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9700000015

第15章 杀商主祀天喻——方向明确,义无反顾

“佛语”

昔有贾客,欲入大海。入大海之法,要须导师,然后可去。既共求觅,得一导师。

既得之已,相将发引。至旷野中,有一天祠,当须人祀,然后得过。于是众贾共思量言:“我等伴党,尽是亲属,如何可杀?唯此导师,中用祀天。”

即杀导师,以用祭祀。

祀天已竟,迷失道路,不知所趣,穷困死尽。

“译文”

从前有一帮商人,想要航行过海。然而,要进入茫茫大海航行得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才行。于是,在他们的共同努力寻求下,找到了一位向导。

既然有了向导,大家就一起上了路。来到一处旷野的时候,有一座祭天的祠堂,按照惯例,需要杀生祭祀,然后才能过去。于是这帮商人便商量说:“我们这些同伴乡党,尽是亲属关系,怎么下得了手呢?只有这个向导是外人,正好用他来祭祀天神。”

于是当即把向导杀了,用他做了祭祀。

祀天完毕后,众人却迷失了道路,不知该向哪里走,结果这些商人全都困死在旷野之中。

“禅心”

在沙漠中丢失了指南针会怎么样?答案是你只能在一个范围内转圈,永远也走不出这个沙漠。

选择对的方向,是事情成功的一半。商人们的聪明在于找到了经验丰富的向导,正因为如此才能向着大海的方向前进,可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的结局恰恰背离了他们出行的初衷。原因是这些商人始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向导与自己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便杀了向导。殊不知,向导和他们之间虽不是亲戚关系,但他们之间的相互协作使得彼此成为一条绳上面的蚂蚱,唇亡必然齿寒。商人没有参透这一禅机,于是困死在旷野中,不恰恰是自食其果的表现吗?

商人就好比你我,向导和其他的商人便是日常生活中解决困难的各种办法。纵使能力再大,失去了方向后,所有的努力只能是徒劳,甚至南辕北辙,越走越远。所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先考虑清楚长远的计划和利益,切不可单纯为了眼下的蝇头小利而断送了美好前程。

慧远禅师年轻云游时曾路遇一位嗜烟的行人,两人走了很长一段山路,然后坐在河边休息。那位行人给了慧远一袋烟,然后他们在那里谈话。由于谈得投机,那人便送给他一根烟管和一些烟草,慧远高兴地接受了行人的馈赠。

慧远与那人分开以后,心想:这个东西令人十分舒服,肯定会打扰我参禅,时间长了一定会恶习难改,还是趁早戒掉的好。于是就把烟管和烟草全都扔掉了。

过了几年,他又迷上了《易经》。那时候正是冬天,地冷天寒,他于是写信给他的师父,索要一些寒衣。但是信寄出去已经很长时间,山上的雪都开始融化了,师父既没有寄衣服,也没有任何的音信。慧远于是用易经为自己占卜了一卦,结果算出那封信根本没有送到。

他心想:“易经占卜固然准确,但如果我沉迷此道,怎么能够全心全意地参禅呢?”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接触易经之术。

再之后他又迷上了书法,每天钻研小有所成。有几个书法家居然对他的书法赞不绝口。

他转念想道:“我又偏离了自己的正道,再这样下去,我很有可能成为书法家,而成不了禅师了。”

从此他一心参悟,放弃了一切与禅无关的东西,终于成了一位禅宗大师。

慧远禅师正是因为始终如一地坚持着既定的方向,最终才成为一位禅宗大师。倘若朝秦暮楚,不但一事无成,还有可能对这个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而那些商人们就是因为放弃了最初的理想,才迷失在了旷野中。

处理事情之前,就应该明确一定的方向。只有目标明确,你才能开动所有的马力一往无前,才能赢得你想要的成功。

当你迷茫的时候,不妨休息一下,抬头看看前行的方向是否正确,如此,才能顺着路的方向到达属于你的彼岸。

同类推荐
  • 罗浮道教史略

    罗浮道教史略

    本书介绍了罗浮道教的历史发展,收录了罗浮道教诗词楹联,对罗浮道教两千年来的历史作了史料性的梳理,为中国道教史增添了一道风景。
  •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即心是佛。佛心是什么?佛心就是佛的一切,或者说是佛的精神、要旨。佛心并不仅存于寺院中,更存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本书共分八章,分别是佛心是放下,佛心是宽容,佛心是智慧,佛心是无欲,佛心是平常心,佛心是慈悲,佛心是力量,佛心是随缘。每一章下均设若干节内容,每一节下分“佛陀格言”、“佛学故事”、“佛心领悟”、“佛心慧语”、“佛林百科”等板块内容。本书通俗易懂,抛开了那些令平常人难以读懂的佛学理论,很好地阐释了“佛法本平常”这个主题,使读者可以无障碍地理解佛理、感受佛法。以一颗佛心去看待人间万相,怀一颗佛心去做人做事,你就是佛。
  • 净空法师说《佛教故事》

