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5600000019

第19章 认准投资时机

在风云变幻的股市上,要想赚钱,认清投资时机是前提。这是每一个优秀股民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沃伦·巴菲特重要的投资理念之一。

巴菲特特别善于瞄准时机进行投资,在这个方面,他首先考虑的是何时投资才合适,然后再考虑何时卖出股票。

由美国国会在1990年特许成立和接受政府赞助的佛莱迪麦克是一家大众持股的企业。根据法令,它的任务是在次级市场里,主要给当地居民提供稳定的住宅抵押业务。佛莱迪麦克购买来自贷方的抵押,集中这些抵押,将它们证券化,最后把它们都卖给投资人。借由联合资本市场和抵押资产债权人,佛莱迪麦克能够降低放款者和投资人的成本。最后,降低的成本使住宅买主能负担得起贷款。

佛莱迪麦克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他们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利益收益,即三方面:第一,公司赚取手续费,用来管理、维护贷方的抵押资产,并向证券投资人保证支付本利。这项可观的手续费收入在抵押保证的期限内赚取,并且也是利差收益构成的最大部分。第二,公司收取每月来自贷方所支付的本利。在这项本利尚未送达抵押证券投资人的手上之前,佛莱迪麦克将它投资于短期证券,赚取投资收益。第三,佛莱迪麦克保有它自己抵押品的一小部分,作为投资组合,佛菜迪麦克和其他任何传统的金融机构一样,赚取投资利润和这种债务成本之间的差价。整个企业的收益就是靠以上三种收益来源的现金流量创造的。

传统一代家庭的抵押金额大约达7000亿美元,其中有64%是经由佛莱迪麦克和它的关系企业弗尼梅证券卖出。弗尼梅(联邦国家抵押公司)同样是政府的资助企业,它为居住者提供抵押贷款资金,这两家公司有着相似的结构、相同的业务种类。虽然它们相互竞争,但都用设置高进入障碍的营运手法,迅速地独占了此成长市场里的两个产品供应。

要确切评估出佛莱迪麦克的真正价值,最好使用二阶段折现模型。我们可以假定佛莱迪麦克的盈余在未来十年的成长率为15%,然后再以比较缓慢的5%成长,用9%的贴现率(美国政府30年期债券的平均收益)折现1991年5.55亿美元的盈余后,1992年佛莱迪麦克的价值是320亿美元;如果假设在第一个阶段以12%的速度成长,则佛莱迪麦克在1992年会有250亿美元的价值;如果我们假设在第一阶段是以10%成长,则佛莱迪麦克在1992年的折现值为210亿;如果我们假设在第一阶段是7%的速度成长——这只是经营者所相信的盈余成长率的一半,佛莱迪麦克的身价为170亿美元。在这个最保守的估计价值之下,1992年,巴菲特买下佛莱迪麦克的股票,仅仅以公司价值的4.3折。

佛莱迪麦克为什么选择在1992年以低于其实质价值的价格进行交易?那是因为此刻的投资人在想:也许公司未来无法继续保持它的盈余成长,他们怀疑经营者可能会借由增加自己的有价证券投资组合,或放宽抵押条件来增加信贷及利率风险,也许因为佛莱迪麦克的股价在1991年上涨了182%,故此,投资人认为价格不会再上涨。无论什么理由,在1992年,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佛莱迪麦克的股价被高估。即便我们假定它的盈余每年只有1094%的成长率——这在美国国内是很一般的成长率,令人吃惊的是,它的公司价值在1992年仍有111亿美元。

在1989—1992年的4年间,佛莱迪麦克共赚了20.28亿美元。分配过普通股和特别股的股利以后,公司仍然保有15.39亿美元。这段期间,公司的市场价值从40.33亿增加到87.23亿美元。公司每股有1美元的盈余,其市场价值就会增加3.04美元。

人们也许想了解一下佛莱迪麦克公司的历史,它很不寻常。由传统只能借由储贷持有的特别股,转变到一般大众皆可持有的股票,这种转变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些人误认为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和联邦储贷保险公司注定有相同的命运。巴菲特首先解除了这种困惑。毫无疑问,魏斯科早期对佛莱迪麦克的持股,使其具有对公司深切了解的某种优势。巴菲特表示:“只有当优良的公司被不寻常的讯息包围,导致股价被错估评价的时候,才是真正大好的投资机会。”佛莱迪麦克正是这种不同寻常的股票。股票市场错估公司的价值,真正的受益者是那些努力调查,了解公司的投资人。

那么,什么时候卖出股票最好呢?在某些人看来,投资50%是科学,50%是艺术,100%是传说。一则古老的谚语与华尔街卖出的传说有关;当卖出可以获利时,没有人会因此而破产。巴菲特却认为也没有会因此而变得很富有。

