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4700000008

第8章 文化理性化时代:玄言诗的生成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突破时代,是文化理性化并冲出原始神巫迷信牢笼的文明轴心与思想启蒙时代。如果说在《易经》时代,先民仅能在交感的形象思维中萌生不自觉的思辨之芽,那么在西周及春秋战国的文明勃发期,中华民族已经有了一种更抽象自觉的思辨精神。这种思辨精神以《老子》、《庄子》、《易传》最为显著。如老子把天、地、神、鬼、人都置于“道”的境域;庄子将“神巫”季咸视作批判的靶子;一些深通《易经》的智识者已领悟“善《易》者不占”(《荀子·大略》)的道理。即使巫风较为浓烈的《楚辞》也沐浴着中原理性自觉的清风。这一切都说明了先秦诸子批判神巫文化的高度自觉。

当然,先秦诸子的理性思辨并未完全走上欧洲近代的纯粹抽象化之路。无论老、庄、屈原还是《易传》作者,在思辨中都仍保存了“天”、“神”、“时”、“几”、“势”等难以被逻辑化、清晰化的神秘性、命运性因子。这些因子既有着相似性通感思维的遗痕,也有着生命直觉的高度智慧映射。这些因素使老、庄等人的思想显出一种难以言说的玄妙,而非逻辑的清晰。他们共同称说的“道”就是思辨与神秘结缘的思维合成体。正是这种既富理性思辨精神,又寓神秘玄思的独特个性,在催化着玄言诗的发育。

《老子》作为人文智识者对情感真态的呼唤与对文明理性的批判,本身便已预示着文明挣脱原始又自我反思的理性自觉。这种理性自觉既秉承了《易经》的通感艺觉思维传统,又在“不可言”之“玄”向“可言”之“名”的转化中独辟蹊径,发而为有无双遣的“玄言”之道说。《老子》五千言都可视为由韵律和谐、玄思深远的玄言小诗组成。兹举《老子》两章为例:

道可道,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章)

夫物云云,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16章)

前一章指向天地万物的本根。句式正反参合,语言精工对仗中又参差错落,整体结构在意脉连贯中顺流而下,散落名象在珠玉圆转中归于玄通。不可言说的玄道在正反有无的双遣中实现了非在者的存在本真指向。意旨深微的玄与自然成文的言合而成为意象谐美的道之歌唱。后一章是几近完整的四言诗,全章行文似乎禀领了流荡不息的道之灵性与品性。天地万物生于道,又复归于道;这种“归”,就是“归根”,返回原始的故乡;在切近故乡的道路上,人生沉静而从容,领悟死亡就是复归命运的秘密。这里的玄道之歌已是玄思的境界化、艺术化,是不可言说的神秘与吊诡。

《庄子》秉承《老子》将“玄思”诗化的风格,处处洋溢着“玄言诗”的情致与风采。明人吴世尚说:“《老》之妙得于《易》,《庄》之妙得于《诗》。”庄子的“诗情”是深微玄通彻悟大道的“玄思之情”。如:

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

——《天道》

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孰居无事淫乐而劝是?风起北方,一西一东,有上彷徨,孰嘘吸是?孰居无事而披拂是?敢问何故?

——《天运》

这是纯粹的诗,是宇宙生命的回旋,是以一种宏阔的气势将现实的人直接卷入大道的宽广境域。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的玄思之语言是无法以现世审美标准去评判的大道言说。“生也天行,死也物化”,庄子在领悟生死秘密中获得天地“至乐”。“天其运乎?地其处乎?”连珠式的发问,把我们从现成世界推入无穷可能的未知,世界由显明沉入幽玄,生命由喧嚣归入静寂。韵律的和谐婉转与玄思的深沉幽邃在浑然无间中合而为一。

《易传》是战国中后期学者解读《易经》的集体作品,是对《易经》神秘古风的去魅,是中原文化理性启蒙思潮中的诗哲对《易经》的一次符合时代的成功转化。在思辨理性的人文自觉中,《易传》呈现出其玄言化或玄言诗化的总体特征。如《乾卦·彖传》: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这是对“乾道”阳刚之德的颂歌。它已不再像《易经》古歌谣式的素朴与句式的夹杂,而是自觉地运用音律铿锵与句式对仗的语言形式。在行云流水的语言之歌中,诗人吟唱着“天”的元始之德——阳气——的伟大运行。阳气循环不息,支配着生物的四季荣枯。诗的语言也呈现出“循环往复”的递嬗式结构。起句“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是开端建基性的存在语言,万物由此生、荣、枯、灭,结句“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又是归道式语言的再一次开端与建基,阳气周流,万物得新开始,天地间再次充满盎然生机,语言的世界再次充溢着生命的活力。世界借语言展开,大道与语言同在,本真的“道言”、“玄言”或“玄言诗”得到了一次深度展现。

