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5600000001

第1章 好奇心比谁都强烈

一个小女孩偶然发现:蚯蚓被断成两半以后,这两半部分都在蠕动,这引起了她的好奇。她把断了的蚯蚓分别放进两个有土的花盆里,想观察一下断了的蚯蚓是否能继续存活。可是妈妈为此却大发雷霆:“一个女孩子,摆弄什么泥巴,没出息!”说罢,就把有蚯蚓的两块泥巴扔出门去。就这么一骂、一扔,有可能断送了一位未来的科学家!

孩子能不能成功,关键是他的兴趣能不能早一些被大人发现和注意。可见,兴趣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兴趣呢?其实很简单,兴趣就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一般说来,人们对于自己所关注的事情或问题总是感兴趣的,所以人们的思想会常常集中和倾向于自己关注的事情或问题,并在谈话中也常常把话题转到这方面来,这就是所谓的“三句话不离本行”。

儿童期的孩子,好奇心很强,求知欲特高,兴趣可以对他未来的活动起到积极的作用。比如,儿童幼年时对汽车或拖拉机产生的兴趣,以后可能转变成对物理学的兴趣。

此外,孩子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对学习活动亦是如此。学习的兴趣问题,一向受到众多教育家的重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浓厚的兴趣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孩子健康成长、取得成功的原动力。心理学家经过长期实践证明,采用生动的、适合孩子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方式,可以成功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不同时期的年龄特征,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和大自然,让孩子有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发掘孩子的内在潜质。

孩子最懂得欣赏“神奇”

有数据表明,孩子在12岁之前,好奇心超过人生的任何阶段,因为对外部世界的强烈陌生感,迫使他们不得不急于去了解和探索社会与自然,然后从探索中认知事物,分析事物的来龙去脉。

好奇心是人的本性,不能满足内心的需求,所以才好奇。成长中的孩子更加好奇,因为在未知的世界,所有事物都是陌生的,好奇就是希望自己能够知道或了解更多事物。

如果你真心希望你的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就得给他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现周围更多的神奇。孩子可以说是最懂得欣赏“神奇”的人了,因为好奇,孩子的成长才有了趣味;因为好奇,孩子的生活才妙趣横生,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发新的视野。让孩子肆无忌惮地发挥他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好好去研究、探索,那么他的人生将是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人生也将多些精彩,多些喜悦。

许多著名科学家的成功都源于好奇心。牛顿对一个苹果产生好奇,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对烧水壶上冒出的蒸汽十分好奇,最后改良了蒸汽机;爱因斯坦从小比较孤僻,但他对罗盘有很强的好奇心。伽利略也是看吊灯摇晃引起好奇而发现了单摆;还有爱迪生小时候看到母鸡孵蛋好奇,甚至自己尝试孵了一天鸡蛋,发现人的体温也可以孵出小鸡……

有这样一则故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问这个圆像什么,幼儿园里的孩子讲出了几十种;小学生讲出十几种;中学生讲出八九种;大学生讲出两三种;社会上的人们只讲出了一两种。为什么答案会越来越少呢?原因是缺少了孩子那种纯真的天性。孩子不会顾及别人对自己的想法是否肯定,而只会从好奇的角度出发,证实自己的发现,表现自己的勇气。而其他的人更多的则是为顾及自己的面子问题——说错会引人耻笑,所以不敢多讲。

在英国的剑桥大学里,传诵着这样一则故事:

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果不其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大哲学家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由此而论,那些多问“为什么”的孩子不是很傻,而是在通过“为什么”来不断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并通过好奇心来积累自己的知识,从而由普通变得伟大。

在德国,有一位著名化学家名字叫李比希,他一生有很多发现,但有一次失误,使他终生遗憾。在一次化学研究中,他把氯气注入海水中提取了碘之后,发现剩余的母液中沉积着一层红棕色的液体。他虽然感到奇怪,但并未放在心上,并武断地认为这不过是碘的化合物,只在瓶上贴张标签了事。后来另一位法国的科学家证实了这种红棕色的液体是新元素溴,李比希才恍然大悟。他因此称这个瓶子为“失误瓶”,以告诫自己。

好奇心是艺术创作和科学发展不可缺少的东西。孩子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都是靠着好奇心而发现的。有一颗充满童真的好奇心是件幸福的事。好奇心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是一种财富。

人是高等动物,应该懂得怎样挖掘好奇心,怎么利用好奇心,怎样以正确的方式表现好奇心,这样好奇心就会渐渐转化为求知欲,才能从不断的“为什么”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了解世界。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让孩子在人生旅途上既能欣赏到美不胜收的风景,又能从中获取有意义的生活启迪,这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和老师的迫切愿望。那么如何来科学地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呢?

