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8600000030

第30章 刷新《新青年》,与胡适分道扬镳

就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不久,1920年9月1日出版的第8卷第1号《新青年》杂志,面目一新。

这一期的封面上画着地球和一东一西伸进画面两只紧握着的手,暗喻中国人民和苏俄人民手携手。

这一期杂志新辟“俄罗斯研究”,由杨明斋等撰写介绍苏俄新貌的文章。

这一期杂志推出了“重头文章”,即陈独秀的《谈政治》,把他和胡适、张东荪的分歧公开化了。陈独秀写道:

我们中国不谈政治的人很多,主张不谈政治的只有三派人:一是学界,张东荪先生和胡适之先生可算是代表;一是商界,上海底(的)总商会和最近的各马路商界联合会可算是代表;一是无政府党人。……

胡适,新文化运动的风云人物,《新青年》杂志的台柱。如今,《新青年》的主编在《新青年》上点名批判胡适,意味着《新青年》编辑部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陈独秀鲜明地指出:

你谈政治也罢,不谈政治也罢,除非逃在深山人迹绝对不到的地方,政治总会寻着你的;但我们要认真了(解)政治底(的)价值是什么,决不是争权夺利的匀当可以冒牌的。

陈独秀谈及了《新青年》:

外边对于本杂志的批评,有许多人说《新青年》不讨论政治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陈独秀说及了胡适:

最近胡适之先生著《争自由的宣言》中已经道破了。这篇文章开口便说:“我们本不愿意谈实际的政治,但是实际的政治却没有一时一刻不来妨害我们。”要除去这些妨害,自然免不了要谈政治了。

胡适原先曾是陈独秀的“亲密战友”。正因为这样,当蔡元培恭请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时,陈独秀却说他只是暂代,待胡适从美国归来请他担此重任。

胡适,曾与陈独秀有过亲密的合作,曾是《新青年》的一支笔,擂响了新文化运动的辈鼓,被陈独秀称赞为“今日中国文界之雷音”。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振聋发聩的“文学革命八条件”,即不用典、不用陈腐套语、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俚语、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不模仿古人、须言之有物(即胡适致函陈独秀自我介绍的“八不主义”)。此文的发表,在中国平静的文坛上卷起一阵狂澜。

胡适在《新青年》上积极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主张“必须用白话来做文学的工具”。

他用白话做自由诗,写白话文学剧本,写白话文,领一代之先。

胡适在《新青年》上抨击孔教,抨击旧礼教,主张女子解放,提倡教育改革。……

倘若用“丰功”两字形容当年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也并不过分。

然而,一起冲锋陷阵,一起呐喊前进,陈独秀、李大钊向“左”转,胡适向右转,渐渐分道而驰。《新青年》在分化。

最初的论战在李大钊和胡适之间展开。

那是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被捕,《新青年》虽然暂停。但主持《每周评论》的是胡适。犹如一辆汽车换了个司机,胡适驾着《每周评论》仍在继续出版。胡适代替陈独秀编《每周评论》离开了陈独秀、李大钊的“轨道”。

胡适把《每周评论》第26、27号编成了《杜威讲演录》专号。杜威是胡适的老师,实用主义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

在第31号《每周评论》上,胡适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表明了他对他的信奉马克思主义的朋友陈独秀、李大钊的不满:

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

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单会高谈某某主义……是很危险的。

正在河北乐亭县大黑蛇村老家度暑假的李大钊(他在离京前看到第31号《每周评论》),写下了致胡适的公开信——《再论问题和主义》,寄往北京给胡适。胡适把此文在第35号《每周评论》上登出。李大钊驳斥胡适道:

我们的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这是交相为用的,这是并行不悖的。

《新青年》、《每周评论》的同人,谈俄国的布尔扎维主义的(引者注:即布尔什维主义)议论很少。……我可以自由,我是喜欢谈谈布尔扎维主义。

因为有了假冒牌号的人,我们愈发应该一面宣传我们的主义,一面就种种问题研究用的方法,好去本着主义作实际的运动,免得阿猫、阿狗、阿鹦、阿鹉、留声机来混我们骗大家。

我们唯有一面认定我们的主义,用他作材料、作工具,以为实际的运动;一面宣传我们的主义,使社会上多数人都能用他作材料、作工具,以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那些猫狗,鹦鹉、留声机,尽管任他们在旁边乱响,过激主义哪,洪水猛兽哪,邪说异端哪,尽管任他们乱给我们作头衔,哪有闲工夫去理他!

