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1200000009

第9章 扈伦国的的兴起之二:哈达部的兴起及其走向全盛

第一节 扈伦国的一至五代国主

扈伦国的始祖纳齐布录,不仅是后来乌拉部的开山祖,也是哈达部的开山祖。纳齐布录是大金国完颜宗弼的后代,因此他原有的姓氏为完颜氏,后来改成纳拉氏。乌拉部沿袭纳齐布录新改的姓氏纳拉氏,而哈达部的最早的两位领导人王忠、王台则采用纳齐布录原来的姓氏完颜氏的汉译姓氏王氏,后来的哈达部人有的姓纳拉氏,如努尔哈赤的侧妃哈达纳拉氏;有的坚持王姓,如王世忠。

纳齐布录于永乐四年(1406年)在乌拉弘尼勒城建立扈伦国,他成为扈伦国的开创者,是扈伦国的第一代国主。

纳齐布录生有一子,即多拉胡其。多拉胡其是扈伦国“历代国王中的佼佼者”。《乌拉古城史话》。他开拓疆域,去南京朝贡,使扈伦国日益强盛,被女真诸部奉为“尚延”(意为共主、盟主)。多拉胡其自号曰“哈萨虎贝勒”,该称号汉语意思为“左王”。(张晓光整理:《乌拉哈萨虎贝勒后辈档册》。)多拉胡其是扈伦国的第二代国主。

多拉胡其有两个儿子:长子佳玛喀,次子撮托(又称硕朱古)。多拉胡其故去后,由长子佳玛喀继承扈伦国主的位置。在佳玛喀统治时期,明朝的兀者卫南迁并入扈伦国,佳玛喀又取代了兀者前卫都指挥使之职,后来晋升为都督。佳玛喀成为扈伦国的第三代国主。

佳玛喀生有四个儿子:长子都勒希、次子扎拉希、三子速黑忒、四子绥屯。(赵东升:《关于乌拉国的世系和家族》。)

佳玛喀的长子都勒希,在明廷也是个有一定名气的人物,曾在成化年间(1465—1487年)授为兀者前卫都督,他兼有扈伦国主和兀者前卫都督佥事的双重身份。他病故于弘治六年(1493年),孝宗帝朱祐樘曾遣使祭吊。《明实录》记载这件事说:“弘治六年闰五月壬子:兀者卫野人女直都督佥事察安察等遣都指挥宋哈答等,为兀者前卫故都督佥事都里吉乞祭,许之。”(《明孝宗实录》卷76.)《明实录》中的都里吉就是本书所说的都勒希,这段资料说明都勒希在明朝皇帝的眼中还有一定的地位。佳玛喀死后,都勒希继为扈伦国的第四代国主。

佳玛喀的次子为扎拉希,无职衔,明朝称之为舍人,然而扎拉希被族人推举为牟昆(族长),因而他自己号称贝勒。扎拉希对家族的最大功绩在于他同其兄长都勒希贝勒创建了家谱,即《纳拉氏宗谱》。(赵东升:《扈伦四部世系匡谬》。)

在佳玛喀的四个儿子中,长子都勒希与次子札拉希的关系比较好,三子速黑忒和四子绥屯的关系比较接近。土木之变后,蒙古脱脱不花王于景泰元年(1450年)冬至景泰二年(1451年)春血洗海西、辽东的事件促进了佳玛喀四子的分化。在这次大屠杀中,女真诸部受到严重摧残,著名的海西女真首领如塔山左卫都指挥三角兀等大小首领三百余人,都在白马儿大泊(扶余西、拜布察罕泊)被杀害。(《少保于公奏议》卷8.)受到这次事件的重创后,佳玛喀的四个儿子,分成两股势力。长子都勒希和次子札拉希组成一股势力,以都勒希为首,坚持在原地苦撑着扈伦国的日渐瓦解的危局。

