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听说月娥今天要登月,她的好友、普校老同学梅秀、冷江凌云以及从小在月球上就相识的吴毅刚,早早来到上海空天机场为她送行。他们在候机大厅里闲谈,是梅秀第一个看到月娥进入大厅。她高兴地说:“你们看,月娥来了!”
月娥穿着一套素雅大方的紧身调温服,身后跟着一个浅灰色自行旅行包,朝他们走来。
“月娥,你今天这身打扮好漂亮哇。”梅秀迎上前去。
“我怕一路上温度变化不适应,提前把这身调温服穿上了。”月娥握着梅秀的手说。
梅秀看着她的自行旅行包,便问:“怎么没带着阿芳一块儿登月?”
“我本来也是打算让她和我一起去的,”月娥说,“只是早几天突然接到月盟通知,他们已禁止携带智能型仿真机器人登月,这才没带。”
“这是为什么?”冷江凌云不解地问。
“听说是因为仿真机器人和真人在外观上不易区分,月盟认为这不便于月球的社会治安管理。”月娥道。
吴毅刚今天穿着一身便装,手里拿着一个礼盒。她走到月娥身边说:“这是我送你的纪念品,登月后再打开吧。”
月娥笑了:“是什么东西这么神秘,你放心,我一定照办。谢谢你来送我,我到那边后会和你联系的。”
科弗代尔抱着一大束鲜花突然出现在月娥面前:“杨柳小姐,你好!这是我送给你的,祝你一路风顺。”
月娥显得很开心,连说“谢谢,谢谢。”
科弗代尔这才和吴毅刚打招呼:“噢,你好!你也来了,我们见过面,是吧。”
不等吴毅刚答话,月娥急忙对科弗代尔说:“对,早些时候他陪我去月署大厦办手续时,亏了碰到你,要不是你帮忙,恐怕到今天也不一定能拿到执照。”
科弗代尔得意地一笑:“小事一桩,小事一桩,谁让我在月署里办公呢。”
梅秀突然喊了起来:“你们看,这是谁来了!”
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是,被人们尊称为“月球老人”的杨启闳在他儿子杨李剑英和孙子地生陪同下也赶来了。别看杨启闳今年已经93岁高龄,可走起路来还是挺稳健的。月娥马上迎过去说:“爷爷,你快坐下。不是说好了不让您来吗,有他们送我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杨启闳让月娥也坐下,他说:“自从我退休那年把你带回地球,到现在已经有23个年头了。从你孩童时代开始,我就寄希望于你。现在,你就要去实现献身月球的理想,别提我有多高兴了。我来送你不是对你不放心,而是对现在地月关系的发展趋势感到不放心。你到月球后,要多做有利于地月关系的事,千万不要作不利于地月关系的事。无论到了什么时候,你都不要忘了你的根在地球,人类的根在地球。”
月娥连连点头:“爷爷,我记住了。”
杨启闳又说:“听说你不能把小芳带去,那就算了,你到那边后可以再买一台非仿真机器人,生活上也好有个照料。”
“我知道了,您就放心吧。”
杨李剑英也关照说:“这边有什么事,你就发个信息过来,叔叔给你办。”
“姐姐,到月球后见到月生替我问个好。”地生拉着月娥的手说。
扬声器里传来请旅客们登机的消息。
月娥说:“你们的话我都记住了。再见吧。”
当月娥走过检票口时,科弗代尔在后面喊道:“杨柳小姐,到了月球之后有什么困难随时告诉我,我会帮你解决的!”