然而,胡适一边刊登李大钊写给他的公开信,一边又写了《三论问题与主义》、《四论问题与主义》,与李大钊论战。思想的裂痕已发展成为难以弥合的鸿沟。

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之后,作为书记的陈独秀决定把《新青年》作为这个小组的宣传阵地。于是,刷新《新青年》,不但以陈望道、李汉俊、沈雁冰、李达这四位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作为《新青年》编辑,而且从1920年9月1日的8卷新1号起,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写的《论政治》,公开与胡适决裂。

后来,当胡适垂垂年迈,回首往事,他这么追述道:

事实上,陈独秀在1919年还没有相信马克思主义。在他的早期的著作里,他曾坦白地反对社会主义。在他写给《新青年》杂志的编者的几封信里面,我想他甚至说过他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并没想得太多。李大钊在1918年和1919年间,已经开始写文章称颂俄国的布尔扎维克(引者注:即布尔什维克)的革命了,所以陈独秀比起李大钊来,在信仰社会主义方面却是一位后进。

陈独秀在和北京警察搞了一段不幸的关系之后(引者注:指转京警察逮捕陈独秀),便离开北京,一去不返了。其后只有一两次他乔装路过北京〔但未停留〕,数年之后他在有一次秘密路过北京时,曾来看我。但是无论怎样,自1920年1R以后,陈独秀是离开我们北京大学这个社团了。他离开了我们《新青年》团体里的一些老朋友;在上海他又交上了那批有志于搞政治而倾向于马、列主义的新朋友。时日推移,陈独秀和我们北大里的老伙伴,愈离愈远。我们也就逐渐的失去我们的学报。因为《新青年》杂志,这个〔传播〕“中国文艺复兴”的期刊,〔在陈氏一人主编之下〕在上海也就逐渐变成一个〔鼓吹〕工人运动的刊物,后来就专门变成宣传共产主义的杂志了。

胡适讽刺刷新后的《新青年》杂志,“差不多变成了《Soviet Russia》(引者注:即当时一本进步的英文刊物《苏维埃俄罗斯》)的汉译本”!

两位“老伙伴”不光摆开“铅字阵势”,在报刊上鏖战不休,而且见了面,一个讲苏俄好,一个讲美国好,也争个没完没了。陈独秀挚友汪孟邹之侄汪原放的一段回忆。惟妙惟肖地勾画出这对“老伙伴”之间无可挽回的分裂。

那是1925年冬,胡适来到上海治痔疮,借住于亚东图书馆。汪原放回忆道:

这位总书记(引者注:指陈独秀)有时会在夜间悄悄地来望这位“五四”时期的盟友。可是每次见面,总是以两人激烈的争吵而告终。一个讲社会主义好,另一个讲资本主义好;一个讲马克思主义,另一个讲实用主义(引者注:应为实验主义);一个讲苏联如何如何,另一个讲美国如何如何,各不相让。有一天他们争得面红耳赤,大概胡适被陈独秀的批驳刺痛了,他一下子站起来……气急败坏地用手杖在地板上笃笃敲了几下,但他毕竟忍住了气,用绅士风度说了句:“仲甫,我有事,你坐罢!”下楼去了。陈独秀气呼呼坐了好一会……也去了。……过不了几天,陈独秀会再来,重新挑起一场争论。

在《新青年》的“老伙伴”之中,倒是鲁迅仍与陈独秀同行。陈独秀一回回写信给周作人,请周作人敦促鲁迅为《新青年》写小说:

“我们很盼望豫才先生为《新青年》创作小说,请先生告诉他。”(1920年3月11日函)

“鲁迅兄做的小说,我实在五体投地的佩服。”(1920年8月22日函)

“豫才兄做的小说,实在有集拢来重印的价值,请你问他,倘若以为然,可就《新潮》、《新青年》剪下,自加证正,寄来付印。”(1920年9月28日函)

正因为这样,鲁迅后来在1933年6月上海天马书店出版的《创作的经验》一书的《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这么提及陈独秀:“但是《新青年》的编辑者,却一回一回的来催,催几回,我就做一篇,这里我必得记念陈独秀先生,他是催促我做小说最着力的一个。”

《新青年》是当年享有崇高威信、发行甚众的杂志,它的急剧的向“左”转,使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迅速推及全国。

同类推荐
  • 干部是干出来的:做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

    干部是干出来的:做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

    本书阐述了党的事业是干部引领群众干出来的工作理念,提出了干部要带头干、肯干、能干、敢干、苦干、实干的要求。
  • “三个代表”思想论

    “三个代表”思想论

    书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贡献、认识与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的新思路、党的建设的战略定位、党的执政规律的总结、新时期党风建设的指南等15个方面论述了“三个代表”思想。
  •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为创作本书,作者走访了诸多知名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探寻历史的隐秘;作者访问了100多位散布美国各个角落的朝鲜战争幸存老兵,在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中聆听人性的呼唤。朝鲜战争对参战各方来说都是很残酷的。哈伯斯塔姆为我们描绘和剖析了二战后这场“为平局而死”的战争,并从独特的角度得出了关乎历史和未来的一系列发人深思的新结论。
  • 苦撑危局:周恩来在1967

    苦撑危局:周恩来在1967

    本书以周恩来在1967年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政治危机中的应对、苦楚及其心路历程,全方位地展现“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周恩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党、国家和民族所作的不朽贡献,揭示出周恩来这位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
  •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本书将全国航道系统党建方面的工作论文集结成册,为四大部分组织:一是党的思想建设,二是党的组织建设,三是党的文化建设,四是党的廉政建设。尤其是对新的形势下,党的文化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部分。论述较多,意在让全国航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也提出了新时期党建的思政和对策。
热门推荐
  • 清朝格格,现代生活记

