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目标
了解当众讲话会产生恐惧的原因
技能目标
找到适合自己克服恐惧的方法
通过反复练习克服当众讲话的恐惧
“情景导入”
许多以会说话而出名的人物,都经历过不敢说、不会说或说不好的窘境。曲啸——小时候性格内向,还是个口吃;李燕杰——在部队时,每当小组讨论发言时心里就发毛,把当众说话视为最头疼的事;美国前总统格兰特——曾经演讲时双腿发软,双手颤抖,舌头不听使唤,照稿念不出句子;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议会上发表演说时忘了下文,憋得面红耳赤,只好中断演说,尴尬地回到自己的位子上;英国戏剧大师萧伯纳——年轻时胆子很小,就是敲人家的门,也常常要先徘徊20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更不用说演讲了。
“问题讨论”
1.从以上的案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2.在日常生活中怎样训练自己逐步提高口才?
“理论知识”
恐惧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科学家认为,人类天生具有恐惧的本能。适当、适度的恐惧是正常的,它可以激活人类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创造力。比如,基于对疼痛的恐惧,人们会主动地保护肌体免受伤害,以规避疼痛;基于对黑暗的恐惧,人们才想方设法地寻找光明,于是学会了保存火种,发明了电灯,这样才有了点亮暗夜的万家灯火、五彩霓虹……我们说,正是恐惧激发了人类的潜能。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在现实生活中,不适当、不适度的畸形恐惧也广为存在。在畸形恐惧面前,人类常常会认为自己十分渺小,对周遭环境无能为力,只能任其摆布。这种畸形恐惧制约着人应激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正常的社会活动百害而无一利。畸形恐惧包括:
(1)无谓的过度恐惧。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杞人忧天”,说的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人,他总担心天会塌下来,以致忧心如焚,惶惶不可终日,最终成为大家的笑柄。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实际上他生活在一个自己虚设的恐惧情境中不能自拔、饱受煎熬。用最通俗的话讲,这就叫“自己吓唬自己”。
(2)人为放大的恐惧。人为放大的恐惧是指引起恐惧的情境是客观存在而非虚设的,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恐惧的程度被人为放大,从而引发了人们认知上的错觉。当众讲话的恐惧正是其中的一种。据调查显示,人们惧怕当众讲话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惧怕死亡。那么试问,当众讲话会伤及身体甚至危及生命吗?当众讲话会使你的财富锐减吗?当众讲话会破坏你现有的生活吗……在“口才特训营”中,面对这一连串诘问,学员们总会报以哄堂大笑,认为这些问题荒谬得不着边际,但一个不争的事实也在这笑声中清晰起来:当众讲话的恐惧感,更多的是来自于心理层面而非现实层面,而且是经潜意识人为放大了的。
一、当众讲话恐惧的原因
人们为什么会如此惧怕当众讲话呢?造成当众讲话恐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约定俗成的角色期待
“角色”本来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所扮演的剧中人物。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入社会学,提出了社会角色理论,指出只要是社会成员都要承担、扮演某种社会角色,比如父母、子女、领导、员工、专家、教师、运动员等。
角色理论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必须努力地、出色地扮演好自己承担的各种角色,以满足公众对这一角色的期待。进一步说,无论你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都要有大家共同认可的与这个角色相一致的行为表现。
在当众讲话的过程中,讲话者和听话者都知晓并明确这一角色期待的内涵。听话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此作为评判标准,来衡量讲话者的水平。正是这种角色期待,使当众讲话者背负了一个沉重的心理包袱,形成了由于害怕“讲不好”、害怕“出丑”而导致“不敢讲”的尴尬与无奈。可以说,当众讲话者“怕出丑”的心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已有的约定俗成的角色期待。这种心理被过度放大,从而形成了一个心理上的“恐惧点”。
2.萦绕于心的挫折经历
人生难免会有坎坷磕碰,曾经遭遇的挫折经历,往往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人的气质类型和价值取向不同,遭遇挫折后,有的人的应激力会被充分激活,意志越发坚强,迸发出超常的力量去战胜挫折。
有的人在遭遇挫折后,出于下意识的自我保护,总是刻意回避挫折,将受挫的情绪体验压抑到潜意识中。由于这种情绪体验只是被暂时“遗忘”,挫败和沮丧的情绪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宣泄和疏导,因此就会在心中形成一个情绪结点,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或场景,挫败的感觉、不自信的心理就会不由自主地再次占上风,并遏制人积极主动的行为,从而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3.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存在或强或弱的自卑心理,就连一些叱咤风云的伟人也概莫能外。比如,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其自传中就曾写到:“我曾是病病歪歪而又蠢拙的孩子。年轻时,起先既紧张且对自己的能力毫无信心,我不得不艰苦而辛劳地训练自己,不只是身体,还有灵魂和精神。”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造成自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容貌而自卑,因地位而自卑,因家庭背景等原因而自卑等等。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令人敬佩的人,他们通过自我调节,成功地将自卑心理转换成行为动力,牢牢“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获得了事业和人生的成功。但是,自卑心理所产生的阻遏作用却仍然不容忽视。有人将阻遏力的形成概括为以下模式:
