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7800000029

第29章 挫折的行为反应

个体对挫折事件所产生的行为反应会随着个人与环境的不同发生极大差异。除一部分形成积极的升华行为以求平衡外,大部分以消极性或非理性的对抗行为表现出来。以下从情绪上的行为反应及心理上的防卫方式两方面来分述挫折的行为反应。

一、情绪上的行为反应

一个人遭遇挫折后,不管其原因是属外在因素或内在因素,在情绪上可能产生以下几种反应:

1.愤怒的攻击行为

挫折持续增加到某一程度时,可能使个体产生侵略性的行为。侵略或攻击可能导致破坏性的行为。而攻击方式有直接攻击与转向攻击两种。

直接攻击。个体受到挫折后,引起愤怒的情绪,对构成挫折的人或物而做直接的攻击。例如,一个受到同事无故谴责的人,他可能会怒目而视、反唇相讥或还以拳头。一般说来,对自己的容貌、才能、权力及其他各方面较有自信的人容易将愤怒的情绪向外发泄而采取直接攻击的行为反应。

转向攻击。转向攻击会在下列三种情况表现出来:

其一,对自己缺乏信心且悲观者,往往把攻击的对象转向自己、责怪自己。

其二,为引起挫折的真正对象不能直接攻击时(如对象是自己的上司、重要顾客等),其愤怒的情绪将发泄到其他的人或物上去。

其三,为挫折的来源不明,可能为日常生活中许多小挫折的累积,或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内分泌失常或疾病),在此情形下,个体找不到明显的对象可以攻击,于是将此闷闷不乐的情绪发泄到非真正引起挫折的人或物上,此时遭受攻击的对象便是代罪羔羊。例如,一个员工可能因上司掌握着他的命运而惧怕上司,在这种情形下,这个心怀恨意的员工可能转向与太太口角、踢猫、打小孩或做其他的事作为宣泄愤怒的对象,而不敢面对上司做攻击。

2.不安的反应

即使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遭遇到挫折失败,也会逐渐失去信心,对某些情况产生茫然的预感,而在情绪上呈现不稳定、忧虑焦急的现象,同时在生理上也会有头昏、冒冷汗、心悸、脸色苍白等反应。

3.冷漠的反应

个体对引起挫折的对象无法做攻击,又无适当的代罪羔羊可以攻击时,便将其愤怒的情绪压抑下去,在表面上表现为一种冷漠、自暴自弃、无动于衷的态度,失去了喜怒哀乐的表情。所以也称为“屈从性行为”。贝特海姆(B。Bettelheim)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纳粹送入集中营的俘虏们最初多表现出愤怒、反抗并企图逃亡,但等到发觉一切变成绝望时,他们的情绪反而不再激动,而以冷漠的态度应付鞭打、饥寒、疾病、奴役甚至死亡的威胁。

4.退化的行为

退化的行为亦有称畏缩性行为或回归行为。主要是指不依其年龄应有的表现而行事。本来个体的行为是随着成长的过程而有一定的行为模式,但当一个人遇到挫折时,其行为的表现往往比其年龄应有的表现显得幼稚,此种成熟的倒退现象称为退化。特别是在情绪方面的表现,因受社会规范的限制,理应知道如何控制自己行为而做适当的情绪反应,但是遇到挫折时却不能冷静,尝试或控制行为,反而回归于原始及幼稚的行为,而像小孩一样任意哭闹、激动,为一点小事暴跳如雷,甚至挥动拳头。例如,一个人不能发动车子,而用脚踢它;四岁小孩为能与弟弟一样获得母亲关注,行为上故意学弟弟撒尿、哭泣等退化行为以争宠。

5.固执的行为

固执的行为系指一个人一再重复做同样的行为,虽然如此做并无所获,但不能接受改变,当经验已证实方法不合理时,尚且盲目而固执地拒绝接受新的及有效的事实,这常是故步自封、坚持己见的表现,这种固执的行为往往会阻碍团体的进步。

