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润和平均利润
(一)成本价格和利润
1.成本价格。资本主义企业所生产的商品,在价值上由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组成的,商品价值的公式可以表示为:W=c+v+m。公式中c代表生产商品时所耗费掉的生产资料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即物化劳动的耗费;v+m代表工人在生产商品时所创造的新价值,即活劳动的耗费。c+v+m便是生产商品所实际耗费的劳动总量。但是,对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是劳动而仅仅是资本。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c+v构成了资本家实际支出的生产费用,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或生产成本(k),用公式表示就是:k=c+v。商品价值的公式就成为:W=k+m。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商品的资本主义费用是用资本的耗费来计量的,而商品的实际费用则是用劳动的耗费来计量的。所以,商品的资本主义的成本价格,在数量上是与商品的价值或商品的实际成本价格不同的,它小于商品价值。”
在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中,只有转变为工人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才能带来剩余价值。可是对资本家来说,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都是他的投资,这两者之和构成生产商品的成本,剩余价值表现为成本价格的产物。这样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增值中的不同作用就消失了,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成本价格对现实的商品生产经营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成本价格是资本家出售其产品的最低界限,是经营企业时盈利或亏本的标志。其次,成本价格是企业竞争胜败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上,资本家所花费的成本越低,所获盈利越多,其竞争力就越强;低成本还有利于资本家企业降低其产品价格,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资本家总是想方设法加强成本核算,降低自己产品的生产成本。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成本价格是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资本,是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一部分。全部预付资本不仅包括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而且还包括生产这些商品所必需的继续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尚未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不变资本(如厂房、机器等)。资本家不仅把剩余价值看成是成本价格的产物,还看成是他投入的全部预付资本的结果,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以P代表利润,则商品价值的公式就从W=k+m,进一步变为W=k+P。
剩余价值和利润本来是同一个东西。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而利润则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人们把剩余价值在观念上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正如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利润从其本质讲就是剩余价值,利润产生的源泉仍然是雇用工人的剩余劳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和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而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P′)就是剩余价值或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P′=m/(c+v)或P′=m/C(其中C代表预付总资本)。由于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即m′=m/v,所以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不过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与不同资本量对比所得出的不同比率,利润率不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剩余价值率是利润率的本质,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二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们的区别是:①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所表示的关系不同。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而剩余价值率表示了资本的剥削程度。②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在量上存在差异。由于预付总资本总是大于可变资本,从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③剩余价值率表现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利润率则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
资本家生产的目的是用最小预付资本取得最大的利润,如果预付资本不变,利润的多少取决于利润率的高低,资本家总是千方百计地追逐利润率。在一般意义上,利润率也是反映资本运用效率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决定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在预付资本量和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例地变化。也就是说,剩余价值率越高,利润率越高;反之,剩余价值率越低,利润率就越低。一切能够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办法都可以提高利润率。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即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c:v)。在剩余价值率不变时,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高低按相反方向变化。资本有机构成越低,同量资本用在可变资本的部分越多,从而雇用的工人越多,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利润率也就越高,否则相反。因此,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引起利润率的下降。
第三,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可变资本的周转次数也就越多,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数量就越多,同量资本所带来的剩余价值量就越大,这就会提高资本的剩余价值率,从而提高它的利润率。所以,利润率与资本的周转速度成正比例变化。
