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3200000007

第7章 谋攻篇第三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己。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渭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

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译文]

孙子说:指导战争的法则是使敌国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完整地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它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降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战胜敌人,下策是攻城。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的。修造大盾和四轮车,准备攻城器械,3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用的上山,又要3个月才能竣工。将帅非常焦躁忿怒,驱使士卒像蚂蚁一般爬梯攻城。士卒伤亡了三分之一,而城还是攻不下来,这就是攻城的灾害。所以善于指挥战争的人,使敌军屈服不用硬打,夺取敌人的城堡不用硬攻,灭亡敌人的国家不旷日持久,一定要用全胜的谋略争胜于天下。这样。军队就不至于疲惫受挫,而胜利可以完满地获得,这就是谋攻的法则。

所以用兵的法则,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四面包围,迫敌屈服;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要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同敌人兵力相等,就要善于设法战胜敌人;比敌人兵力少,就要善于摆脱敌人;各方面条件均不如敌人,就要设法避免与敌决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只知坚守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助得周密,国家就会强盛,辅助得有缺陷,国家就要衰弱。

国君可能贻害军队的有三种情况:不懂得军队不能前进而命令军队前进,不懂得军队不能后退而命令军队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知道军队内部的事务,而干涉军队的行政,军士就会迷惑不解;不知道用兵的权谋,而干涉军队的指挥,将士就会产生疑虑。军队既迷惑又疑虑,列国诸侯乘机进攻的灾难就临头了,这就是所谓扰乱自己的军队而导致敌人的胜利。

有五种情况可以预见到胜利: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会胜利;懂得根据兵力多少而采取不同战法的,会胜利;

上下齐心协力的,会胜利;以预先有准备对待没有准备的,会胜利;将帅指挥能力强而国君不牵制的,会胜利。这五条,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所以说,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就每战都有危险了。

[解说]

本篇主要论述“上兵伐谋”,运用谋略夺取全胜的重要性;指出知胜的条件和致败的原因;揭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军事规律。

(一)用智谋夺取全胜的重要性

“谋攻”,直译就是用谋略攻敌。换言之,就是在战略策略上战胜敌人。核心是一个“全”字。《孙子兵法》中的“全”,如同孔子哲学的核心“仁”,老子哲学的核心“道”,是我们研究孙子军事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13篇中,提到“全”的地方有十处之多,诸如“安国全军之道”(《火攻》),“自保而全世”(《形篇》)等等,但最主要的篇章则是本篇。“全”,《说文解字》告诉我们:“纯玉曰全。”由无瑕的纯玉引申力完整、完备、完美的意思。例如《列子·天瑞》:“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认为无论天地、万物、明君贤将都不可能达到十全十美的地步。孙子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全”的含义的。

“谋攻”,直译就是用谋略攻敌。换言之,就是在战略策略上战胜敌人。核心是一个“全”字。《孙子兵法》中的“全”,如同孔子哲学的核心“仁”,老子哲学的核心“道”,是我们研究孙子军事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13篇中,提到“全”的地方有十处之多,诸如“安国全军之道”(《火攻》),“自保而全世”(《形篇》)等等,但最主要的篇章则是本篇。“全”,《说文解字》告诉我们:“纯玉曰全。”由无瑕的纯玉引申力完整、完备、完美的意思。例如《列子·天瑞》:“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认为无论天地、万物、明君贤将都不可能达到十全十美的地步。孙子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全”的含义的。

孙子提出了一条取胜的总的指导思想,即:“必以全争于天下,故乒不顿,而利可全。”以既能自保,又能全胜为出发点,来确定“攻”的方式,是本篇的主旨。

孙子毕竟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全面地观察各种类型的战争,也不可能揭示战争的深刻的社会本质,因此,他的全胜思想只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对于它,我们既不能苛求前人,但也应作出正确的解释。春秋时代的许多战争,由于其战争目的和战略企图简单、低级,因而常常只须炫耀一下武力,进行一番外交斗争,或者通过一般的战场较量就达到了政治目的,完成了战略企图,结束了一场战争。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孙子总结和提出了“全胜”思想。

