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屡次科场失意之后,一气之下焚烧已写的数百篇文章,不写文章达七八年之久。潜心读书,揣摩文章,教育两个儿子,颇有倦游之意,年逾四旬,隐居不仕。
张方平,字安道,号乐全居士,时任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知州,终日想蜀地能有“高贤奇士”出现。有人向他推荐说:“勿谓蜀无人,有人焉。眉山处士苏洵,其人也。”张方平进一步询问苏洵之为人,荐者回答说,“苏君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然其“行而未成”,他不求于人,所以人们不了解他。“公不礼士,士莫至;公有思见之意,宜来。”就是说,知州大人若有意见他,并待之以礼,他应该会来。张方平推荐苏洵为成都学官,苏洵上书致谢,并拜谒了张方平。
张方平见到苏洵,观其人,听其言,知他见识广博。接着,苏洵将其所著《权书》《衡论》交给张方平。张方平看后,大为赏识,认为他的文章“如大云之出于山,忽布无方,倏(shū)散无余;如大川之滔滔,东至于海源也。委迤(同”蛇“,读yí)其无间断也。”因而对苏洵说:《左传》《国语》,司马迁的《史记》善叙事,贾谊善于阐明王道,你苏洵的文章兼而有之。我们蜀川地处偏远,不足以成就你的名声。你何不去游京师?于是先写信告诉了当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苏洵听了张方平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决定再游京师。
嘉祐元年(1056)三月,苏洵将游京师,携二子到益州去与张方平道别。张方平得以见到苏轼、苏辙和他们的文章。苏洵问张方平:我这两个儿子求乡举(乡贡)是不是可以。张方平粗看了二人的文章,对苏洵说:这两个孩子从乡举,就好比骑千里马在小胡同里转。朝廷设六科以取天下英俊。这两个孩子参加六科之选,都用不着使他们的全部才力。苏洵虽谦虚地对张方平说:以后再作打算,实际上心中已经有底,于是遂携二子入京,参加进士考试,同时金榜高中。
张方平不愧为知人之人,称之为伯乐亦无不可。苏氏父子之所以能走出偏远的眉山,走入京城,名动京师,驰骋文坛,张方平的作用不可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