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8600000007

第7章 在苏联找到了俄文稿

不论怎么说,美国韦慕庭教授的发现和研究,对中共党史研究作出了贡献。

不过,在1960年,哥伦比亚大学印出《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在美国除了几位研究中国史的专家有点兴趣,并没有多少人注意这本书。

当时,中美处于严重对立状态,两国之间没有外交关系。韦慕庭的论文,被浩渺的大洋阻隔。大洋此岸,并不知道中共“一大”文献在美国被找到的消息。

中国的中共党史专家们,也在寻觅着中共“一大”文献……

1950年,中国的中共党史专家发现了一篇苏联人葛萨廖夫写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此文的写作时间,比陈公博的硕士论文晚不了多少时候。葛萨廖夫当时在中国,跟第三国际来华代表有过接触。这篇文章,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这么一篇历史文献,竟是从一部蓝色封皮、线装的书中发现的。那部书的书名颇为惊人:《苏联阴谋文证集汇编》!

这是一部文言文写的书。没有标明什么出版社出版。

经过查证,此书“来历不凡”:

1927年4月6日清晨,奉系军阀张作霖不顾外交惯例和国际公法,突然包围、袭击了苏联驻华大使馆以及附近的远东银行、中东铁路办事处、庚子赔款委员会,抓走了在苏联大使馆西院的中共领袖李大钊。他们还搜查了苏联大使馆,非法搜去许多文件,内中便有葛萨廖夫用俄文写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文。

张作霖下令把搜到的文件译成中文(文言文),编成一本书——《苏联阴谋文证集汇编》。

这本印数很少的线装奇书,在解放后被找到一套。于是,那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就得以重见天日。

葛萨廖夫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详细记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经过,提到了中共“一大”讨论第一个纲领的情况,谈及关于纲领的激烈的争论——可惜,没有收入第一个纲领的原文。

不过,发现葛萨廖夫的文章,毕竟使人们对中共“一大”的纲领,有了一些侧面的了解。

重大的进展,是在1956年9月中共“八大”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前往莫斯科,与苏共交涉,要求把共产国际有关中共的档案交还中共。

苏共经过仔细研究,答应交还一部分。

于是,从莫斯科运回了几箱档案。

中共党史专家细细检视这批档案,居然从中找到了中共“一大”文件的俄译稿!

不言而喻,中共“一大”召开之际,第三国际派代表出席会议,把中共“一大”文件的俄译稿带回了苏联,保存在共产国际的档案库里。

查遍几箱档案,没有发现中共“一大”文件的中文原件。

于是,俄译稿被还原译成中文。

在当时,中共“一大”的文件属党内重要机密。还原译成的中文稿经过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再三斟酌,刊载于内部机密刊物《党史资料汇报》第6号、第10号上。

为了鉴定从苏联运回的这些文件是否可靠,还原译成的中文是否准确,中央档案馆筹备处办公室在1959年8月5日,派陈铭康和李玲把文件送到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那里,请这位历史亲历者作鉴定。

整整一个月之后——1959年9月5日,董必武写下了亲笔复函:“注释◆◆◆4”

我看了你们送来的《党史资料汇报》第6号、第10号所载:“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及“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这三个文件虽然是由俄文翻译出来的,但未发现中文文字记载以前,我认为是比较可靠的材料,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一文没有载明时间,其他两个文件上载明的时间是1921年,也就是“一大”开会的那一年,可说是关于我党“一大”文字记载最早的一份材料。……

董必武认可了这一批中共“一大”文件。

因此,在美国教授韦慕庭发现陈公博的论文之前,中共已经发现了“一大”的文件俄文稿。

美国教授声称自己是中共“一大”文献的第一个发现者——这也难怪,因为中共当时没有公开发表过发现“一大”文件俄文稿的消息。

严格地说,美国韦慕庭教授是中共“一大”文献英文稿的第一个发现者和鉴定者。

不过,韦慕庭教授的发现,过了十二年之久,才传到大洋此岸来……

那是1972年,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陈列部的李俊臣,结束了“五七”干校的劳动,回到了城里。

自从“文革”开始以来,他已好多年没有机会查看外国文献了。回到北京之后,他才有机会到北京图书馆翻阅资料。

前些年日本出版的《东洋文化》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李俊臣的注意。这位三十一岁的壮实男人,从十八岁起便在革命博物馆当解说员。喜欢钻研学问的他,渐渐对中共党史发生兴趣,着手研究。他看到《东洋文化》刊载藤田正典教授的论文《关于中国共产党一全大会、二全大会、三全大会文件的研究》,聚精会神地读了起来。尽管他不懂日文,感谢“老天爷”,日文中有一大半汉字,使他能大致猜出文章的意思。比如,“一全大会”显然也就是“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不光看正文,而且连文末的注释也不放过。从一条注释中,他得知重要信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了陈公博的《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一书!

