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4800000011

第11章 赴伯升茶肆遇仁宗

一寸舌为安国剑,五言诗作上天梯。

青云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话说大宋仁宗皇帝朝司,有一个秀士,姓赵,名旭,字伯升,乃是西川成都府人氏。自幼习学文章,诗、书、礼、乐一览下笔成文,乃是个饱学的秀才。喜闻东京开选,一心要去应举,特到堂中,禀知父母。其父赵伦,字文宝;母亲刘氏,都是世代诗礼之家。见子要上京应举,遂允其请。赵旭择曰束装,其父赠诗一首。诗云:但见诗书频入目,莫将花酒苦迷肠。来年一月桃龙浪,夺取罗袍转故乡。

其母刘氏亦叮咛道:“愿孩儿早夺魁名,不负男儿之志。”赵旭拜别了二亲,遂携琴、剑、书箱,带一仆人,径望东京进发。有亲友一行人,送出南门之外。赵旭口占一词,名曰《江神子》。词曰:

旗亭谁唱渭城诗?两相思,怯罗衣。野渡舟横,杨柳析残枝。怕见苍山千万里,人去远,草烟迷。英蓉秋露洗服脂,断风凄,晚霜微。剑悬秋水,离别惨虹霓。剩有青衫千点泪,何曰里,滴休时。

赵旭词毕,作别亲友,起程而行。于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不则一日,来到东京。遂入城中观看景致。只见楼台锦绣,人物繁华,正是龙虎风云之地。行到状元坊,寻个客店安歇,守持试期。入场赴选,一场文字己毕,回归下处,专等黄榜。赵旭心中暗喜:“我必然得中也。”次日,安排早饭己罢。店对过有座茶坊,与店中朋友同会茶之间,赵旭见案上有诗牌,遂取笔,去那粉壁上,写下词一首。词云:

足蹑云梯,手攀仙桂,姓名己在登科内。马前喝道状元来,金鞍玉勒成行队。

宴罢归来,醉游街市,此时方显男儿志。修书急报凤楼人,这回好个风流婿。

写毕,赵旭自心欢喜。至晚各归店中,不在话下。

当时仁宗皇帝早朝升殿,考试官阅卷己毕,齐到朝中。仁宗皇帝问:“卿所取榜首,年例三名,今不知何处人氏?”试官便将一名文卷,呈上御前。仁宗亲自观览。看了第一卷,龙颜微笑,对试官道:“此卷作得极好!可惜中间有一字差错。”试官俯伏在地,拜问圣上:“未审何字差写?”仁宗笑曰:“乃是个'唯'字。原来'口'旁,如何却写'么'旁?”试官再拜叩首,奏曰:“此字旨可通用。”仁宗问道:“此人姓甚名谁?何处人氏?”拆开弥封看时,乃是四川成都府人氏,姓赵,名旭,见今在状元坊店内安歇。仁宗着快行急宣。

那时赵旭在店内蒙宣,不敢久停,随使命直到朝中。借得蓝袍槐简,引见御前,叩首拜舞。仁宗皇帝问道:“卿乃何处人氏?”赵旭叩头奏道:“臣是四川成都府人氏,自幼习学文艺,特赴科场,幸瞻金厥。”帝又问曰:“卿得何题目?作文字多少?内有几字?”赵旭叩首,一一回奏,无有差错。仁宗见此人出语如同注水,暗喜称奇,只可惜一字差写。上曰:“卿卷内有一字差错。”赵旭惊惶俯伏,叩首拜问:“未审何字差写?”仁宗云:“乃是个'唯'字。本是个'口'旁,卿如何却写作'么'旁?”赵旭叩头回奏道:“此字旨可通用。”仁宗不悦,就御案上取文房四宝,写下八个字,递与赵旭日:“卿家着想,写着'箪单、去吉、吴矣、吕台。卿言通用,与朕拆来。”赵旭看了半晌,无言抵对。仁宗曰:“卿可暂退读书。”赵旭羞傀出朝,回归店中,闷闷不己。