    清朝格格,现代生活记

    康乐格格,其父为皇太极七哥阿巴泰。因为和亲,远嫁蒙古,其夫为淖尔济。残暴,无能。一次身体不适,她穿越到21世纪,成为康家大小姐康乐。穿着高跟鞋跑,因为裹过脚。(历史上是有这位格格的,只是未曾记载名字。)
  • 逆天大小姐:绝世小妖妃

    逆天大小姐:绝世小妖妃

    她,外表呆萌无害,相貌平平,实则聪明绝顶,冷酷无情,绝世无双。他一身红衣倾尽天下,却只为他倾心玩世不恭的后面却是一颗逐鹿天下的心。当他们相遇该如何谱写那段传奇......
  • 先婚后爱之宠妻成瘾

    先婚后爱之宠妻成瘾

    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洛星研幸福的生活,她庆幸这场意外发生的早,避免了更多不必要的伤害。任性的离开这座城市,离开那些爱着自己,自己爱着的人。带走了一声伤,留下了一地伤。五年后重新归来,她退缩过,犹豫过,可是依旧鼓起勇气面对着一切。因为她知道这一次有个人会什么永远站在她回头就可以看到的地方,陪着她去面对这一切。所有人提起凌煜祺,都说他冷酷无情,冷血狠厉,不近女色,是一台没有感情只会工作的机器。后来他们才明白,他只是把自己这一生的宠爱都给了一个人而已。他说:如果这一生,非要把一个捧在手心,那么那个人只能是是你洛星研一个人。
  • 勿言情

    勿言情

    一颗复仇的种子种在幼小的心灵,当复仇吞噬他的意志的时候,一个声音,一段往事,个动作,一个表情都是救他的稻草。
  • 篡改纪元开始

    篡改纪元开始

    <如果没有那次本就不是意外的意外,你我之间是否会成就这样的爱><联盟:恶魔纪元前传>--这是由四位面组合成的世界.--被分别统领的域界有着牵连.--数年前ACaddyHeather前任王逝去时的冷淡置之造成了分裂.--“就是因为本座喜欢你,所以没有道理”--“就是因为这是王的主宰,所以没有道理”--“就是因为那场意外,所以这就是-纪元的开始”
  • 天才毒妃:逆天四小姐

    天才毒妃:逆天四小姐

    震天帮的第一女杀手,在一次重要任务中被伙伴背叛,死于枪下,醒来竟发现自己穿越成了简太师府最不受宠的庶女四小姐。什么?几个姐姐欺负她?没关系,她要让她们知道什么叫以牙还牙!什么?要她嫁给残废王爷?嫁就嫁,反正王爷残废了,她正好可以逃之夭夭。可是,这个残王,好像有点厉害……宇文徵掐住她的下巴:“嫁给本王这个残废,你是不是很不甘心?”简云苓讥笑:“王爷是残了,不过不是身残,而是心残!”
  • 绝世毒医:无耻二小姐

    绝世毒医:无耻二小姐

    她,22世纪一代毒医,代号清酒,一次自杀,她竟然穿越了......然后好像又穿了,终于,她遇到了他,那是一个比女子长得还妖孽的男子。长长的银发披在雪白颈后,高挺的鼻子,长眉若柳。,但是,很不巧,他当了她的肉垫……
  • 玥梦持梅

    玥梦持梅

    你愿不愿意被人爱。你愿不愿意被人恨。那时,他征战沙场。说好归来之时定会娶她过门。她苦苦守候,不惜背弃爷爷,却怎么也等不来他的消息。终有一日,她见红灯笼挂满整个幻月,才知道他回来了。若不是她看见满街的欢腾,她定会错过他穿大红袍的样子,错过他违背誓言却一副欣然娶她人时的样子。还记得那年的梅园,开满了全世界最美丽的梅花。本以为可以一辈子就这样与他观赏,却只是奢望。你本负我,奈何我早已用情至深,这条路,注定走的惨淡。
  • 价值投资的中国式守望

    价值投资的中国式守望

    本书概述价值投资法则内涵,分析价值投资成功案例,预测价值投资的中国背景,配置价值投资核心组合。本书旨在告诉读者:遵循价值投资法则,在伟大的中国投资时代买进中国最伟大的投资标的;用支付合理低价和长捂不放的方式提高投资利润,降低投资风险;运用价值投资法则点石成金,坐享其成。这是一本在中国长牛市和大震荡市道里不可不读的投资理财的必备参考工具书。
  • 蔷薇易冷

    蔷薇易冷

    【完结】俏皮不自信小蔷薇+帅痞学霸大校草没有人一开始就是完美,他需要经历一次次磨难,一次次得到与失去的痛,才会知道什么是爱,怎么去爱。三年了,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们重新开始。而她,却已经有了男朋友,他们之间有太多阻碍,也许分开,才是最轻松最理智的选择。可是他紧追不放,她一再后退。终于,他自以为是的爱,一次次伤了她。她却发现,即使再痛,可没了他的世界,她一片漆黑。如果爱你注定是伤害,我却依然不准备放手,小蔷薇,你还要我吗?(互为初恋,双洁,完美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