佳玛喀的三子速黑忒和四子绥屯则率领部众北上塔山,在那里暂时落脚,形成以速黑忒为首的第二股势力。他们艰苦地收拾着残局,团结部众,整硕军队,积储粮食,号称塔山左卫。随后蒙古人又侵入塔山地区,速黑忒在抗击蒙古人入侵的战斗中不幸牺牲。佳玛喀的四子绥屯率领佳玛喀家族的这第二股势力,被迫退出塔山地区,向南搬迁,迁移到距开原边外四百里的混同江(黑龙江汇合松花江后到乌苏里江口一段的别称。以松花江含沙较多,江水北黑南黄,经久始混,故名)岸边的祖宗故居地,改称塔山前卫。速黑忒在正德年间(1506—1521年)曾受任为塔山前卫都督。速黑忒牺牲后,他的儿子巴尔托年幼,不能袭职。(《纳喇氏宗谱》。)他的四弟绥屯为了谋取塔山前卫都督的职位、印信和进贡的凭证——敕书,便让他的长子克什纳承祧速黑忒,继续以速黑忒的名字,借用他遗下的敕书入贡成功,钻了明朝贡敕混乱、只认敕书不认持敕书者的空子。这样速黑忒的名字一直在明代的官方文件中流传下来,直到嘉靖年间在《明实录》中还可以查到速黑忒的名字。这就是为什么“明史只称速黑忒,而不知有克什纳之名,而清代史籍只记克什纳而忽略速黑忒,以至后世史家把他们误认为是一个人”(赵东升:《扈伦四部源流考辨》。)的原因。其实速黑忒为伯父,克什纳为侄子。“克什纳为速黑忒音讹”一类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速黑忒、绥屯以及绥屯之子克什纳一股政治军事势力发展成为哈达部。

另一股政治军事势力的首领都勒希有三个儿子:长子额赫商古、次子固森桑古鲁(尚古)、三子古对朱延。赵东升:《关于乌拉国的世系和家族》。长子额赫商古,他的生平事迹不载于史册,看来他没有继承任何职务;次子固森桑古鲁(明史称之为尚古),是一个桀骜不驯而又惯于捣乱的人物,《明史》记载他说:“弘治初,……时海西尚古者,以不得通贡叛中国,数以兵阻诸蕃入贡,诸蕃并衔之。朝廷旋许尚古纳款(投诚),抚宁、猛克帖木儿等皆以尚古为辞,入寇辽阳,夺掠甚众。”(《明史·外国传》卷328.)尚古即固森桑古鲁创造了因捣乱而取得成功的先例,明廷不仅不治他的罪,反而允许他投诚,并且还升其为呕罕河卫都督。他得到朝廷的任命后,便表示放弃扈伦国主的位置,于是他的三弟古对朱延,在其父都勒希故世后就继为了扈伦国的第五代国王。当都勒希的三子古对朱延继任扈伦国的第五代国主时,扈伦国的命运已是岌岌可危了。

佳玛喀的长子都勒希、次子札拉希以及都勒希的三子古对朱延这股势力后来发展成的乌拉都,前面已经详细地介绍过了,这里不再重复。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都勒希、速黑忒等人之父佳玛喀为乌拉、哈达两部的最后一个共同先人”。(赵东升:《乌拉哈萨虎贝勒后辈档册与满文谱图浅解》。)

第二节 巴岱达尔汉叛乱和旺济外兰建立哈达部

在叙述过多拉胡其的长子佳玛喀的子孙的基本状况之后,我们再回头叙述多拉胡其次子的情况。多拉胡其的次子叫做撮托(或称硕朱古),撮托领有呼伦河部,后来并有塔山,便移居塔山城。撮托生有一个儿子,名叫巴岱达尔汉,(赵东升:《乌拉国史略》)……巴岱达尔汉这个名字分为两部分:巴岱是名字,达尔汉是美称,意为勇士。