众朋友来问道:“公必然得意!”赵旭被问,言说此事,众皆大惊。遂乃邀至茶坊,啜茶解闷。赵旭蓦然见壁上前日之辞,嗟吁不己,再把文房四宝,作词一首。云:

词羽翼将成,功名欲遂,姓名己称男儿意。东君为报牡丹芳,琼林锡与他人醉。'唯'字曾差,功名落地,天公误我乎生存。问归来,回首望家乡,水远山遥,一千余里。

持得出了金榜,着人看时,果然无赵旭之名。吁嗟涕泣,流落东京,羞归故里。“再持一年,必不负我。”在下处闷闷不悦,浸题四句于壁上。诗曰:

宋玉徒悲,江淹是恨,

韩愈投荒,苏秦守困。

赵旭写罢,在店中闷倦无聊,又作词一首,名《院溪沙》,道:

秋气天寒万叶飘,蛩声唧唧夜无聊,夕阳人影卧乎桥。菊近秋来都烂缦,从他霜后更萧条,夜来风雨似今朝。

思忆家乡,功名不就,展转不寐,起来独坐,又作《小重山》词一首,道:

独坐清灯夜不眠,寸肠千万缕,两相牵。鸳鸯秋雨傍池莲,分飞苦,红泪晚风前。回首雁翩翩,写来思畜去,远如天。安排心事持明年,愁难持,泪滴满青毡。

自此流落东京。至秋夜,仆人不肯守持,私奔回家去。赵旭孤身旅郧,又无盘缠,每曰上街与人作文写字。争亲身上衣衫蓝缕,着一领黄草布衫,被西风一吹,赵旭心中苦闷,作词一首,词名《鹧鸪天》,道:

黄革遮寒最不宜,况兼久敝色如灰,肩穿袖破花成缕,可亲金风早晚吹。才挂体,泪沾衣,出门羞见旧相知。邻家女子低声问:觅与奴糊隔帛儿?"

时值秋雨纷纷,赵旭坐在店中。店小二道:“秀才,你今如此穷窘,何不去街市上茶坊酒店中吹笛?觅讨些钱物,也可度日。”赵旭听了,心中焦躁,作诗一首。诗曰:

旅店萧萧形影孤,时挑野莱作羹蔬。

村夫不识调羹手,问道能吹笛也无?

光阴茬苗,不觉一载有余。忽一日,仁宗皇帝在官中,夜至一更时分,梦一金甲神人,坐驾太平车一辆,上载着九轮红曰,直至内廷。猛然惊觉,乃是南柯一梦。至来日,早朝升殿,臣僚拜舞己毕,文武散班。仁宗宣问司天台苗太监曰:“寡人夜来得一梦,梦见一金甲神人,坐驾太平车一辆,上载九轮红曰,此梦主何吉凶?”苗太监奏曰:“此九日者,乃是个'旭'字,或是人名,或是州郡。”仁宗曰:“若是人名,朕今要见此人,如何得见?卿与寡人占一课。”原来苗太监曾遇异人,传授诸葛马前课,占问最灵。当下奉课,奏道:“陛下要见此人,只在今日。陛下须与臣扮作白衣秀上,私行街市,方可遇之。”仁宗依奏,卸龙衣,解玉带,扮作白衣秀才,与苗太监一般打捞。出了朝门之外,径往御街并各处巷陌游行。及半晌,见座酒楼,好不高峻!乃是有名的樊楼。有《鹤鸽天》词为证:

"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风味肥鲜。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招贵客,引高贤,楼上笙歌列管弦。百般美物珍羞昧,四面栏杆彩画檐。

仁宗皇帝与苗太监上楼饮酒,君臣二人,各分尊卑而坐。王正盛夏,天道炎热。仁宗手执一把月样自梨玉柄扇,倚着栏杆看街。将扇柄敲楹,不觉失手,堕扇楼下。急下去寻时,无有。仁宗教苗太监更占一课。苗太监领旨,发课罢,详道:“此扇也只在今日重见。”二人饮酒毕,算还酒钱下楼出街。

