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5200000024

第24章 Z

智囊

生活中,人们常用“智囊”二字来称誉博学多才、卓富智谋者。

唐朝人颜师古,在注释这句褒义的俗语时说:“言其一身所有皆是智算,若囊囊之咸物也。”这一说法虽过于简单,却也道出了“智囊”的主要特点。

“智囊”一语,若就其字面而释之,“智慧的袋子”也。但是,若究其来历,它却与肿瘤有关。

战国时秦人甘茂,居渭南阴乡之樗里,号“樗里子”。

据司马迁的《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所载,甘茂这人瘿而多智,对人号为“智囊”。

其后者,晋时诗人杜预和唐代诗僧齐巳,也皆有瘿,时人又呼为“诗囊”。

以上所谓“囊”者,皆指包块,系指瘿而言。

“瘿”为何物?

《说文解字》注云:“瘿,颈瘤也。”

《康熙字典》引《方书》说得更清楚:“瘿有五:肉色不变为肉瘿、筋脉现露为筋瘿、筋脉交胳为血瘿、忧恼消长为气瘿、坚硬不移为石瘿。”甘茂、杜预、齐巳等人患何种瘿虽无从考证,但他们颈上都是有肿瘤的。

由此可见,“智囊”的本义实则是“聪明的瘤子”。

钻钱眼

当年轻人每听父母说到“钻钱眼”这句俗语,一定会感到迷惑不解。是呀,古时的铜钱和硬币差不多,但中间是有眼的,可那么个小窟窿,人怎么钻得过去呢?其实,这是一句戏谑爱钱人的俗语,明代郁履行所辑《谑浪》的古代笑话集中,就有一段关于“钻钱眼”的掌故,十分幽默有趣。

南宋绍兴年间,有个张循王,最爱钱。

有一次,皇宫里举行宴会,皇帝让艺伶们装扮成善观星相的天文家。一个演员说:“世上显贵的人,都必定和天上的星相相应,用浑天仪看他,只能看见星,不能看见人,现在,拿个铜钱来代替浑天仪。”

皇帝先让看自己,那“天文学家”穿过钱眼看了看说,“是帝王星!”

又看秦师垣,说是“丞相星”,再看韩世忠,说是“将军星”。最后,皇帝要那演员从钱眼中看看张循王是什么星。那演员从钱眼中看后,说:“看不见星。”

大家十分诧异,要那装扮天文学家的演员再仔细看看。那演员看了又看,然后说:“始终看不见星,只看见张循王坐在钱眼里。”皇帝听了哈哈大笑。

这则古代笑话说明,即使在“钱可通神”的封建社会,钻进钱眼里坐着不出来的金钱拜物教者,也常常免不了受人讥讽和奚落。贬词“铜臭”就是古时用作讽刺敛钱的达官贵人的。

在今天,铜钱虽然早巳为人民币所代替,但铜臭之气仍时有所闻,“钻钱眼”者也时有所见。

走后门

用不正当的手段达到某种目的,叫做“走后门”或“开后门”。在反对不正之风的今天,它巳成为具有特定意义的俗语了。

“走后门”这句俗语,起源于何时呢?据野史笔记所载,它起源于我国的宋朝。

相传,宋哲宗赵煦驾崩之后,宋徽宗赵佶继位,任命蔡京为相。蔡京掌握朝廷大权之后,拚命排斥和贬谪前朝旧吏,还规定他们的子女不得当官和入京,甚至连他们的诗文也不准流传,引起人们强烈的不满。

一次,朝廷设宴,艺伶们在筵间演出这样一幕:一个大官据案而坐,传判各事。有个和尚要求离京出游,因他的戒牒是哲宗元祜年间所发,被那大官勒令还俗,又有一道土因遗失度牒,请求补发,那大官经过审问,得知那道士也是哲宗元佑年间出家的,于是剥下他的道袍让他当百姓。

总之,凡涉前朝元祜年间的事,一概排斥。这时,一个属官上前低声说:“大人,今国库发下的俸钱一千贯,皆为元祜钱文,该如何处置?”

