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8600000026

第26章 作家茅盾加入了“小组”

那时节,常常出入于渔阳里二号的,还有一位文弱书生,名唤沈德鸿,字雁冰。后来他写小说,署笔名“茅盾”,逐渐以茅盾知名,而本名沈德鸿却鲜为人晓。(尽管他在1920年使用的是原名,但为了照顾读者习惯,此处仍用茅盾)

这位以写《林家铺子》、《子夜》、《春蚕》著名的作家,在解放后当过十五年的文化部长,人所共知的非常人士。1981年3月7日以八十五岁高龄去世。

在茅盾病殁之后,中国共产党中央根据他生前的请求和一生的表现,决定恢复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这“恢复”两字,表明他原本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恢复他的党籍之后,党龄从何时算起呢?中国共产党中央的决定中写明:“从1921年算起”!

茅盾,跟那位进出渔阳里二号的王小姐,说起来还有点沾亲带故。如同他在《我的学生时代》一文中所回忆的:

父亲把我送到一个亲戚办的私塾中去继续念书。这亲戚就是我曾祖母的侄儿王彦臣。王彦臣教书的特点是坐得住,能一天到晚盯住学生,不像其他私塾先生那样上午应个景儿,下午自去访友、饮茶、打牌去了,所以他的“名声”不错,学生最多时达到四五十个。王彦臣教的当然是老一套,虽然我父亲叮嘱他教我新学,但他不会教。我的同学一般都比我大,有大六七岁的,只有王彦臣的一个女儿(即我的表姑母)和我年龄差不多。这个表姑母叫王会悟,后来就是李达(号鹤鸣)的夫人。

茅盾,王会悟的同乡——浙江省桐乡县人。他从小便与王会悟认识,同在乌镇长大。乌镇,十万人口的城镇,一条河沿镇穿过,一艘艘乌篷船往来河上,一派江南水乡风光,令人记起茅盾笔下的《春蚕》、《林家铺子》。

1913年,十七岁的茅盾考取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教他国文的,便是那位沈尹默,教文字学的则是沈尹默之弟沈坚士。“沈尹默教国文,没有讲义。他说,他只指示研究学术的门径,如何博览,在我们自己。”

在北京大学预科念了三年,他经亲戚介绍,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他的英文不错,所以在该所英文部工作。后来调到国文部。这时候的他,在中国文坛上还默默无闻。

他开始给张东荪主编的《时事新报》投稿。最初,他信仰无政府主义,觉得这个主义“很痛快”,“主张取消一切”。慢慢的,他读了一些英文版的马克思主义的书,转向了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来到了上海,住进了渔阳里。陈独秀原本不认识茅盾,听张东荪说起茅盾能译英文稿,便约他见面。

“哦,原来你也是北大的!”陈独秀听茅盾说起了北京大学,说起了沈尹默老师,一见如故。只是陈独秀那很重的安徽土话,使茅盾听起来很吃力。

陈独秀拿出一沓英文的《国际通讯》(《国际通讯》是共产国际的刊物,每周三期,用英、法、德、俄四种文字出版)交给茅盾,说道:“你把里面关于苏俄的介绍翻译出来,供《新青年》刊登。”

于是,茅盾常常进出渔阳里二号。

于是,当陈独秀、维经斯基召开座谈会,茅盾也参加了。

于是,茅盾参加了一个“小组”。

关于这个“小组”,茅盾在1957年4月所写《回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一文中如此叙述:

我记得小组的成员有:陈独秀、张东荪、沈玄庐、李达、邵力子、李汉俊、周佛海,还有一些别人(引者注:此处张东荪有误,他未加入“小组”)。小组开会在陈独秀家里。会议不是经常开,主持人多是陈独秀。开会时,有一个苏联人,中国名字叫吴廷康,很年轻,好像是顾问,他是共产国际派来做联络工作的。……

小组在当时有个名称,我忘记了,但不叫共产党,也不叫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小组没有党章,我记得在嘉兴南湖开会前一两个月,陈独秀叫我翻译《国际通讯》中很简单的《俄国共产党党章》,作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的参考。那时候,我觉得有些字不好译,例如“核心”这个名词,现在对它我们很熟悉了,在当时就不知道用什么字译得易懂明了。我们参加小组,没有学习党章,也没有文字上的手续,只有介绍人。