股票是否应该购买仍然可以由价格以及投资的年复利益率决定,但是一旦作出购买行为之后,只要企业的经济状况并不明显变得更坏,就不应该出售这只股票。在这一策略的帮助下,巴菲特完成了一些非常成功的投资,包括对《华盛顿邮报》和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的投资,在过去20年里,每一个投资都给巴菲特带来了17%以上的年复利收益率。这些企业的价值在他看来都在不断增长,因而在长期内对投资者有利,尽管这些公司的股票价格不时会高于格雷姆所确定的内在价值,但是巴菲特仍然持有它们。因为一个人不会把开花结果的树苗从杂草中除去,只会把杂草从花园里拔掉。

熊市即将来临这一念头不断地困扰着许多投资者。这时你的股票经纪人给你打电话让你采取守势,这也就意味着你必须把一些投资变成现金(经纪人们都喜欢这样做,因为他们可以从卖出股票中收取佣金,以后再购买股票时他们又可以收取一次佣金,这样他们就获得了双倍的酬劳)。

在费雪看来这样做并不明智。因为,熊市不可能按计划准时到来,华尔街的那些预测者们的结论对错参半。如果你把自己的投资卖了,而这时熊市已经结束,牛市取而代之,这样的大好时机就让你错过了。

有些人可能会说,如果熊市没有出现,可以再进股市,而一旦熊市出现,就以较低的价格再买回股票。但首先,如果你卖出股票,你必须缴纳资本利得税和经纪人佣金,这样你的利润就会减少。其次,如果熊市没有出现,你必须筹集更多的资金,另外,如果股市是熊市,你想再购回股票,那么,除非股票价格下降得非常厉害,你才有可能把由于付资本利得税和经纪人佣金所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即使熊市出现时,在费雪认识的人中也很少有人再回购已卖出的股票。对这个问题伯纳德·巴鲁奇这样总结:“不要试图在最低点买进,在最高点卖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除非是撒谎。”

完全忽略它是巴菲特解决熊市和牛市的办法。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是以价格为基础买进股票。如果价格太高,那么投资收益率就不会太高,所以他就不会买进。他根本不考虑市场在某一天究竟处于什么状态。相反,他考虑的只是他想投资的企业以及怎样才能以合适的价格买进其股票,取得最大的收益。即使股市处于牛市之中,也可以大规模地买进。而如果股市是熊市,由于许多企业的股价大跌,这就为投资提供了绝好的机会。这是巴菲特的一个经验。

1987年,当市场上股价大跌,人们处于一片大恐慌之中时,巴菲特站在深渊的底部,等待他想购买的企业的股票下跌。最后,他成功了,可口可乐公司受到冲击,巴菲特动用10亿美元购买可口可乐的股票。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相信这个企业的前途。

经过认真选择,仔细分析,反复推敲后才购买哪种股票,是大多数股市投资者的办事方式。但是,影响股市价格的因素很多,随时都可能出现强股变成劣股、“优质股变质”的情况,因此,重要的是要及时止损。

比如,某公司股票价格看涨、甲在刚刚上涨到每股50元时买入100股;乙等到每股涨到60元时才匆匆买进,也买了100股;等丙也参加到这一行列中时,股价已涨至每服80元。以后该股票价格还在上涨,涨至每股90元时,乙果断抛出,100股净赚3000元,而甲、丙二人犹豫不决,期望该股票的价格能冲上100元,可是,乙卖出后不久,股价开始急速回落,当股价从90多元又跌到每股80元,丙对该股票已放弃幻想,连忙以保本抛出。股价如断线的珍珠一泻千里,经历过这一股票大起大落的甲依然幻想该股票价格会再度上涨,于是一直犹豫观望,直到最后,股价跌至每股30元,起初以最低价买入的甲这时一下子亏了2000元,真是损失惨重呀。

“收回利润谁都会,停止损失尚需学”是股市上流传的一种说法。这句话说出了及时止损的重要性。从某种角度来讲,股价的上升和下降不是直线运动,而是波浪运动,就好像大海里的波浪,在涨潮时,可能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再前进,再后退,但每一次前进,都较上一次更进了一步。在股价的这种波浪运动中,投资者唯有审时度势,当机立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如果投资投错了方向,只要正视现实,迅速反应,也可以及时地减少损失。犹豫不决的投资者,当他们看到价格向反方向运动时,也下定决心准备止损,但当价格开始上涨时,又希望价格回升到更高的水平从而使自己的亏损减少到最小限度。投资新手就是在这种举棋不定的等待——失望——再等待——再失望直至无可奈何的心态中一次又一次地将时机浪费掉的。

假如一个人总是犹豫不决,总是被无影的希望支撑着,结果只会一败涂地。因此,初涉股市的投资者,一定要改掉犹豫不决的毛病。

下述方法可以帮你必须克服犹豫不决的心态:每次投资时,制订一项考虑周密的计划,严格核计划执行,任股市飘摇不定也丝毫不动摇。在变化多端的股市上,股民要对投资时机有正确的认识,认清股票价格的涨跌趋势至关重要。好比一幢高楼内电梯的上下,股市也是在持续地升跌。不同的是,绝大多数股民,对“电梯”的状况茫然无知,不知道它现在正处于第几层楼(也不知道自己站在第几层),也不知道它是准备上,还是准备下,只是靠着感觉摸索。因此,电梯可能与你的想法一致,更有可能与你对着干——你买了自认为会上行的股票,它却下行,你抛了自认为会下行的股票,它却顽强向上抬头。只有极少数独具慧眼的人,能够看准股市的趋向,于是,“财源茂盛达三江”。

