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9200000005

第5章 班级管理的核心

“情景切片”

这个先进指标怎么办

这个故事发生在刚刚过去的上个学期。

在讲述这个故事之前,得先说一下我们班级的日常管理中的量化考核制度。

我们班级现在的管理,实行的是量化考核制度,也就是把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各项内容,加以细化,然后给定各项内容一定的分数。如果在这些方面有些进步或是有了问题,值日生就会根据班级管理的具体内容量化成分数,记入个人的考核表中。这些量化考核成绩,每周总结一次,每月总评一次,公布在教室的后面。在每个学期或是学年结束的时候,每个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和平时的量化成绩结合起来,平均之后加以排名,按照总分的多少,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然后,再根据学校所给的各项先进名额指标,从前到后依次排出名次即可(平时的量化考核成绩后六名的学生,无论文化考试成绩多么优秀,也不能参与各种先进的评选)。这种做法既可以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成绩,又可以让学生在平时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注重自己的行为规范。这种评选先进的方法,打破了以往的仅仅按照学生成绩排名次的单一模式,又不会出现仅仅是依照班主任个人的主观意愿定出先进人员的独裁做法。学生们还是比较愿意接受的。

可也就是这样的量化制度,在这个学期最终的先进评选中,还是出现了问题。

这个学期结束的时候,依照学校所给的先进名额,班里有6名学生可以评上学校的“优秀学生”。我们班级经过日常量化成绩和文化考试成绩的综合,已经评出了6名学生,上报到了学校的政教处。可是,就在这些学生的名单上报不久,学校政教处和团委,就把这份名单给退了回来,并且说明了情况:我们班有一个学生的名字不在这次的6个人之中,所以,让重新再确定人眩

这样的事情,在以往是没有出现过的。当班长把名单交到我的办公室,并且给我说明这个情况时,我就有些纳闷。就问班长,是哪个学生不在这个名单里?政教处和团委的意见是什么?

班长又告诉我说,学校主管领导看到我班有一个男生,身体有些残疾,但是,每次的文化考试成绩不错,在年级中经常名列前茅。所以,想让班级把这个学生的名字报上来,作为一个身残志坚的例子以鼓励其他的学生。而在我们班级的这次排名中,这个男生,恰恰排在报上去的6个人的后面,所以,名字不在其列。

看到这个情况,班长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如果按照学校的要求,就得去掉原先上报的6个学生中的一个,而这个事情在我们的班级规定中是没有的。而不按照学校的要求,上报的名单又不能通过。这可是个两难选择。

本来,这样的问题是要通过全体学生的讨论的。但是,又考虑到这个问题可能影响学生的个人尊严,所以,决定找班干部们一起商量。商量的结果是,没有办法去掉上报的6个人当中的任何一个。因为,这是班级量化考核的结果。

最后,大伙决定还是按照原来的名单再次上报,但是,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意见:如果学校确定要树先进的话,可以另外再加一个名额,但是,这个名额不能占用班级评出的比例。

最终,班长又去到政教处说明了班级的情况,又向主管领导作了说明。后来,领导和政教处也接受了这个意见,在征得那个男生同意的前提下,另外推选出了那个男生作为一个先进的典型。

“反思”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只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小事,即使是让上报的6个人当中的最后一个下来,也不为过。因为,毕竟这是学校的决定。或者,也有的班主任会自己直接说了就算,不经过学生的同意,私下就做主了。

其实,这虽然只是一个小事,但是,这里面反映出来的绝不是一个先进名额的问题,而是究竟谁才是这个班级的主人的问题,反映的是班主任在这个班级管理中的定位。

事实上,如果我自己下个决定,估计问题也不会太大,学生们也可能接受。但是,这毕竟只是一时之计,绝不是班级管理中的常态。班级管理中无论事情大小,都得有一个正常的解决途径。不能班主任自己说了就算,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直接就决定了我们的班级管理质量,决定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成败得失。

