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士:有些人常对别人在自己身上犯下的错误耿耿于怀。
成功人士:将别人犯的错误归还给别人,而不是用来惩罚自己。
“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奇怪,谁会这么笨,会去拿别人的错误来自己呢?可是在我们与人交往中,却总是不经意地犯下这种错误。人都是利益的追逐者,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所以人难免会遭别人算计,当你吃亏后,对别人犯下的错误耿耿于怀,导致心情阴沉,甚至还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传递到亲人和朋友身上;例如有些人在外受气后,回家还要生上几天闷气,有时还迁怒身边的人,把他们当作自己发泄的对象,严重点的还会在心上产生郁结,蒙上一层阴影,不但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还打乱了自己的工作,破坏了与亲朋好友的关系,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当别人错误地对待你的时候,你应该把错误送还给别人。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突然闯进来,因为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来。令他很不满。佛陀默默地听他的无理胡骂之后,等他稍微安静时,向他说:婆罗门啊,你的家偶尔也有访客吧!
“当然有,你何必问此!”
“婆罗门啊,那个时候,偶尔你也会款待客人吧?”
“那是当然的了!”
“婆罗门啊,假如那个时候,访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么,这些菜肴应该归于谁呢?”
“要是他不吃的话,那些菜肴只好再归于我!”
佛陀看着他,又说到“婆罗门啊,你今天在我的面前说了很多坏话,但是我并不接受它,所以你的无理胡骂,那是归于你的!婆罗门,如果我被谩骂,而再以恶语相向时,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样,因此我不接受这个菜肴。”
然后,佛陀为他说了以下偈语:“对愤怒的人,以愤怒还牙,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愤怒的人,不以愤怒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愤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能胜于自己,也能胜于他人。”婆罗门经过这番教诲,出家佛陀门下,成为阿罗汉。不顺利的境况下,能够做到不发怒是一种生活智慧。
现实中,很多人却常常是将别人的错误自己消化,在生闷气,试图报复以出那口恶气。其实这大可不必,别人犯的错误何必由你来买单呢?记得有位著名的学者告诉我们,做一个好人其实很容易,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其实也很简单:“第一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第二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第三是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是很多人绕不过的坎,人们常在迁怒与报复中铸成大错。而一些成功人士就能看破这个陷阱,不会在别人的错误上纠缠不清,让别人的错误来损害自己的利益。
蒙牛的董事长牛根生,原是伊利公司的副总,但在公司一场人事变动中,他被迫写了辞职报告。然后公司老总找他谈心,说了一堆宽慰的话,说这并非他本意。于是牛根生伸手想从老总的办公桌上要回那份辞职申请,却被对方死死地按住了手。万般无奈的牛根生非常懊恼地离开了伊利,但他并没有沉浸于怨恨中,而是在思考将来该怎么办。一大把年纪了,别的工作又做不了,只对奶业很熟,于是他就凑了几万块钱,创立了他的蒙牛。而今的蒙牛已经与伊利齐名,他也从一名打工仔蜕变成一家集团的总裁!
人都是趋利的,在利益的争夺中,总会有人在你身上犯下错误,给你带来一些伤害和苦恼。别人的错误你难以避免,但你能够将自己的损失下降到最低点,那就是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你自己。如果牛根生沉浸于怨恨与懊恼中,他不可能创立出自己的蒙牛,而他的高明之处就是立即从别人的错误中走出来,寻找一条新的事业之路。人的成功之路就像一次长跑比赛,途中难免会有人给你制造一些坎坷,但你不要去怨恨和报复别人,这对你的成功之路并没有丝毫的帮助,反而会浪费你很多时间和发展自己的机会,成功人士就贵在能从摔倒中爬起来,继续走自己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