巴岱达尔汉早就觊觎堂兄速黑忒的都督职务,不料速黑忒战死后,这一职位被自己的堂侄克什纳所窃夺。更出人料想的是,明嘉靖十年,克什纳因为荡平猛克作乱而受到朝廷的一次嘉奖,《明实录》记载说:“嘉靖十年(1531年)三月甲辰:女直左都督速黑忒自称有杀猛克功,乞蟒衣、玉带、金带、大帽等物,诏赐狮子彩币一袭,金带、大帽各一。猛克者,开原城外山贼也。常邀(拦住)各夷归路,夺其赏,速黑忒杀之。速黑忒居松花江,距开原四百余里,为迤北江上诸夷入贡必由之路,人马强盛,诸部畏之。往年各夷疑阻,速黑忒独至,顷又有功朝廷,因而抚之,示特赉之意,且遍谕在馆诸夷,即万里外有功必知,知无不赉(赏)云。”(《明世宗实录》卷123.)

嘉奖在名义上是奖给速黑忒的,实为克什纳所得。被激怒的巴岱达尔汉决定铤而走险。嘉靖十三年(1533年)的除夕之夜,他率叛党袭入都督府,杀死了克什纳及其妻妾、子女若干人,包括克什纳的长子彻彻木,估计还有他的次子彻科、三子尚乌禄和五子汪砮斐扬武及四子旺济外兰的两个幼子汪撒纪和汪古六。彻彻木的一个儿子、十二岁的万幸免于难,溜出后门,逃到了塔山之西约七十里的锡伯部绥哈城。克什纳的四子旺济外兰正在扫墓后的返家途中,看来他是由于什么意外事故没有按时返回家中,竟然躲过了杀身之祸。旺济外兰听到叛乱的可怕的消息后,不敢回还塔山城,便带领从骑向南逃走,一直逃到小清河畔方才收住脚步。(赵东升:《扈伦四部世系匡谬》。)

在旺济外兰逃到小清河流域之前,扈伦纳拉氏倭谟果岱已在小清河的一隅之地活动,他勤恳经营,竭力支撑局面。倭谟果岱是速黑忒二兄扎拉希之子。速黑忒为抗击蒙古而牺牲时,他的独生子巴尔托年龄幼小,不能承袭其父的职务。倭谟果岱便统领其叔父的一部分部属带着巴尔托南迁至小清河流域,他们在这里开创了扈伦纳拉氏的统治基础,为此倭谟果岱被人称为“建业贝勒”。他为后来堂侄王忠、堂孙王台建立哈达部、号称贝勒奠定了基础。(赵东升:《〈开原图说·海西夷南关枝派图说〉补正与考释》。)事实上,旺济外兰逃到小清河畔也正是为了投奔堂叔倭谟果岱。当时倭谟果岱已经故去,部属人众正没有主持者。旺济外兰由于带来了一部分军队,很顺利地被拥立为首领。他在小清河流域建立了哈达部,在哈达河北岸修建了哈达城,史称哈达旧城。旺济外兰改名王忠,王乃是完颜之转音,说明旺济外兰恢复祖姓完颜,完颜的汉语译音为王,他取名忠,乃是表明效忠明廷。从此哈达子孙皆以王为姓,但其女真姓氏却是纳拉。王忠成为哈达部的始祖。

巴岱达尔汉的叛乱后被扈伦国的第五国王古对朱延所平定。

第三节 王忠成为扈伦四部的盟主

王忠不是一个等闲之辈,他有谋略,有才干,又勤于部务,团结部众。他大力向外扩张领土,使哈达呈现一派兴旺的景象,王忠也成为赫赫有名的一方英主。冯瑗说:“嘉隆间(嘉靖:1522—1566年;隆庆:1567—1572年)王台叔王忠,兵力强盛,东夷自海西建州一百八十二卫、二十所、五十六站,皆听其约束,忠又甚忠顺,一时开辽东边无一夷敢犯居民者……忠自嘉靖初,始从混同江上建寨于靖安堡边外七十里地名亦赤哈达,以便贡市。亦赤哈达在开原东南,故开原呼为南关也。”(冯瑗:《开原图说》下卷。)哈达部的兴旺发达、势力强大以及王忠对明廷的忠诚无二,从这段引文中看得清清楚楚。