班级管理的核心是学生自主管理。这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原则。否则,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就会搞成“一言堂”,这样的话,会很容易造成专制,很容易让班级的管理个人化、随意化、情绪化,而失去了管理中的方圆规矩。这样的管理不可能持久,不可能成功。班主任在管理中,要敢于放手,要敢于让学生自己来做主,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班主任只是一个参与者,只是一个引领者,班主任绝不可以代替学生的自我管理,绝不可以剥夺学生们成长的权利,绝不可以培养学生的依赖性,而是应该通过自己的引领,让学生成长为自己的主人。很多时候,我们做班主任的总是心怀顾虑,总会觉得学生还小,做不成事,必须在老师的带领下才可以,所以,总是把班级的管理权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里,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其实,这样的做法,往往会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而且出力不讨好。学生对自己的意见还多,一旦班主任有时不在,班级的运行就会出现问题。这样的管理就是认识上的短浅,目光上的短视,行为上的短期。如果想做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一定得把班级的管理权交到学生手里,必须明确,班级管理的中心是学生,而不是班主任本人。

“建议”

班级管理一定不是班主任自己的管理,管理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这样的管理才能达到最大化、最优化、常态化。这样的管理,才能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班级的主人。

(1)学生是班级的主人

这句话好像只是一个空洞漂亮的口号,其实,这句话更应该是班级管理中要努力去落实的一个具体环节,尽管事实上要做起来并不容易。学生做班级的主人,就意味着班主任地位的削弱,意味着班主任角色的淡化,意味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主体角色的淡出。很多时候,我们已经适应了班主任自己把握班级管理权的习惯,积重难返。要想在思想上一下子转过这个弯,还真不太容易,甚至可能还会反问,既然学生是班级的主人,那还要班主任做什么?其实,如果明白了班主任在班级中的角色定位,也许就能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2)班级的管理,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正因为班主任是“平等中的首席”,是“脚手架”,是“大朋友”,是“引领者”,所以,班主任应该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包括学生的管理行为,都应该明确朝向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一唯一的目标。班级所有活动的开展,所有管理的进行,都应该围绕这一目标。从原则上讲,班主任和学生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朝着同一方向发展的两股合力,而不是多种分力。基于此,班主任要能够多和学生交流、沟通,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及生理阶段特征,明确了解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准确预测学生的发展及走向,积极正确引领班级朝着光明的大路前进。

(3)真正相信学生

班主任一定得有信心,要相信学生有能力管理班级、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之所以不敢把班级的管理权交给学生,不敢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说到底就是不放心学生,认为学生毕竟还是小孩子,没有能力管理班级。事实上,学生是能够学会自己管理班级的,也有管理的潜力。班主任只要敢于放手,学生们自己是有能力管理好班级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都是越俎代庖,恰恰是剥夺了学生的管理权利,也削弱了学生的管理能力。

(4)要允许学生犯错误

不犯错误的人是不存在的,这一点尽管我们自己是非常明白的,可是一旦看到学生们犯了错误,就会气不打一处来,就会抱怨学生们根本就不会或者说是不能自我管理。其实,这也可能是爱之深,责之切吧。总是希望学生们会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学生的自我管理,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们正是在认识、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反观一下自己的成长道路,有哪一个人没有犯过错?有哪一个人是能完全按照成人的指导模式成长起来的?学生犯错误,说明他们正在成长,班主任应该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就像是果实也必须要经过春夏的风雨,才能有秋季的收获一样。再者,一味地只会按照班主任的要求行事的学生,往往缺乏自立能力,缺少独立能力。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也往往是无益的。“听话是优点,太听话就是缺点”,这句话,从班级管理这个角度来说,也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班级的管理一定要真正交给学生自己去落实。“只要孩子的生活被惩罚、威胁或奖励的许诺所指导和控制,他们就将被禁锢在几乎没有机会来学习为自身行为负责的枷锁里——他们就绝不会长大”。在班级管理的真正落实中,班主任可以给学生们提供自己的意见或是建议,给孩子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帮助或是方法。至于真正的管理过程,要能够放心地交给学生自己去做、去落实。学生们每个人都有管理权,每个人要能够参与到班级的事务中来,都能为班级的管理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才有可能使“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这句话落到实处。

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我管理,这是班级管理的内核。这样的管理才能让学生们成为班级管理的真正主人,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们的自主管理能力,才能更有效地使班级管理走向一个良好的发展轨道。当然,这种管理方式,也能把班主任从具体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科教学上来。