1.家长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不要随意否定或不理睬孩子

家长一般忙于工作,对于孩子的提问、质疑、探索,甚至对不同意见往往不理不睬,认为这是孩子不成熟的表现。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我们应该对孩子的好奇和疑问给予支持和鼓励,对孩子的好奇和疑问表示赞赏。

作为父母和老师,要保护孩子旺盛的求知欲,一方面要引导孩子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支持孩子随时提出问题,哪怕是看起来很怪甚至很傻的问题都可以。

由于社会经验有限,孩子常常会提出一些令人捧腹或瞠目的“傻问题”,如“为什么月亮晚上不睡觉?”“男孩子为什么和女孩子不一样?”“爸爸为什么会长胡子而妈妈却没有呢?”……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家长取笑孩子或是置之不理,甚至斥责孩子,那么孩子会感到自己不应该提这些问题。时间久了,孩子把类似的“傻问题”都埋藏在心里。为了不犯傻,即使遇到自己不知道的问题也憋着不问,再不去认真执著地探究问题了,孩子原有的好奇心便会渐渐地冷淡。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很可能提出一些“含金量很高”的问题,让一般家长或教师难以回答,如“为什么电视机会放出图像和声音?”“为什么汽车会跑?”“为什么鸟儿能在空中飞翔,而人类却不能呢?”“为什么青蛙冬眠一睡就是一冬天,不吃也不喝却饿不死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有些家长或教师可能想办法搪塞,如“管那么多干吗?把课本上的东西学好就行了。”或者“这些东西你只要知道答案就行了,不用问那么多。”如果孩子的提问经常遭遇这样的回答,他们慢慢会形成这样的观念:这些问题没有什么意义,和我没关系。这样,也许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就此夭折了。

2.家长和教师要以身作则,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榜样无时不在,在孩子的学习中,教师和家长就是最好的榜样,要表现出好奇心和开放的思想,并准备随时将自己的假定用事实来检验,甚至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传授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广大教育者的责任。成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好奇或“无知”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有些教师或家长为了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形象,总想装出无所不知的样子,搪塞孩子的问题。即使对自己不知道或不熟悉的事物也要装作很了解、很熟悉,草率地给孩子所谓的答案。这样的态度一方面可能使孩子觉得提问题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从而尽量避免提问题;另一方面,一旦教师或家长的“假面”被孩子识破,就可能威信扫地,难以得到孩子的尊重。

3.向孩子发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

有的家长和孩子互相“考问”,以培养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这是值得提倡的好方法。有时是孩子向父母提问,有时是父母向孩子提问,其问题涉及日常生活常识、历史典故、地理知识、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可以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一开始,孩子根据自己课外阅读的知识向父母提问,逼得父母也去阅读这些书籍,从中吸取知识;然后父母也根据书中内容向孩子提问,加深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于是,在互相提问和学习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的视野都得以扩展,知识得到不断丰富。对孩子而言,这种活动有点像游戏,既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又有机会和父母就共同话题进行沟通和交流。多数孩子会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并从中获得巨大乐趣。

不论如何,好奇心是孩子最强烈的心理活动,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起点,是他们强烈要求认识世界的表现,需要家长加以保护和支持,千万不能任意扼杀。为了使今天的孩子明天能成才,家长应维护、塑造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让他们在满足好奇心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健康成长。

同类推荐
  • 德国妈妈这样教自律

    德国妈妈这样教自律

    对德国妈妈来说: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是德式教养的铁律!此书以一个华人家庭在德国的生活与育子经验做为主轴,以简明的生活故事说明一个远嫁德国的妈妈,因为受到了德国教养观的冲击,进而省思中国人的教养观念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而我们又可以从德国的教养观念中获得什么启发。
  • 5分钟让宝宝远离疾病

    5分钟让宝宝远离疾病

    让宝宝健康快乐地生活,是所有母亲共同的心愿。本书从孕育的第一时间开始,向新妈妈们讲述如何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并逐一介绍了如何让宝宝远离先天疾病、意外伤害、心理疾病、习惯性疾病、突发疾病等。以及从春、夏、秋、冬四季入手,让每一位妈妈都能掌握宝宝在各个季节易患哪些疾病,并且从容应对。本书集可读性、实用性为一体,是一部育儿防病的理想参考书。
  • 好女孩是娇出来的