停机坪上耸立着一架巨大的空天飞机,机身上写着“钱学森号”四个大字,原来这架飞机是为了纪念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他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以航天技术和航空技术相结合的思想发展空天飞机,以及双级和单级入轨运载飞机的发展方向。
2
一辆专用车把去月球的旅客送到高高站立着的空天飞机旁,月娥乘电梯升到空天飞机的舱门口,随即钻了进去。这是一架中型空天飞机,舱内上下设有6层座席,每层3个座位,一共是18个座位。在舱壁上安装着扶梯,有些像卧铺车上的那种。月娥顺着扶梯爬到她的2层3号座位上。说是座位,实际上从登机到起飞、加速的过程中都是让旅客屈腿仰躺着的。
“小姐你好!”一位40多岁的印度旅客坐到了月娥身边。
“你好。”月娥答道。
“你是到空间站去旅游,还是到月球去发展?”那印度旅客又问。
“我上月球去。你呢?”
“我也是去月球,有点私事。看来我有幸和这位漂亮的小姐一路同行了。”
“那也不一定,听说到了地球空间站后,继续登月的旅客还要重新编组呢。”
“那就看我有没有这个福份了。”
天姐关闭了舱门,关照大家系好安全带。空天飞机微微颤动起来,舱内传来沉闷的响声,起飞了。机舱是密闭的,但旅客从自己座位前的显示器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飞机前方和周围的一切……分钟之后,月娥看到了地球空间站,并越来越近。随着失重感觉的出现,她判断出空天飞机已进入地球轨道。不久,空天飞机和地球空间站对接成功,天姐告诉大家可以进入地空站了。
这座地空站的业务很繁忙,因为它和地球上二十几处空天机场有业务关系。说来也巧,此刻在空间站候机去月球的人并不多,地空站通知刚刚到达的旅客可以按原座号全部转乘下一艘地月渡船去月球。
月娥在地空站作适应性休息之后,就从另一个对接口进入地月渡船。当她找到她的座位时,看到那位印度人已经坐在那里。这艘渡船是30座的,由于是按刚才的原号入座,所以他们又坐到了一起。
印度人颔首微笑道:“幸会,幸会!现在我们已是老相识,让我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辛巴,你贵姓?去月球有何贵干?”
“我姓杨柳,是到月球创办实业的。”月娥心想,这位什么都想打听,不如我也问问他,“你去办什么事呀!”
“说来话长,我的先祖在上个世纪买了一块月球的土地,但惭愧的很,我们几代人都没有去过。不论怎么说,那毕竟是我家的财产,总该去看一看吧,你说是不?”辛巴说起这话,明显地有一种洋洋得意的味道。
月娥露出惊讶地神态:“那是该去看看,不过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月球出售过土地的呀!”
“你还年轻,所以是有所不知。听家人讲,上世纪末月球土地卖得很红火呢,我的先祖花了一大笔钱才托人在美国买来的,土地证书我也带来了,不信你看看。”说着,辛巴就从随身携带的皮包里取出了来。
这是一份有着烫金硬壳的证书,上面印着“月球土地证书”几个大字。月娥好奇地打开一看,内页左边是一幅加盖了钢印的购买者的照片,下面印有姓名日期,右边标明所拥有的土地位置及具体经纬度,下面是出售者签名。
月娥把证书还给他,说:“我爷爷在月球上几乎工作了一辈子,他从来没讲过有这样的事。”
辛巴哈哈一笑:“看来我真的该到月球去看看我的那块土地了。”
在他们谈话时,地月渡船渐渐离开地空站,向月球驶去。过了启动阶段之后,人们把椅子上的安全带松开,靠着一双磁力鞋,可以随便走动走动。舷窗外的太空景色十分迷人,晶莹亮丽的星星像镶嵌在黑色绒布上的钻石。经过两天之后,他们穿越了地月空间,一轮硕大的明月高高挂在前方,月球空间站出现在天幕上。
