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恶小不为,善小不弃
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韩非子有言:"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前者是说大的成就都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后者告诉我们大的错误都是由小事发展变化而来的。做人做事,应该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小事虽小却是成事与败事的关键。不要因为坏事影响小,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善事影响不大,不会有大的作为,而不去做。无论是善的还是恶的,只要是有益的就应该去做。
西方有一则童谣:
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个马掌,
丢了一个马掌,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将军
损了一位将军,败了一场战争,
败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这则童谣来源于下面这个历史故事:
一切都因一个铁钉引起。
这是一场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战争,成败决定着谁来统治这个国家。
敌方带领的军队正迎面扑来,国王这次准备拼死一战。
在战争开始的当天早晨,查理三世派了一个马夫去备自己最喜爱的战马,马夫就去找了当地最有名的铁匠给这匹马打掌。马夫很急,对铁匠说:"快给它钉掌,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铁匠回答说:"你得等等""前几天我给国王全军的马都钉了掌,现在我得打点铁片来。""我等不急了。"马夫不耐烦地叫道,"敌人正在推进,你有什么就用什么吧。"铁匠不语,埋头干活,在钉了三个掌后发现没有钉子来钉第四个。"我需要一两个钉子。"他说,"得要点时间砸出两个。"马夫一听,火了,"我告诉过你我等不了了。""我听见军号了,你能不能凑合?"铁匠答道:"我能把马掌钉上,但是不能像其他几个那么结实。""能不能挂住?"马夫问。"应该能,"铁匠回答,"但我没把握。""好吧,就这样,"马夫叫道,"快点,要不然国王会降罪到咱俩头上的。"就这样,这匹马上了战场。
两军的交锋时刻,一些士兵退却了,查理三世为了鼓舞士气,策马扬鞭冲向缺口,他还没跑到一半,不料,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翻在地,国王也被掀翻,还没等他抓住缰绳,受了惊的马跳起来逃走了。它的士兵纷纷撤退,敌人的军队包围了上来,查理被俘获,战斗以失败告终。
后来就有了这个童谣。
一颗小小的钉子竟然可以导致一个国家的灭亡。
一个国家的灭亡竟由一支小小的铁钉引起,所以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有时却有它决定性的作用。就如这一颗钉子。如果国王能早些备马,如果马夫不要那么急躁,如果铁匠坚持,那么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但现实生活中却没有那么多如果。一个帝国的喉咙竟被一颗钉子给卡住了。
一颗铁钉亡了一个国家,而一颗大头针却成就了法国的银行大王恰科。
法国的银行大王恰科在读书期间就立志要在银行界谋职。一开始他就去了一家最好的银行应聘,对于这家银行来说,这个毛头小子太不起眼,求职失败。之后他又去了其他几家银行,结果还是不尽人意。但恰科要成为一名银行家的决心并未受到影响。
一天,他自告奋勇地直接找到了那家最好银行的董事长,希望被雇佣,然而与董事长一见面就被拒绝了,这已经是被拒绝第52次了。当他失魂落魄地走出银行时,看见银行大厦门前有枚大头针,为了避免伤到他人,恰科就把大头针捡了起来。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那家最大银行的录取通知书就来了。原来昨天他捡大头针的事恰巧被银行董事长看见。董事长认为如此精细小心的人很适合当银行职员,所以改变主意决定录用他。
后来他在银行界平步青云,功成名就,成为了法国的银行大王。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恰科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因为一枚大头针,但大头针确实助了他一臂之力,大头针人人能捡,未必人人会捡,恰科正是因为重视小事才会有今天的成就,于细微处见差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生活如链条,环环相扣。在生活中我们不应以事情的大小决定事情的轻重,做人做事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做到恶小不为,善小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