述了他这样做的两个理由:
一是在开始时不求多做,但要做最高档的产品。经济形势固然萧条不堪,但有些殷实的商人和皇亲贵族家庭,并没有完全失去购买力,相反他们的消费实力依然很强,只要做的家具能中他们的心意,他们照样舍得出大价钱来购买。二是在家具式样的设计和制作方面,托尼颇有信心,他相信,只要他多用点心思,以他这么多年制作和管理家具的经验,设计出来的式样,一定可以得到那些消费者的喜爱。
玛丽听了他的分析,也不禁信心大增,她很欣慰地说:“我听了别人的议论,心里真有点替你担心,现在经你这么一分析,我也觉得的确可以这样做,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我的真正目的是为将来着想,如果现在不设法把生意做起来,等到市面恢复了以后再做,可就要被同行甩在后面了。”
“你的考虑的确很周到,眼光也的确敏锐而且深远。”妻子玛丽赞同了他的意见。但由于经济情况混乱,没有人愿意投资,托尼很难筹集到资金。于是,妻子背着丈夫把结婚项链典当了,才勉强开业。
限于资金缺乏,托尼新开的家具店虽不起眼,设备简陋,名声却很快地传开了。原因是托尼在伦敦木厂工作时,已经建立了很好的声誉,不管是家具零售商、还是材料供应商,都对他非常信任,所以生意开始不久,就已经远近知名了。
这样,经过几年的努力,托尼度过难关,迎来了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并占领了市场的先机,随着家具需求猛增,最终成为了一个大企业家。
强者总是比别人先走一步,这样他们也就比别人先一步得到机遇,他们不随波逐流,时时刻刻关注着难得机遇,然后抢先一步得到,得到了他们就等于握住了成功的钥匙。
强者生存之道:
比别人先走,敢于抢先,这样你总是走在最前头,好的机会也是第一个属于你,因此,不论何时,都要排在一个出色的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