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3200000014

第14章 地形篇第十

[原文]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

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

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译文]

孙子说:地形有通、挂、支、隘、险、远等六类。我们可以去,敌人可以来的地域叫做通;在通形地域,应抢先占据地势高而向阳的地方,并保持粮道畅通,这样与敌交战就有利。可以前进,不易返回的地域叫做挂;在挂形地域,敌军如无防备,就要突然出击战胜它;如果敌有防备,我出击不能取胜,就难以返回,于我不利。凡是我出击不利,敌出击也不利的地方,叫做支;在支形地区,敌人虽然以利诱我,也不要出击;最好是带领部队假装离去,诱使敌军前出一半时,我突然发起攻击,这样有利。在隘形地,我若先敌占据,就要用重兵堵塞隘口,等待敌人来攻;如果敌军已先我占据隘口,并以重兵据守,那就不要进击,若敌人没有用重兵据守隘口,就迅速攻取它。在险形地区,如我先敌占领,要占据地势高而向阳的地方侍击敌人;如果敌人已先占领,那就主动撤退,不要进攻它。在远形地区,双方势均力敌,不宜挑战,勉强求战,于我不利。以上六点,是关于利用地形的原则;这是将帅的重要责任,是不可不认真考虑研究的。

军队失败的情况有走、弛、陷、崩、乱、北等六种。这六种情况,都不是由于天灾造成的,而是由于将帅的过失所致。在敌我条件相当的情况下,如果攻击十倍于我的敌人,因而失败的,叫做走。土卒强悍,将吏懦弱,因而失败的,叫做弛。将吏本领高强,士卒怯弱,因而失败的,叫做陷。部将怨怒而不服从指挥,遇到敌人忿然擅自出战,主将又不了解他的能力而加以控制,因而失败的,叫做崩。主将软弱而又缺乏威严,训练教育不明,吏卒无所遵循,布阵杂乱无章,因而失败的,叫做乱。主将不能正确判断敌情,以少击多,以弱击强,又没有精锐部队为骨干,因而失败的,叫做北。以上六种情况,必然导致军队的失败;

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是不可不认真考虑研究的。

不了解他的能力而加以控制,因而失败的,叫做崩。主将软弱而又缺乏威严,训练教育不明,吏卒无所遵循,布阵杂乱无章,因而失败的,叫做乱。主将不能正确判断敌情,以少击多,以弱击强,又没有精锐部队为骨干,因而失败的,叫做北。以上六种情况,必然导致军队的失败;

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是不可不认真考虑研究的。

所以,如果根据战场实情确有必胜把握,即使国君命令不要打,也可以坚决地打;如果根据战场实情不能取胜,即使国君命令打,也可以不打。作为一个将帅,应该进不贪求战胜的功名,退不回避罪责,只求国家和军队得以保全,符合于国君的根本利益,这样的将帅才算是国家最宝贵的人材。

将帅对士卒能像对待婴儿一样体贴,士卒就可以跟随将帅赴汤蹈火;将帅对士卒能像对待自己的“爱子”一样,士卒就可以与将帅同生共死。但是,对士卒如果过分厚养而不能使用,一味溺爱而不能驱使,违犯了纪律也不能严肃处理,这样的军队,就好比“骄子”一样,也是不能用来打仗的。

只了解我军能打,而不了解敌军不可以打,取胜的可能性只有一半;

只了解敌军可以打,而不了解我军不能打,取胜的可能性也只有一半;

了解敌军可以打,也了解我军能打,而不了解地形条件不可以打,取胜的把握仍然只有一半。所以,真正懂得用兵的将帅,他行动起来,目的明确而不迷误,他所采取的措施变化无穷而不呆板。所以说:了解敌方,了解我方,就能必胜不败;了解天时,了解地利,胜利就不可穷尽了。

[解说]

本篇主要论述了利用地形的重要性,通过“地有六形”、“兵有六败”的分析,辩证地揭示了敌情与地形的相互关系,军队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行动原则,强调将帅要重视对地形的研究和利用。

(一)对六种地形的利用

孙子把地形分为六种,并通过分析六种地形,提出对地形利用的原则。

通形,即通畅无阻的平原地形。这种地形,“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无论军队沿道路(当时所谓阡陌交通)进行机动,还是越野机动,都有较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但是,由于视界开阔,难以荫蔽,孙子认为通形地区作战必须“先居高阳”,占领独立高地或小丘,瞰制四周,以便“利粮道”,保障运输补给。

挂形,即“可以往,难以返”、山高坡陡的挂碍地形。孙子认为,位于挂形之军,因为凭险而踞,荫蔽良好,瞰制敌军有利,因此,如果能巧妙地发挥这一山地条件的特点,就可以收到出奇制胜的战果;