不久,地月渡船稳稳地和月空站对接,对接舱门打开后,旅客们逐一爬了过去。月球开发者社团联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月盟”)空关人员非常详细地询问每一个人,并仔细检查行李,进度十分缓慢。旅客们议论纷纷,空关人员却好像没有听到似的。月娥好不容易等到所有旅客都检查完,才听说他们要按到达地的不同分三批分乘登月快艇上月球。月娥要在雨海航天机场降落,被分在第一批。
辛巴气囊囊地告诉她,自己被分到第三批,并向她道了声“月球见”。
当月娥在登月快艇上看到月面离她越来越近的时候,特别是雨海出现在她的眼前时,不禁心潮起伏。她显得很激动,因为她马上就要踏上已阔别23年的出生地,她欲为之献身的月球。
下面就是月球地面,等待她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
3
雨海航天机场在嫦娥城西南55公里,有一条高速公路把它和嫦娥城连在一起。
登月快艇在航天机场降落后,机场地勤人员把一头已经和氦能车接好了的移动式密闭通道对接到快艇上,月娥和其他旅客便从通道直接上了氦能车。氦能车和通道分离后,便风驰电掣般地直奔嫦娥城而去。不一会儿,一个巨大的半球形的淡蓝色的自修复高强透明隔膜露出月球地平线,嫦娥城就要到了。
当氦能车停靠在嫦娥城6号进城气闸里后,气闸的外侧闸门缓缓关闭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充到气闸中。气闸中的气压正常后,里侧的闸门自动打开。月娥下车后好奇地把这气闸仔细看了一遍,觉得这和三峡大坝上的船闸差不多。
进城后,月娥在交通站找了一辆电动车,用汉语输入指令后车就自动向她父母家开去。一路上看到的尽是林荫道、街心花园、喷泉,以及两三层高的楼房。这样优美的人居环境,如果不是刚刚经历了登月的过程,月娥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在月球上。
电动车在杨李剑雄家门口停下来,月娥乘电梯下到地下4层,回到父母家里。
柳黄梦莺拉着月娥的手问长问短,从爷爷的起居到叔叔婶婶的工作情况,从侄儿地生的学业到月娥婚恋大事问个不停,月娥也不停地回答着。
杨李剑雄对梦莺说:“月娥刚到家,一路上够辛苦的了,你就让她休息一会儿吧。”
“你看,我这问的不全是你家的事吗?”柳黄梦莺的脸阴沉下来,“好,好,我不说了,月娥你去休息吧。”
月娥怕妈妈不高兴,忙说:“我不累,你就说吧。”
“我不说了,你爸让你休息你就去休息。”
柳黄梦莺早已给月娥准备好了卧室,月娥进去一睡就是几个小时。
晚餐时,月娥被叫了起来。
“妈妈,你给我准备了这么多好吃的,太好了。”月娥高兴地说。
“这些都是嫦娥城自产的,你都尝一尝。”妈妈边说边给她夹菜。
月娥吃了几口便道:“这菜吃起来特别新鲜,特别清香,真好吃。”
“那你就多吃一点,这些全是绿色食品。”妈妈说。
“你这次一个人从地球到月球来,一路上还顺利吗?”爸爸问。
“还算顺利,不过我到月空站后,等了很长时间才通过天关检查,你们往返地球时都是这样吗?”月娥问。
“我听说最近月盟发现地球上的某个组织不止一次派人到月球来收集月盟情报,地月关系逐渐紧张起来,所以才加强了天关检查。”爸爸边吃边说。
“地球人月球人本是一家人,关系怎么会这么紧张?”月娥不解地问。
“这都是政治家们的事,不要去管它。你我都是平头百姓,靠技术谋生,服务地球人和服务月球人同是服务人类,谁给我们施展的机会我们就为谁服务。”
“爷爷常说,到什么时候也不要忘了我们的根在地球。”
“你尽管在月球上搞你的事业,谁也没让你忘掉你的根在地球。”
柳黄梦莺瞪了杨李剑雄一眼:“你不是说月娥一路上够辛苦的了吗,怎么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
“好,我不说了,”杨李剑雄拉长了脸,“我不说还不行吗!”
“爸爸妈妈怎么会这样,”月娥心里想着,可今天刚到家又不好多问,便把话岔开道,“妈妈,怎么没见到月生呢?”
