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同意为成功而不择手段。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李嘉诚
从1990年初,李嘉诚辅佐中信收购泰富起,香港中资和内地国企,纷纷跟随超人脚步,欲借超人之力购壳上市,合组联营公司,利用双方的优势,在香港和内地同时拓展业务。美丽华收购一事,就是其中的代表。在此事过程中,李嘉诚充分展现了自己能进能退的投资理念。
美丽华酒店是杨氏家族的祖业,但创始人却是一批外籍神父。50年代初,九龙尖沙咀有一家教会小旅店,专门收容被驱逐的内地教堂的神职人员。1957年,中山籍商人杨志云,乘一次偶然的机会,购得这家小旅店。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到70年代,美丽华已是拥有千余客房的一流酒店。
1985年,杨志云逝世,其子继承父业,美丽华仍风生水起。无奈好景不长,1989年,香港旅游业空前萧条,到1991年美丽华入住率还未突破50%。杨氏兄弟遭众股东指责,不得已把集团元老何添请来出任美丽华集团主席。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大开国门,香港旅游业转旺。至1993年,美丽华已恢复元气,渐入佳状。然而,各大股东间的矛盾并未因此而彻底消除。杨氏兄弟内部也不是钢板一块:大哥杨秉正坚决不放弃祖业,而其弟杨秉梁则主张去美国发展。
有内忧,必有外患,觊觎美丽华已久的众列强,终于等来了天赐良机。
外强多位好手中,首推已是香港首富的李嘉诚与中资豪强荣智健合组的新财团。以长实的财力与中泰的背景,欲得美丽华,似乎如探囊取物。一位财经评论家说:“在香港,再也找不到第二对这么强大的黄金拍档。”
李嘉诚分析了美丽华集团的具体估价:
一、美丽华酒店,位于丸龙尖沙咀商业旅游区,估值24亿港元;二、深圳蛇口南海酒店,估值12亿港元;三、柏丽广场,第一期估值10亿港元,第二期估值47.5亿港元。
这三项加起来,总估值93.5亿港元。
1993年6月5日,长实与中泰各占一半股权的新财团,向美丽华提出收购建议,每股作价15.5元(认股权证8元),涉及资金87.88亿港元。
美丽华集团于9日申请停牌,停牌前市价为14.8元。李嘉诚开出15.5元的收购价,溢价不到一成,而一般要溢价二成方可生效(即为众股东接受)。市场普遍认为,李氏荣氏的出价太低。
李嘉诚是股市收购的老手,他应当深谙此理。也许他过于自信,也许他认为不会再有强手跳出来与其角逐“猎物”。
据李嘉诚自己说,他们此番收购,是美丽华的一名大股东主动提出洽商,该股东有意出售其所持股权,并且持股数不少,故此自己才有些大意。
这人会是谁呢?媒体一时议论纷纷。到6月14日,美丽华董事总经理杨秉正发表公开信,声称全部董事均未与长实、中信达成共识,美丽华物业发展潜质极佳,资产净值为20元/股。信中还提到,6月8日晚才接到李嘉诚、荣智健财务顾问的电话意向,而次日早上9时,收购建议书就送到美丽华董事局,“这么庞大的收购行动,未给予当事人适当时间去了解,而突然采取行动,那当然算不得友好和善意。”
杨秉正显然对买主的15.5元/股的价格不满。市场传闻,主动与李嘉诚接洽的股东,很可能是美丽华董事局主席何添。据估计,何添所持的股权不及杨家的零头。李氏、荣氏欲获成功,杨秉正才是关键。
6月22日,杨秉正又刊启事,称公开信可能有不妥之辞,致使公众对李嘉诚、荣智健两先生产生误解,谨向两位先生深表歉意。
杨氏家族只持有3成多股权,李荣集团全面收购,胜面仍然很大。
谁知半路上杀进个程咬金——另一位风云人物李兆基的介入,使局势完全逆转了。
李嘉诚与李兆基二人交情之深,路人皆知。他们是地产老拍档,曾去温哥华,与郑裕彤等共同投得并发展世博会旧址,总投资百亿。他们还是高尔夫俱乐部的“球友”,每周相聚一次,形影不离。更令人称道的是,在这之前,他们还共同推出一个“嘉兆台”的高级楼盘,把两个人的名字合成物业名,成为两人友谊的永恒象征。此前谁也想像不到李兆基会公开与李嘉诚“为敌”。