自卑引起心理压力和紧张—激起逃避或退缩反应—抑制自信,导致焦虑—形成内在阻遏力。
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当众讲话者往往会认为自己的思想见解不如别人,语言组织不如别人,声音仪态不如别人……在众目睽睽之下,真的是手足无措、张口结舌、非常痛苦,所以会害怕甚至逃避当众讲话。
4.无法掌控的未知恐惧
心理学家罗宾生教授曾说:“恐惧皆衍生于无知与不确定。”另外,时间、地点、环境以及听众的变更,自然也会使讲话者产生一种压抑、胆怯的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的人在小范围内当众讲话并不是很困难,表达比较流利,即使有轻微的紧张,也可以克服。比如在本办公室、本部门的会议发言中,面对朝夕相处的同事和十分熟悉的环境,人们通常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一旦走出这个熟悉的“小范围”,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更多的听众时,大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哎呀,吓死我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口语交际的场景发生了变化,口语交际中的不可控因素在增多,他们对自己能否较好地驾驭这种新的、未知的局面没有把握,恐惧也就随之产生,这是人类的本能反应。
5.不容忽视的情绪传染
谈到情绪传染,我们先来打开一段尘封的历史:1774年,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面世之后,曾一度被列为禁书。主要原因就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维特为情所困,开枪自杀,而当时许多青年男子看了这本小说后纷纷效仿维特,莫名其妙地以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自杀行为成了当时的“流行性疾病”,有学者将其称为“维特效应”。
恐惧作为人的基本情绪之一,在特定条件下会在人群中传染、蔓延,甚至放大。也就是说,发生在大多数人身上的因当众讲话而产生恐惧情绪的现象,会通过各种载体或渠道,传染、影响到个体,使个体产生或加剧恐惧。可以这样说,群体与个体的恐惧情绪是紧密关联、交互作用的,这也是某些人恐惧当众讲话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所以,当你发觉“自己本来并不是很怕当众讲话,但突然之间就不敢讲了”的时候,你很可能已经通过某种渠道感染了“恐惧流感”,这是一个不容忽略的导致当众讲话恐惧的重要因素。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人们谈到当众讲话的心理时,多半会将紧张与恐惧并列。我们认为,紧张与恐惧在程度上是有一定差别的。对大多数人来讲,首先要解决的是害怕、恐惧和不敢迈出第一步的问题,所以我们的用词是“恐惧”。我们坚信:“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困难而苦于无力摆脱的情绪,所以一旦寻得摆脱的途径,就会迸发出巨大的超常力量。”
二、如何克服恐惧
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产生恐惧,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面红耳赤、大脑空白、语无伦次、声音发颤、眼神飘移等反应。或许你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一站上讲台,看着黑压压的一大片人,本来背得滚瓜烂熟的发言稿一瞬间被清空;或者坐在会议桌前发言,双腿却在桌子下不停地颤抖,你不敢看同事和领导一眼,低着头急匆匆地把发言稿读完,结果讲话效果极差,以致领导不满、下级不服、客户反感。这既损害了你自己的形象,也影响了你未来的升迁空间,使你的职场前景一片灰色。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描写:“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公开讲话时,几乎每一个人都会产生恐惧心理。事实上,再伟大的演讲家站在公众面前讲话时都会有紧张和恐惧心理,只是随着经验的日趋丰富,他们可以通过调节将恐惧降低到最低程度。所谓恐惧心理,就是在真实或想象的危险中,个人或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压抑的情感状态。产生了恐惧心理,神经就会高度紧张,注意力无法集中,脑子里一片空白,不能正确判断或控制自己的举止,甚至变得容易冲动。卡耐基认为,消除恐惧与自卑感是人们掌握演讲和谈判技巧的最好的方法之一。他还指出,练习在公共场合说话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它不仅可以克服不安的情绪,而且有助于增强勇气和自信,因为当众说话可以使人们克制住自己的恐惧情绪。
人们害怕当众讲话主要是因为不习惯。罗宾生教授曾说:“恐惧皆衍生于无知与不确定。”一般来说,恐惧不外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当众讲话类似万众瞩目下的孤军奋战,讲话者更多地在意自己的行为,从而难以完全集中注意力进行演讲;二是无法预知听话者的反应而导致慌张失措,担心观众攻击自己;三是由于自卑感作怪,人们总是持消极思想,比如担心自己表现不佳、害怕听众不喜欢等;四是害怕遭遇尴尬场面,当场丢人现眼;五是自己准备不充分,信心不足;六是太在乎观众的看法,比如担心听众听得很烦、自己没有名气被人轻视等;七是缺乏当众讲话的经验,很少当众讲话,缺少这样的锻炼;八是渴望成功的心理过于强烈,总想表现得更出色,越是这样越害怕失败,表现也就越不好。
找到了产生恐惧心理的根源,就可以更好地对症下药,克服恐惧心理。
1.自我分析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要克服当众讲话恐惧的心理,把握内因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心理学家也反复强调:真正帮助人们战胜心理疾病的,并不是心理医生,而是患者本身!
