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0500000015

第15章 因革命而学医

革命,不但是孙先生个人思想上、事业上的出路,也是整个中国民族的出路,伟大的孙先生,开始踏着革命的大道而前进了。但是革命不是空洞的口号,应当从什么地方着手呢?他经过详密的考虑,决定要有一种可以凭借的职业,以为藏身的地步。他曾经想学一个军人,但是满清政府下的陆军学校,是不许汉人进去的;福州的海军学校,也刚在中法战事中被法国人毁坏了。又想做一个律师,但那时还没有法律学校,最后他就决定学医学,因为医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最多,可以在医生的名义之下秘密地进行他的计划,也可以凭借医业以终身从事于革命的事业。

这是孙先生少年抱负实现的开始,他在檀香山时候,曾经和一位华侨杜南山讨论过关于良相与良医的问题。杜南山是广东顺德人,和孙先生友谊很厚。有一天孙先生看见南山的书架上,放着翻译的医书,很是奇怪,因此问南山道:“译这种书有何用处?”南山道:“从前范文正公曾经说过‘不为良相,当为良医’。我译这种医书。就是这个意思。”孙先生听了,起初也很佩服,后来却对南山道:“以前你说范文正公的话,我以为不十分妥当。因为凡是读书的人,不是马上可以从政的,从政的人,也不是马上可以当权的。倘使殚心竭力以求作相,等到不成功再去做医生,不但良医不容易做,就是努力去做,恐怕也太晚了。据我看起来,应该一方面努力政治,一方面努力医术,这样定了目的,向前进行,才可以有一方面的成功。”南山听了非常敬佩。现在孙先生果然依照当年的远大见解,应用到实际事实上了。

孙先生的计划决定了,他就离开翠亨村,直到广州。由喜嘉理牧师的提议和介绍,进了博济医院附设的医学校。这学校是由院长克尔博士主持的,他是一位很有名的外科医生。孙先生对于医学,也特别注意外科,因为这是比较有兴趣的一门科学,因此他在克尔博士教导之下,很用心地学习:读书是孙先生一生最大的嗜好,他对于这新奇的科学,尤其是要格外细心地研究了。

博济医院是英美传道会设立的,创立于1835年,当时远东各国还没有西医西药,这医院可说是开风气之先。1855年,克尔继任院长时才附设了这个医校,1879年又兼收女生。当孙先生肄业时,这学校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当时学费非常低廉,每年仅纳二十元。孙先生寄寓在医院内哥利支堂十号宿舍,就是现在的四十八号病房。

在这学校里,同学并不很多,但孙先生却发现了一个同志,就是纪元前十二年(1900年)在广州起义的郑士良,他是广东客家人,生长在归善县淡水墟。在学校的名字,叫做郑安,号弼臣。广东的客家人,大都是三合会会员,士良也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为人豪侠尚义,孙先生一见了就很赏识,于是渐渐地和他接近,他也很敬仰孙先生,他们友谊一天天地深起来,于是在密谈中,孙先生向他说出了也要革命的心理。士良听了,就非常悦服孙先生的意见。他们兴奋极了,就滔滔地议论起来:

“你是一个纯粹的书生。要革命必须靠武力,还须要共同起事的人,这些必须要顾及的。”士良说。

“但是我所想像的革命,是不像古代英雄的崛起草莽,第一必须要秘密地宣传革命的主张。然后集合广大的同情于革命的群众起事。”

“那末,我们三合会会员就是革命的群众了,因为我们的宗旨就是‘反清复明’,不过会员因为历史太久远了,都已忘掉了他们的本旨,现在只要登高一呼,他们还是可以为革命出死力的;这个责任我一定可以担当,为你帮助的。”

孙先生听了快乐得几乎要跳起来了,他渴想了几年的革命事业,居然到现在才遇见了一个真实的同志;士良也很满意,因为孙先生竟能引他为同志,于是他们密切地联络起来,他们在同一的革命目的之下,深深地树立了友谊的基础。但是全校的同学,只有这一位郑士良是做了孙先生的同志,可以和他畅谈革命,其余的就都是话不投机了。