本来,未陷债务泥淖的杨秉正,完全可抓住所持的股权不放。不过,面对多家列强的虎视眈眈,他真的担心“怀璧惹祸”,就积极寻找第三者为其“藏璧”。这个人必须是其父的至交,并且财力在香港10强之列。放眼香江,非李兆基莫属了。
杨志云在商界名声卓著,深得同仁尊敬。现在杨志云遗孤有难,李兆基觉得自己不帮又说不过去。眼看杨家祖业行将被外强“吞噬”,作为杨志云生前的至交挚友,必会遭外人指责。
碍于李嘉诚的情面,李兆基开始时左右为难。真正促使李兆基下决心的,是杨秉正“送璧人怀”。美丽华前景广阔,谁不垂涎欲滴?商场无父子,在商言商,一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于是,李兆基就给密友李嘉诚致命一击,与杨秉正私下签订了收购协议。
杨秉正最担心就是美丽华一旦被另一家财团控得,杨家将会被清扫出局。因此杨秉正以极优惠的条件,让李兆基答应只做股东,并从杨氏家族购得略过3成的美丽华股权。李兆基保证只做股东,管理权仍归杨氏家族所有,从而消除了杨秉正的心头之患。
面对半路杀入的劲敌,李荣集团一时阵脚不稳。一贯不抱买古董心理的李嘉诚,此刻也一反常态,把15.5元的收购价提高到17元,以期与李兆基的同等收购价对抗。一位证券经纪商称:“头脑冷静的李嘉诚,也会情绪冲动,在‘古董拍卖会’上竞价了。”
到7月12日,以何添为首的5名董事手中持有5.37%的股权,他们主张接受收购。无奈以杨秉正为首的8名董事,仍拒绝百富勤(长实与中泰委托的财务顾问)的收购建议,他们手中还控有关键的7.61%美丽华股权。
7月16日,百富勤宣布全面收购截止。至此李荣二人仅购得13.7%股权及9.2%认股权证,股权未购满50%以上。
而李兆基通过不断的市场吸纳,使其所持股权增至34.8%。因未过35%全面收购触发点,无须发起全面收购,却保持第一大股东地位。面对这种不利局面,李嘉诚果断退出竞争,停止了对美丽华的收购。
证券分析员说:“李兆基攻守兼利。如果李嘉诚再要发动全面收购,李兆基可以从杨秉正等股东手中买入股份,超过半数不太难,李嘉诚又可能徒劳无功。如果李嘉诚按兵不动,他也不动,稳可控制整个集团。”
李兆基敢挡李嘉诚,轰动全港。此前舆论一直认为:超人之势不可挡,其锋不可争。
面对圈中人的说法:“一帆风顺的李嘉诚,在美丽华一役铩羽退守,是超人在本埠走下坡路的起点。”李嘉诚一笑而过,不为所动。
以后的事情发展也并非如这位预言家所言。事实证明,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商场上你争我夺,硝烟弥漫,有闪失、有挫折都属正常状况。李嘉诚虽在收购美丽华酒店一役中失手,但他力助中资,与中信首钢等企业的合作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为他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纵观全局,李嘉诚的事业不仅没有走下坡路,反而蒸蒸日上,锐不可当,前景非常良好。
古人云:“谋深,虑远,成之因也。”李嘉诚深刻认识到了“谋”与“虑”在成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谋得深,虑得远。他不贪图眼前的利益,也不为眼前的挫折所动摇,沉着冷静,敢于放弃,不争一时一地之得失。他知道,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美的。
能直能屈,能上能下,能进能退者方可成大事。能执着也能放弃体现了李嘉诚投资策略的高明。局势有利则乘胜追击,情势逆转则全身而退。智者于时局涨落之中仍能辨清方向,眼光开阔、从容应对方显商界奇才的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