行到状元坊,有座茶肆。仁宗道:“可吃杯茶去。”二人人茶肆坐下,忽见自壁之上,有词二只,句语清佳,字画精壮,后写:“锦里秀才赵旭作。”仁宗失惊道:“莫非此人便是?”苗太监便唤茶博士问道:“壁上之词是何人写的?”茶博士答道:“告官人,这个作词的,他是一个不得第的秀才,差归故里,流落在此。”苗太监又问道:“他是何处人氏?今在何处安歇?”茶博士道:“他是西川成都府人氏,见在对过状元坊店内安歇。专与人作文度日,等候下科开选。”仁宗想起前因,私对苗太监说道:“此人原是上科试官取中的榜首,文才尽好,只因一字差误,朕怪他不肯认错,遂黜而不用,不期流落于此。”便教茶博士:“去寻他来,我要求他文章,你若寻得他来,我自赏你。”茶博士走了一回,寻他不着。叹道:“这个秀才,真个没福,不知何处去了。”茶博士回覆道:“二位官人,寻他不见。”仁宗道:“且再坐一会,再点茶来。”一边吃茶,又教茶博士去寻这个秀才来。茶博士又去店中并各处酒店寻问,不见。道:“真乃穷秀才!若遇着这二位官人,也得他些资助,好无福分!”茶博士又回覆道:“寻他不见。”

二人还了茶钱,正欲起身,只见茶博士指道:“几那赵秀才来了!”苗太监道:“在那里?”茶博士指街上:“穿破蓝衫的来者便是。”苗太监教请他来。茶博士出街楼着道:“赵秀才,我茶肆中有二位官人等着你,教我寻你,两次不见。”赵旭慌忙走入茶坊,相见礼毕,坐于苗太监肩下,一人吃茶。问道:“壁上文词,可是秀才所作?”赵旭答道:“学生不才,信口胡诌,甚是笑话。”仁宗问:“秀才是成都人,却缘何在此?”赵旭答道:“因命薄下第,羞归故里。”正说之司,赵旭于袖中捞摸。苗太监道:“秀才袖中有何物?”赵旭不答,即时袖中取出,乃是月样玉柄自梨扇子,手捧与苗太监看时,上有新诗一首。诗道:

屈曲交枝翠色苍,困龙未际土中藏。

他时若得风云会,必作擎天白玉粱。

苗太监道:“此扇从何而得?”赵旭答道:“学生从樊楼下走过,不知楼上何人坠下此扇,偶然插于学生破蓝衫袖上,就去王丞相家作松诗,起笔因书于扇上。”苗太监道:“此扇乃是此位赵大官人的,因饮酒坠于楼下。”赵旭道:“既是大官人的,即当奉还。”仁宗皇帝大喜!又问:“秀才,上科为何不第?”赵旭答言:“学生一场文字惧成,不想圣天子御览,看得一字差写,因此不第,流落在此。”仁宗曰:“此是今上不明。”赵旭答曰:“今上至明。”仁宗曰:“何字差写?”赵旭日:“是'唯'宇。学生写为'么'旁,天子高明,说是'口'旁。学生奏说:'皆可通用'。今上御书八字:'箪单、去吉、吴矣、吕台。'卿言通用,与朕拆来。'学生无言抵对,因此黜落,至今淹滞,此乃学生考究不精,自取其咎,非圣天子之过也。”

仁宗问道:“秀才家居锦里,是西川了。可认得王制置么?”赵旭答道:“学生认得王制置,王制置不认得学生。”仁宗道:“他是我外甥,我修封书,着人送你同去投他,讨了名分,教你发迹如何?”赵旭倒身便拜:“若得二位官人提携,不敢忘恩。”苗太监道:“秀才,你有缘遇着大官人抬举,你何不作诗谢之?”赵旭应诺,作诗一首。诗曰:

白玉隐于顽石里,黄金理入污泥中。

今期遇贵相提掇,如立天梯上九重。

仁宗皇帝见诗,大喜道:“何作此诗?也未见我荐得你不。我也回诗一首。”诗曰:

一字争差因关第,京师流落误佳期。

与君一柬投西蜀,胜似山呼拜风樨。

赵旭得大官人诗,感恩不己。又有苗太监道:“秀才,大官人有诗与你,我岂可无一言乎?”乃赠诗一首。诗曰:

旭临帝厥应天文,本得名魁一字浑。

今日柬投王制置,锦衣光耀赵家门。

苗太监道:“秀才,你回下处去,持来日早辰,我自催促大官人,着人将书并路费,一同送你起程。”赵旭问道:“大官人第宅何处?学生好来拜谢。”苗太监道:“第宅离此甚远,秀才不劳访问。”赵旭就在茶坊中拜谢了,一人一同出门,作别而去。

到来日,赵旭早起等待。果然昨日没须的白衣秀士,引着一个虞候,担着个衣箱包袱,只不见赵大官人来。赵旭出店来迎接,相见礼毕。苗太监道:“夜来赵大官人依着我,委此人送你起程。付一锭白银五十两,与你文书,赍到成都府去。文书都在此人处,着你路上小心径往。”赵旭再一称谢,问道:“官人高姓大名?”苗太监道:“在下姓苗,名秀,就在赵大官人门下做个馆宾。秀士见了王制置时,自然晓得。”赵旭道:“学生此去倘然得意,决不忘犬马之报。”遂吟诗一首,写于素笺,以寓谢别之意。诗曰:

旧年曾作登科客,今日还期暗点头。

有意去寻丞相府,无心偶会酒家楼。

空中扇坠篮衫插,袖里诗成黄阁留。

多谢贵人修尺一,西川制置径相投。

苗太监领了诗笺,作别自回,赵旭遂将此银凿碎,算还了房钱,整理衣服齐备,一日后起程。

于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不则一日,约莫到成都府地面百余里之外,听得人说:“差人远接新制置,军民喧闹。”赵旭闻信大惊,自想:“我特地来寻王制置,又离任去了,我直如此命薄!怎生是好?”遂吟诗一首,诗曰:

尺书手棒到川中,千里投人一旦空。

辜负高人相汲引,家乡虽近转忱冲。

虞候道:“不须愁烦,且前进,打听的实如何。”赵旭行一步,懒一步,再行二十五里,到了成都地面。接官亭上,官员人等喧哄,都说:“伺候新制置到任,接了一日,并无消息。”虞候道:“秀才,我与你到接官亭上看一看。”赵旭道:“不可去,我是个无倚的人。”虞候不管他说,一直将着袱包,挑着衣箱,径到接官亭上歇下。虞候道:“众官在此等甚?何不接新制置?”众官失惊,问道:“不见新制置来?”虞候打开袱包,拆开文书,道:“这秀才便是新制置。”赵旭也吃了一惊。虞候又开了衣箱,取出紫袍金带、象简乌靴,戴上舒角璞头,宣读了圣旨。赵旭谢恩,叩首拜敕,授西川五十四州都制置。众官相见,行礼己毕。赵旭着人去寻个好寺院去处暂歇,选日上任。自思前事:“我状元到手,只为一字黜落。谁知命中该发迹,在茶肆遭遇赵大官人,原来正是仁宗皇帝。”此乃是:着意种花花不活,无心栽柳柳成阴。赵旭问虞候道:“前者,自衣人送我起程的,是何官宰?”虞候道:“此是司天台苗太监,旨意分付,着我同来。”赵旭自道:“我有眼不识泰山也。”

择曰上任,骏马雕鞍,张一檐伞盖,前面队伍摆列,后面官吏蹋随,威仪整肃,气象轩昂。上任己毕,归家拜见父母。父母蓦然惊惧,合家迎接,门前车马喧天。赵旭下马入堂,紫袍金带,象简乌靴,上堂参拜父母。父母问道:“你科举不第,流落京师,如何便得此职?又如何除授本处为官?”赵旭具言前事,父母闻知,拱手加额,感曰月之光,愿孩儿忠心报皇恩。赵旭作诗一首,诗曰:

功名着态本抡魁,一字争差不得归。

自恨禹门风浪急,谁知平地一声雷!