同类推荐
  • 乔布斯给年轻人的119个忠告

    乔布斯给年轻人的119个忠告

    从痞子到魔鬼精英,从创办苹果公司到遭遇解雇危机,再到王者归来,重掌大权,乔布斯的成功之路如汹涌的大海般波澜起伏,而他也正以超人的魅力迅速感染着全世界。究竟他有什么特别的过人之处让全世界的人着迷?本书全面揭示了乔布斯成功的密码,是年轻人的行动指南,创业者的思想精髓。
  • 可以装糊涂,不能犯糊涂

    可以装糊涂,不能犯糊涂

    人生一世,所要经历的事情千千万,更兼于事情的复杂性,要不犯糊涂是很难的。因此,为了避免犯糊涂就要为心设防,以理控智,以不贪保身,以装糊涂做盾牌。处世做到识人于先,忍耐于前,凡事以不争守道,循事理探路,知其当行而行,知其不当行而不为,这样做,也就可以让自己尽量少犯糊涂了。
  • 公关专家不告诉你的“瞬间识人术”

    公关专家不告诉你的“瞬间识人术”

    本书内容介绍了如何结合心理学和实战经验,运用“瞬间识人术”使业务能快速成交。
  • 藏拙的智慧

    藏拙的智慧

    本书撷取了古今中外众多善于藏拙的事例典范,同时也列举了一些因张扬和卖弄而导致失败的例子,使读者在欣赏生动精彩范例的同时,体会到藏拙的智慧。
  • 我创业我成功

    我创业我成功

    本书将与您一起讨论这样几个问题: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怎样寻找创业突破口,如何制订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怎样筹集创业必备的资金,以及如何打造一支稳定高效的创业团队,如何进行市场营销?如何做好财务管理等等。
热门推荐
  • 神宇不灭

    神宇不灭

    这个世界是神族设下的牢笼,囚禁着忤逆神权的人类。—————你疯了吧!就是在任何系统中,总有些真理是游离于逻辑之外的,这些真理就叫做歌德尔命题。—————愚蠢的人类我感觉这个世界是假的……—————有本事你也造一个呀!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实际上似乎被某种力量控制着——————这就是命啊!给我一个无上真理,我就能创出一个宇宙给你!
  • 環萱结

    環萱结

    環萱结的花语:为恋守候。他是燕国最年轻有为的臣子,她是倾国倾城的公主。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却因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咫尺天涯。为了寻找真相,为了重归真爱,为了给国君报仇,他只身潜入虎穴。层层隐藏的秘密,只有用智勇去揭开。身后遥远的恋人,又该如何护她周全?误会与巧合,如何让另一位女子陷入爱河?坚守着信念和爱情,他救公主于水火,在殊死一搏中,又将上演怎样的惊心动魄?一路走来,他们都在诠释着爱情义和忠贞。
  • 上海恋爱笔记

    上海恋爱笔记

    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农村穷养男,在基督信仰中,遇见上海富养女!年龄差异,身份差异,文化差异,习惯差异,两个完全不可能结合的人,一段不被看好的恋情,最终奇迹般的相爱,相守,走进婚姻!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都市之荣耀归来

    都市之荣耀归来

    七年前,他是一家弃儿在门外跪上一夜只为求得母亲遗体,被笑为愚蠢,受百般羞辱,万句讥讽自剜一刀,立下七年誓约骨与血的争斗,汗和泪的交织,从地狱中归来的是死神还是小鬼七年后,战歌起,风云动…
  • 上清太上八素真经

    上清太上八素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宠妻成瘾:总裁你咋不上天

    宠妻成瘾:总裁你咋不上天

    他需要孩子来交差,她需要钱来救命。纪欣然这辈子都没有想到有一天她会需要用到出卖婚姻来换取纪家的安宁。王者归来的顾漠谦完全没想到,他归国的第一件事就是献上自己的小种子……第二天,城中所有的新闻全部被第一名媛给占据。高傲不可一世的第一名媛纪欣然,因为纪家的落魄成为了众人茶余饭后消遣的话题还没褪去。转头最新的消息便是,纪欣然嫁入豪门顾家,成为城中最顶级钻石王老五的未婚妻。众人在感叹命运的眷顾同时,对纪欣然的八卦乐此不疲。坊间据说还开了赌局,猜测这段盛世婚礼的维持时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

    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撒旦轮回

    重生之撒旦轮回

    在黑暗中沉浮,在危机中生存,在混乱中潜伏,它的苏醒,带来的是一场浩劫?还是美好的开始?痛批鲸鱼QQ群:576422216
  • 疠疡机要

    疠疡机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