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不变资本的节省本身并不能带来更多的利润,但在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的高低和不变资本的节省成正比例变化。因为,不变资本越节省,预付资本也就越少,同量的剩余价值与较少量的预付资本相比,利润率就越高。一般来说,节省不变资本的方法有:充分利用社会化大生产的优越条件,组织大规模的生产,集中使用生产资料;节省用于建筑物、机器设备、动力、照明等方面的资本支出;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应用科技新成果等。这样在不增加厂房、机器等方面投资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成本价格、利润、利润率诸形式既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经济形式,也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在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着资本的运动内容,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着社会主义的经济内容。因此,社会主义企业也必须加强成本、利润的核算,以提高经济效益,并通过利润率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和状况。
(二)产业资本的部门间竞争和平均利润
1.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从影响利润率的各种因素来考察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可以发现,假定剩余价值率相同,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会使利润率高低不同。那些资本有机构成低或资本周转速度快的生产部门,利润率比较高;而资本有机构成高或资本周转速度慢的部门利润率则比较低。这就是说,同量的资本,由于投在不同的生产部门而有不同的利润率,获得数量不等的利润。但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事实上,各部门的资本家无论从事哪一种商品生产,都能够大体上获得与他们的资本量相应比例的利润,即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于是,我们就遇到了一个似乎互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商品如果按照价值出售,各部门便会有高低不同的利润率;另一方面,各部门的利润率如果是平均的,商品则不应该按照价值出售。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分析利润平均化的现象。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竞争的手段是资本转移。资本都是要追求高额利润的,各个部门的资本家无论从事哪方面的生产和经营,都会要求大体上根据他们的预付资本量获得相应利润,否则就会引起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自由转移。
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的竞争和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是不同的。同一部门内部的竞争是围绕着争夺有利的生产条件和销售条件进行的,竞争的结果形成了商品的社会价值和部门利润率。部门内部的竞争是部门之间竞争的基础。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是为了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和较高的利润率而进行的。各个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的不同,利润率高低也不同。为了追求较高的利润率,各部门的生产者展开了以资本自由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使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发生了变化,结果使利润率高的部门,资本数量增加,生产规模扩大;相反,利润率低的部门,资本数量减少,生产规模缩小。资本在各部门之间分配比例的变化,引起市场上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使利润率高的部门商品供过于求,利润率低的部门商品供不应求。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又会引起市场上商品价格的相应变化。商品供过于求的部门,商品价格低于价值,商品供不应求的部门,商品价格高于价值,最终导致各部门利润率水平发生相应变化,引起新一轮资本转移。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一直持续到不同部门的利润率水平大体相等为止,平均利润率就形成了。
由此可见,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实质上也就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所得到的利润率。即平均利润率就是剩余价值总量和资本总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越高,平均利润率就越高;反之,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越低,平均利润率就越低。第二,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在社会总资本中,投在资本有机构成较低、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的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平均利润率的水平就越高;反之,投在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利润率较低的部门的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平均利润率水平就越低。需要指出的是,平均利润率不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简单的和绝对的平均,而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总的发展趋势。
2.利润转化成平均利润。在利润率平均化的条件下,各部门的投资者便可以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投资量大小相应的利润,即平均利润。用公式表示: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因此,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各部门得到的利润与本部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就不一定相等。其中,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得到的利润通常大于本部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得到的利润通常小于本部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只有资本有机构成是中等的部门得到的利润才同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大体相等。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已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但利润量与剩余价值量还是一致的。而利润转化成平均利润后,许多部门的利润量与剩余价值量就不一致了。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似乎利润的多少只与资本家预付的资本量有关,而与本部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完全没有关系了,这就完全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3.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现在我们来看看刚才提到的矛盾的另一方面,当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商品价值也发生了变化。这时,出售商品不再依据其原来的价值,而是依据生产价格。所谓生产价格就是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用公式表示: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马克思指出:“求出不同生产部门的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把这个平均数加到不同生产部门的成本价格上,由此形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