父母心中,不胜之喜。合家欢悦,亲友齐来庆贸,做了好几曰筵席。旧时逃回之仆,不念旧恶,依还收用。思量仁宗天子恩德,自修表章一道,进谢皇恩,从此西川做官,兼管军民。父母惧迎在衙门中奉养。所谓一子受皇恩,全家食天禄。有诗为证:

相如持节仍归蜀,季子怀金又过周。

衣锦还乡从古有,何如茶肆遇宸游?

同类推荐
  • 遇见你,遇见爱

    遇见你,遇见爱

    初次邂逅,边境小镇正烟雨迷蒙,她翩翩走来坐在他身旁,画一般动人,他听到了自己心跳的声音。清迈小城,他们爱上同一首歌,就像在某个瞬间忽然发现自己爱上了面前这个人一样,相见恨晚。然而,她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纵使千般万般愿意,又怎么忍心让他陪她痛苦?唯有不告而别。他开始寻找,寻找那个看似虚无缥缈的影子。思念已经占据他的整颗心,为了她,他用尽全部热情,几乎忘了自己……两年后,在别人的婚礼上,他们终于重逢.可面对他的深情表白,她步步退缩,始终不愿道明内心隐痛。只是,这一次,她已不是当年的小女孩,无论如何不会再放开他的手。他的心,就是她停泊的方向。
  • 十七年表

    十七年表

    本书叙述了1990年至2006年间一个当代中国平庸青年的成长历程,萨达姆从1990年登上《新闻联播》,到2006年被绞死,权势起伏贯穿其间。这十七年被作者定义为有别于传统意义的“萨达姆时期”,也可看成那个时代青年的成长年表。如曹寇本人所说,“或许两相参照倒别有趣味”。和曹寇一如既往独树一帜的语言和结构一样,这个小说仍然是曹寇式的,但更加绵密和平实,语言也更为简洁、质朴、野性、畅快。小说在成长的快乐与迷惘中,折射出的是某种反都市的迷思。
  • 文艺启示录

    文艺启示录

    文艺启示录,一个发生在平原大地上的渺小故事,主人公刺荨麻因为精神压力吃下五石散导致失忆,一觉醒来发现身边躺着一个柔软而温暖的姑娘,可他并不认识这个姑娘,他必须用小机灵查清这些,曲折的脑细胞修复,最后走向自我的放逐。一个不长的故事,一个有姑娘的故事,一个颠覆思想的故事,一个破碎而凌乱的故事,一个极其清晰的故事。
  • 金色德蓝岛之度亡经传说1

    金色德蓝岛之度亡经传说1

    金色德兰岛之度亡经传说1》是一朵冒险与阴谋并蒂而生的奇葩。在神秘的金色德蓝岛上,埋藏着一件拥有魅惑人心、强大魔力的宝藏——度亡经。马赛人世代守护着它,玫礼雅公国秘密探寻它,浮华的面具下,是一颗绝望的心……我叫硕果果,今年十六岁,在与考古学家父母失散后,误闯进这个不属于我的复杂世界。
  • 南海诡岛(天眼2)

    南海诡岛(天眼2)

    神秘莫测的南中国海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远古变异物种,二战时日军为何要把浓缩铀藏在孤岛中,又与当年的纳粹德国有何关联?岛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比例巨大的恐怖生物?大量毒蛇保护着无数神秘财宝,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传说中能吞吃巨轮的史前奥特瓦生物又是什么?
热门推荐
  • 叶迷蓝