如果运用不当,也会招致重大损失。

支形,即便于敌对双方形成对峙相持的断绝地形。杜牧注:“支者,我与敌人各守高险,对垒而军,中有平地,狭而且长,出军则不能成陈,遇敌则自下御上,彼我之势,俱不利便。如此,则堂堂引去,伏卒侍之;敌若蹑我,候其半出,发兵击之则利。若敌人先去以诱我,我不可出也。”他这一解释是符合孙子文意的。

者,我与敌人各守高险,对垒而军,中有平地,狭而且长,出军则不能成陈,遇敌则自下御上,彼我之势,俱不利便。如此,则堂堂引去,伏卒侍之;敌若蹑我,候其半出,发兵击之则利。若敌人先去以诱我,我不可出也。他这一解释是符合孙子文意的。

隘形,即通道狭窄的隘口。利于凭险防守,既可节省守兵,又可阻援疲敌。吴楚柏举之战中,吴军通过的楚国北部三关就是这样的隘口。孙子认为,如果敌人已派重兵封锁了隘口,就不要轻易发起进攻。

从这里可以看出,孙子在讨论军事问题时,时时处处都表现出他的“全胜”思想,要求胜于易胜,而不主张打硬仗,拼消耗。

险形,即形势险要的地形,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孙子认为,“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

远形,指敌对双方相距较远的集结地域。这样地形对于双方的进攻都不利,孙子称之为“势均”。“势均”,即双方势均力敌,“难以挑战,战而不利”。

以上六种地形,孙子认为,是“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就是说,以上六种地形的利用原则,做将帅的必须认真研究和考察。

(二)导致失败的六种情况和原因

孙子论述了军队导致失败的有“走”、“弛”、“陷”、“崩”、“乱”、“北”等六种情况,即所谓“兵有六败”,这主要是关于作战中的带兵问题和兵力使用问题。

“走”(败走),“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在敌我条件相当的条件下,如果攻击十倍于我的敌人,是必然要失败的。“弛”(领导软弱无能),“卒强吏弱,曰弛”。士兵军事素质好,战斗力强,但指挥官懦弱无能,领导不力,也会导致失败。“陷”(士卒战斗力低),“吏强卒弱,曰陷”。这条正好与上条相反,同样是导致失败的因素。“崩”与“乱”都是指将帅治军无方,统军无力,这也毫无疑问要失败。“北”(失败),“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

即将帅不能正确判断敌情,以少击多,以弱击强,又没有精锐部队为骨干,也会导致失败。

以上六种情况,孙子认为,是“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而招致这些失败的原因,“非天之灾,将之过也”,是由于将帅的指挥失当造成的。因此他强调将帅要深刻认识自己在战争过程中的重大责任,一切要以争取战争胜利为目的,只要合于新兴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就要“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机断地行动。

(三)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

孙子认为,地形在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指挥员定下决心的一个重要依据。他说:“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这里强调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料敌”就是判断敌情,制定取胜计划;“计险厄远近”就是研究地形的险易,计算道路的远近,这些都是将帅的职责。懂得这些并能用来指导作战的就必然胜利,不懂得这些,因而不能用来指导作战的就必然失败。

必然胜利,不懂得这些,因而不能用来指导作战的就必然失败。

同类推荐
  • 浮生一尘

    浮生一尘

    每个人,或王侯将相,或贩夫走卒,都有自己的历史。【学生党阿曲首部历史作品,笔触稚嫩,还望各位看官海涵。】【一周最少两更,大多在周末,有时会多更。希望看官们莫急。】
  • 缴枪不杀

    缴枪不杀

    鬼子军官:“什么,李屠夫来了?”没有丝毫犹豫的,鬼子军官下令道:“快,放下枪,双手抱头趴在地上。”鬼子全体士兵动作整齐划一,非常快速的双手抱头趴在了地上。......李屠夫来到媚笑的鬼子军官面前,厌恶的瞅了他一眼,道:“你丫的笑得咋就这么贱呢,不知道老子最讨厌你这样的嘛。鬼子军官立马不笑了,还摆出了一副我不笑了,我很严肃的样子。“你丫的本来就长的吓人,还整出这么一副死人脸,吓唬老子吗?”鬼子军官“......”李屠夫:“你丫的不说话就以为老子会放过你了?你不是喜欢变脸吗?那就给老子再变365种不同的脸,少一种老子就把你摆出365个不同的姿势出来。
  • 这个大唐有点不一样

    这个大唐有点不一样

    梦回唐朝发现这个唐朝有些不一样,人还是一样的人,但是你一个文士可以呼风唤雨这是闹哪样!一个武将可以提起数千斤重又是闹哪样!一个不一样的大唐带给你们。
  • 强我大中华