    净空法师说《佛教故事》

    本书汇整净空法师于各次讲演中所引用的公案因缘故事,使读者通过这些深含哲理的故事,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 老子与神话

    老子与神话

    本书从神话研究的角度,以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解析《老子》这一中华经典的人类学内涵。首先避开了学术界一贯采用的从哲学到哲学的“便道”,而是以当代人类学的视野和材料作为参照,对《老子》一书中的神话思维、道与永恒回归神话、《道德经》的母神原型、祭祀王和大母神崇拜等做了追本溯源式的哲学通解。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热门推荐
  • 智慧城市(“科学与文化”系列科普图书)

    智慧城市(“科学与文化”系列科普图书)

    城市生活应该如何进行?我们应该如何在城市之中进行智慧的生活?本书将为你介绍。
  • 爆笑妖国恋:犬王贱妾

    爆笑妖国恋:犬王贱妾

    第一卷穿越渔网∕魔幻万妖国内容简介:万妖国?属人最卑贱?生死如蝼蚁?天那,我要怎么在这样的地方生存?好吧,既已无路,就要脱胎换骨。“买了我吧,买了我吧,我会洗衣烧水砍柴做饭,下棋弹琴吟诗作对,保你不吃亏,什么,不要?那个,那个,我还会生孩子的……”今儿个起来,我洗心革面,为了活下去做个聪明的,微不足道的,地地道道的“贱人”!“犬王,妖法无边?——我祝你早日升天!”“虎君,老人家万寿无疆!——早晚烂烂无浆!”“比翼鸟儿成双对!——全都断肢残废!”“蛇王淫双修得两生——TM的断子绝孙!……“经历了这么多,原来,在你眼里我不过还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那么,好,我,回去了……”
  • 东时城传说

    东时城传说

    现如今不过创世之初,距上次席卷天下的纷争淡去仅数十年。值此人心思静之际,暗流却涌动不止,硬是将一位风云少年激现,背负起众生行走于蛮荒大地间。
  • 漫光

    漫光

    我们之间本无缘分全靠我一直死撑.我们就此别过吧.
  • 末世之钢铁操纵师

    末世之钢铁操纵师

    末日降临,变异兽横行,人类中的佼佼者可以觉醒异能!大学生叶小夜,被逼认女流氓作父,以金系异能挣扎在这个黑暗时代之中!猫脸老太?千丈凶猿?我以钢铁洪流碾压之!“凡所阻挡我的,皆当受到钢铁的审判。”关注微信公众号:陆吞象(lutunxiang)内有前传番外及各种活动~~
  • 心灵的潜能:硅谷亿万富翁成功秘钥

    心灵的潜能:硅谷亿万富翁成功秘钥

    宇宙的秘密就在心灵的深处,那儿的潜能可以让你的成功石破天惊。激发心灵的潜能,寻找成功的力量。唤醒你心中沉睡的潜力,相信你能,你就无所不能!大师安东尼·罗宾感动推荐。《心灵的潜能》能帮你:增加心灵的能量,改变心灵的颜色,提供心灵的高度,稳固心灵的专注,练就心灵的耐心,消除心灵的恐惧,填补心灵的空白,顺应心灵的法则。
  • 神级探险家

    神级探险家

    我曾在雅鲁藏布大峡谷见到过妖兽冰火,也曾在亚马逊迷雾森林遇到乌洛波洛斯。我到过古埃及的地底古城,也探险过深海两万米。不管是大西洲亦或昆仑秘境,都留下了我的足迹。……
  • 日闻录

    日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狐狸一笑百媚生

    狐狸一笑百媚生

    万年前的一次遇见,将两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随手的解救产生的不解缘分,分不开,剪不断。雪千寒:我会一直跟随你,无论有多少磨难,我都会一直陪伴在你的身旁,不论以什么身份。她:你真的爱着我吗?莫不是一直只爱着最初的我。我,或者说我们,都只是那个我的替身罢了。
  • 天食:终结的时代

    天食:终结的时代

    四十六亿年前,一颗古老而又巨大的恒星寿命终止,发生巨大的爆炸。恒星爆炸所产生的尘埃飘到某个星系,经历无数年的时间,一颗湛蓝的星球出现。在这有着如梦幻般蓝色的行星上,无数的文明诞生,但又有无数的文明消亡。仿佛有某种东西在暗中控制一般,一切的一切都被无数次终结,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