班级管理的核心,一定是学生的自我管理。离开了这一点,班级的管理往往就会走向歧途。

§§第二部分素养篇

同类推荐
  •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总结了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强调后期编辑意识前置处理的方式方法,以电视编辑敏锐准确的眼光剖析电视节目。电视媒体无疑已经成为现阶段最有影响的传播媒介,能够加入电视媒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是无数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电视又是一个发迅速的媒体,几乎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电视媒体自身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表现在电视语汇的迅速发展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电视观念的迅速更新。
  •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随着时代的步伐,社会在不断地前进。近年来,国内外的应用主持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本书强化了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
  •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本书总结了传统的国际新闻报道体裁在网络中的运用,重点阐述了Web2.0时代博客、微博客、播客和维客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所作的贡献,网络中这些新的传播手段带来了国际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报道领域的拓展以及报道速度上的革命。从人的角度出发,《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指出了目前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国外网络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化经验,以资借鉴。由于国际新闻报道一直面临解释的困境,所以追求沟通与理解成为其基本的追求,《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提出,无论是对现存问题进行批判还是对美好未来进行规划,都应该坚持一种入学的立场。
  • 千古谚语大观

    千古谚语大观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富于高明的语言表达技巧。笔者个人认为谚语的妙处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藏谋略于只言,指迷津于片语,以微言见大义,以前车为后鉴。
  • 近忧远虑

    近忧远虑

    全书涉及历史人文、地理风俗、城市建设、时事热点、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上至人大、政协,下至机关、学校、民间团体,有感而发,有的放矢,拨云见日,提振人心!充分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人文情怀,以及作为政协常委、知名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热门推荐
  • 诺莫花下

    诺莫花下

    本文的作者有写过其它的小说,不知道这篇如何,但是希望大家多支持《诺莫花下》,谢谢啦~
  • 文明重启指南

    文明重启指南

    异空间归来,地球回到原始社会,手下只有一个村子的李凡如何带领人类重返文明?ps:文明重启指南书友群248215785
  • 下午两点的约定

    下午两点的约定

    时光的沙漏是决择生死的倒计时,下午两点的约定成了迷雾重重的目标。焚烧的双重面具的黑色火焰变成了点燃导火线的凶手,擦亮的火花照清了的迷雾重重。这道推理题究竟谁胜谁负?是凶手?还是侦探?
  • 神医特工

    神医特工

    落羽为二十五世纪的特工杀手。从小无父母,在孤儿院生活八年后被组织挖去培养。在八岁时无意中捡到一条白色手链,取名风羽。时间飞逝,转眼就二十三岁的她却在一次任务中失去生命。在她死前终于知道自己的身世,带着对全国首富云家的怨恨,灵魂注入风羽穿越到了异世大陆的修炼世家张家一位名叫张水柔的废物身上,不信鬼神的她也不得不接受事实。从此开始了修神成仙的道路。而那条她珍惜的手链却是这异世大陆难得一见的隐形魂链,修炼灵魂力的必备外挂啊?只要灵魂力强大,偶尔来个灵魂镇压,炼丹什么的更加不在话下。介绍不全面,读者包涵!
  • 重生之小鸭的逆袭

    重生之小鸭的逆袭

    就因为送过一封失败的情书,因意外而落水溺死的陈文斌,却被人传言成了为情自杀。一段来自地球平行空间的灵魂记忆却莫名其妙的占据了他的身体。丢在人群里找不出来的五官,泛黄的牙齿,又瘦又矮的身体,干枯的有些发黄的头发,长而卷,紧紧的贴在头皮上,泛出些许油光。15岁这是一个多么青春洋溢的年纪,看了看家徒四壁的出租房,陈文斌不由得重重的叹了一口......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天晓断刀

    天晓断刀

    三十年的平静江湖,再次腥风血雨。有罪的是江湖,还是人?
  • 穿到古代去赌石

    穿到古代去赌石

    一觉醒来,从21世纪的珠宝大亨变成了西夏王朝的一名乡野孤女。家徒四壁,一贫如洗,连亡母的棺材都买不起,外加一个仅有五岁性格孤僻温吞的弟弟。苏青荷觉得前途一片昏暗。然天无绝人之路,苏青荷惊讶地发现,在这个平民连温饱都难以解决的封建时代,赌石活动却十分盛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宠妻无下限:军师娘子

    腹黑宠妻无下限:军师娘子

    当玩世不恭、情商毫无、智商超群的女军师,穿越到白痴加花痴的双痴少女身上,将会如何?拭目以待!
  • 钱玄同文选

    钱玄同文选

    钱玄同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学家、国学大师,也是五四运动先驱。他一生致力于新文化运动、国语运动。在音韵学方面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书由编者精心选编了钱玄同新文化运动及学术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使读者能够大致了解钱玄同在新文化运动和文字改革方面的主张,具有一定的文化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