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美、最珍贵的项链
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这时你最需要的是别人给你的帮助。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将不会再看到别人得不到帮助时焦急的脸庞。只要你帮助别人,当你在困难的时候,别人也会来帮助你。互相帮助是人类社会的传统美德。
有一次,雷锋去坐火车,在火车上他发现一位老太太焦急万分,坐立不安,雷锋慢慢走过去,问:“老大娘,请问您有什么事吗?”老太太焦急地说:“我的车票不见了。”说完又埋头寻找起来。雷锋二话不说,快步走到售票处又买了一张车票递给老太太,老太太十分感激他。有的乘客都说他是“傻瓜”,而雷锋却笑笑说:“我宁愿当这样的傻瓜。”
雷锋经常做好事,而且常常做了好事不留名。有一回,雷锋帮助一位老奶奶推车,他推好车以后,已是累得大汗淋漓了,老奶奶想要感谢,就问:“请问你叫什么名字?”雷锋笑着说:“我是人民子弟兵,老奶奶再见!”说完急匆匆地“跑”了。
如果每一个人都像雷锋同志那样乐于助人的话,就如一根金线将所有人的心都连起来,便是世上最美、最珍贵的一条项链了。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吝啬自己的一颗爱心,因为它是用之不竭的,是我们一生中最美的礼物。
如何培养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
既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乐于助人,这就有几条建议,帮助你创造一个培养乐于助人儿童的家庭环境。
1.鼓励孩子乐于助人
很多父母能够理解孩子、教育孩子、鼓励孩子,因此他们的孩子也总是乐于助人、更富有同情心、更为别人着想。这很可能反映出孩子与父母间的牢固联系,同时也是父母良好心境的结果。
2.制定积极的生活原则
孩子如果没有一定的纪律约束,个性会变得越来越要强,不听大人话。而事实上,略带专制的家长式作风会令孩子成长、发展得更好。
大体上说,孩子对于规矩和行为标准喜欢有明确的指示,这也是培养高度自尊和令孩子受欢迎的方法。有些父母会对孩子说:“要是你打谁谁,会弄痛他的。”然后他们不但解释这类行为的后果,还爱憎分明地指出“你不可以打人”这条原则。他们培养的孩子大多具有同情心,更喜欢帮助别人。有许多研究表明,对孩子阐明慷慨助人的理由,尤其是强调说明他人的感受时,最能帮助孩子养成友善、体贴的行为方式。所有的父母都花大量的时间告诫孩子别去做什么,其实更重要的是告诉他们有些事为什么不应该做——特别是当行为的结论会影响别人的时候。制定一些积极的规则很重要,父母应当重复阐明这些规则。
3.引导孩子多做有益的事情
让孩子做点有益的事情,比如做饭,照料宠物,给不幸的孩子制作玩具,或者教更小的弟弟妹妹们做游戏,这些都可以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当然,不是所有的孩子自发做这些事,必须有人教他们,鼓励他们,甚至有时强迫他们,但只能是温和的强制,否则会适得其反。
4.给孩子树立良好的为人处世的榜样
要培养乐于助人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如果你希望孩子表现得大度、体贴、肯帮忙,你就必须以身作则,示范给孩子们看。要是你言行不一,孩子只会模仿你的行为;这样,即使你把原则和指令讲得头头是道,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