那大官略一沉吟,悄声附耳曰,“那就走后门,从后门搬进来吧。”

这幕戏尖刻地讽刺了当权者,据说水徽宗赵佶也为之忍俊不禁。

走过场

我国的旧戏,是民间创造的象意和形象相结合的歌舞剧。在表演无关紧要的情节时,往往一带而过,俗语称之为“走过场”。如《空城计》里的王平,派人呈送地图给孔明,那差官刚从下场门下去,转眼又从上场门出来,念了两句“人行千里路,马过万重山”,就算到了。这一表而过,就是走过场。

为了表叙剧情的来龙去脉,烘托重场戏的紧张气氛,过场有时也是必要的。如《甘露寺·回荆州》这出戏中,刘备由赵云保护去镇江时,“一下子”就到了,并无什么过场。等到拜访乔国老,甘露寺相亲成功,偕新夫人一起潜离虎口以后,就出现了许多过场。如果略去,便显不出紧张气氛和一幕幕“瑜亮斗智”的扣人心弦。

刘备和孙尚香这两位主角,在剧中也走了好几次过场,为的是表演一行在回荆州途中路途遥远,历经艰险。

张飞出场后,也带队过了几次场,说明他调集重兵,周密布置,以胜利完成他陷周瑜于天罗地网的使命。

如果没有芦花荡胜利最后这一幕,前此的出出进进就变成纯粹的走过场了。

斩草除根

人们常用“斩草除根”这句俗语来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这一词语最早出自《左传·隐公六年》:“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后来这“剪草除根”便逐渐演化成了“斩草除根”。

京剧《逍遥津》演至《曹操逼宫》,处死伏皇后之后,曹操原是不想再杀死两个皇子的,但经不住华歆在旁怂恿说的“斩草不除根,逢春当发青”,最终还是把二皇子杀了。在史书《三国志》里,华歆可没有说过这句话;这是剧作者从唐代张柬之诛张易之兄的事情移植过来的。

据《唐书》记载,张柬之诛张易之兄弟后,薛季昶劝他不如一并杀掉武三思,说“斩草不除根,终当复生。”到了《逍遥津》里,这句话就变成比较通俗的语言,“斩草不除根,逢春当发青。”

这句俗语演变到今天,虽则用字稍有不同,如有“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等,但总的意思不外乎:一种祸患,必须彻底根除,不然的话,就仍有隐患。

装聋作哑

俗语“装聋作哑”有个传说——

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出身贫农,少时在皇觉寺为僧,是明代的开国皇帝。他于1368年建都南京,定年号为洪武。刚满四十岁的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踌躇满志,于是传下圣旨,大兴土木建宫殿,造楼阁,以扬其威。

一日,朱元璋率文武大臣巡视正在建造的金銮殿,进殿一见造得富丽堂皇,不禁心花怒放,脱口而出:“想当年,俺朱重八打家劫舍,没想到会有今天之洪福大禄!”

话刚落音,他抬头见梁上有个油漆工和一个雕刻工正在油漆雕刻,朱元璋不由得一惊,感到自己刚才所言一旦传出去,有失龙颜,于是马上命令御林军将二人拉下来,准备推出去斩首。站在一旁的军师刘伯温见朱元璋乱杀无辜,实不忍心,就偷偷向油漆工和雕匠指指耳朵和嘴。那两个能工巧匠顿时明白了他的好意,于是一个指着耳朵直向御林军摇头,另一个指着嘴巴向御林军摆手。站在一旁的朱元璋见状,不明其意,便问军师:“爱卿,他俩这是干啥?”刘伯温巧言释曰:“敬禀万岁,他俩一个是聋子,另一个是哑巴。”

朱元璋心中暗喜,于是挥了挥手,让御林军放了他们,让他们继续上梁去干活。

从此,“装聋作哑”便成了形容故意不理,只当不知的俗语。

自讨没趣

卖弄聪明反遭讥嘲,弄得下不了台,俗语谓之“自讨没趣”,它出自晏子舌战楚王的故事——

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乘机侮辱齐国。

一天,楚王大排筵席招待晏子。酒兴正浓之际,突然两个小吏绑着一个犯人来见楚王,说是抓到个齐国强盗。

楚王朝晏子佯佯一笑,揶揄道:“你们齐国人原来一贯爱做强盗。”

晏子泰然自若,回道:“大王,你曾听说过生长在淮南的桔树,一旦移植到淮北便会变成枳树吗?虽然它们的外表几乎一样,但果子的味道却完全不同了,那桔又甜又香,那枳呢,又苦又涩。我们齐国人在家里从不做强盗,但一到楚国便变坏了,这一定与你们的社会风气有关系!”