我们对于孙子的全胜思想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仅仅是“伐谋”、“代交”、“不战而屈入之兵”,而应当把他在战争指挥上的“胜于易胜”(《形篇》)、“胜己败者”(《形篇》)等等用力至少而获胜至大的一系列主张,都看作是全胜的内容。这不是曲解《孙子兵法》,恰恰是全面地看待这一部兵学名著。我们知道,孙子在对待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二言的关系上是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的。如果孙于仅仅把谋略的胜利视为致胜的唯一条件,那么他岂不成了唯意志论者?然而,战争的胜利,必须依靠人和物很好结合才能取得。物质力量必须用物质去战胜,这是任何一个面对现实的战争指导者都懂得的。

孙子的全胜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许多著名的兵书和军事家都吸收了这一思想。《司马法》说:“上谋不斗,”司马穰苴在齐国明法审令,整饬军队,燕国和晋国闻风丧胆,不战而退。《尉缭子·战权》也说:“高之以廊庙之论。”(战略方针要高明)《吴子·图国》中说“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认为多次取胜而夺天下者,将会招致祸害,只有一次取得胜利的才能成就帝业。以上这些军事思想,都无疑师法于孙子的“全胜”观,并在战国时代加以发展和创新。

权》也说:“高之以廊庙之论。”(战略方针要高明)《吴子·图国》中说“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认为多次取胜而夺天下者,将会招致祸害,只有一次取得胜利的才能成就帝业。以上这些军事思想,都无疑师法于孙子的“全胜”观,并在战国时代加以发展和创新。

孙子提出了以智谋取肚的四种手段:“上兵伐谋,其次代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他认为,首先应争取以“伐谋”、“伐交”取胜,这是达到全胜的最好手段。

所谓“伐谋”,就是打破敌人的战略企图。杜牧在注释中举了两个史例,生动他说明了“伐谋”的运用。一种情况是敌人正谋划攻我,我则先伐其谋,制止敌人的进攻。他举例说,春秋时晋平公要攻打齐国,派范昭到齐国观察政情,齐相晏婴在樽俎之间挫败了范昭的挑衅,阻止了晋国的战争。另一种情况是我欲攻敌,敌己有防御打算,我则挫败其防御企图,使敌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这种情况,他以春秋时秦国伐晋的河曲之战力例。公元前615年,秦国发兵攻晋。晋国派将军赵盾卒兵抵御。赵盾来纳了上军副将臾骈“深垒固军以待之”的持久防御方针。

秦国君主鉴于这一情况,间计于部将士会。士会献策说:晋将赵穿,是晋国国君的女婿,受到宠信,但他不懂军事,为人骄狂,可以派兵一部袭击赵穿所在的上军,诱其脱离筑垒地域,进行野战,士会这个计策实行后,果然奏效,打破了晋军持久防御的预定方针。

所谓“伐交”,就是在外交斗争上战胜敌人。例如,《左传》僖公四年(前656年)载:齐楚召陵(今河南偃城东)结盟,就是由于楚军以实力为后盾,楚成王派屈完质问齐桓公,并且面对齐桓公的武力威胁作了有理有节,不卑不亢的外交斗争,从而使齐桓公所纠合的八国之军不敢蠢动,最后在召陵结盟修好的。

“伐谋”与“伐交”虽有区别,但又是彼此联系的。例如著名的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在战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行动——争取齐,奏参战,拆散楚国与曹国、卫国的同盟,乃至扣留楚使宛春激怒楚将子玉等——

都融汇了“伐谋”与“伐交”的斗争。孙子对于“伐谋”、“伐交”和“伐兵”的关系及其具体运用,在《九地》中有进一步的阐述:“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认为如果不了解诸侯的战略意图,就不能与他们结交。这句话可以看作是孙子对“谋”与“交”二者关系的阐发。他又说;“夫霸王之兵,代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这段话,是孙子对于谋略、外交以及诉诸武力诸关系的更深入、更明晰的表述。