二、心理上的防卫作用

个体遭遇挫折后,在情绪方面及生理方面都会引起变化。但也有为了减轻或避免挫折可能带来的不愉快与痛苦,在生活经验中学会某些适应挫折情境的方式,以免扰乱身心的平衡状态。因为这些适应方式在性质上是防卫的,防卫自我不受焦虑等的侵害,故精神分析学家将此种适应方式称为“防卫作用”。防卫作用的目的在防止或减轻挫折可能引起的焦虑,并非真能解决挫折的情境。不过,至少可以减低焦虑,保持或提高个人自尊心,常见的防卫作用有下列几种:

1.合理化作用

合理化作用即为自己找借口。当个人无法达成其追求的目标或其表现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价值标准时,给自己找出一个好的理由来解释,而这个理由未必是真理由,从第三者看来往往是不合乎逻辑的,但本人却能以此说服自己,感到心安理得。这种防卫方式是合理化作用,或称“酸葡萄心理”。虽然具有自欺欺人的味道,但能使个体的人格保持自尊。

2.逃避作用

个体不敢面对自己预感的挫折情境而逃避焦虑的现象。其可能逃避的方式有三:

(1)逃向另一现实。例如,回避自己没有把握的工作,而埋头从事与此工作无关的嗜好或娱乐,以排除心理上的焦虑。

(2)逃向幻想世界。不敢面对现实的困难情境,而逃向幻想的自由境界,以减轻紧张与不安,避免痛苦,暂时获得满足。

(3)逃向生理疾病。即个体借生理上某种机能障碍以避免面对困难。例如学生害怕考试失败,竟在考试当天发烧,或士兵在战争时患战争神经症以及神经性盲视、神经性失声等。这种疾病的产生往往是无意识的,不同于装病。

3.压抑作用

压抑作用是将可能引起挫折的欲望或与此有关的感情、思想等不愉快的事情抑制下来,但却不自觉地深入个体潜意识里。压抑可说是回避自我内部的危险,不敢面对自我的某一部分,其虽可减轻焦虑而获得暂时的安全感,但可能影响人格健全的发展。

4.替代作用

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抱持的动机、感情与态度,若不为社会所接受,自己遭遇到困难时将此感情与态度转向其他对象以取代之,通称为代替作用。例如,升华作用就是将一些不为社会所接受的动机转移至较高境界的艺术或运动的表现上;或因个体本身的缺陷以致无法达到目标时,以另一种可能成功的活动代替之。例如,身材矮小、容貌平庸的青年,得不到女孩青睐的人,他们会致力于事业,拼命赚钱,以期出人头地为补偿作用。

5.表同作用

表同作用即个体在思想上及行为上照着父母、师长、长官所希望的行为去做,以减少挫折,称为表同作用或称认同。另外一种是对盼望的对象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常模仿其穿着言行等,借此在心理上分享他的成功。例如,一个殷切盼望能成为电影明星、却因容貌平凡而无法如愿以偿的女孩子,她会模仿某一明星的发型、姿态,宛如自己也当上了大众所羡慕的明星。

6.投射作用

投射作用即个体自己内心存有的动机却不愿意承认,或承认了之后,内心会感到不安及罪恶感,因此无意识中把这些动机排除于本身之外,而加到别人或物体上,此种心态称为投射作用。投射作用对人际行为具有破坏性,也是不正常的心理,例如一个自己内心深处有贪污动机的人却大肆宣扬谁常收红包。

7.反向作用

反向作用即个体为了防止表现出某些自认为不好的动机,而采取与动机相反方向的行动,即想借相反的态度和行为以掩饰其内心的某些不良动机。例如,过分的亲切及屈从背后可能隐藏憎恶与反抗的动机。