晏子的巧言反讥,使楚王自讨没趣,哑口无言。

晏子不愧为学者,他不仅运用了类比推理,而且巧妙地运用了科学归纳法,这使他如虎添翼,雄风大振,将楚王击得一败涂地,无地自容。

自作自受

自己说错话、做错事,结果惹得自己受累或招祸上身,俗语谓之“自作自受”。《水浒传》第二回中就有这么一句话:“若是打折了手脚,也是他自作自受”。

这句俗语,出自隋朝侯白所撰的笑话集《启颜录》中刘道真自讨没趣的故事。

晋朝有个叫刘道真的文士,有一次乘船到乡下去避难,因为付不出船钱,只好下去帮船老大拉纤。拉了一会儿,回转头来望望,见船上摇橹的是个老妇人,便嘲笑道:“你们妇道人家,为何不在家里调机弄杼,却到船上来摇橹显丑?”

老妇人见刘道真文质彬彬却出言不逊,随口讥讽别人,于是也不客气地反唇相讥曰:“老娘摇橹关你什么事?你是大丈夫、男子汉,为何不跨马挥鞭,反而落在河边牵船,这有什么光采?”

刘道真想不到船家老妇的嘴也竟如此麻辣,不由得吐了吐舌头,低着头继续拉纤。

过了几天,刘道真在一所茅棚里,和朋友同吃一大盘菜羹。正当二人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忽然瞥见一个身着青布衣衫的村妪牵着两个小孙子笑嘻嘻地过来,刘道真诗兴又发,禁不住脱口吟哦曰:“青羊引双羔。”

那村妪见孔门儒生将自己与孙儿比作牲畜,好不气恼,于是回敬了刘道真一句:“两猪共一槽”。

刘道真听了,臊得答不上话来。经过这两次教训,他再也不敢取笑别人了。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自古以来,人们常用“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句格语,来比喻统治者可以为非作歹,而百姓的正当言行也耍受到种种限制,没有一点正当的自由。”

这句俗语出自宋代文学家陆游所著《老学庵笔记》第五卷所载的一则故事。说的是有个身为一州之长的官吏名叫由登,不但自讳其名,而且不许下属和全州百姓提“登”字,凡不避讳他的名字者,便要受到鞭笞。不仅如此,甚至与“登”同音的字,也一概不许言及。因为“登”与“灯”字同音,于是全州男女老少只敢把“灯”叫做“火”点灯只敢叫做“点火”。

这年春节过后,转跟就要到正月十九。按照上元放灯的传统风俗,官衙照例要贴出一张“许人入州观灯”的告示,但州府中的文吏岂敢在纸上提及“灯”字而招祸,只好写成“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云云。

进城观灯的四乡百姓,看了这张“奇文”告示,无不嗤鼻。大家又好气又好笑,有人讽刺说:“这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从此,便有了这句比喻反动统治者胡作非为的俗语,流传了一个朝代又一个朝代。

赵巧儿送灯台——一去不回来

长江水,向东流。到了四川万县城外,从三块大礁石旁边经过。这三块高耸的大礁石,叫盘盘石、草盘石、千钧石。

它们一字儿排开,分立在两岸和江心。传说那是鲁班修的桥墩,可惜没能把桥修起来,作废了。

城里边有一条流入长江的山溪,溪上有一石横空,联结着两边的石岸,天衣无缝。它上边平坦,宽可行马走车,下边是自然形成的大桥孔,溪水就从那里流过,所以叫天生桥。鲁班的大徒弟名叫赵巧儿,他曾吹牛说,这座桥是他用了不到半夜工夫修起来的。

鲁班的本事怎么还不如徒弟?这里有个故事。

鲁班是有名的巧匠,手艺高,不管是锯、凿、砍,刨,都不用费吹灰之力,要什么样子就出什么样子。就拿解木料来说吧,他不需用锯子去拉,只要牵上墨线,轻轻一绷,不管是多大的树就“哗啦”分开,比快刀切豆腐还利索。