不久在一个很巧合的机会中,又认识了尤列。尤列,字少纨。广东顺德人,自幼好与洪门会党的人交游,他的族人尤裕堂是博济医校的毕业生,在顺德乡间行医,他常常到省城来采购药品,每次总是到母校探访旧友。有一天晚上,他和尤列正走向博济医院去。经过十三行果摊,看见几个人正在纷呶不已,仔细一看,原来就是孙先生和郑士良等两三个人,因为他们想买荔枝,但大家都没有带钱,要求果摊老板明天到博济去收钱,果摊老板不答应,就这样争论起来了。裕堂见是熟人,就拿出半元钱,代为解围。于是他们回到校里,大吃大谈。尤少纨对于孙先生的革命主义,尤其倾心悦服。从此孙先生和士良少纨三人,常常密谈革命。那时博济医校中有一位化学教师何瞭然喜谈佛倡,他常说“不有而有,有而不有”两句话,孙先生听了觉得很有趣味,于是每天无事时,也学他说几遍。当孙先生和士良、少纨三个人议论风生的时候,许多同学渐渐地注意起来,如果问他们所谈何事,孙先生就高诵:“有而不有,不有而有。”使他们不得要领。这两句神秘的话语,竟遮饰了当时孙先生的心事。

一年以后,香港新设了一所规模较大的医校。这医校的起源,是一位何启博士为要纪念他的英籍妻子雅丽氏,就创立一个雅丽氏纪念医院,这医校就附设在医院里,叫做The College of medicine For Chinese,以便实习。孙先生因为在香港鼓吹革命比较自由些,并且雅丽氏医校的功课,都比较完善,因此在这医校成立时,就从博济医校转学过来,这时孙先生已二十二岁了。

雅丽氏医校教师有康德黎、孟森、谭生和何启等,他们对于孙先生的革命,都曾有过帮助的。孙先生在这学校里,还是继续研究外科。他那时是很刻苦的,在广州博济医校时,由家中每月寄六元为膏火之资,还可以勉强够用,但在香港却不行了,他只有一面要求朋友帮助,一面自己刻苦地节省。但是他在广州时,只是和郑士良密谈,现在他放言无忌了,他尽量泄露他革命的怀抱。在课余放学的时候,他最欢喜邀集几个比较亲热的同学,到酒店去高谈豪饮,直到他认为痛快了为止。钱用尽了,他就很勤奋地读书,不出校门一步,好像一个与世无关的人,因此同学都有些奇异他。他有时独自关着房门,专心研究中国地理,他的卧榻旁边,挂了一张大地图,常常对着注视,筹思何处宜攻,何处宜守。有人进去了,就指着地图很感慨地说:“如此江山,付之异族,安能忍与终古!”这严肃而沉重的话,果然能够令人动容,但是还没有促起大家的猛省。那时郑士良还在广州博济医校。他常常从广州到香港来,和孙先生等叙谈。

德彰公知道孙先生很努力求学,他很悔恨从前把他财产分让,就常常寄钱回到家里,要达成公转寄孙先生,以助成他的学业,但不幸,达成公在孙先生到雅丽氏医校后不到一年,就因患了沉重的病症,看不到他儿子伟大功业的成就,就与世长辞了!享寿七十有六岁。他遗留给孙先生的,就是仁慈朴质的性格和公平正直的美德,他虽没有亲见孙先生的成功,他的精神是永远不朽的。孙先生自达成公卧病以后,就请假回家,德彰公也从檀香山赶回来,他们兄弟二人,都亲侍汤药,一直到丧葬事情完了,才各自分散。他们经过这一次会面,过去的事情,都不提了,他们相互地敬爱,永远不变。孙先生从此得到德彰公更进一步的助力,对于革命事业的奋斗,因此更一往直前地迈进。