《易传》的其他各篇也处处有玄言或玄言诗的足迹。如《坤卦·彖传》:“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是以谐美的语言阐明“地”的至极之德——阴气——的神圣运作。《谦卦·彖传》:“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是以铿锵的语言书写“天道”、“地道”等的盈虚消息,并由此感悟出“人道”应当“谦卑”的道理。当然,《易传》中丰富的思辨精神气质比起《老子》、《庄子》来说更多了实用理性化的倾向,并且还部分地存留着《易经》的“通感”类比思维因子,但它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玄理之思,无疑促进了中国文明文化的进程,并催化着玄言诗的生长。

思辨理性是一种高贵的人文精神素养,它大多是在神学的纯化与超越实用理性基础之上的自由精神的生长。比起中原文明的实用理性化思潮来说,楚文化更多了一种超玄思辨的气质。《老子》、《庄子》虽受着中原理性启蒙思潮的影响,但更是楚文化玄想超越精神的结晶。从某种程度上说,同时期或稍后的“屈骚”或《楚辞》更体现了楚文化熔神巫文化与思辨理性于一炉的特征。屈原把巫术礼仪引入诗歌,不但是诗的神学化,而且以玄学思维升华了神话。屈原的许多诗篇或其部分都可视为玄言诗作。如《天问》: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天问》实际就是一首长篇玄言诗。诗人睁开迷惑的双眼,惊讶于世界何以如此存在,并领悟从人的此在发问之不可能,于是转换视角从“天”的角度实际就是从“存在”与“大道”的角度发出超越之问。如果说《老子》、《庄子》是完全个体化的哲人之诗,那么《天问》则是个体化哲人之诗首次进入了民族普遍诗歌样式的书写并在其中占领阵地。因此,《天问》因其玄学思维与玄言化而成为一篇奇文,成为难以被中国传统诗界涵纳的一个异类。《天问》第一次以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诗歌形式质疑远古神话传说的真实性,追问人生自然现象中的本根或本体性存在,从而意味着楚民族在玄学的思辨与理性的自觉方面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

《楚辞》中更值得注意的是《远游》一篇。如将玄言诗视为老庄义理的演绎,或许《楚辞》中的《远游》就是这种意义上的最早玄言诗了。如云: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著而日延。奇傅说之托辰星兮,羡韩众之得一。

此段与《庄子·大宗师》中的文字极为相似,“夫道……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即都是在游仙的境界中抒发真人弃绝尘世,而游迹太虚,与道同体的超越境界。闻一多以为,庄子与屈原都“从哲学又跨进了一步,到了文学的封域。他那婴儿哭着要捉月亮似的天真,那神秘的怅惘,圣睿的憧憬,无边际的企慕,无涯岸的艳羡,便使他成为最真实的诗人”。

《远游》中的另一段更可以说是纯粹意义的玄言诗了:

道可受兮,不可传;

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

毋滑而魂兮,彼将自然;

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

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

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

这几乎就是《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一段的诗化。屈原与庄子一样体悟到“道”作为最本真的存在,不可以言传,它无形无象,无小无大,只是顺应自然的存在,“虚”、“无”是它的始祖,但万物的生成又赖它存在。这是诗歌中盛倡“本无论”的先声,是“理性”与“诗性”结缘的典范。

《楚辞》处处充溢着玄学精神,其在玄学化方面当与魏晋玄言诗相差无几。除《天问》、《远游》外,其他篇章如《离骚》、《九歌》诸篇也都隐藏着诗歌玄学化发展的倾向。这些诗篇都表现了诗人在与古圣先贤、天地神祇的对话中,追问人世悲欢离合及人生坎坷际遇的因缘所在。总体上看,这些诗章充分折射出屈原或楚民族对社会人事的深层思索。只是其中更多了一种愤懑不平之气及生世感伤之苦,而乏东晋玄言诗的冲和宁静淡泊之音。这种情感强弱的不同,是玄言诗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差异,而不妨碍我们将其看作玄言诗的先声。

总之,从《老子》、《庄子》、《易传》到《楚辞》,一方面是思辨理性的茁壮成长,另一方面是诗歌形式的普遍运用,理性与诗性的结合成就了真正意义上的早期玄言诗。当然,这些早期的玄言或玄言诗,与我们熟悉的魏晋玄言诗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但在精神气质与外在形式上,无疑都有极大的相似性。正是这些古老经典的玄学化与诗性化,使玄言诗成为异于《诗经》体的奇响。特别是向来被人们视为抒情经典的《楚辞》的玄学精神的发现,及其作者的贵族身份,让我们认识到一种较富于玄想的民族性格和超越社会现实的贵族文化或许是玄言诗生长的丰沃土壤。

同类推荐
  • 轻舞飞扬

    轻舞飞扬

    《轻舞飞扬》是“文苑精品”系列之一,荟萃中外美文,辑录了一篇篇经典、精彩、有趣、有益的文字,纯粹、清新、智慧,发人深省,感人至深,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轻舞飞扬》坚持与读者同行,力求成为读者最需要、最具阅读价值、最令人感动的文章集粹。做到真正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做到真正的深刻感动,恒久铭记!
  • 我的诗篇: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诗集