    叶迷蓝

    现实很少的完美邂逅不信命的女汉子徐娅骊在一次偶遇如偶像剧般跟左晓禹相遇她带着一个拥抱去等待她的青春余韬的冷漠让徐娅骊慢慢的失去当初的热情他为她动心过但他还是放弃了她他在三年后没有给她想要的答案他(余韬)五年前给了她心里的答案他们又如何书写他们叶路
  • 夔魍笔录

    夔魍笔录

    一件世代相传的古物,牵涉着几千年前一个不为人知的巫族——相依为命的姐姐突然失踪,神秘男子带着某种目的刻意接近,从小到大的青梅竹马变得言行古怪,众多诡异的事件也随后纷至沓来……我身上的龙子骨,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 情逢对手,神秘妻子买一送一

    情逢对手,神秘妻子买一送一

    邵青秋偷东西不成反被阴,“被迫”接了个单子。而那个单子竟然是要她把已经成为男人大哥妻子的“自己”,偷出来。开神马玩笑……可事情接踵而来,她似乎被卷入某个漩涡,但是——哼,她又不晕船!看她如何游刃有余的见招拆招,大捞特捞,然后拍拍屁股拎着小跟屁虫一起走人!咦……不对,剧本不对啊导演……小跟屁虫的爹地怎么也跟、出、来了!?
  • 青少年知识博览1

    青少年知识博览1

    本书几乎囊括了自然天地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它涉及的知识点较全:每一个知识面都包含若干知识点,知识点语言生动、内容严谨,又配以图片说明,足以让读者一目了然,可谓不折不扣的“百科全书”。本书每章都是一个特定的知识领域,章内再按各知识领域的内容特点分类一一展开细述,便于读者查找、阅读。
  • 樱花泪之天使的芭蕾

    樱花泪之天使的芭蕾

    楔子又是那个樱花盛开的季节,他亦花心却只宠她,她淡然回应,心中却充满悸动.他与她相遇在六年前那个遍满樱花的地方,依旧是那樱花盛开的季节.那年他九岁,她七岁.
  • 王爷,王妃太妖孽

    王爷,王妃太妖孽

    她穿越到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父亲不疼,继母看她不顺眼,妹妹想置她于死地,遇到各种带莲花,心机表然而辛好有他,让她在这人世间感觉到了温暖欢迎入坑
  • 神魔计划

    神魔计划

    西元历5402年,人类科技迅速发展,以太能使人类拥有无穷无尽的能源,空间传送技术使人类探索了整个星辰大海,概念武器可以一次抹杀大量星系,人类迎来了一个辉煌的时代。。。。。但这和主角毫无关系。金项,一个二世祖,被老爸扔进军里历练,本想混吃等死,却因强壮的体格被一位将军看中,成为“神魔计划”的执行者。。。
  • 步步惊情,总裁太霸道

    步步惊情,总裁太霸道

    某女:“老公,对于‘爱’你有什么看法?”某男一个翻身将某女压在身下,邪魅勾唇:“看法是没有,做法倒是有很多。”因为某女一时脑抽的问题,一晚上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九九八十一式炮制法。相传为了她,他兄弟反目、背信弃义、忤逆父母、杀害未婚妻,可有一天,属下来报。“boss,有人说新夫人是个冒牌货。”“封了那人的嘴。”“boss,有报纸说新夫人杀了自己的亲姐姐”“封了那家报社。”“boss,法院来了传票,要抓走新夫人。”某男俊脸一沉,“去告诉新夫人,叫她不要怕,一个人不让我们在一起,我就黑一个人,全世界不让我们在一起,我就黑了全世界。”
  • 仙剑之仙缘

    仙剑之仙缘

    蜀山,人们向往的地方,都说长生不老,他们真的不老吗?身焕奇香,天子降之。立其为后,永保太平。看他们的修仙路。
  • 爱上冰冷的鱼

    爱上冰冷的鱼

    我们从相识相爱相恋再到分手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