平均利润形成后,由于各部门得到的平均利润和本部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一定相等,从而使得各部门的商品的生产价格和商品的价值也就不一定相等了。其具体表现是: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其商品的生产价格高于其商品的价值,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其商品的生产价格低于其商品的价值,只有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商品的生产价格才与其商品价值大体相等。
从本表可以看出,由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三个部门的资本家都得到了平均利润,各个部门的商品都形成了统一的生产价格。从此,商品不再按价值出售,而是按生产价格出售。那么,这是否违背了价值规律了呢?这并不违背价值规律,而只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事实上,生产价格并没有脱离价值,相反,它仍然是以价值为基础并由价值转化而来:首先,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之所以会转化为生产价格,是由于利润率转化成了平均利润率。其次,从生产价格的变动来看,它虽然与决定价值变动的因素不同,但最终是以价值的变动为基础的。最后,从全社会来看,平均利润的总额等于剩余价值的总额,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的经济特征。在这个阶段,剩余价值规律以平均利润的形式起作用,价值规律以生产价格的形式起作用,表现为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应当指出,生产价格不是市场价格,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内在标准的价格,是市场价格的基础;市场价格是商品交换的现实价格,它以生产价格为中心,按供求关系的影响上下波动。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告诉我们,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在利润的分配过程中,整个资本主义经济恰如一个庞大的股份公司,所有的资本家都是这个公司的股东,各个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汇集在一起,按照各自所占股份分配利润。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不仅受本部门资本家的剥削,而且还受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
(四)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
平均利润率规律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只要是发达的商品经济,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的条件充分具备,平均利润率规律就会起作用。平均利润规律作为剩余价值规律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规律作为价值规律的转化形式在经济生活中起着支配作用,调节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规律对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配社会劳动,调节资源配置。人类在生产中需要的资本等资源是有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规律对于把有限的社会资源合理地分配到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使这些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各个部门的商品生产者在平均利润规律的作用下,选择投资方向和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使其生产经营活动获取不低于平均利润的利润,最终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2.促进企业改革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在同一部门内部的各个资本家都能按同样的平均利润率分享平均利润。在同一生产部门内部,各个企业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个别生产价格。在竞争规律的作用下,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就能获得超额利润。为了追求超额利润,各个企业千方百计、争先恐后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以使自己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发展。
3.调节剩余价值在各部门投资者之间的分配。由于生产价格经常同价值发生背离,因而会出现有的部门的企业获得的平均利润多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有的部门的企业获得的平均利润少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这种多与少的变化,就是生产价格规律调节剩余价值在不同部门企业之间的重新分配的结果。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及其作用
1.商业资本的形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不仅以产业资本的具体形式存在,还以商业资本的具体形式存在。商业资本又叫商人资本,是一种专门经营商品买卖业务以攫取利润为目的的独立的职能资本。商业资本的作用是为商品流通服务,实现商品的价值。商业资本的运动公式是:G-W-G′。
商业资本早在奴隶社会初期就已经产生了,在历史上先于产业资本,是最古老的资本形态。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商业资本便大都转化为产业资本。
在资本主义初期,由于生产规模不大,市场范围狭小,因而产业资本家有可能既从事商品的生产又从事商品的销售,独自完成循环的一切阶段。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产业投资者用于商品销售的流通资本日益增加。如果产业投资者仍然自产自销,必然会影响剩余价值的生产。另外,由于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随着市场关系的复杂化,产业投资者继续自产自销,也会感觉到精力不足和技术业务知识不够。这一切都在客观上要求把实现商品资本职能的任务交给专门的投资者去完成,使商品资本的职能从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
商品资本转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需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有独立的流通当事人;第二,这个独立的流通当事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商人预付的货币资本,是专门用于买卖商品的,因此只采取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形式,从来不采取生产资本的形式,并且总是处在资本的流通领域中。所以,商业资本无非是作为商品存在和执行职能的那部分产业资本的独立化,这就是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本质。