孙先生在雅丽氏医校读了两年,在香港认识的朋友,渐渐多起来,鼓吹革命的热情,也一天高涨一天。他对于同情革命的人,格外亲热而且竭诚地罗致。有一位早年的同志叫做陈少白,就是由他设法进到雅丽氏医校的。在事前,连少白本人都没有知道。他在革命的意识之下,只有一棵真挚的心,他需要真正的同志,所以凡是同情于他的人,都要想尽方法结合起来,于是竟把陈少白拉进雅丽氏校了。自少白到了雅丽氏校后,他就像在博济医校时得到郑士良一样可以谈心的人了。不久,由少白介绍孙先生认识杨鹤龄。杨原是与尤列同学,那时尤列并且也到香港来做事情,因此常常在一块儿的。杨鹤龄也是中山县翠亨村人,但因为生长在澳门,孙先生从来没有和他见面。他家世富豪,在香港歌赋街,有一所先代遗业的商店叫做杨耀记,他在这店内独辟一楼,专为朋友们众集谈话的地方,于是,孙先生和少白等常到他的家里去。四个人在一起总是畅谈革命,他们都以洪秀全比拟为理想的革命人物,因为孙先生曾经这样地说过:

“洪秀全是一个失败的英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因为他是失败者,所以满清政府把他加上一个寇字,人们也就说他是寇了!”

他们议论到这,大家相对欷嘘,于是孙先生就用诙谐的辞令,笑着说:

“成败是不能预期的,现在我们也许就是满清政府心目中的四大寇了!”

大家听了都笑起来,他们的议论也格外地紧张!孙先生在那时因为同情他的人,渐渐地多起来,他鼓吹革命的精神,也愈见兴奋,简直是随时随地都要说革命,不是这样,就觉得不舒服了,这是少年真挚的热情表现,也是孙先生对于革命认识的真切,而急切希望革命实现的表现。然而,在当时风气闭塞的时代,许多不了解他的亲戚朋友,却都说他是一个怪异的疯狂少年,他们知道孙先生和陈、杨、尤三人是相依为命地大谈革命,他们就真的叫起“四大寇”来了。

同类推荐
  • 千古留名:王昭君

    千古留名:王昭君

    王昭君如花似玉,勇敢善良,虽生就了落雁之容,却因画师作祟,在入宫后三年未得见龙颜。她毅然出塞和番,惊艳汉宫,元帝懊恼,单于欢欣,从此,汉匈和如一家,人民安居乐业,再不见那烽烟呼号,美丽的“宁胡阏氏”成为草原的和平使者,在塞外广阔的苍穹中,开始享受她带来的幸福与和谐。
  • 布衣宰相孙叔敖

    布衣宰相孙叔敖

    孙叔敖,父亲死于国难,负母逃亡乡野。遇高人指点,遂成大器,终以布衣之身,被决意强国富民的楚庄王举为令尹。其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雄,齐桓、晋文相继称霸。楚国扼控江汉之势,亦欲北上争霸,却苦于国势贫弱,难与晋国争锋。孙叔敖拜相,革除弊政,改善税法,兴修水利,清丈田亩,利民强兵。虽因奸党构陷而遭三次罢相,亦无怨无悔,不堕强国富民之心,终于感悟庄王,君臣合德,使楚国走上富强之路。公元前597年,楚在邲地与晋决战大胜,成为新的霸主。
  • 我和爸爸马三立

    我和爸爸马三立

    本书是一部通过马三立女儿、女婿的独特视角,追忆马三立生前事迹的纪实作品。作者希望借此寄托对亲人逝世五周年的深切缅怀,同时为读者提供一个更深入认识和了解大师的机会。
  •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这本书介绍了杨宪益传奇的一生,杨宪益是一位德披天下的著名翻译家。杨宪益还集传统与自由知识分子的品质于一身。他娶英国妻子戴乃迭,成就了一段异国婚姻佳话,本书还将杨宪益和戴乃迭的爱情故事融入其中。展现了杨宪益性格中的热情、勇敢与真挚。他德披天下,集传统与自由知识分子品质于一身。他译遍中国,一生作品之丰,无人能望其项背。他娶英国妻,成就一段异国婚姻佳话。在那样颠沛流离的生活里他是怎样用那一支笔译出一篇篇精彩的作品?翻译大师的五味人生和经典译著的诞生过程。《五味人生: 杨宪益传》会告诉你答案。"
  •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英国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以压倒多数的优势入主唐宁街10号,打破了保守党“五连冠”的美梦。成为180多年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成为领导英国跨世纪的首相。
热门推荐
  • 西河记