防卫作用具有调和自我与环境间矛盾的功能,在某些情况下非但无碍于适应,而且由于产生缓冲作用,使个体有机会退一步想或从另一个角度看而导致解决问题的可能。但在多数情形下,因为防卫作用只是消极的维护个体免遭打击,而非真能解决困难,因此,挫折不但仍然存在,而且可能越来越脱离现实,以致无法以正常的行为适应环境而造成不良适应的现象,这值得管理者重视。

三、员工不良适应的辅导

不良适应是指个体与环境之间不能保持调和关系。或者说,个体的思想、性格、行为习惯与其生活环境中所要求的社会规范、道德标准、价值观念等不相符合,称为不良适应。例如,根据组织行为学家布朗(J。A。Brown)的说法,员工在工作环境中表现的不良适应有攻击、退化、固执、冷漠四种现象。像对主管恶意的批评及制造谣言、发牢骚、出怨言、对同事不友善、破损工厂设备、无故缺席、排斥革新、得过且过、自暴自弃等。

不良适应不但对个体是一种不幸,对组织也是极大的损失,其可能造成:工作效率与生产量的降低;灾害和意外事件的频生;无故缺席、怠工增多;纪律松懈,违规增加;士气低落,跳槽离职增加;引起罢工,抵制生产,等等。

对员工的不良适应必须加以辅导改善。管理者必须找出造成不良适应的原因,如来自挫折情境须改善员工的特殊环境因素,健全组织的管理方式、培养良好的组织内部人际关系,以工作丰富化增进工作乐趣,改善工作环境,增加各种设备等以预防不良适应,同时还必须对员工个别的因素加以有效辅导。

所谓“辅导”就是辅导者对被辅导者透过彼此诚恳的谈话,以解决某些问题的方法。辅导一词,起源于拉丁语“Consulere”,具有考虑、反省、商量、加以劝告、接受帮助等意义,可视为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其关系有五种:

(1)面对面的关系。辅导以面谈的方式举行。

(2)语言的关系。辅导透过语言的沟通而产生。

(3)协助性的关系。辅导乃为一方帮助另一方解决问题。

(4)动态的关系。辅导者与被辅导者的关系,随着话题而展开,通过当时的气氛、协调的过程使感情产生微妙的变化,并非单纯的质询与对答。

(5)包容的关系。辅导者对被辅导者的话,不管有任何矛盾、不合理或不道德之处,辅导者皆应以谅解、容纳的态度相待。按照罗杰斯(C。R。Rogers)所说的无条件的关怀原则,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被辅导者的信赖,达到辅导的目的。

辅导具有两方面的目的:

一是提供有关的知识。例如让员工知道组织的规章及设施,给予工作上的忠告及资料,使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同时组织也可借此了解员工在工作上实际遭遇的困难,以便改善。

二是协助员工驱除心理上的情绪困扰,以健康的心情致力于工作,使其能获得经济的、社会的以及心理上的满足。因此在对待员工挫折上,若是起源于内在因素,则协助他做知觉的重组,以改变对事情的看法,使其了解事态不如他所想的那么严重,或引导他以另一种动机取代无法满足的原动机,或劝告他延长动机满足的期限,即以改变主体的方法达到适应的目的。通常是多倾听员工的抱怨,一方面可使员工发泄情绪;另一方面可借此进一步了解员工的需要,给予员工精神上的鼓励,激发他向上,帮助他发展自我的才能。对员工的家庭困扰协助解决并改善其在组织内的人际关系。

同类推荐
  • 零售业经营攻略

    零售业经营攻略

    本书主要从零售业的经营模式和销售策略出发,通过引用大量真实案例,深入分析零售业各种业态模式的优缺点,提出如何运营,如何向消费者传递商品的各种信息、如何吸引甚至说服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方法,从而为自己使每一位商家都能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案,从而达到最好的销售效果,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广告销售老鸟成长记