2.商业资本的作用。商品资本独立化为商业资本,实行产业和商业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一大进步。商业资本独立后执行的仍然是产业资本循环中的商品资本的职能,具体说就是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使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最终完成产业资本的循环。它对于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和提高产业部门的利润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①有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由于商业资本专门经营商品的销售业务,产业资本便能集中精力从事生产活动,而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显然这就必然能够增加剩余价值或利润总额。②有利于节省社会总资本中用于流通过程的资本,增加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因为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分工,以及商业事务的专业化,商人投在商品买卖和支付商业事务开支方面的资本,比起产业企业各自经营商业事务来说,数量上可以大大节省。③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周转。一个商业资本不仅可以为同一部门的几个产业资本推销商品,甚至可以为不同部门的许多产业资本推销商品。因此,商业资本的周转速度就不受个别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限制,它可以在产业资本的一次周转中,完成若干次周转。这样,从整个社会的范围来看,就可以加速各部门产业资本的周转。④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这是因为专门从事商品买卖活动的商业资本,熟悉市场行情和流通渠道,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各种复杂的销售条件。因此,由他们专门去推销商品,就能够加速商品的流转速度。
必须指出,商业资本的这些积极作用,只是在它的数量不超过社会必要比例的限度内才能发挥,否则,就会造成社会资本的浪费,并会延缓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造成平均利润率的降低。
(二)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家在向产业资本家购买商品时,是预付了货币资本的,在它出售商品时也必须得到一定的利润。商业资本在商品流通领域中所获得的利润,叫做商业利润。在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条件下,商业利润大体等于平均利润。如果商业资本的利润率低于产业资本的利润率,商业资本就会向产业部门转移;反之,如果商业资本的利润率高于产业部门的利润率,产业资本就会向商业部门转移。通过资本在产业和商业两个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和竞争,使商业利润率和产业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社会资本统一的平均利润率。
商业利润从何而来呢?从表面上看,是贱买贵卖的结果,是从商品的购销差价中得来的。实际上在流通领域的活动中,除了商品的包装、保管、运输等属于生产性劳动,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以外,纯粹的买卖活动既不创造价值也不创造剩余价值。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因为商业资本职能的独立化,分担了产业资本的一部分职能,因此产业资本家就不能独占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必须把其中的一部分让渡给商业资本家,以便于商业资本家去独立经营商品流通活动。
产业资本家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具体途径是通过一定的价格差价来实现的。就是说,产业资本家以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出厂价格),把商品出售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出售给消费者,这两种价格之间的差价就是商业利润。
例如,假定一年中整个社会产业资本是720c+180v=900(亿元),剩余价值100%,不变资本价值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那么一年内生产出的产品价值总额为:720c+180v+180m=1080.如果商业资本没有产生和独立存在,那么,社会的平均利润率为180/(720+180)。如果商业资本独立存在了,为了销售这1080亿元的商品,商业经营者在流通中投入了100亿元的商业资本时,社会上的总资本就变成了900亿元+100亿元=1000亿元。这时180亿元的剩余价值就应当在1000亿元的社会总资本之间进行分配,平均率就由20%下降到18%。按这个平均利润率水平,产业资本得到900×18%=162亿元的产业利润(P),商业资本得到100亿元×18%=18亿元的商业利润(h)。在这种情况下,产业资本就应按900k+162P=1062亿元的出厂价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商业资本再加上商业利润,按照l062k+18h=1080亿元的生产价商品卖给消费者。这样,商业资本在不违背价值规律的情况下,获得了18亿元的商业利润。由此可见,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共同瓜分了产业部门的雇佣工人创造的180亿元剩余价值。
商业资本参与利润率平均化后,社会的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产业资本总额+商业资本总额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到,由于商业资本参与了利润的平均化,因而剩余价值便分解为产业利润(P)+商业利润(h)。于是,生产价格的公式就成为:生产价格=生产成本(k)+产业利润(P)+商业利润
(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资本在从事商品买卖活动中,除了预付资本购买商品,还要垫支资本作为流通费用。商业流通费用是在流通领域内,为流通服务的费用,包括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两大类,它们的性质不同,补偿的源泉和途径也不同。
生产性流通费用。是由商品使用价值的运动引起的费用。如在商品的分类,包装,保管和运输中支出的费用。保管费用等是为储备商品而追加的劳动,虽然不创造使用价值,但却保存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具有生产的性质。正因如此,这种劳动和费用创造和形成商品的价值,这部分费用可以从增大了的商品价值中得到补偿,商业资本家在这上面的投资还可能获得剩余价值。
纯粹流通费用是由于商品的价值形态变化引起的非生产性流通费用,如广告费、簿记费、商业店员工资、通讯费等。这部分流通费用是纯粹同商品买卖行为相联系的费用,它不参与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创造,因而不能从商品的加价中补偿,只能从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中扣除。
商业利润是通过剥削商业店员的剩余劳动获得的。商业店员的劳动主要是单纯从事商品的购销活动,这些活动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因而属于非生产劳动。商业店员的工资,虽然来源于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绝不意味着商业店员参与了对产业工人的剥削。他们同产业工人一样,也是一无所有的、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都受资本家的剥削。产业工人在生产领域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商业店员在流通领域为资本家实现剩余价值,商业资本家正是依靠商业店员的剩余劳动,才能占有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商业剥削的实质所在。
三、借贷资本和利息
(一)借贷资本及其特征