自我分析法正是一种通过注重挖掘、调动、激活个体的内在因素而克服恐惧心理的方法。具体做法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借助各种心理测试量表,自主、自发、自觉地认识自我、分析自我。通过逐层递进地分析、认识,学生逐渐“剥离”潜意识的“伪装”,找到造成当众讲话恐惧的“结点”,即“恐惧点”,然后围绕这一“恐惧点”进行发散式拓展分析。分析的过程就是对原有认识进行扬弃的过程,也是恐惧度由强到弱的变化过程。
2.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就是给予潜意识一定的信息刺激,持续不断地向潜意识输送一定的观念,借此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认知与行为。自我暗示可以分为正向、积极的暗示和负向、消极的暗示。
心理学家认为,潜意识是没有辨别能力的,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信息,你灌输了什么样的观念,潜意识就接受了什么样的观念。而一旦接受了所暗示的信息,潜意识便会开始积极地工作,协助你达到目标,实现愿望。潜意识通过自我暗示所发挥出的能量,强度是惊人的、不可思议的。世界潜能大师博恩·崔西说:“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大三万倍。”实际上,许多所谓的奇迹或灵感,都是通过自我暗示的方式而产生的。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我们的神经系统是很‘蠢’的,你用肉眼看到一件喜悦的事,它会作出喜悦的反应;看到忧愁的事,它会作出忧愁的反应。”所以当你习惯地想象快乐的事,你的神经系统便会习惯地令你处于快乐的状态,也就是说会对你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演讲前,一方面你可以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是最棒的,我今天状态最好……”而不是怀疑或者担心什么;另一方面你可以作一些想象,比如想象自己站在一片大草原上或者高山上,你甚至可以想象自己就是一个皇帝等。多想象一下你获得成功的情景或最理想的状态,预设那种鲜花、掌声和美酒相伴的场景,让“恐惧”与“紧张”知难而退。
3.系统脱敏法
人们之所以恐惧当众讲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过当众讲话失败的经验,即所谓的挫折体验,于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种因挫折体验而产生的恐惧呢?这里介绍一种有效的方法——“系统脱敏法”。
诗人是天生的,演说家是后天的。
系统脱敏法是行为疗法的一种,就是在人为创设的一种较为轻松的氛围中,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步骤,逐步再现引起人们挫败感和恐惧感的场景,使学生直面恐惧的一种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原则,逐渐训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忍耐力,增强其适应力,从而达到最后对真实体验不再“过敏”的反应,保持正常的身心状态。
教师辅导学生把每次当众讲话时,甚至想象当众讲话时的情景和真实感受逐一记录下来。比如,知道必须要讲话时、在准备讲话稿时、在演讲的前一天、在走上讲台的一刹那、在众人的注视下、在正式开始演讲时等,这些情境之下一个人的心理都是怎样的情况,要求学生认真想象和记录当时的环境和内心体验,而且要按照紧张程度不同由弱到强排好顺序。
接下来,学生在充分的自我放松后,读第一条记录上的描述,尽量详细逼真地想象当时的情景,感到有恐惧反应时,用深呼吸、肌肉放松等方法压制或减弱恐惧感,直至镇定自若;再接着读下面的记录,并依次逐个训练,最后达到在学生回想起最初紧张的情景时也能够完全或接近完全地轻松自如。
4.条件反射法
日本艺术界的演说名人德川梦声先生曾说:“上台发表演说之前,无论任何人,都会感到紧张,都无法镇静下来。你也许会问:‘唉!像你这样身经百战,见过了大大小小各种场面的职业演说家还会紧张吗?’像这种问题,我不知被问了多少次了,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无论是怎样熟练的老手,也无法完全不紧张。因为,不管演讲还是座谈,总是得开口,这就必须认真地去做才行。”
自信五步法
Foot——迅速阔步,速度比平时快15%
Body——昂首挺胸,伸直腰背
Face——表情放松而温和
Eye——寻找一两个亲切的面孔
Mouth——对着后排的听众大声开口
“案例回应”
现代社会,有口才未必是人才,是人才则一定要有口才,卓越的口才已被列为现代创造型人才所必备的素质之一。案例中,我们看到几位名人从小都属于口才不佳甚至口才很差的人,但后来都闻名于世。可见,口才主要靠后天的学习与磨炼。如果你一直认为自己没有口才天赋,那么你会发现,通过训练,生理缺陷是可以克服的,你的口才可以在不断训练中得到开发,若坚持不懈则你会成为一个口才令人羡慕的人。要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实战训练”
1.当众站立。练习者站在演讲台上,面对听众,试着用目光与其他人接触,但不要说话。每次站立5~10分钟,站立时,要求身正,挺胸收腹,双腿并拢,双脚微分,双肩平直,双目平视,双手搭在腹前,不能有小动作。
2.当众表演。各小组同学聚在一起,采用石头剪子布的方法,输者为大家表演节目,可以唱歌、舞蹈、模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