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庄稼地里回来,刘志梅蹲在院坝边拧开水龙头,洗了洗手,水很凉。然后,径直走向楼梯间,边脱下带泥的解放鞋,边换上了布拖鞋,招呼客人。蓝色的鞋架上,还放着黑色的皮鞋,红色的回力鞋,绿色的解放鞋,淡黄色的凉鞋。一层挨一层,细细数下来,5层高的鞋架上整齐地摆满了10多双,各式各样的鞋都有。不经意间,望着这小小的鞋架,我们高兴地看到,富裕起来的农村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刘志梅一家4口人,修起了“洋楼”,不仅住着10多间富丽明亮的房屋,一家人的衣食住地也有了很大改观。单她一人,就有两双解放鞋,两双白球鞋,两双凉皮鞋,两双高跟皮鞋,两双平跟皮鞋。她说,出门做活路,上街赶场,回娘家探亲,各是各的;春夏秋冬四季,是哪个季节就穿哪个季节的鞋。说到这里,刘志梅感叹到,要是过去,进门出门上山赶场,只有双把两双鞋,穿上去就难得脱下来了,哪里还用得着鞋架。
顺着楼梯来到她家的二楼走廊阳台,放眼望去,金黄色的油菜花盛开在龙家镇光明村的大坝上,把她家的白瓷砖、漆栏杆、蓝花窗映得分外耀眼,村前村后一栋栋青砖楼房沐浴着春天的繁荣与希望。
刘志梅带我们参观了她家的客厅、卧室。走进客厅,光亮的茶几,崭新的沙发、大彩电、DVD、电话机,以及周边座椅旁的吊兰、水仙花、兰花,令人神清气爽。刘志梅笑了笑说,那些花草是她从坡坡上采回来的。
另一间房内,放置着八宝粥、蜂王浆、苦丁茶、“黔龙出山”、“酒中珍品”等滋补饮品和酒类等物。
看着这些摆设陈列,再打量这位喜形于色的妇女,我们几乎不相信她就生活在农村:40多岁的刘志梅头上扎着蝴蝶结,打着摩丝,上身套着马甲。
谈到穿着,刘志梅说:我分家的时候,只有两间小木房,衣服呢,像样的就是一件“的卡”,叫做“出门衣服”,在家的时候一般是不穿的,出门回来就换上补疤衣服。
记者好奇地问:“现在你有几套衣服?”
她说:“记不清,大概有10多套吧。”
忽然,刘志梅捂着嘴笑道:“你们这些记者问得笑人,热天家穿裙子穿短裤也不稀奇噻!”
看着刘志梅一副轻松惬意的神情,记者问道:“你羡慕城里人吗?”
刘志梅说:“城里人有的我们也有。他们无非耍得好点。我们虽然累些,但是有想头。再说,我们这里空气比城里新鲜!”
(原载2003年4月4日《遵义日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