一天,鲁班见墨斗干了,没法干活,就对徒弟赵巧儿说:“去加点扬子江心的水来!”赵巧儿拿起墨斗就走,从来还没这样爽快过。鲁班见了,便心里一动,想:这人偷懒要好是常事,莫再受了他的骗。于是,又认真嘱咐说:“巧儿!一是一,二是二,江边上的水可也不顶用啊!别图省力,坏了我的大事。”

赵巧儿见师傅不放心自己,不高兴地嘟哝,“我几时办事不是板上钉钉?”他不管有理无理,先倒打一耙,倒是把师傅的嘴堵上了。

赵巧儿好不得意!他拿上墨斗朝江边走去,开始很快,想尽快做出个样子给师傅看看。渐渐爬上一个山坡,觉得累了,慢下来,暗自盘算:“江心、江边的水还不都是一样,何必那么麻烦?就近添一点到墨斗里也就算了。”又走了一段,见江边离得还远,心里烦,身上也热燥起来,便坐在树荫下休息,心里说:“为了给墨斗添那一点水,让我出这多的汗,划不来!”想扭头回来,又怕不好向师傅交差。进退两难,索性背靠大树打起了呼噜。

太阳由东偏西。赵巧儿一觉醒来,觉得饿了。他回头就走,忽然记起师傅交给扎差事,还没有办,又为难起来。看长江,越发嫌远了,一步也不再想朝那里迈。想来想去,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就在这时候,他要小便了,便灵机一动:

“撒点尿进去不是同样能把墨斗打湿吗?何必舍近求远?未必师傅真能辨得出来。对,就这么办!”

鲁班的墨斗是神物。一接触秽物就失灵,再也解不开木头了。鲁班发觉不妙,很生气,责备巧儿:“偷巧坏大事。以后解木料只得改为拉大锯了,不知要多出多少力,多流多少汗呀!”

赵巧儿理亏心虚,可还是鸭子死了嘴巴硬,不认错:“这明明是扬子江心水嘛。我从早晨出去,晚上才回来,饿断了肠子,跑断了腿。师傅不夸奖不说,还冤枉我,太不公平!”鲁班指着墨斗,气乎乎地问他:“你要真是添的扬子江心水,我这神物怎么会失灵了呢?”

“生意不好怪柜台!”本来就是平常的墨斗嘛,哪是什么神物?就是师傅您,也不过就那三斧头,并不像外边传说的那样玄乎。徒弟天天跟着您,什么底细不知道?以后就别再用这种玄玄乎乎的事儿吓唬人了。

鲁班听了,一气之下就说,“你说我不行,就和我比比手艺吧!”

赵巧儿听说要比手艺,简直吓昏了。他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可又不肯认输。抓耳搔腮,忽然计上心来,说,“我们来比修桥吧,以一夜为期,分别在长江和山溪上修起一座桥来,好不好?”为了引鲁班上钩,他又说:“是修大桥还是修小桥,由您挑好了。”

修桥是鲁班的拿手戏,赵州桥、芦沟桥都是他修起来的。现在要和徒弟比赛,自然要让一步,就说:“长江上的大桥归我修,到了晚上就动手。”

当天晚上,没有月亮,又加是阴天,漆黑漆黑,动工修桥实在困难。这事被江里的龙王知道了。他和鲁班是朋友,便亲自把一盏油灯送出来,放在太白崖上,把大江两岸照得一片通明,就像白天一样。

鲁班站在江边,只见波浪滔滔,茫茫一片。既难下墩,也难起拱,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难修的大桥,不由作起难来,他沿着江岸,一边琢磨一边走,不知不觉来到深山里,忽然前边被挡住了。抬头看,见是三座小山,个个都像刀劈斧砍出来的,很周正。鲁班想绕开它们,便往左走,不料它们也一个跟着一个往左移,鲁班转身又往右走,它们又一个跟着一个往右移,总是挡住他的去路。鲁班心里明白了:它们是要求派用场哩。他好不高兴啊!就挥挥手说:“我正想找你们哩,太好了!朝那边走吧!”