    广告销售老鸟成长记

    优秀的广告销售人员与一般的广告销售人员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善于提问和聆听,后者习惯喋喋不休地推荐广告投放方案。所以,要想成为广告销售高手(老鸟),不只要学习销售技巧和谈判技巧,更要学习提问与聆听的技巧,即是否善于闭上我们的“鸟嘴”。作者研究了几千个案例,涉及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户外、直邮、电梯、网络等各种媒体,结合切身实践及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总结出提问与聆听的三个套路和六个技巧,对广大广告销售从业人员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本次修订根据广告销售发展形势进行了一些更新,使之更适合现在的实际情况。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研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研究的理论新视角——要素优势综合动因假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的基本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的实证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的发挥等。
  • 世界500强企业留人之道

    世界500强企业留人之道

    公司对手下的工作人员非常信任,员工深受公司内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对公司非常满意,从而热爱他们的本职工作,并尽力做出最大努力帮助公司实现企业目标。
  • 决战世界元

    决战世界元

    在本轮金融危机强力催化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呼声日高,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界不容蹉跎的特大议题。本书深度剖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积弊痼疾和不可持续性,论证创立超主权“世界元”为全球化时代货币发展必由之路,着重探讨美国和中国在这场货币体系划时代大变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独立使用主权货币的现实条件下,作为“世界元”的初级阶段,作者倡议以超主权的“初级世界元”为国际通用支付手段,与各种主权货币并行不悖,相辅而行。
热门推荐
  • 星宿代理人

    星宿代理人

    都市失意青年,偶遇掉落人间的奎木狼,在奎木狼的帮助下,以星宿代理人的身份开始降妖除魔,顺便挣钱的奇妙之旅。
  • 总裁老公好久不见

    总裁老公好久不见

    上了我就要对你负责?所以,就要结婚?对就要结婚
  • 双胞胎来临:千总最讨厌了

    双胞胎来临:千总最讨厌了

    “粑粑,刚刚我看见一个哥哥,长得好像你哦,我是不是还有一个哥哥呢?”女孩甜甜的声音响起。接着千总抱起小女孩,满是疼惜的宠溺把玩着她的短发“说什么呢,我千夜倾,只有你千古溪一个女儿,其他人休想做我孩子,除非先弄到我!”车后,小男孩的泪水再也忍不住落下来。
  • 炎徼纪闻

    炎徼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少白帝

    少白帝

    华夏历史发展千万年,古老的大地下不知埋葬了仙佛鬼神,而在那些遥远又令人迷茫的时代,夸父逐日、神农尝百草,古仙宴摆不周山不仅仅是传说!神话占领世界,汇成了这片瑰丽且璀璨的洪荒文明。
  • 铁血神武

    铁血神武

    女友的劈腿,意外的救下一位神秘女子,从此踏上巅峰武道的修行!人世百态,凡尘恩怨,争名夺利,不过转眼即逝......
  • 苍神大地

    苍神大地

    拿着木杖脚踩布鞋的剃发光头不敢说话腰束匕首肩披黑风的白发女子没有笑容怀揣折扇头戴纶巾的俊俏书生偏喜米汤全身红装手提木箱的红瞳少年独爱白干。。。
  • 唯卿是爱

    唯卿是爱

    哇呀呀!她不过是站在古城墙旁边,然后,天地昏暗电闪雷鸣怎么就穿越时空了呢?罢了罢了入乡随俗是她的优点,不甘平凡是她的野心,开了馄饨店,办学堂,咦,这个男人,她喜欢,可以拐回家做老公的说.他不认识她,她救了他一命,然后,无踪可寻。他带妃子笑赴京,妃子笑为他挡飞镖,然后,他丢了妃子笑。京城烟花之地,这个箫爷风流成性,美女伴身侧,没事爱调戏他,他要玩是吗?好,他堂堂一个王爷陪他玩b
  • 权志龙之我的女人我来宠

    权志龙之我的女人我来宠

    待你变作她人的新郎,我必不提当初的疯狂。尽管我们只是数亿fans中的一人,即使见过一面,你也不会记住我们。但,我们依然爱你,只因为你是权志龙!
  • 樱花情

    樱花情

    第一次尝试写短篇小说,章节每一章都没关系,一章节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