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职能资本家(包括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是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它的形成同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循环有密切关系。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大量的货币资本闲置起来,主要有:①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②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③用于积累而没有马上投资的剩余价值。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产生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家必然要给闲置的货币资本寻找出路。另一些职能资本家在生产经营中往往需要借入大量的货币资本,比如,更新设备、购买原料、支付工资、追加投资,或者大量购进商品。这样,前者就可以把手中的货币资本贷放给后者去使用,并在后者手中重新发挥资本的职能,而后者则需要按期归还,并且还要带上一个加量,作为所借资本的报酬支付给前者。由此形成了以还本付息为代价的借贷资本及其运动。
借贷资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即资本商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资本的货币,具有双重的使用价值:一方面是充当一般等价物即货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作为资本来执行职能的使用价值,能生产利润。职能资本家借入借贷资本是为了获得后一种使用价值,借贷资本家是把资本商品以借贷的形式让渡给职能资本家的。
2.借贷资本是一种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借贷资本所有者手中的货币不是普通的货币,而是资本。这种资本只有在职能资本手中用于生产经营时才能发挥资本的职能,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同一资本采取了双重的形式——借贷资本和职能资本。借贷资本家掌握着它的所有权,职能资本家拥有它的使用权。
3.借贷资本具有不同于职能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它是最富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形式。在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G-G,中,从表面看,它既不经过生产过程,也没有流通过程,资本具有自动增值的能力。在这里资本的社会关系一点也看不出来了。这一特点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使资本拜物教达到了顶点。
(二)利息和利息率
借贷资本家把闲置的货币资本借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利息。因此,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付给借贷资本家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借贷资本家把闲置的货币资本作为具有榨取利润权力的手段贷放给职能资本家,职能资本家使用借来的资本所剥削的剩余价值也不能独得,必须分出一部分作为借用别人资本的报酬付给借贷资本家。因此,利息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是职能资本家为取得货币资本的使用权而支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借贷资本不能参加利润率的平均化,利息只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这是由同一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所决定的。借贷资本家作为资本所有者,把货币资本当作资本贷出;职能资本家作为资本使用者,把货币资本作为借入资本。同一资本在所有权和使用权上的分离,使得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只能对同一资本带来的平均利润进行瓜分。借贷资本作为一种暂时闲置的资本,只能分取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利息量的大小是由借贷资本的多少和利息率的高低决定的。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之间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量)×100%。借贷资本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利息的多少,取决于利息率的高低。利息率的高低是有一定界限的。它的最高界限是平均利润率,因为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在一般情况下,利息率只能低于平均利润率,不能等于更不能超过平均利润率,否则,借入资本的职能资本家就得不到任何利润,他就不会借入资本。同时,利息率也不能为零,否则借贷资本家就不会借出。因此,利息率必须大于零而低于平均利润率。
利息率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率的最高界限。平均利润率与利息率的变动是成正比例的。二是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当借贷资本供大于求时,利息率就下降;当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利息率就上升。由于利息率实际上没有经济上的客观内在依据,无从准确地界定,因此,在借贷资本供求平衡的情况下,利息率实际上只能由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等外在因素来决定。从利息率变动的长期趋势来看,同平均利润率一样有下降趋势。
(三)银行资本
货币资本的借贷主要是通过银行来进行的。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它是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信用中介,也是资本家相互之间的支付中介。它在信用方面的职能是,先把大量的货币资本集中起来,然后再贷给职能资本家去使用。在货币资本的借贷关系中,银行一方面替全体职能资本家借款,另一方面替全体职能资本家放款,它成为两者的中介。
银行资本是资本家为经营银行获取利润所投入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银行资本从物质构成上看,主要是现金、商业票据、公债券、国库券、企业债券、股票以及各种不动产等;从所有权上看银行资本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银行资本家投入银行的自有资本,在银行资本中占很小比例;另一部分是借入资本,是从银行外部吸收的存款和借入资金。
资本家投资于银行,同投资于工业或商业一样,其目的也是为了获得利润。资本家经营银行所得的利润称为银行利润。银行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之间的差额,扣除经营银行业务的费用之后,便构成银行利润。银行利润在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银行资本家在经营银行时,除吸收大量存款外,还必须垫支资本,银行资本家为经营银行而预付的自有资本不同于借贷资本家的闲置货币资本,而是独立投资并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同投资于其他部门的资本一样,要求获得平均利润。否则,银行资本家就不经营银行业,而把资本转移到工商部门去。当然,银行利润率也不能高于平均利润率,否则,职能资本家也会将资本转向银行业。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中,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间的转移,使银行获得的利润接近于平均利润。