“哦,他现在已经上了大学,过几天就要回来。”妈妈说。
月娥的地月看忽然响起来,她掏出来一看,是吴毅刚发来的:“MM你送我的月石是最好的信物3Q045692”。月娥笑着心想,这下不好了,吴毅刚说“信物”、“你是我的最爱”肯定是把我送月石的事误会了,立即回复道:“表误会偶不是那个意思我们是好朋友886”。
晚上柳黄梦莺问月娥,白天是谁来的信息,让你看的那么开心?月娥说是吴毅刚发来的。妈妈又问:“吴毅刚是不是在追你?”
“他好像有点想法,但我没有这个意思。”
“我看吴毅刚人不错,将来一定能成大事,我们两家又是世交,我倒是希望你们能……”
“妈妈!你又来了,我不是和你说过,我俩不合适……”
“怎么就不合适?”
“这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今天不说了,让我休息吧。”
“好好,不说了不说了,你就休息吧,反正我还是那个意见。”
4
这个三休日月生从大学回来了。他一到家就向月娥的房间走去,并大声喊道:“姐姐,我回来了!”
月娥看到月生气宇轩昂,长的又高又大,十分高兴。她拉着弟弟的手说:“虽然我们在全息影视机上常见面,但总没有直接见面看得清楚真切。没想到你长的这么高了。”
“听说地球上有人发明了一种波视机,看起来和真人一样。等以后月球上能买到时,我们就在波视机里见面。”月生说。
“你对地球上的消息还挺灵通的呢,告诉你,这是我一个朋友的最新发明,等投产以后我让他给你寄一台来。”月娥说。
“那波视机是怎么样的一个东西?”月生好奇地问。
月娥从她的手提箱里取出一个礼品盒,打开后里面是一件多边形的半透明晶体。
“这是一件用波视机原理制作的玩具,虽然比波视机简单得多,但也可以看到一点波视机的味道。你拿着,把它放在我们两人中间,你再看看出现了什么?”说着,月娥把那件玩具递给了月生。
月生接过来,把它举到前面对着月娥。这一看不要紧,却使他吓了一跳:他姐姐忽然跳到了她的这件玩具之前,挡住了这件玩具。再一看,在这件玩具后面,他姐姐依然站在那里。怎么变出了两个姐姐?
“真是不可思议,发明真的波视机的人一定很了不起,他是你的男朋友吗?”月生好奇地问。
“不是。”
“你们一定很熟悉吧。”
“我们经常来往,你知道不,他就是吴伯伯吴伯翰的儿子,你以后会见到他的。”
“他要是做你的男朋友该多好啊。”
“他是我很好的朋友,但不是你说的那种男朋友。”月娥说。
“等以后有了真的波视机,那咱俩见面该多有意思。”月生兴奋地说。
“这次我到月球上,准备干它一个十年八年的,咱俩可以随时见面了。”
“这么说,有波视机也派不上用场了。”月生反而感到有些遗憾。
“你可以常和爷爷见见面,他常常念叨你。地生也挺想你的。”月娥说着,顺手把那玩具小心翼翼地收好。
“姐姐,你说的对。我听爸爸说,你想去祭扫奶奶墓,我陪你去啊?”
“那好啊,你看什么时候去好?”
“现在就去。”
“你刚回来,休息一下明天再去吧。”
第二天上午,他俩一早就出发。在这里,一天的概念,上下午的概念,都是按照地球上的作息习惯而说的,因为现在是嫦娥城的半月黑夜,每天光照变化全靠自动控制的人造光。
出发前月娥问月生:“出城用的宇宙服你准备了没有?”