其次是“伐兵”,在战场上如何争取“全胜”,孙子在以后几篇中分类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在本篇,他强调根据敌我兵力对比,兵力的多寡,采取不同的方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就是讲在敌我力量对比的三种情况(即我处于优势、势均力敌、我居劣势)下、要临机应变,用智谋取胜。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以装甲雄师一举攻人波兰,靠的就是有数倍于波兰的强大军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以装甲雄师一举攻人波兰,靠的就是有数倍于波兰的强大军力。

(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认为,在战争指导上,重要的是知道敌我情况,否则就会产生极其危险的结果。孙子指出危害军队的三个“不知”:“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这三条都是君主对军队的瞎指挥。并且指出了这种瞎指挥的危害是,使军队既迷惑又疑虑,各诸侯国乘隙进攻的灾难就临头了,这就是扰乱自己的军队而导致敌人的胜利。反之,不搞瞎指挥,而是按照军事斗争的特点对将帅进行正确领导的,就是孙子所主张的明君。君与将的关系,孙子并不认为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而是认为二者的关系如问辅车相依——国君如同车轮,将帅如问车轮上的支柱——缺一下可。

孙子又从战争指导上提出了争取“全胜”的五条原则:“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强调必须根据敌我情况,从实际出发决定自己的行动,才是“知胜之道”。

所以,本篇的结论是:“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战争指导规律,这是《孙子兵法》中的精华部分,也是贯穿13篇的一条重要线索。

同类推荐
  • 凤栖君悦故

    凤栖君悦故

    她是罪妃之女,同时也是夜国最不受宠的公主!为了保护夜国的安危,及笄之礼,却也是她作为和亲公主她嫁之日!轿临府门,却无人来接!新婚之夜,新郎不见!她未有任何怨言!初见他,白衣胜雪,于梨花下弹奏!一颗芳心暗许!为了他,她开始在这尔虞我诈的宫廷争斗中为他扫除障碍!然而,在即将登基之时,他却赶尽杀绝。那一刻,她彻底清醒,他对她,不过只是利用而已!心已死,命不绝,好友将自己救下,从此,因为夺帝之争刚刚平静下来的夏国又再一次掀起了腥风血雨!而她,也在这混乱中寻找到了所爱之人!
  • 崛起南唐

    崛起南唐

    灾星李昔来到了南唐,依旧将灾难带给了自己的亲人,他发誓和命运抗争——灾星,应该是一切邪恶者的灾星!他身具重瞳异相,是继舜、项羽和李煜之后的第四名重瞳者,不知是上天的有意安排还是惊人的巧合,他来到了李煜所在的时代,又偏偏和李煜长得一模一样。真李煜,假李煜,谁又能分得清。乱世出英雄也出狗熊,谁是英雄,谁又是狗熊。战争让女人走开,但太优秀的女人是注定走不开的。
  • 西凉铁骑

    西凉铁骑

    在英雄如林、谋士如雨的三国,一个个普普通通的现代人,是如何脱颖而出,成为一方军阀;而后扫平诸雄、荡清宇内,成就不朽帝业!铁骑过处,四方臣服;荡平诸雄,一统江山!
  • 变法:励精图治之道

    变法:励精图治之道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改革与变法,内容包括:齐国管仲改革、赵武灵王改革、秦国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周武帝改革、唐代永贞革新、后周世宗改革、北宋庆历新政等。
  • 三国争霸那些事儿

    三国争霸那些事儿

    东汉末年的乱政,主要表现在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两个方面,这两股力量,是中国古代最为人诟病的腐朽政治势力,他们的交替擅权,直接导致了东汉王朝王纲解纽,政治黑暗,是其后党锢之祸、黄巾起义乃至三国分裂割据发生的直接原因。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大统一转为长期分裂,又由长期分裂转为短暂统一的历史转折时期。追述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要从东汉时期说起,正如历史上所有朝代的兴亡一样,一个王朝从建立之始就埋下了能使其灭亡的种子,东汉王朝亦不例外。但愿本书的出版,能够让你更多地了解东汉末年的黑暗统治,更好地看清那些称霸各方的英雄是如何展示他们的雄才伟略。一起来翻阅《三国争霸那些事儿》吧!
热门推荐
  • 异世之生存恶魔