银行利润来源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银行资本家通过贷款给职能资本家,间接参与了对剩余价值的剥削。同时,银行资本家还要剥削银行雇员。银行雇员的劳动同商业雇员的劳动一样,不能创造剩余价值,但是,银行雇员的劳动,作为货币支付和货币借贷的中介活动,是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所必要的活动。银行雇员以自己的中介性服务活动实现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而银行资本家则无偿占有了银行雇员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
(四)资本主义信用
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如赊销商品、贷出货币,买方和借方要按约定日期偿还货款和贷款,并支付利息。资本主义的信用产生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于大工业时期,是随着大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主要分为两类: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1.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指职能资本家之间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基础,商业信用能促进商品流通,加速产业资本的循环,因此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不可缺少的媒介而得到广泛发展。
商业信用具有以下特点:①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处在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循环一定阶段上的商品资本,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②商业信用的债权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家,是职能资本家之间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③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赖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的状况,经济繁荣时期随着生产增长和流通扩大,商业信用就膨胀;反之,经济萧条和危机时期商业信用就萎缩。
商业信用的上述特征也决定了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①商业信用的规模和期限受到单个资本家拥有的资本数量和资本周转状况的限制。②商业信用受商品流转方向的制约,某种商品的生产者只可能向需要该商品的资本家提供商业信用。正因为商业信用具有如此的局限,不能满足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需要,银行信用便产生和发展起来。
2.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以贷款的形式提供给职能资本家的信用。它具有如下特点:①银行信用实质上主要是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与职能资本家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而不是在职能资本家之间直接发生的。②银行信用借贷的对象是货币资本,而不是处在流通过程中的商品资本。③银行信用的发展程度也不直接依存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而和职能资本的运动会不一致。
银行信用的这些特点,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①银行信用的规模不再受职能资本数量和资本归流速度的限制。②银行信用也不再受商品资本使用价值流转方向的局限。它可以在任何方向上把资本分配到各部门中去,可以提供给任何一个企事业单位。因此,银行信用比商业信用更灵活,规模也更大,更能满足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需要。
3.信用的作用。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第一,信用促成资本的自由转移和利润率的平均化。利润率的平均化是以资本在各部门之间自由转移为条件的,但是,生产资本,特别是固定资本总是在特定的自然形态上,它们难以从一个生产部门自由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信用的存在及其中介作用,才使得资本自由转移成为可能并易于进行,这就促进了利润率的平均化。第二,信用有利于流通费用的减少。由于广泛使用信用流通工具,多数交易通过债权债务互相抵消的形式以代替现实的货币资本收支活动,并采用信用方式出售商品及银行提供贷款等,加速了商品流通以及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从而减少了流通费用。第三,信用促进了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加速了股份公司的发展。
同时,资本主义信用的发展又促进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因为信用制度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的生产规模可以不受资本家自有资本的限制而不断扩大,一方面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另一方面还加速了资本的集中和积累,使生产资料和产品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里,这就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进一步尖锐化。此外,信用又造成了对商品的虚假需求,加剧了各生产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起到促进和加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作用。
四、资本主义地租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资本主义地租是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土地所有权属于大土地所有者,但他们一般不直接经营土地,而是将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经营和使用,因而土地的所有权和土地的经营权是相互分离的。农业资本家向土地所有者租赁土地,雇用农业工人耕种土地,并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地租。所以,地租的本质就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获得的一种剥削收入,它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农业资本家投资于农业,也必须获得平均利润,如果农业资本家得不到平均利润,他就不会投资于农业。由于要缴纳地租,所以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必须大于平均利润。其中相当于平均利润那部分剩余价值,归农业资本家所有;而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则作为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所以,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这样一种阶级关系:农业资本家从雇佣劳动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土地所有者则凭借土地所有权,从农业资本家那里瓜分到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也即是超额利润。
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为了获得土地经营权而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体现了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资本主义地租按其产生的条件和原因不同,分为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两种形式。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