“宇宙服?”月生笑了,“我小时候用过,现在早已不用了。”
他们取了一辆电动车,通过一条地下通道,不一会儿就到了开拓者陵园。陵园上空也建起了1厘米厚的自修复高强透明隔膜,把开拓者纪念碑和它周围的建筑罩了起来。逝者的墓穴安葬在高强透明隔膜的外边,人们透过隔膜能清楚地看到它们。
月娥在奶奶墓前的隔膜下献上一束鲜花,然后深深一鞠躬。她本能地想把奶奶留给她的月石拿出来,一掏才意识到月石已经送给了吴毅刚。她若有所思,默默地,像是在和自己说,又像是在和奶奶说:“月石已经送给了吴毅刚……”
“姐姐,你在说什么?”
“没说什么。站在这里就想起了奶奶,想起那些为开发月球而牺牲的人。正是他们使我们地球人类开发月球的理想一步步变成现实。你说呢?”
“我很敬佩像奶奶这样的人,”月生说,“正是他们在这片原本是死寂的土地上开创了月球文明,给我们月球人带来幸福和快乐;正是他们那时所做的开创性工作,使今天的月球文明超过地球文明成为可能与现实。”
“你怎么口口声声以月球人自居?”月娥不大满意。
“现在做一个月球人就是值得骄傲吗,我的那些同学都是这样看。”月生一点也不觉得刚才他所说的有什么不妥。
“你不知道你的根在地球?”
“说我爷爷奶奶的根在地球还差不多,”月生并不服气,“可你明明知道你和我一样,根在月球,还偏要装作是地球根!”
“月生,你怎么能这样说呢?”月娥很不满意。
“姐姐,你要我怎么说呢?如果我们自己的出生地不算是根,必须要往前追溯多少多少代才算根的话,那我们的根也不在地球,也许是在藏着有机分子的彗星里呢。”
“你目无地球,这种思想也太可怕了!”月娥真的生气了。
“没想到你是绝对的大地球主义!”月生也加大了嗓门。
“你走开,你走开,我不用你陪我了!”月娥厉声说。
地生反倒缓和下来,和声悦色地说:“姐姐你别生气,争论归争论,你还是我的好姐姐。你要是把我撵走,没了电动车你就回不去家啦。”
月娥见月生这么一说,气也消了一半,一言不发地钻进电动车。
一回到家里,月娥就倒在自己的床上。
爸爸进来说:“不高兴了?快过来接一个地球那边的太空电话,那边已预约了好长时间了。”
月娥坐到全息影视机前来接电话。
“……你好,是杨柳小姐吗?我是科弗代尔。”
“不是我还能是谁!”月娥看着全息影视机里笑容可掬的科弗代尔,没好气地说。
一片寂静,对方闭着嘴没有搭话,月娥不耐烦了:“你倒是说话呀!”
这时月娥才听到科弗代尔的声音:“……杨李小姐,你好像不大愉快,有什么烦心事能告诉我吗?”
月娥马上接着说:“烦心的事多着呢,登月后什么事都不顺利,办企业资金未到位,地皮没批下来,借不到办公地点,招聘人员没法进行。”
又是一片寂静,全息影视机里的科弗代尔还是闭着嘴不说话。月娥急了:“你倒是快说呀!”