    我的诗篇: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诗集

    当代中国工人在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创作了数量惊人的诗篇,其中的佳作和许多知名诗人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但这部分文学成就被严重忽视和低估。譬如198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重要的诗歌选本,工人诗歌基本是缺席的,在当代文学史的主流叙述中也难觅其踪影。这部诗集的作者是这样一批特殊的工人,如巷道爆破工陈年喜、酿酒工人绳子、失业不久的薄膜厂流水线工人乌鸟鸟、炼钢厂工人田力、建筑工人铁骨、农闲时的锅炉工白庆国、十四岁就开始打工的服装厂女工邬霞、羽绒服厂的填鸭毛工彝族小伙吉克阿优、在大地深处工作了近三十年的煤矿工人老井,以及不久前堕楼辞世的富士康工人许立志……
  • 流年况味

    流年况味

    本书为散文作品集,收入了作家今年创作的优秀散文作品,每一篇散文作品都是作者一个新的起点,通过这些优秀的散文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作家们积极、健康向上的一种新状态。
  • 炭灰里的镇

    炭灰里的镇

    《炭灰里的镇》内容包括:蓝调小镇、米语、废墟上的远方、后山:颜色与记忆的实验场、午睡后的表情、星空肖像、烈焰的遗迹、棉花,棉花、一封信的路途、亲爱的城市、我的老师赵文明等。
  • 巨匠光华映钱塘:夏衍研究文集

    巨匠光华映钱塘:夏衍研究文集

    夏衍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赛金花》《秋瑾》《包身工》《上海屋檐下》等。本书集合了全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为夏衍研究的论文集。
热门推荐
  • 殖民母船

    殖民母船

    玩了四五款殖民类游戏,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算了,玩别人的设计和创意还不如自己YY一番。如是‘小马’同志开始尝试以浩瀚的星空为背景,以一艘可无限升级的母船为平台,勾勒自己心目中那伟大的、充满波折与挑战的‘殖民计划’。
  • 异界闲游

    异界闲游

    一个只想平平凡凡生活的孤儿,可是总是会给身边的人带来麻烦,而再一次舍己救人之后以为的穿越了,可这也是他不幸的开始。ps:偶尔更新
  • 朵生重华

    朵生重华

    凡人孤儿朵生与一个三流修真门派重华门的成长史。
  • 魅影修仙

    魅影修仙

    以一人之影,化身万千。影之所在,不死不灭。
  • 念一年盛夏

    念一年盛夏

    多年以后,再忆起青春时候:诺大的校园,激情的奋斗,青涩的爱情,那是不老的时光。时光里的我们,曾经历过,曾奋斗过,曾爱过。岁月不等人,当青春逝去,唯念一年盛夏。
  • 七剑封神传

    七剑封神传

    七把神剑,不同的神器轮回道路,然而面临的命运对于他们来说则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封神。只有等待,等待着记忆的复苏与回归~~~~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有笙之年,幸会

    有笙之年,幸会

    幼儿园:“顾筠年顾筠年,你看我的花环好不好看?”“离我远点,我花粉过敏。”小学时:“顾筠年顾筠年,今天你主持的好帅啊!”“你演的《龟兔赛跑》里的石头也很惟妙惟肖。”初中时:“顾筠年顾筠年,今天放学我们去吃刨冰吧!”“老师让你放学去她办公室补作业。”高中时:“顾筠年顾筠年,你看我买的裙子漂不漂亮?”“别穿这条裙子,你最近胖了。”大学时:“顾筠年顾筠年,我都追了你五年你都没点表示么?”“你的恒心真好。”结婚时:“顾筠年顾筠年,我们今天结婚诶!”“嗯,你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吃我豆腐了。”
  • 血色战国

    血色战国

    某军高级参谋陈羽在一次名为“塞外逐鹿”的军事演习中意外穿越道了战国时代。这是一个列国纷争狼烟四起的世界。陈羽则重生在了一个边塞小国的中山公十四公子身上,陈羽则变成了一个纨绔败家的公子羽。公子羽决定改变自己被人白眼的命运,却遭到兄长们的暗算,子羽被贬看守王陵,太子弑父夺位,终于在闾丘小昭的帮助下逃出中山国流亡天涯,遭到无尽追杀。从此公子羽便踏上一条步步惊心的道路。他要披荆斩棘,他要书写自己的神话,他要缔造属于他的大一统中山帝国。什么赵国的李牧廉颇,什么秦国的战神白起,通通都不在话下,历史就要重写,自己就要创造一个不一样的战国!哼,秦始皇,大秦帝国,你们就胎死腹中吧,既然我陈羽有幸来到这个精彩纷呈,英雄辈出的时代,中国历史上这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因该由我来书写!本书已建群,号码174343767
  • 今日孕产育儿十万个怎么办

    今日孕产育儿十万个怎么办

    本书对于妈妈经常遇到的问题都进行了讲解,内容从准备怀孕到分娩再到产后育儿,所有妈妈容易遇到的问题全部包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