三座小山真听话!立刻摆成了一溜儿,前脚跟后脚,沿着江边往前移。到了万县城下,鲁班让站住,把它们分别摆到了大江的两岸和江心里,当做桥墩,准备继续在上边铺路面。

这天夜里,赵巧儿并投有修桥,只是暗暗跟着师傅看稀奇,偷本事。他见太白崖上点的灯,特别亮,很奇怪;看师傅赶着小山走,更吃惊;等到望着它们变成了桥墩,忽然明白了过来,心里说:我的天!眼看这长江大桥就要造好了。

等到天亮,千人走,万人过,都要称赞师傅的手艺好,鄙薄自己无用了?那以后还怎么能出头露面呀!他想到这里,把心一横,牙一咬,赶紧跑到江边,大声喊道:“师傅,您比输了,我的桥已经造好了!”

鲁班了解徒弟的斤两:功夫全在嘴皮子上,手艺不行。他没理会,只顾抓紧修自己的大桥,连头也没有抬,说,“除非纸扎、气吹,你哪会这么快就修好一座桥!”

赵巧儿死拉硬拖,把鲁班邀到山溪旁边,手指那天生的石桥,得意洋洋地说:“喏,百闻不如一见,莫非骗你不成!”

他见师傅还是半信半疑,又用话刺他说;“天下只有状元徒弟,投有状元老师。徒弟总是要超过老师的,你不要不服气啊!”

鲁班耳朵刺得疼,虽是心里不信,可还是仔细打量赵巧儿修的桥。只见这桥竟是一块巨大的整石头,横跨两岸,好像钢浇铁铸的一般,没有接口,不见隙缝,精巧极了。他从这头踱到那头,共是六六三十六步,用力跺了几下,桥身不摇不摆,纹丝不动,好不牢固!他没想到这是赵巧儿又借机偷巧,便信以为真了,说:“我这一辈子,山南海北修了无数的桥,可哪座也不能和你修的这座桥比。这次比赛,是我输了,我那长江上的大桥也没脸再修了。”

赵巧儿偷巧成功,非常高兴。细想,这到底是假的,不顶真用,还是向师傅偷点真本事来为好。于是,假惺惺地谦虚了一番,又转弯抹角套间师傅,长江里的那三个桥墩,到底是怎么移的,怎么放进江里的。

鲁班并不回答他,只说:“惭愧,惭愧!”

赵巧儿问不出结果,又赶紧打听那太白崖上的油灯。鲁班如实告诉他说:“那是水晶宫里的宝物,我就要还给老龙王去哩。”

赵巧儿早就听说,水晶宫里遍地是宝,老龙王是最大的财主。心想;列果讨来个送灯的机会进去一趟,得偷就偷,得骗就骗,定会发一笔大财。于是,就诚恳地要求,替师傅代劳,往水晶宫跑一趟。

鲁班答应了。赵巧儿倒又犹豫起来:“水晶宫在大江底下,人走进去,该不会淹死吗?”

鲁班说;“我做好了两个灯台,里边的,一个正是给龙王那神灯配的。只要拿上了它,朝江里边走,大水就会两边分开,让出条水晶巷子。沿途自有游鱼引络,波浪奏乐。用不着怕。”鲁班说着,打了个呵欠,眼皮也打起架来。修桥忙手了半夜,实在支持不下去了。他似睡不睡,还关照徒弟:“别忙,别忙,明天再去送吧!”

赵巧儿心术不正,爱猜疑,如今又把师傅的好心,当成驴肝肺了。他盘算:鲁班也许是改变了主意,不想再让自己跑这趟肥差。再说,等他一觉醒来,如果发觉了天生桥不是自己造的,露出了马脚,还能有好吗?倒不如乘机狠狠捞些油水,远走高飞。他想到这里,便拿了龙王的神灯,又去胡选灯台,要一并带上,好去水晶宫里发大财。

灯台果然是两个:一个菲龙画凤,油漆闪亮,非常精致,却是俗物,另一个不雕不饰,无油无漆,十分平常,倒是神品。赵巧儿是凡夫俗目,只知道势利二字,哪能分别得清!