    西河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望尘录

    望尘录

    他被尘封的记忆,是否能在这滚滚的红尘中唤醒。觉醒了的他又该何去何从,是再续前缘,还是彼此相忘。在这里他又该如何抉择。
  • 蜕凡成神路

    蜕凡成神路

    天元大陆只是千秋世界众多大陆之一,而大陆上有神国无数,神的力量不可能照顾到各个角落,平凡的人们只有让自己强大起来,或许才能过的好一些,而大周王朝有个孩子却想的更多。神明,值得敬畏,但不是不能达到。
  • 重生古代的别样人生

    重生古代的别样人生

    秋静一个从小生活在军营的孩子,一次意外当她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到了古代,而且还身处荒郊野外,身边跟着个包子……看她们如何回家……
  • 玉引谋之倾世溺爱

    玉引谋之倾世溺爱

    楚家之玉,遗传百世,而世人流传,此玉为玫,一种红色的美玉,别称火齐珠,最终无所踪迹,悄然流失,楚家之主楚殇随玉而消散。从此,无人一睹之芳泽,楚家,逝。……云末,每月十五深夜,总会做相同的梦,梦里,隐约回荡着轻飘若无的声音,徘徊耳边:从前,现在,过去,都将归来。红红,落叶,破出,尘土之外。世间,难逃避命运。只因,一个缘。……
  • 仙斩

    仙斩

    为了拯救同伴,北渊意外觉醒‘臻’的力量,降服上古神兽,却也因此成为国师占卜中危及帝王的存在,从此难容于世。面对大义灭亲的父亲和变调的一切,濒临绝境的北渊及时得救,只是得救的理由,却不是那么单纯……大海尽头传说的国度,异命少年能否抗拒宿命枷锁,改写灭世预言?一切尽在《仙斩》。
  • 首席蜜爱:法医娇妻请入怀

    首席蜜爱:法医娇妻请入怀

    婚宴上,她亲眼看见她未来的老公拥着另一个女人许诺:“我会和她离婚。”她冷眼旁观,对于这场婚姻,也做好了相敬如宾的准备。他有心中的明月光,她亦有胸口的朱砂痣。于是新婚第一天,便约法三章,互不干涉。然而真实情况是——她去酒吧被管,和人聊天被管,吃饭被管,各种被管……终于,沈欢情怒了,“顾念深,就许你跟别人打情骂俏,还不准我自由活动了?”男人一脸淡然:“自由活动可以,范围在我身边。”沈欢情:“……”酒会上,被人挑衅,她淡定还击,他揽着她强势逼得对方道歉。一夕之间,顾总宠妻之名不胫而走。沈欢情也以为,这样的宠,应该就算爱了吧,可后来才知道,事实似乎并不是这样……"
  • 被死对头掰弯无法高冷了肿么破

    被死对头掰弯无法高冷了肿么破

    笙箫默x白子画(不要吐槽这个奇怪的设定了啦~~雅蠛蝶~~)最近那很火的花千骨,这种一瞟就知道是五星级杰克苏的np文…沃尼玛这感情线……深感无奈。凭什么花千骨一个白莲花还开了金手指的213娘们儿有这么多帅比喜欢呢为什么轩辕朗见了花千骨一次后就深深地爱上了她呢╭(╯^╰)╮为什么东方彧卿这么装逼玛丽苏但连摩严一招都抵不住!为毛白子画在花千骨死后才承认自己喜欢她,你踏马早说不就没这些事儿了吗,煞笔!再说杀阡陌,我觉得单春秋对他很有想法啊。不过还是挺开心的。看着一群煞笔装逼真是觉得心都被满足了有木有!不过里头倒是有一个人深得吾心,总算有个不是刁民的贼子了((°Д°))对对!就是那个笙箫默
  • 记那一段民国往事

    记那一段民国往事

    中华民国,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见证了他与她的悲欢离合。
  • 星云点点

    星云点点

    身为妖精,我却没有妖精的面容和身材,什么情况??好吧,我就自娱自乐的过我的生活好了,谁让我有妖精的寿命呢,不过,这乱七八糟的生活是怎么回事啊喂!你们这些妖精啊小神啊是怎么回事啊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