1.级差地租。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土地的自然条件不同造成土地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因此,租用不同的土地缴纳的地租量是不同的。租用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除了缴纳绝对地租以外,还要缴纳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就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的。土地的自然条件是有差异的:不同地块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优劣有差异;同一地块上连续投资产生的劳动生产率有差异。由此形成土地具有不同的等级,租用不同等级的土地所需要缴纳的地租也就不同,从而地租具有级差性。
由于土地的有限尤其是优等地更有限,所以,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对土地经营权的资本主义垄断。这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为满足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必须把劣等地投入生产。而投入劣等地的资本也要求获得平均利润,这就导致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像工业那样由中等生产条件决定,而是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在这个前提下,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劳动生产率比劣等地更高,从而可以形成更多的超额利润,并转化为级差地租。
较优的土地能产生较多的超额利润,是因为较优土地上劳动的劳动生产率较高,这种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土地的级差只是较高劳动生产率的自然基础。因此,级差地租的源泉仍然是那些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由于土地级差的状况不同,级差地租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位置优劣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而转化成的地租,称为级差地租第Ⅰ形态;二是由于对同一土地作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而转化成的地租,称为级差地租第Ⅱ形态。值得注意的是,级差地租Ⅱ在土地租期内,归农业资本家占有,租用期满后则转归土地所有者占有。因此,农业资本家同土地所有者之间围绕土地租期进行着经常性的竞争。
可见,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自然级差,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土地经营权的垄断,级差地租的源泉是农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的形式从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入土地所有者手中的原因。
2.绝对地租。考察级差地租时,是假定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只获得平均利润,不能获得超额利润,因而不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地租。但是在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条件下,无论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地租。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如果把劣等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农业资本家却不能取得地租,土地所有者宁肯让土地荒芜也决不会给别人白白地使用。事实上,农业资本家即使耕种劣等地也必须缴纳地租。这种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叫做绝对地租。
由于农业资本家既要取得平均利润,还要有超额利润以缴纳地租,这样,农产品就不能按照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的生产价格来出售。如果按照这种生产价格出售,农业资本家就只能收回自己的成本价格并取得平均利润,就没有剩余的超额利润缴纳地租。要使农业资本家有超额利润缴纳地租,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农产品的价值大于其生产价格,农产品按其价值出售。这样农业资本家就不仅能收回自己的成本价格并取得平均利润,还能有剩余的超额利润以缴纳地租。
由于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等量资本在农业中可吸收较多的劳动力,在剥削率相同的条件下,可产生较多的剩余价值。工业中有机构成不同的部门,由于资本家的竞争和资本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自由流动,引起剩余价值的重新分配,形成平均利润率。农业由于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使得农业资本家必须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地租,因而,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不参加利润率的平均化,而会长期、稳定地留在农业部门,构成绝对地租。它是商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归根到底是由农业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来的。
必须指出,农业资本的有机构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和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同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持平,甚至高出。在这种情况下,以上形成绝对地租的条件便消失了,但只要存在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就一定有绝对地租,绝对地租或是来自“市场价格超过价值和生产价格的余额。简单地说,只能来自产品的垄断价格。”或是来自于政府对农业资本的财政补贴。当今,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土地所有者自己经营农业的比重逐渐增加,土地的所有权和土地的经营权合一,不需要缴纳绝对地租。
可见,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就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源泉是农业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三)土地价格
土地是天然物,不是劳动产品,不是商品,它虽然没有价值,却有价格。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土地所有者能够凭借土地所有权定期地获得地租收入,土地也就成了买卖的对象,就有了价格。土地所有者出卖土地,实际上是将获取地租收入的权利出卖。所以,土地价格并不是土地自身的价格,而只是地租的资本化。土地价格可以看作是按利息率计算的地租价格。一个投资者用一笔资金购买土地所带来的地租,应相当于将这笔资金存入银行所得到的利息。用公式表示就是: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利润率和利息率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由于土地是一种稀缺的经济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土地越来越供不应求,地租呈现上涨的趋势,这样由地租和利息率两个因素决定的土地价格就呈现出上涨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