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帽子也不能随便戴
在日本有一句很著名的格言:"如果给猪戴高帽子,猪也会爬树。"这句话听起来虽然有一些夸张,但是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一个人能够得到别人的赞扬和鼓励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一种发挥巨大欲望的力量。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那么就一定要具有这方面的优秀素质。
莎士比亚也曾经说过:"假如你不具有某种美德的时候,那就假设你已具有。"
给别人戴高帽子的人,往往是希望通过这顶高帽子能够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利益。我们为了自己的这些利益,多送别人一些高帽子吧,这样做事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高帽子"一定要戴得恰到好处,恭维的话更是要说得坦诚而得体。
而且高帽子背后戴要比当面戴的效果好,但是,对于不了解的人,最好不要先进行深谈,要等到你发现对方喜欢哪一种赞美之后,你们再进行更深一步的交流,而最为重要的是不要随便就给人戴高帽子,因为也有人是不吃这一套的。
在清朝《一笑》里面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古时候,有一个人非常喜欢给别人戴高帽子,而且有一次甚至当众说道:"我虽然不才,但是我却非常了解奉承之道。我还有一个愿望,就是要把一千顶高帽子戴给我最先遇到的一千个人,到目前为止我已经送出了九百九十九顶高帽子,现在只剩下最后一顶了。"
这个时候有一位长者听完他的话频频摇头,说道:"我就不相信了,你这最后一顶高帽子是无论如何也戴不到我头上的。"
这人听完老人的话之后,忙拱手拜道:"老人家您说的极是。我从南到北,可以说闯荡了大半辈子,但是像先生您这样秉直、不喜欢被人奉承的人真的是太少见了。实在是让晚辈敬佩。"
当这个老头听完这个人的这些话之后,顿时得意地摸了摸自己的胡须,哈哈大笑道:"你还真算得上是了解我的人啊。"而这个人听完这句话之后,也立即哈哈大笑起来:"恭喜恭喜啊,我这最后一顶高帽子算是给先生您戴上了。"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从古至今是很少有人能够拒绝"高帽子"的,而送高帽子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在对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对方戴上,这样的话,不管是戴高帽的人,还是被戴的人,都感到非常自在、受用。
日本曾经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女作家佐藤爱子,在她还是妙龄少女的时候,她几乎没有读过任何小说。而她在二十七岁和丈夫离婚之后的一天,她的那位当作家的父亲再读到她写给自己的信时说道:"这个孩子可以写书了。"
当然,最后也正是由于父亲的这句话,使得佐藤爱子在自己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开始进入文坛,她每天都在不停地进行写作,最后终于获得了"直木奖"。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戴高帽子很好,但是也要戴得合乎尺度才可以。
晓楠和琪琪在同一家展会公司上班,俩人业绩差不多,但晓楠的经验更丰富一些。但是老板却派琪琪去南京的展会,晓楠则去西安。对此,晓楠很不服气:凭着自己优秀的应变能力和推广经验,怎么也应该是她去参加南京的展会,要知道,西安那个展会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层次上都和南京的展会没法比。可是,老板就是把去南京的机会派给了琪琪。
后来才知道,是琪琪的马屁拍的响,几句赞美的话,加一个 Colibri牌烟具,就把飞往南京的机票弄到了手。更让晓凡感到不平的是,月底的季度奖,琪琪比自己多拿了300块钱。300块钱不算什么,可是却代表着老板对员工工作的认可程度。因此晓楠很气愤觉得自己和这样一位马屁精做搭档,再加上遇到一位吃马屁的上司,真是倒霉透顶。
正当晓楠生闷气的时候,琪琪却在准备着与男友的约会,而老板与家人则在品尝琪琪从南京带回来的板鸭,享受着被员工孝敬的得意滋味呢。
人是高级动物,除了要满足物质需求外,还需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每个人都希望被赞美,被肯定、被尊重,被表扬,这是天性。晓楠与琪琪的竞争中,败就败在她不会讨老板欢心,不会奉承。
要想在现在的社会上立足,不能滥拍马屁,也不能一声不响,人要会拍马屁才行。给他人巧戴高帽子,是成为一个受欢迎的现代人的必备手段,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更是事业成功的良性催化剂。巧妙地运用高帽,会让你的上级欣赏你,让你的同事帮助你,让你的工作进展的更顺利,同时也不失自己做人的尊严和修养,事业的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
别人对你的赞美往往容易让你产生虚荣心,让你有一种满足感,但是当你发现他们有些言过其实的时候,你就会有一种被他们愚弄的感觉。所以,如果你控制不好这个尺度的话,那么你就最好不要去进行恭维,不要随便给别人戴高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