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3300000022

第22章 书院贡院,乐育陇上群英

如前所述,兰州的文化教育与士人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士人的大力推动,就不可能产生昌盛的兰州文化教育。据《兰州市志·教育志》载:清代,封建教育步入鼎盛时期。儒学沿袭明制,且有扩修;自雍正年间起,书院官办,成为准备科举的场所。仅城区就开办兰山、五泉、皋兰、求古四大书院,其中兰山书院为甘肃最大的省立书院,以藏书丰富闻名全国,山长多饱学鸿儒担任。清中叶以后,生员多达三四百人。19世纪末,科举制度衰落,“西学”逐渐传入,改良书院,开办新学,兰州士人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开办新学。如清代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的兰州人刘尔炘辞官归里后,致力于地方文化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设塾教徒3年,主讲五泉书院7年,任甘肃高等学堂总教习5年。亲自创办兰州第一所小学校——高等小学堂。兹后又集资建中学一所,小学3所,接办兴文社,创立乐善书局,修建五泉书院,创办修学社,为民国时期的文化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开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兰州建立甘肃文高等学堂(今兰州一中的前身),光绪三十年(1904)年附设师范馆,为甘肃办师范教育之始。同年,陕甘总督崧蕃命候补知府杨增新于甘肃制呢局厂西开办武备学堂,为兰州办军事教育之始。

民族教育在这一时期也开始蓬勃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回族教育。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回族轻文尚武,文人少而武士多,中国传统教育发展缓慢,一直影响着民族的发展与繁荣进步。清代甘肃穆斯林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此起彼伏,清廷在武力镇压的同时,采取怀柔政策,通过文治实行教化,倡导设立专门招收穆斯林子弟的书院、义学。但由于明代曾以强制同化而引起过“胡人”反感,清廷曾以镇压而激怒过穆斯林,因此穆斯林群众认为学了汉字,读了汉书,就会被同化,所以穆斯林多雇人代学,拒绝学习汉文化。但兰州地区的回族穆斯林中,读书应试的有识之士还是有的,特别是清代在科举考试时,有意识地注意录取回族士子,从而使一些回族士子获取了功名。如皋兰县的马世焘(公元1809-1875年)为清咸丰乙卯(公元1855年)科举人,金县(今榆中)马仲律为同治甲戌(公元1874年)进士,曾任五泉书院山长,著有《雪案拾遗》。兰州回族士子的进入仕途,有力地影响和促进了兰州地区少数民族的士人文化。这一切,无一不浸透着兰州州县官员和地方士绅的心血。

士人在对兰州文化教育的大力推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段坚首办书院、四大书院的设立、左宗棠倡导筹办兴办新书院、重建旧书院、重视启蒙教育、奏准实施的陕甘分闱等,这几件事都是士人所为,都对兰州文化教育的发展有着划时代的作用。

兰山书院是雍正十三年甘肃巡抚许容奉旨创建的,故址在今秦安路兰州三中,乾隆三十年(1765年)总督杨应琚、五十年总督福康安、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总督长龄、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总督恩特亨额、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总督左宗棠屡次修葺,至光绪元年形成了一组宏大的建筑群,中为文仁堂,后为敬逊堂,又后为射园(已废);敬逊堂两厢为斋房,东南隅小院一,为书库;西北小院二,其一为掌院住宅,一为客厅;文仁堂左右为耳房,为东、西官厅,东斋四院,西斋三院;前为仪门,门外为监院官舍,东为书斗房,又前为大门,门外东、西坊表二:曰兴贤、曰育才。兰山书院是甘肃最大的省立书院,以其藏书丰富而闻名。乾隆时期有藏书204种,有钦定四书、十三经书版2067块。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书库着火,藏书尽数被焚。光绪元年以后,在陕甘总督左宗棠、杨昌浚的大力扶持下,书院逐渐得以恢复。兰山书院历任著名山长有:盛元珍(江苏常熟人)、牛运震(进士,山东滋阳人)、张位(翰林,甘肃秦安人)、秦维岳(翰林,皋兰人)、吴可读(进士,皋兰人)、张澍(进士,武威人)、张美如(翰林,武威人)、张国常(进士,皋兰人)等。

