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利益面前不要昏了头
自古以来,贪婪惹祸的例子并不少见,在金钱与利益上,人们很难克制住自己,从而沦为金钱的奴隶。贪婪的人往往把金钱的功能扩大化,将有"钱"能使鬼推磨推崇为至理名言,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只见小利而不见大害,结果却是因小失大,占小便宜吃大亏。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势力一天天强大,但秦穆公不满足于自己的势力范围,想进一步扩张领土。
秦国驻郑国的大使杞子,了解秦穆公想要扩张版图的心思,就派人回国向秦穆公报告自己掌管着郑国都城北门的钥匙,如果秘密派兵来郑,就可以得到郑国。秦穆公知道后非常高兴,但是在向大夫蹇叔征询意见时却没有得到支持。大夫蹇劝谏秦穆公说:"郑国虽小,但远在千里之外,很容易走漏风声,很难取胜,如果失败了会损失惨重。"秦穆公急于扩张领土根本听不进劝谏,最后还是派兵东征。秦穆公的固执己见令蹇叔非常担忧。
果然不出蹇叔所料,在秦军出发后不久,郑国便得到了消息,将交通要道用乱木堵死了,就在秦兵搬木头之际,郑国埋伏的军队从四周包抄过来。秦军前有围堵后有追兵,进退两难。顷刻间,秦军或被俘、或被杀,其将领全部被俘,全军覆没。
秦穆公因贪图眼前的利益,只见利益不见大害,连劝谏也听不进去,最终落得惨败。扩张领土对于国家的强大发展是有好处的,但是在利益面前,我们应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权衡得失,不能像秦穆公一样只看得见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事后的后果。
贪婪惹祸端的事列并不少见,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一样,多少官员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贪欲而一步步走向腐败,让一辈子打拼的事业也划上了休止符,落得人财两空。贪小便宜吃大亏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能自律的却并不多,人们都喜欢占便宜而不喜欢吃亏,认为占了便宜有成就感,但是却不知道不贪小利成就会更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个叫孟信的官员,为官清廉,待人宽厚仁慈,从不接受"贿赂",即使有人送礼给他,他也是双倍奉还,因此他深受百姓爱戴。
有一次,有一位老人为了感谢他给他送来了一些酒和肉。孟信很高兴地接待了他,还嘘寒问暖。吃饭的时候,孟信却拿出了自己的酒,并让人端来了下酒菜。孟信对老人说:"我来贵郡任职,从无任何人送礼给我,只有您给我送来了这些礼物。我很久只吃素不沾荤了,如今我为了收下您老人家这份深情厚意,就收下您送来的一点肉吧。但酒我这里有,就不劳您破费了。"老人听后十分高兴,又向孟信拜了一次,拿出带来的肉献给孟信,带着自己的酒离开了。他的清廉简朴也在乡间传开了,人们都很尊敬他。
孟信不喜欢官场,所以后来就辞官回家了,因为他为官清廉,还常常自己掏腰包,所以没有什么积蓄,日子过得十分的清苦。家里什么都没有,仅有一头耕作的病牛。为了生活孟信就到外地经商了。在他经商期间,为生活所迫,他的妻子让他的儿子拉着那头牛到市场上去卖。因为去市场之前,这头病牛被好好的喂养了几天,精神状态不错,所以卖了个好价钱。他的儿子用这些钱买了一些粮食。
孟信经商赚了些钱回来,本想买一些粮食,但回来却发现那头病牛不见了。在被告知牛被卖了之后,孟信很生气,让儿子把钱还给人家,把牛牵回来。儿子说钱都买了粮食,孟信于是就把自己做生意的钱拿出来,让儿子带着他去把那头病牛牵回来。孟信登门道歉,告知买牛的人病牛的事情,把卖牛所得的钱连同这些天的草料钱一并交给了买牛的人。买了牛的人被孟信的诚信所感动,逢人便说孟信讲诚信,还请来了兽医帮孟信治好了病牛。后来,孟信的名声越来越大,生意做得也越来越大了。
孟信深知贪小利的利与弊,所以宁可清贫度日也不愿占一点便宜,为官的时候清廉,做回百姓了则讲诚信。他的诚信为他赢来了好的声誉,为他经商打开了门路,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所以不要处处想着占便宜,有时候宁可自己损失点也不能亏了人家,这才是正确的为人之道,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