小组是秘密的。党成立后,有“社会科学研究会”作为公开活动的场所。……

茅盾还翻译过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第一章。

茅盾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正因为这样,中国共产党中央在1981年决定恢复茅盾的党籍时,党龄从1921年算起。

至于茅盾的党籍,为什么直到他去世后的第四天才得以追认,那是由于其中有着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

最初,茅盾一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活动着。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差不多每天都有好几封写着“沈雁冰先生转钟英小姐台展”的信,寄到上海商务印书馆。

“钟英小姐”是谁?原来,“钟英”是中国共产党“中央”的谐音。那些来自各地的信,是各地中国共产党组织寄给中国共产党中央的信,由茅盾那里代转。因为茅盾当时有着公开的职业,比较方便。外地中国共产党组织来人,也常找茅盾接头,再由他介绍到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

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根据中国共产党组织上的指派,茅盾加入了国民党。当毛泽东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时,茅盾是宣传部的秘书。当时,毛泽东和杨开慧住在广州东山庙前西街三十八号,茅盾以及萧楚女也住在那里。茅盾跟毛泽东有了许多交往。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茅盾受到了通缉。他不得不转入地下,以写作谋生,写了《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交《小说月报》发表。他不再署过去常用的“沈雁冰”,而是临时取了个笔名“矛盾”。《小说月报》编辑叶圣陶觉得此名太假,令人一看便知是笔名,就在“矛”上加了个草头,成了“茅”。从此,“茅盾”之名不时出现在中国文坛上。

1928年7月,茅盾化名方保宗,剃去了蓄了多年的八字胡,亡命日本。从此,他与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此后,他在1930年4月5日,从日本回到了上海。他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他曾向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提出,希望恢复组织生活,未果。但是,他和鲁迅站在一起,为左翼作家联盟做了许多工作。他写出了长篇力作《子夜》。

1940年,茅盾受新疆军阀盛世才迫害,带着一家人从乌鲁木齐逃往西安。在西安遇到朱德将军,遂与朱德一起来到延安。毛泽东热情地握着这位老朋友的手。茅盾郑重地提出,希望恢复党组织生活。毛泽东当然了解茅盾的情况。不过,根据工作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中央认为,茅盾作为一位著名作家,留在党外对革命事业更加有利。

这样,茅盾一直以一位非中国共产党人士的面目,在中国文坛上活动着。

也正因为这样,茅盾在去世之后,才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他去世后第四天,中国共产党中央作出的决定的全文如下:

我国伟大的革命作家沈雁冰(茅盾)同志,青年时代就接受马克思主义,1921年就在上海先后参加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共产党,是党的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1928年以后,他同党虽失去了组织上的关系,仍然一直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革命的文化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一生,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中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临终以前恳切地向党提出,要求在他逝世后追认他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央根据沈雁冰同志的请求和他一生的表现,决定恢复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党龄从1921年算起。

1981年4月10日,在举行茅盾遗体告别仪式时,他的遗体上醒目地覆盖着一面鲜红色的旗帜,上面印着金黄色的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

同类推荐
  • “三个代表”思想论

    “三个代表”思想论

    书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贡献、认识与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的新思路、党的建设的战略定位、党的执政规律的总结、新时期党风建设的指南等15个方面论述了“三个代表”思想。
  • 人才

    人才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4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价值、德才、君子小人、态度、条件、知人、识别、举用、掌控等9个方面介绍了古代人才理念及实践。人是一切因素中最可宝贵的,治政之术的实施,关键在人才,所谓“治本在得人”。
  •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本书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界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作者着力探究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一,是如何维护公众的舆论权,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问题;其二,是如何对公共舆论进行适度干预,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有限性或边界问题;其三,是政府如何在前两者基础上,正确引导公共舆论,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最后,在我国,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舆论管理,旨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见,研究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不仅仅是政治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而且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发展的呼唤
  • 话语权:美国是怎样取得主动的