他只是拣那漂亮的一个,拿起来就匆匆跑了。

长江里边风大浪高,赵巧儿一看,心惊肉跳,浑身哆嗦,想远远跑开,可又舍不得错过了这发财的好机会,硬着头皮朝江里走去。

江水一下子漫到赵巧儿的脖子。他有些心慌,忽然记走了手里的灯台,便高高擎起,继续向前走去。可是,因为拿一只灯台,不能划水,他到底被淹没了。从此,这一带就流传着这句俗话:“赵巧儿送灯台,一去不回来。”

同类推荐
  •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本书试图从传播学和系统论的角度,结合诸如信息论、控制论、传媒生态学、新闻学、美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知识理论来探索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传播现象、技巧和规律。
  • 中国播音主持艺术

    中国播音主持艺术

    各类大专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亦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设立,然则不少学校教学混乱、各执其词、鱼龙混杂、莫衷一是。教师队伍后继乏人,即使一些老牌院校亦显青黄不济之象。有感于此,遂执拙笨之笔,集散乱之思,拾荧光之火,尽绵薄之力。斗胆放异响之厥词,虚心集八方之斥讨,微心可鉴!
  •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我国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对我国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人才选拔标准、教学大纲编排、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模式、师资队伍结构、教学评估体系等做了全面调查和分析。下调查访问后的研究后果,对播音主持工作、播音主持人才的综合素质、播音主持人才能力需要的新趋势等做了深入的研究。
  •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以宏大构架、多维视野和立体思维,全面勾勒中国和谐社会视野下舆论传播的特点、模式、影响、作用,对舆论传播学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特点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系统描述、客观介绍和深刻分析,探讨当下舆论传播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以及舆论传播成功引导的方法、手段、机制等,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精的见解和观点。全书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语言简洁,涉及广阔的国际国内背景,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意义。适读对象:宣传教育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专业师生、学术研究者。
  •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本书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概括,从而为中国电视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作一阶段性的梳理与描述,为中国电视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其品质与境界提供一些思考与探索。
热门推荐
  • 唐云四起

    唐云四起

    他,一个平凡帅气,没有盖世武功,没有聪明才智,甚至不认识大字一个,但他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从出生,就注定要不平凡。他,就是温子明。她,一个漂亮清秀的女孩,继承了家族的血脉,是盔偃(在女孩家族中盔堰是隐蔽语,真正意思是毁天灭地的力量)力量的宿敌。她,就是凌云。
  • 在游戏世界里修仙

    在游戏世界里修仙

    玩家秦夜作死开挂穿越到游戏里面的真实世界秦夜沉思的坐着,想起了日后游戏里面无数的篇章剧情在这里同样出现,他决定了,他要回去继续好好玩游戏,修仙太危险了,不是正常人可以修的。作弊器每日生出一点基础技能点,十点可兑换成一点进阶技能点,一百点可兑换一点高阶技能点,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 答大学堂校长蔡鹤卿太史书

    答大学堂校长蔡鹤卿太史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吹流年即已成梦

    风吹流年即已成梦

    花已落尽,地已老,天已荒终究是回忆,我们终也回不去,每份仿佛都是伤感的诗歌与小说,我早已迷惘在青春中
  • 盘丝洞38号

    盘丝洞38号

    我记得不太清楚,上辈子有没有在忙乱不堪的时候祈祷过:神啊,让我多长两只手该多好啊!也许有,但是我记不清了。也许祈祷过三次、四次,或是许多次。人真的不能胡乱祈祷许愿,因为有时候愿望成真。其实是件很可怕的事。因为我被一辆卡车撞飞,神魂飘荡……然后,突然发现自己长出八只脚来——我当时就震惊了,惊骇欲绝地狂喊了一声:“蜘蛛啊!”上辈子的人生,已经在我被车撞飞时划上了休止符。这辈子的蜘蛛生,就在我的一片茫然和恐惧中,拉开了帷幕。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帝王主沉浮

