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该感谢新闻。
常言说,人生三十而立,可我早已过了这道门坎,还是没有立得起来,一晃过了惶惑之秋,遗憾的心灵苦旅的确颇多。
不过,退而次之细想下来,要说值得聊以自慰的话,那便是一个农家子弟,从一个偏远的山村打拼进县城,再从县城跻身进入城市,终于有了一个立身的地方。从另一个角度说,从当通讯员到当聘用的特约记者,到今天能成为一名可以依托新闻过日子的正式记者,风风雨雨的多年苦干苦熬是没白费的。
细算下来,从凤冈师范毕业教书到改行从事新闻工作已20多年,先后做过教书、行政和报社编辑、记者工作。记得当初,我是凭借向当时的凤冈报投文艺稿而被报社选中的。从1992年开始,我便稀里糊涂当上“土”记者,可还不是正式过上正二八经新闻记者的生活。老实说,处在底层的人感受最深的是平台不高。可在凤冈报社的八年期间,我还是成天痴迷于采访和写稿,新闻成了求生的主要路子,然而长进不大。后来阴差阳错当上了这家小报的副总编,那时心情并不是很激动。
2000年,我参加完遵义市委党校三个月的中青班后,自动到遵义日报当特约记者,以写稿为荣。那期间,每天都拼命干,抽着10元钱5包的劣质香烟每晚写到两三点钟。记得有一天晚上,写了9条稿子近万字,第二天把稿子交到编辑部后又精神抖擞去采访。2001年,我借调到遵义日报,2003年正式调入。当我正式成为报社的一员,拿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记者证的时候,高兴得好几个晚上没有睡得着觉。
我十分珍惜这努力奋斗得来的机会,拿一天不采访不写稿就心慌,总是生怕落后。时间长了,同事们开玩笑称我“写稿机”。很多时候,哪怕白天采访累了或是病了,我都躺在床上写稿子,每时每刻都自我勉励。
这些年来,我一年四季都下县、乡、村采访,形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沿遵义市西线的仁(怀)赤(水)习(水)一线采访后,接着沿东北线的绥(阳)正(安)道(真)一线采访,再沿东线的湄(潭)凤(冈)余(庆)务(川)采访,随后到中部的遵义县、桐梓县、红花岗区、汇川区采访,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不论是节日还是假期,春夏秋冬不断地轮回。
我家庭贫寒,在遵义日报工作的最初几年,父亲年老生病,爱人分居在凤冈,孩子读书无法照顾,一个人在新闻的道路上苦苦行走。尽管困难多于顺利,但我对新闻工作的情缘可以说是与日俱增,对于特别酷爱的新闻事业的追求努力向前向高向上,丝毫没有懈怠,不断地参与新闻实践,不断提高自己新闻业务上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
奔走在新闻事业的路上,我立志做一个合格称职的记者,一个有思想的记者。在大量的采访报道中,我得到深刻启示,要做好新闻报道,要弄懂“上头”对接“下头”,深入到一线中去,只有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才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客观地说,正因为坚持“三贴近”原则,这几年我的新闻作品才能不断获奖,前后算起来,有50多项。比如获贵州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13万头母牛为啥不下崽》,2003年5月,我在遵义市畜牧局采访,得知遵义能繁母牛受孕率低、造成农民减收上亿元的信息,引起高度警觉。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在下县跑其他采访的同时,总要到农村的村寨作这方面的调查了解,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几易其稿终成一条获奖消息。又如获贵州新闻奖二等奖的消息《五百村民出租土地生财》,写的是一位企业家投资退耕还林工程的事,记得当时应邀前去采访的有新华社、省、市、县的好几家媒体的记者,他们都以通讯的体载作了报道,我回报社后也按要求完成了一篇通讯见了报。但我不甘心就这么放跑这一新闻。当时我想到退耕还林是国家西部开发的一项重大战略,农民企业家投资这一工程不多见,且获得了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多重效益,这一做法值得借鉴,于是我重新又写了一条700字的消息并被遵义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获奖消息《余庆经验催生计生工作重要政策》,就是我关注“上头”贴近“下头”的结果,为此我前后跟踪了两年时间。
回忆这些往事,让我激动,更让我借这个机会怀念并感谢那些流走的时光。小时候,父亲常教导我,农村孩子能吃上“文笔饭”是不容易的。到了今天这个年头和年龄,以往的好多事好多话已记不清了,再去追述往事中的那些情节和琐碎,已没有太多的实质意义。不过,人的一生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或事会珍存于心底,不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轻意晾晒出来的,窖就窖在心灵深处,独自一人怀念和感动。拿我来说,面对人生际遇中那些曾扶我走过坡或坎的至亲、至朋、至师,不管岁月浪迹得多久多远,我怎能忘怀呢?根埋在心中,秋天过了是冬天,可来年春天又要发芽。
好多事都模糊了,但好多事依然清晰起来。老实说,我的这一生,走到今天这个份上,应该感谢新闻,感谢成长历程中给了我无私帮助的人们。在凤冈报社的那些年,时任报社总编辑的罗逸老师,总在我人生路上的关口环节,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进入遵义日报社从事新闻一线采访的这几年,我也碰上了好几位良师益友,他们总在我彷徨苦闷的时候,给予精神和力量,使我始终能保持一种前进的心态。时至今日,正是在他们的鼓励下,拙作《奔走在乡村》才得已付梓出版,借此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需要说明的是,拙作《奔走在乡村》系我新闻作品中的一部分,选辑的作品大多以通讯为主,还包括新闻观察、系列报道等,统属通讯类。日后时机成熟还奢望出版《奔走在乡村》之新闻获奖作品卷、诗歌卷、评论卷,等等。更需要说明的是,此书的出版并不能代表什么,只是作为自己从事新闻工作的心灵归结,聊以自慰罢了。因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漏洞与缺憾在所难免,或会引方家之笑,万望不吝赐教,不甚感激之至,幸哉!
一颗露水养一棵草,以后的路还很长。
真该感谢新闻!
作者2009年3月草于遵义报业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