他求助于友人周一峰,希望把藤田正典的论文译成中文。

周一峰何许人也?周作人之子!他日语纯熟,而且当时正在北京图书馆里工作,是最合适不过的翻译。然而,一向小心谨慎的周一峰一听要翻译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论文,而且又涉及什么陈公博——当年周作人曾与陈公博一样都当过汉奸,他理所当然地推辞了,要李俊臣“另请高明”。

李俊臣看出他的顾虑,赶紧说道:“你来讲,我来记。出什么问题我负责。”

好不容易,周一峰答应了。

当藤田正典的论文译成中文,李俊臣也就知道了美国韦慕庭教授在十二年前的研究成果。

李俊臣赶紧查找韦慕庭在十二年前编的那本书。

一查,北京图书馆里居然有这本书!就像当年陈公博的硕士论文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冷置”了多年一样,这本英文版《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也在北京图书馆“冷置”了多年,无人注意。

于是,韦慕庭的绪言及陈公博的论文,被译成了中文。

跟俄文版还原译的中文稿一对照,两种版本的中共“一大”文件只有翻译上的字句稍有不同,意思完全一致!

这清楚表明,英文稿、俄文稿在当时是根据同一中文原稿翻译的。

最令人惊讶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英文稿缺了第十一条,而俄文稿同样缺了第十一条——这更表明两种外文稿同源于一种中文稿!

当然,那中文原稿中为什么会缺了第十一条,则成了历史之谜:或许是起草者把第十一条误编为第十二条,只是漏了一个号码,原件内容无遗漏;或许是手稿中漏写第十一条;也可能是第十一条引起很大的争议,付诸大会表决时被删去……这个历史之谜,要待有朝一日发现中共“一大”文件中文原稿时,才能判定。

在历史的雪泥鸿爪中苦苦追索,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那次极端秘密、只有十几个人参加而又极其重要的会议——中共“一大”,这才渐渐“显影”,被时光淹没的历史真相慢慢变得清晰起来。寻找中共“一大”会址和中共“一大”文件,只是这些年来苦苦追索中的两桩往事。

这些年来,关于中共“一大”的一系列课题,成为中外学者们竞相探讨的“热点”:

中共“一大”究竟是哪一天开幕?

中共“一大”在哪一天闭幕?

出席会议的代表究竟是十二个还是十三个?

虽然中共“一大”的召开已经是八十多年前的往事,然而这些追索迄今仍在进行中。就在笔者着手采写本书《红色的起点》时,尼柯尔斯基尚是一个谜。中共党史研究专家告诉笔者,在任何档案中都没有查到关于尼柯尔斯基的生平材料。可就在笔者采写本书的过程中,忽又闻这个被称为“一个被遗忘的参加中共‘一大’的人”的身世查明了,于是,便赶紧前往北京作详细了解……

同类推荐
  • 干部是干出来的:做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

    干部是干出来的:做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

    本书阐述了党的事业是干部引领群众干出来的工作理念,提出了干部要带头干、肯干、能干、敢干、苦干、实干的要求。
  • 初中思想品德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思想品德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思想品德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为“初中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丛书”之一。书中所选说课稿多数是全国各省市说课比赛中的优秀作品,充分体现了各地最新教研教改方向,作者都是新课标教改的试验者和开拓者,引领着课堂教学的革新、潮流;并且这些说课稿均为实践型说课,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水平。
  • 学思集

    学思集

    《学思集》按文章内容,分类编为:拔乱反正、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城市改革、乡镇企业、个私经济、对外开放和决策咨询等10篇。其中除拔乱反正篇内容涉及政治、理论、宣传、教育等方面外,其它9篇均专属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内容。
  • 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