月娥又等了一两秒钟,他才开口:
“……我知道了,你等着,我一旦脱了身就来帮你。”
太空电话挂断了。
爸爸提醒她:“你这是在和地球通话,不能太性急,说完后要等两秒半钟才能听到对方回话。”
月娥有些不好意思,心想怎么自己连这个都忘了。
5
月娥的微波输能方案是一个既复杂又庞大的太空工程。她的方案包括月球地面能量转换系统,太空微波集束传输系统和地球地面能量转换系统,其中的太空微波集束传输系统又分为月球微波发射子系统和地球轨道微波接收子系统。月娥把地球地面能量转换系统和地球轨道微波接收子系统工程交给了她的合作伙伴汉光公司,而她只要集中精力建好月球地面能量转换系统和月球微波发射子系统就行。
对整个方案而言,其关键在于月球能量采集、能量转换和微波定向发射技术,这是月娥和她的月光公司的优势。对全部工程量而言,月光公司承担的月球地面能量转换系统和月球微波发射子系统都是建在月球地面上,这无论是在资金上还是在难度上都给月娥减轻了不少负担,不像财大气粗的汉光公司为了地球轨道微波接收子系统就得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建造3个微波传送中继站。
尽管如此,月娥还是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就拿眼前这片土地来说吧,它位于雨海腹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有一条高速公路把它和几座月球城联系起来。这就是著名的雨海工业园区,在这里就有几个氦3采集场,她所熟悉的三S公司的采集场就在其中。应该说,这里对于建造月球地面能量转换系统和发射子系统是非常合适的。月娥选中了这里,但月盟土地矿产管理局并没有立即批准她的申请,而是要求她减少这一地块的面积。她雇了一架直升艇,把管理局测绘队的人请到这里,为她重新测绘。
一架直升艇出现在地平线上,他们看到它越来越近,却听不到有任何声音,只能凭经验想象它在地球上的巨响。直升艇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降落,从机舱走下来一位穿着宇宙服的人,径直向月娥他们蹦来。那人蹦到面前,月娥透过自己的宇宙服头盔仔细一看,竟是科弗代尔。
“怎么会是你,科弗代尔!”月娥又惊讶又高兴。
“你好,杨柳小姐。”科弗代尔彬彬有礼,“我先到嫦娥城去找你,听说你去选址了。我找月盟一查,才知道你在这里。”
“你是什么时候登月的?”月娥又问。
“我那天在太空电话里听说杨柳小姐有困难,就辞去月署里的工作,搭乘最近一班地月渡船赶来了。”
“这怎么可以,”月娥感到有些惶恐,“怎能为了我而使你丢了工作!”
“你别过意不去,杨柳小姐。能为你那宏伟的事业出点力,也是值得的。再说,我在月球上找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并不困难。”科弗代尔满不在乎。
“那就太感谢你了。”月娥说,“你别老是叫我杨柳小姐,怪拘束的,你就叫我月娥好了。”
“那好,月娥。”科弗代尔马上改了口,“你现在遇到了什么困难?”
月娥把她的那些困难统统说了一遍。
科弗代尔连连说“这好办,这好办”,他要月娥先不用减少地块面积,等他找了土地矿产管理局等等部门之后再说。他登上直升艇之前,他和月娥碰了一下地月看,瞬即把他在月球上的电子名片传给了月娥。
一周后,科弗代尔打电话告诉月娥,要她在嫦娥城月盟办事处等他。
不多时,科弗代尔夹着个公文包进了嫦娥城月盟办事处,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月娥马上迎了过去。
“怎么样?”月娥急切地问。
“很顺利,”科弗代尔满面春风,“选址批下来了,面积按原申报数量一分不减。那笔贷款也搞到了,你先把办公场所搞定,其他的事就可以一步一步展开。我还特意为你弄到一张特别通行卡,你以后往返月地之间就不再受天关的烦琐检查。”
他把建月球地面站的批文、贷款协议书以及特别通行卡一起交给月娥后,转身要走。
月娥拦住了他:“你不能走,我请你吃中餐去。”
科弗代尔顺从地留下来,月娥领他到嫦娥城里一家颇有名气的小上海菜馆里。
“你为了我到月球来,放弃了地球上条件优越的工作,我一直很不过意。”月娥说。
“上次我就告诉你,我会找到一份好工作的,现在果然找到了。”
“是什么工作?”
“到月盟去工作,具体职务还没定下来,以后有机会再告诉你。现在你总该放心了吧。”
“这次你又帮了大忙,我真不知该怎么感谢你才好。”
“你这就太客气了,我是出于对你的敬佩,对你的信任和好感,才来帮你的。以后你再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好了。”
在他们走出那家餐馆时,月娥对科弗代尔怀着一种既敬佩又感激的心情。
在随后的日子里,科弗代尔在帮助月娥创办企业的过程中大显身手,这使月娥对他充满了好感。
一段时间以来,月球地面站工程进展得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