    话语权:美国是怎样取得主动的

    本书从话语权角度诠释美国长期保持强势地位的原因所在,分析大量经典案例及当下热点话题,提出中国在话语权上的诸多问题及展望。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是美国政府转移民众关注力的替罪羊?中国大豆反击战是话语权之战?美国想方设法策反各国社会精英?
  • 全球公民社会引论

    全球公民社会引论

    本书不仅要说明国家虽然受到来自全球公民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但其程度却是相当有限的,这种状态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即使是在全球公民社会与全球资本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国家在可以预见的历史中不会消亡;不仅要说明在今天仍显赢弱的全球公民社会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它必将成为与国家和资本相平等的全球治理的三大基础设施之一;本书更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未来的全球政治中,全球公民社会、全球资本将成为与国家相平等的治理主体,但这仅仅是否定了目前存在的国家作为“唯一的”(only)治理主体的地位,而不是要否定国家作为“主导性的”(primary)治理主体的地位,国家虽然不再是“家长”,但它应该拥有“兄长”的身份。
热门推荐
  • 极品大少

    极品大少

    无限风流,身边美女如云,小弟遍地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美女见了不能自拔。
  • 不意到云天

    不意到云天

    某个雨夜,王静瑄在自己的房间里,听着《反方向的钟》,看着大学时代的日记本,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 倒计时

    倒计时

    选自希区柯克短篇故事集,包括《倒计时》《海滩之夜》《黑帮老大》等十余篇短篇小说,文字简洁平实,情节曲折跌宕,结局却出人意料,并且往往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富于现代特点,符合当下阅读习惯及阅读趋向,颇受年青一代欢迎。
  • 江湖卖唱记:男配赶紧上位

    江湖卖唱记:男配赶紧上位

    这个女人,风流成性!处处勾搭男人,举止轻浮,言语粗俗,偷亲他、偷摸他,还想偷睡他!还扬言要娶他!真是不要脸还喜欢做春梦!那个男人,迂腐死板!满嘴仁义道德,不近女色,不解风情,痛打她、怒骂她,还要管教她!说她浪荡下作!有种尼玛先别来勾引她啊
  • 废材逆天不好惹

    废材逆天不好惹

    她是世人眼中比恶魔还冷血,却又神圣不可侵犯的王者;她身份高贵,却是世人眼中的废物,人人可以欺负的无能弱者,当她变成她,注定风云起,逆天行。欺她者、伤她者、暗算她统统万倍还之。
  • 醒世征途

    醒世征途

    一个捡来的孩子,成就了一段倾世绝恋;一颗残破的灵珠,带来了一个成神传说;一支神秘的灵萧,打开了一场惊世大局;一生倾吾之所念,换众生一世福瑞安详!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便警醒这浑浊不堪的人生!举世皆浊而我独清,就征歌那沉醉迷惘的世界!
  • 剑舞凌空

    剑舞凌空

    当游戏失去了系统,是否还能称为游戏?当死亡不可再复活,死亡是不是生命的终结?游戏给了叶痕第二次生命,他却为了别人走向死亡。这一切,都只是开始。
  • 斗罗大陆之传奇之战

    斗罗大陆之传奇之战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男孩的忽然降临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当这个男孩6岁时,天灾降临,整个家族无人幸免,全部死亡。这个男孩也……
  • 时空快递

    时空快递

    什么都能寄,哪里都能去,没什么不可以。这是宇宙间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代表的是一个多元宇宙快递公司。据说,无论你是谁,不管你身在哪里,只要你的寄件信息一经查收,就会很快送达。神秘的公司,神秘的快递,没有人知道这个公司的具体位置,更不知道他们是如何进行一些常人难以置信的快递任务,他们离我们很近又很远,我们的身边似乎就隐藏着一位神秘的快递员!
  • 神魔拍卖行

    神魔拍卖行

    在神魔帝国的不朽浮屠上永远记录着那个人的事迹:他,终结了一个纪元的真魔时代,他,创造了最强的神魔拍卖帝国,他,是不朽的传奇,他,是神魔帝国所有人信仰的支柱,他就是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