    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

    本书对责任政府的学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型政府。其本质含义在于政府组织建设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作者系统阐述了责任政府责任本位的意义,提出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的政府形态,其根本特征是政府遵循责任本位的逻辑厘清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从而彻底颠覆了传统政府组织以权力为本位的政治逻辑;提出责任政府的组织建设从责任开始,根据政府履责的需要决定政府权力的配置,以责任勘定政府权力的约束边界。按照履责的需要建构组织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因此,责任政府的建立实现了政府与公民关系向民主政治的根本回归。
  • 柏林墙

    柏林墙

    本书作者提供了柏林这座城市简要的发展历史,描述了冷战在柏林的表现,从东西方的对垒、前东西德的成立、柏林墙建造的前因后果,围绕柏林墙发生的种种事件,一直到冷战结束和柏林墙的倒塌,包括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的关于“我是一个柏林人”的著名演讲等。
热门推荐
  • 宫心计:毒凤妖娆

    宫心计:毒凤妖娆

    桃面红妆,本要博得君王一笑,不想拥倾城之貌,却只能看陵守墓。家世显赫,贵为丞相亲女,还有被人悄悄配阴婚二没人能救。新皇登基,她也只是世间浮沉一介子,终没有想到会得他的青睐与爱怜。然而,假心终归不是真,她不过是他手中一枚庇护他人的棋子。几番风雨坎坷路,一颗七巧玲珑心,早已看透世间冷暖人心,却还是逃不出的命运,躲不开的红尘。试问公众红袖满天下,能的几许情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理财之道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理财之道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理财是一种智慧,理财更是一种哲学,点点滴滴的积累,看似事小,意义很大。它不仅从小培养了我们理财的良好习惯,而且为以后的健康成功和和成功铺下坚实的基础。理财不但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做。
  • 高冷少女的命运

    高冷少女的命运

    她因十年前一个看似是意外却不是意外的事而封闭了自己的内心而变成冰冷。一年后因某种原因而进入一个强大的情报组织进行秘密训练两年。两年后离开开了组织进入了演艺圈成为歌手一年后离开了歌坛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帮派、势力。势力在不断的扩大,三年后回国…
  • 石者

    石者

    苍天血泪,凝珠成石。凝灵聚气,破逆乾坤。逆伐天劫,欲打破诸天结至,登临造化!
  • 公主们的冷爱恋情

    公主们的冷爱恋情

    她,冷漠,高贵,神秘。她,活泼,可爱。他,冷漠,腹黑。他,花心,温柔。他们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
  • 以法圆梦

    以法圆梦

    准备踏入社会的王毅因意外转世成为修仙界的小家族子弟,在第一次真正了解到这个玄奇的世界起,就开始决定,自己要以法圆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是当你来到了新的世界,也许原先的梦想已经不值一提,随之而来的将会有更多、更新的梦想诞生。所以,要以自己法来圆无限梦!----------------------------------------------------------书友群:190342510
  • 五毒之女

    五毒之女

    五月初五被称为五毒日,民间传说这天出生的小孩,身带五毒为祸六亲。卫青霜一直以为自己只是守南王妃嫡出的小女儿,却不知道自己原来只是一个被人遗弃的五毒之女,正因为她的无知为养父母一家带来了灭顶的灾难,她自己也于芳华之时凋谢。再次睁开眼她发现自己回到了十二岁,回到了入京前夕,看着眼前慈爱的养母卫青霜想着自己这五毒之女是不是该离亲人们远一些?能有一次再来一次的机会卫青霜十分珍惜,她只愿养父母一家安好,至于其他人她只想有多远躲多远。奈何,无论她怎么躲,那些人总会往她跟前凑,对于送上来的脸是打呢?还是打呢?还是狠狠的打呢?
  • 飘雪南宫

    飘雪南宫

    他打下了天下却失去了江山,他义薄云天兄弟众多却众叛亲离。他红颜无数最后却要孤独终老,没人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写本书的初衷不求财也不求名只是因为纪念所以不会上架,能收藏和点击推荐就足够了
  • 网游之我是炮哥

    网游之我是炮哥

    “你就是‘超电磁炮’炮姐?”“啥?我是炮哥好吗?”当炮哥进入了网游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 纵横于天

    纵横于天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既然已经濒临崩裂。那么,就要让其再度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