    强我大中华

    优胜劣汰定乾坤智慧让人另类祖先辉煌已成古迷信必倒退欲极自生悲他人唯新成列强我遭宰割猛醒兄弟姐妹紧携手兴国采众长强我大中华1799年乾隆病亡时,中国人自称康乾为上下五千年历史中最强大的太平盛世,可谁知40年后,“太平盛世”就变成了悲惨世界,原因在哪?存在于人们心灵深处的隐讳,如果说人们看到了想到了却不敢说,或者人人都畏难不前,那么,一些客观存在的,关系民族兴衰成败的问题就不能够直面社会,等到问题成了堆迫使人们不得不面对时,悲剧已经无可回避。《强我大中华》的作者正是其以独到的见解,从人性和心理人格的角度客观分析历史的,主要基于……
  • 见闻杂记

    见闻杂记

    车祸意外穿越,学习道术,创立学院。仗剑行走天下
热门推荐
  • 偶像少年派

    偶像少年派

    三部与偶像发生的事,第一部:源蝶世界第二部:相处过程第三部:学生时代
  • 校园生活拯救家园之魔法天才

    校园生活拯救家园之魔法天才

    一个拥有魔法的少女,因为家园的破坏,而被迫来到凡间。在凡间,她进入了一个平凡少女的身体中才知道了,这个少女的凄惨生活,从今天开始,再也没有以前那个懦弱的冰霜!他帮助这个身体的主人,伪白莲去死。渣男渣女渣妹渣继母全都通通滚开。不滚开就让你们不得好死。可是遇到了他,这个霸道而腹黑的他把她紧紧地搂住。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他们会发生什么事情?尽情期待哦。想知道的,欢迎入坑!
  • 未央劫孽:错为帝王妃

    未央劫孽:错为帝王妃

    她迷惑不解地问:“为什么?”他说:“江山和你,我从来都是独取其一。”她心死。他说:“我可以重建一座未央宫给你,你依旧是这宫殿的主人。”她说:“我只要自由。”……
  • 死神之流川森传

    死神之流川森传

    流川森说:“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每个人或是为了利益,或是为了信仰。”他原以为他们会永远在一起,可当他看着她的背影渐渐远离,紫色的碎发随意地飞舞着,似乎在决绝地对他说:“再见。”那一刻,他彻底跌入深渊。再见,再也不见。他们,经历了太多。爱与仇恨,他们会如何选择?身份的差距,又如何填补?性格的冲突,是否能够避免?在这个死神的纷争温情并存的世界里,且看一个普通的死神流川森如何争取自己的幸福,如何找回真正的自己。死神世界又会掀起如何的波澜?敬请期待。喜欢本书或对本书有什么建议的亲可以加群237194594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残空

    残空

    无名陨星之落于凡俗却成惊天灾祸丝丝缕缕牵扯大千试看宿命选中少年如何穿行于修道途上爱恨情仇、步步杀机去揭开这无数谜团、去拯救这腐朽一界……白衣胜雪万劫压迫下也要护周遭之人周全。
  • 纹印记

    纹印记

    苍茫的的天空下有事物新生,有事物死亡这一切都是被注定的,谁都逃不过命运给其的宿命……这时响起一道质疑的声音:“你这话说的也太完美了吧,在我看来越是完美的事物,背后都有一个肮脏的东西。”说着他背后的印记闪烁后,一双放大数倍的乌鸦翅膀出现在他的背上,极速的向天空冲撞而去……
  • 弦上音

    弦上音

    曾经那古琴之中的琴灵,你可还记得?他六界仅存的天生仙骨,六界生灵生死于他一念之间,她只是一个琴灵,说白了她只是一把修炼了万年的古琴精,她执念于他,倾尽一生相伴……
  • DNF之最后的鬼剑士

    DNF之最后的鬼剑士

    暴乱的地下城,涌出地下城的怪物,逃亡的城镇居民们,奋战的勇士们。在这一切发生的时候,腹黑的卡洛萨在想着如何让强大而且大陆上仅存的鬼手战士和他一起去调查暴动起因!“我说过了,我不会去冒险!我可是九代单传!”奥丁愤怒的说道,双手捂住自己的耳朵,想要隔绝掉那喋喋不休的声音。“我知道,所以我给你找来这么多女人,赶紧播撒种子,然后和我走。”卡洛萨一贯圣洁的微笑挂在他那坚毅而俊朗的脸上,在他的背后十几个不同风姿的女子正在对奥丁狂抛媚眼……
  • 一剑破冥

    一剑破冥

    冥冥之中一阵诵经的声音传来,九重佛塔下,尘世寂静。在埋下苦难经卷的地方,黄昏依旧,木鱼已罄。枫叶摇曳,秋风萧瑟。剑破幽冥之时,寒依旧,魂已归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