    好女孩是娇出来的

    本书共分十章,分别从女孩要娇着养、不要打骂要沟通、培养女孩“娇好”的心态、让女孩知书达礼、让女孩温柔而善良、培养女孩的娇贵气质、提高女孩的财商、要让女孩吃吃苦、关爱女孩的健康、让女孩懂得自我保护等十个方面入手,为父母在培养女孩方面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 戴牙箍的孩子

    戴牙箍的孩子

    本书从普通读者容易理解的角度出发,以牙齿矫治的程序为主线,分别介绍牙齿矫治前、中、后,家长和孩子该了解些什么及做些什么,并将口腔正畸学的基础知识、技术特点、患者顾虑和注意等问题融合其中。
  • 爸爸妈妈讲给男孩听的励志故事

    爸爸妈妈讲给男孩听的励志故事

    每个男孩都想成为英雄,每个男孩的成长过程中都免不了挨板子。作为父母要知道,棍棒教育起不了作用,不如选择通过故事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树立孩子伟大的理想,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孩子需要励志。当他遇到失败,遭受挫折时,父母应该给他适当的鼓励,激发他们生活的勇气;当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生活迷茫无助时,父母应该给予指点,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引导他去积累成功的能力和品质,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缺的。
热门推荐
  • 凤舞九州

    凤舞九州

    宋靖与赵恒是大学同学,一起穿越到北宋,联袂上演了一幕幕脍炙青史的精彩场景:赵恒:“靖儿,辽兵来犯,你得救朕啊!”宋靖:“这都不叫事,让我来会会他们。”于是,进犯辽兵灰飞烟灭。赵恒:“冗官冗政必须改革,荫补制度必须改变。众卿家意下如何?”群臣:“臣等反对!祖宗之法不可变。”赵恒:“武妃,他们联手欺负朕,快来帮我!”宋靖:“嗯!谁有不同意见,站出来我看看。”群臣:“陛下英明神武,深思熟虑,臣等赞同。”赵恒:“哇哈哈,这才是君臣一心,其利断金嘛!”
  • 舞林艳后

    舞林艳后

    五岁以前,我生活在青楼,却骄傲的像个公主;五岁以后,我生活在皇宫,却成了真正的囚徒;一夜之间我成了孤儿,一夜之间我再也见不到光明;当我稚嫩的双手第一次触摸到那凝脂一般柔和的面颊时,我的心被强烈的震撼了,突然觉得看不看的见对于我已经不再重要;我叫她姑姑!可她的温柔不属于我!我知足了!蜗居在冷宫里,听着围墙外面王子公主们的笑声,我只是淡然的抚着琴弦,秀红姨娘就落泪了,说想起了我的娘亲!我唯一不能忘记的
  • 黑楼幽灵

    黑楼幽灵

    随着旧实验楼的开启,打开的,将是一段如何的旧事?
  • 我的巴西散记

    我的巴西散记

    卡尔卡瓦多山(Corcovado)是里约旅游的一大热点,为什么?巨大的基督神像就在它的顶峰;伊瓜苏大瀑布名扬天下,游历过那里的人无不叹之为观止;还有著名的巴西狂欢节。
  • 美人养成攻略

    美人养成攻略

    她一头扎进浴池,一场穿越之旅正式开始!当身带异能的绝色神偷,化身草包大小姐,顶着一张稀世丑颜,且看她如何翻身作主,逆转乾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龙山有大袍哥

    大龙山有大袍哥

    当年,一个平凡的小山,走出了赫赫威名的袍哥,使那个小山不再平凡。而今,在那个已经不再平凡的小山,又有少年站在山巅咆哮。且看少年走出一条怎样的大袍哥之路!
  • 攻心计:春寒乍雨,卿卿我我

    攻心计:春寒乍雨,卿卿我我

    她,身份不详,却常伴君侧,因一个女人的妒火,君王陨,被迫不远万里奔赴异国,从此命途多舛;他,冷眼旁观,身负血海深仇,伺机以待雪耻之时;他们相识,匆匆离去,回首却沦为陌路;再次启程,会否相依相偎,一如往昔。
  • 梁漱溟传

    梁漱溟传

    本书介绍了梁漱溟一生所想、所写、所为的许许多多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 狩猎在世界毁灭后

    狩猎在世界毁灭后

    夏毅重生了,回到了末日来临之前的一个月,回到了一切的悲剧发生之前。“上辈子,我只是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家伙,只能够眼睁睁看着这一切的发生……但是这一次,只要我还活着,这些悲剧就绝对不会再发生了!”——夏毅
  • 美食菜肴营养百科

    美食菜肴营养百科

    常见营养元素有哪些,它们的来源是什么?如何做到营养丰富和膳食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