五泉书院为兰州府立书院,地址在兰州府北后街(今贤后街),为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布政使屠之申、翰林秦维岳等捐银创建。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兰州知府栗垣、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兰州知府铁珊先后进行重修。庭院式平面布局,中为讲堂,堂西北小院为掌院住宅,宅堂后院为圣厅及左右斋房,堂东院为退省斋,西院为惜阴轩,前为仪门,门外左右为书斗房,东小院为监院住宅,南为大门。据记载,五泉书院在道光年间有藏书52种、156套,另有《学庸浙通》书版46块。曾任五泉书院著名山长的有:卢政(举人,皋兰人)、刘尔炘(翰林,皋兰人)等,他们均为陇上著名学者,培育人才甚众。五泉书院在城市改造中被拆除,移建于雁滩公园内。

求古书院地址在兰州贡元巷(今兰州市少年宫和城关区教育局所在地)。光绪八年(1882年)五月,陆廷黻接任学政后,发现平(凉)、庆(阳)、泾(州)、固(原)、宁夏五属考生的试卷“文俱浅薄”,遂与总督谭钟麟商酌,于光绪九年将省城旧有考棚改建为求古书院。中为讲堂,堂后为客厅,宅门内为上房,为东、西厢房,西小院为掌院住宅。讲堂后东小院为监院住宅,西小院及讲堂前东西厢俱为斋房。时敏斋三院在西斋后,仪门南向,大门及栅门俱东向,照墙前旗杆二,南、北坊各一。

皋兰书院是由清道光二十二年右营参将废署改建,二十九年重建。中为讲堂,堂北上厅掌院居之,堂南下厅监院居之,堂左右两厢及上厅后两小院、下厅西小楼俱为斋房,仪门外有楼,楼下左右耳房书斗居之,前为大门,门外甬道南为坊表。光绪三十一年改为皋兰县高等小学堂,后又改为皋兰区小学,民国三十七年为皋兰县政府驻地,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曹家厅小学,“文化大革命”后成为城关区检察院。今废。

清光绪以前,陕甘合闱,兰州地区的士子需到一千多里外的西安参加乡试,考取举人资格,路途遥远,费用昂贵,很多经济条件较差的士子皓首穷经,也无法参加乡试,严重阻碍了兰州士子的仕进之路,也制约了兰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同治十二年(1873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奏请陕甘分闱,甘肃士子在省城兰州乡试。经朝廷批准,于光绪元年在城西北郊外海家滩(今兰大二院处)建成甘肃贡院。贡院基纵百四十丈,横九十丈,外筑城垣,内建棘闱。中为至公堂,堂前为明远楼,楼左右为南北号房,西为龙门,为连三门,为大门,均有穿廊,大门左右有雨廊,有点名厅,有搜检厅,左廊尽处有土地祠,前为闱墙,有南文场门、北文场门,门内俱有点名厅,门外迤南为外官厅,为外供给所;至公堂后有牌坊、栅栏,栏内南为执事委员厅,北为授卷所,后为观成堂,堂前有水池,池有桥,左右有公字过厅,南为监临部堂署,为提调道署;监临署后为内供给所,署东为对读所,北为监视道所署,署东为各房科,为誊录所,为收掌所;堂左右为走廊,中为穿廊接内廉门,门左右为官厅,门内左为监试署,右为内收掌署,中为衡鉴堂,堂左为南衡文署,右为北衡文署,后为雍门,门内左为南五房,右为北五房,东为录榜所。至公堂是纠察官防总摄闱场事务的大员(称临监)和在考场提调监试的官员(称外帘官)办公的地方,门楣上悬左宗棠亲笔所书“至公堂”匾。门两侧悬挂左宗棠撰写的楹联:“共赏万余卷奇文,远撷紫芝,近搴朱草;重寻五十年旧事,一攀丹桂,三趁黄槐。”后来,原标志性建筑三层楼阁“明远楼”迁五泉山,作为五泉山中轴线上一座重要建筑。甘肃贡院的建成,对全省文教事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吴可读曾为贡院撰192字楹联,热情赞扬了左宗棠力主陕甘分闱成功,是甘肃建省二百多年来,破天荒的一件重大举措,甘肃当局和学子都要饮水思源,不要辜负“名相”左宗棠爱惜人才,建设贡院的德政;并以甘肃悠久的文明历史和雄奇壮美的锦绣河山,鼓励甘肃学子们寒窗苦读,书写出像甘肃山河一样气势壮阔的好文章来,以报答“名相”的恩泽。其联为:

二百年草昧破天荒,继滇黔而踵湘鄂,迢迢绝域,问谁把秋色平分,看雄门四扇,雉堞千寻,燕厦两行,龙门数仞,外勿弃九边桢干,内勿遗八郡楠,画栋与雕梁,齐耀于铁马金戈以后,抚今追昔,饮水思源,莫辜负我名相怜才,如许经营,几番结撰;

一万里文明培地脉,历井鬼而指斗牛,翼翼神州,知自古夏声必大,想积石南横,崆峒东矗,流沙北走,浩瀚西来,淘不尽耳畔黄河,削不成眼前兰岭,群山兼众壑,都奔走于风檐寸晷之中,叠嶂层峦,惊涛骇浪,无非为尔诸生下笔,展开气象,推波助澜。

清末,兰州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如甘肃文高等学堂与武备学堂。这两座学堂均位于今畅家巷东段一带。甘肃文高等学堂附设的师范馆先后毕业学生2班,共135人。武备学堂民国二年停办。

同类推荐
  • 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从民间神灵、传统节日、礼仪禁忌、民族婚俗、生肖文化、民间游戏、神话传说、华夏饮食、民族服饰、中华民居、民族工艺十一个方面展现了一幅中华民俗的多彩画卷。
  • 中华茶道(第二册)

    中华茶道(第二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民俗实用对联(下)

    民俗实用对联(下)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一部分。民俗对联则是最具实用性的对联。本书从工商百业中选取名联,又选取一些妙联趣事以飨读者。
  •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从上古到明代陕西境内的帝王陵墓,详细阐述了不同时期概况、各陵的形制和墓主人以及不同时期帝王陵的特点等。以精确的考古数据作支撑,以小资料链接作为知识的补充外延,充实了全书内容。图片精美,大部分由作者亲自拍摄,可观度较强。
  •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读过本书的这些故事以后,大家应该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了。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礼让都是人重要的品德。只有礼让了,世界才会和平,社会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爱。
热门推荐
  • 帝少的特工狂妻

    帝少的特工狂妻

    【男强女强,重生含校园,此文慢热,龟速更新,慎入!】“邢先生,你迟到了。”绝美的女子坐在车头,精致的手枪对着面前的男子,枪口缓缓地扫过,“挥霍我的时间,命根子不想要了?”忽然眼前一黑,她脸色瞬变,轻启的红唇被他的唇堵上,她挣扎着要推开他,却被他桎梏着。只听那磁性的声音轻笑一声:“今晚任你处置,邢太太。”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维天不易

    维天不易

    如果命运就这样束缚着你,不如从这一刻起与命运为敌。——献给许许多多的青春、热血与梦想。
  • 实梦穿越

    实梦穿越

    现实中发生的事,梦境中出现,穿越体验生活
  • 混源道尊

    混源道尊

    为情而杀人的宋卓,为爱卖掉了自己的灵魂,来到雾语大陆,踏上自强之路,为情举匕屠万人,令那天地悲戚,亡魂四溢;为义,持一匕独舞天地之间,致万物凋零,万山俱灭,伏尸万里;为孝以万物为子,以天地为局,摆玲珑棋局,弑万古,灭往昔。无情之人,杀!无义之人,杀!不孝之人,杀!以杀正名,以杀塑心,以杀证道,若世人无情,无义,不孝之,誓以己为源,以天地为阵,诛万雄,杀群豪,动九幽,乱天地。
  • 白马夜行

    白马夜行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 警神笔记

    警神笔记

    王雷是一个在军队服役了七年的特种兵,因为违反了军令退役复原,被安排进老家杨柳镇的派出所,成为了一个小片警。自打上任伊始,辖区内外积压多年未破或者接连发生的大案要案,一个接着一个被他成功破掉。一个小小的片警成长为一代警神的传奇故事!
  • 错位童话,我们之间

    错位童话,我们之间

    我们之间就像一个童话故事,可是我们却没有故事那样美好,因为我们的故事属于错位童话。
  • 扫迷帚

    扫迷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蟒龙策

    蟒龙策

    那一年他一剑弑神。那一年他封号镇渊。那一年天地要万物为奴,那一年千朝为奴,那一年汉唐烽火千万里,那一年汉唐无数儿郎血洒天际,只愿汉唐黑龙旗飘扬万世!自己建了个讨论群,太学府:45860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