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兰州气候转入平稳,春风和煦,春草盈野,桃红柳绿,务必节前上坟扫墓。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族长率族人祭拜家庙,祭扫祖坟,宰猪献盘,祭后分祭肉。人们提着菜盒子,盛一些韭菜炒鸡蛋之类的小菜,带些馍馍、水酒、往生钱(烧纸)、香烛,扛个铁锨,到四野荒山,各自坟地,为坟茔添土,堵塞黄老鼠所打土洞,并在坟顶用土块压一张往生钱,谓之“挂纸”,表示后人给先人上过坟了。再拈香,供献菜肴,焚纸,磕头,泼洒酒菜,然后坐坟前野餐,或划拳饮酒。这应为寒食节禁火,只吃冷食的遗俗。祭奠先人,踏青赏景,兼而有之。可除一冬郁闷之气,饱纳大好春光的清新之气,精神为之一振。兰州进士王烜于1953年写《清明墓祭》纪实:“清明扫墓节,遗俗在阿乡。宿草晨添土,野餐风送香。纸焚追远意,蔬荐及时芳。嘉木当春桓,还宜近垄旁。”解放后,人民政府倡导清明前后植树造林,兰州市民在南北两山植树,担水背冰灌溉,蔚然成风。正与古人清明植树的古俗相合,并发扬光大。
清代,清明节这天,将兰州府城隍庙的城隍爷木雕像,抬至安定门外龙尾山下厉坛的城隍行宫,兰州知府、皋兰知县等设馔致祭,士民共同祭拜,称为“春祭”。外地寓居兰者,将往生钱装入黄表纸信封内,外书某省某县,某某已故亲属之名,装封者姓名,赴厉坛焚烧,谓之“带包”。亦可在府城隍庙带包,庙内有两座大铁焚纸炉,即为焚包处所。民国时此风犹存。解放后,仍有土葬,人们去坟地扫墓,礼仪与昔日差不多。但有东南一带移民,扫墓时,大放鞭炮,意在宣示有后人上坟。20世纪60年代以来,提倡火葬,人们去华林山火葬场,奉出已故至亲的骨灰盒,拈香、献花、焚纸祭奠。各学校、机关、厂矿、部队集体去华林山烈士陵园为烈士扫墓,敬献花圈、花篮,缅怀烈士丰功伟绩,激发爱国主义精神,这已成新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