    帝王主沉浮

    本书介绍了26位皇帝的帝王术,重现了君王的宿命人生,在字里行间找寻着他们往日的雄风和智慧。
  • 倾城邪妃世无双

    倾城邪妃世无双

    她是丞相府的嫡小姐,原本才倾天下,让相门风光无限,不料天妒红颜,一场大病,丞相府嫡三小姐南执衣身子彻彻底底地毁了。南丞相曾寻遍天下灵丹妙药,却还是没能让三小姐摆脱病榻。七年后,重病缠身的相府三小姐重新出现在人们眼前……南执衣遇见名震天下的外姓王爷宋久锡。重病缠身之时,他翩翩白衣,对她温文尔雅地笑,是她最好的灵药;豆蔻年华之时,他执手在畔,描绘她眉眼如画倾世绝颜,是她最大的骄傲;风华正茂之时,他待她眉眼如初风华如故,浅笑安然,是她最大的依仗;半生之际之时,他提诗写字,依旧是陪在她身边的那个喝酒下棋的公子,是她最大的慰藉;待白发苍苍,他依旧眉眼含笑,轻声细语说不会辜负她的喜欢。
  • 活学活用博弈论全集

    活学活用博弈论全集

    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无不在生活中运用博弈的智慧。学习博弈的精髓,让你懂得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变通求胜;在权利的争夺里如何进退自如;在感情的烦恼中如何理清头绪……洞悉人性,智慧博弈,在社会的竞争中游刃有余掌握主动,圆润通达,在人生的磨砺里挥洒自如。
  • 凤血,倾世皇后

    凤血,倾世皇后

    他说,云罗,你是我凤朝歌最爱的女子。我要取东海的明珠,西域的七彩玛瑙,南疆的千年香木,极北之地的狐裘赠予你,建一座独一无二的的宫殿,一生一世你都不能再离开我的身边。情浓时山盟海誓听起来尤为甜蜜。她嫣然一笑,说,好。于是,那一日他真的将她贬入冷宫,囚她一生一世。……初见他第一面,她正值豆蔻年华,倚栏卖笑,而他翩翩而来,笑意温柔,为她赎身,道:“我会带你离开。”再见他第二面,他携千金聘礼上门,郑重求亲。权倾一时,相认不久的父亲大喜。他说,云罗,千金为聘,他待你可算是真心了。又见他时,乱军中他血色披身,紧紧握住她的手,神色癫狂,他一声声问,云罗,为什么,为什么我会败……。然后,没有了然后。从此她见他眼底中不复温柔。他带她离故国,他亲手将她送上那深宫之中,他说,云罗,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回故国,才能报仇。…她笑意如昔,柔声道,好。转身没入此第而开的重重宫门,不再回头。华云罗,传言中最美的皇后,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听说她的美堪比艳阳,媚色无疆。连英明神武的皇帝都为她神授魂予。万般宠爱不够,将她养在深宫凡人不得一见。华云罗,世间最美最神秘的女子。一言一笑间天下大乱,战事纷起,生灵涂炭。朝中重臣们连跪一天,只求将她处死以慰藉千万枉死将士。她翩翩而来,依在万人至尊的帝王身边,浅笑低声道:“他们死,总比臣妾死好。”众人皆惊,她看向领头那一人,笑得尤为欢快,问道:“凤将军也想要处死云罗吗?”他不语,唯见她眼中笑意盈盈如日光,笑得天地失色,笑得摇落一世荒凉不复还……爱恨恩怨,她终于站在万人之上,艳色倾城,权势无敌。可是谁曾在午夜梦回时在她耳边低低一声柔声呼唤,昀儿,昀儿……江山倾,美人泪。男人们逐鹿中原,而她在乱世中一步一摇,渐渐走到繁华落尽,无法回头……凤朝歌:一身白衣如雪,俊雅如谪仙,执剑可为天下杀,执笔便是温柔佳公子,看似有情却是最无情。郎君千面,每一面却不是她想要的。他说,云罗,你是我凤朝歌最爱的女人,爱之入骨,恨也入骨。苏晋:一身长衫,遗世孤立。一把古琴,一手杀人魔音。他说,云罗,你是这个是世间最傻的女子,所以我要守在你的身边杀尽欺辱你的人。李天逍:翩翩王孙,帝王之尊。她为他而来,他执萧含笑,容色是她未见的浩荡朗朗。他说,云罗,这一生,注定你我生死无离。
  • 冲出牢笼

    冲出牢笼

    第一卷讲的是一个说漏嘴的少年一对从小分开的姐妹(谜之音:此处有坑)一对相互敌视的兄妹一个以身证道的青年高手一个骑着猪的长鞭青年之间的故事你所预料到的结局,未必是真正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