    异世之生存恶魔

    地狱遗弃之地,连神灵也不愿到来的地方,强者生存!弱者只有被宰杀的命运,当一个不一样的灵魂来到了这里时,是像小河一样轻轻流过还是像大海一样惊涛破浪,大概只有时间才能看到。
  • 转乾逆坤

    转乾逆坤

    在这个世界上一些人都在为长生,傲视他人甚至天下,逆天而斗。他们的实力超过于普通的人,随手一挥便可翻江倒海。因为他们身体中有着一丝力量,这些力量被称为“乾力”。乾力也逐渐形成了境界之分:炼乾境,凝灵境,虚位境,斩荒境,玄阳境······世界不断发展,天才辈出,后辈们靠着前辈的修炼方法修炼再传授于下一代。直至今日,凡人仅占是世界中总人数的十分之一,而这些凡人多是天赋不够的人。渐渐地,凡人对于这些修炼乾力的“炼乾者”便不再是那样的惊讶。这个乾气为尊的大陆上,真正的修炼世界是凡人世界的百倍之大,有那些妖兽的领地,也有实力强的老牌势力。这个世界也正如他的实力象征一般被人们称为“乾坤大陆”而主人公韩源则是乾坤大陆东边一处凡人山脉“雪寒山”中的一个平凡村民,但凭借自己的坚韧的毅力以及机缘正一步步踏入强者领域,揭开世界乾力的秘密,转乾逆坤,纵横天地。
  • 五行宝座

    五行宝座

    全球的能量,开创新时代!五行者使命,战斗兼斩杀!
  • 书院学规

    书院学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环月旅行(科幻大师经典译丛)

    环月旅行(科幻大师经典译丛)

    三位旅行家到月球探险,由于途中一颗火流星的影响使他们逸出轨道,无法抵达月球,旅行家们不顾危险,仔细观测月球的面貌并作了笔记。他们乘坐的炮弹最后坠入太平洋,被一艘军舰救起,并受到美国人民的热烈欢迎。本书通过三位旅行家的奇异历险,描绘了太空变幻无穷的美景。
  • 怎样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怎样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素养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本书以培养中小学生心理素养为宗旨并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本书的作者拥有多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的经验,为此,我们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从同学们的需要出发,编写了本书,它主要包含上面提到的自我、人际、学习、生涯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书的学习,掌握完成这些任务的战略与技巧,为你们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 我并不期待你

    我并不期待你

    女孩是个不能说话的哑巴,爱上一个男孩,却无法表达......有时我们恨自己,不敢说出来;有时我们又庆幸,爱意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表达出来的。
  • 溺宠之夫君只准宠我

    溺宠之夫君只准宠我

    黑道至尊的掌上明珠莫羽雪穿越成水府最不受宠的女儿,被寒王休了。好!休了就休了,反正我不爱你。成为魔宫教主夫人还天天要和小三小四的斗,武林盟主的女儿嘛,先给你来和龙炎毒,又来个公主好,破了你的相看你还勾引谁,看穿成水轻舞的莫羽雪如何智斗小三,看穿越女和魔宫教主的……我只要你爱我一人——水轻舞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楚殇辰……
  • 神奇宝贝之大师之梦

    神奇宝贝之大师之梦

    一个真实的神奇宝贝世界,一个从真新镇出发的热血少年。少年和他的精灵们一直为着那个真实的梦想而奋斗。当风雨来临时,盛开的梦想之花摇曳,少年能否登上大师的殿堂,能否实现那个最真实的梦想。
  • 灵魂与命运

    灵魂与命运

    这本小说讲述的是孤女和千金小姐的事她们两个的灵魂互换还有就是她们的命运会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