王忠从混同江畔南迁到靖安堡边外亦赤哈达地方居住,他居住的城寨史称哈达旧城,坐落在哈达河北岸。根据赵东升先生的看法,这座古城的最初建造者“当为王忠的族人(应为族叔)倭谟果岱”,“他是王忠之父克什纳都督的叔伯兄弟”。赵东升:《〈开原图说·海西夷南关枝派图说〉补正与考释》。王忠沿用了这座旧城,对其扩建、加固,使之成为捍卫民族利益和明朝北境安宁的堡垒。

关于哈达部的命名,阎崇年认为,“哈达部,居住在哈达河(今清河)流域,因地得名”,即以河流名称得名。(阎崇年:《努尔哈赤传》第53页。)

其实,扈伦四部的部名皆得自于河流的名称,乌拉部得名于乌拉河(今松花江),辉发部得名于辉发河,叶赫部得名于叶赫勒河(即叶赫河)。

令王忠耿耿于怀、久久不能淡忘的一件事是巴岱达尔汉的杀父之仇。其父克什纳都督及其四子:长子彻彻木、次子彻科、三子尚乌禄、五子汪砮斐扬武,估计全部惨死于巴岱达尔汉等叛党之手。根据张鼐《辽夷略》中“王忠故,而二子汪古罗(或曰汪撒纪)、汪古六皆故”这句话判断,王忠的两个幼子也在这次变乱中被杀。这个冤仇实在是太大了,虽然叛乱的主谋者巴岱达尔汉已经在王忠的堂叔古对朱延的讨伐下自杀身亡,但是站在他身后唆使他叛乱、横杀无辜的那个人还没有遭到惩治,这个人就是叶赫部长祝孔革。王忠的心中产生了一种想法,就是活捉祝孔革,呑并叶赫部,为死去的父亲和一家被冤杀的老小报仇。

叶赫的始祖星根达尔汉在张城即今日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碱场一带开始兴起,经过星根达尔汉及其子席尔克明噶图两代的辛苦经营,势力渐趋强大。这父子二人抱定一个宗旨,就是反明。但他们不具备反明的实力。席尔克明噶图的儿子齐尔哈尼虽然接受了明朝达鲁木卫都督的封号,但他并不知恩图报,反而把祖上反明的宗旨付诸实施。他多次袭扰明边,掳掠官民财物。正德三年(1507年),在齐尔哈尼又一次袭扰明边时,被明朝军队生俘,斩首于开原市。彭孙贻记载说:“正德初海西酋速长加数盗边,枭斩开原市。”(彭孙贻:《山中闻见录·海西》卷10.)这里所说的速长加即祝孔革之父的儿哈你(齐尔哈尼)。《明实录》记载道:“以为竹孔革之父的儿哈你,本塔鲁木卫指挥佥事,以入寇被杀……”(《明武宗实录》卷103.)明朝虽然杀掉了齐尔哈尼,但对女真族继续实行安抚政策,命令齐尔哈尼的长子祝孔革降级袭职为塔鲁木卫都指挥使,继续管理叶赫部。

祝孔革身为明朝的地方官,但他始终不忘明朝的杀父之仇,立誓报复。他卧薪尝胆,惨淡经营,经过几年以后,叶赫部重又强盛起来。正德八年(1513年),祝孔革纠集海西女真辉发部的一个小首领加哈叉(肥河卫都督加哈察、加哈蝉),大肆骚扰明朝的边境,但是过了不久,“都督加哈叉等四人,虏酋老鼠、乃留、竹孔革等三人率部落二千人亦入关,各修职贡”,(《明武宗实录》卷101.)又接受了明朝的招抚。明廷对祝孔革既提职,又奖赏。明朝给予祝孔革的,可以说是不贳之赏。但祝孔革把这些看作是明朝的软弱可欺,于是,变本加厉地骚扰明朝边境。明朝治理边疆的少数民族,有一个传统的办法,就是以夷治夷。明朝整治祝孔革也要借助女真族,便秘密命令王忠剿灭祝孔革。

接到朝廷的密令后,王忠侦知祝孔革外出行猎,便率领军队在其回归的途中设伏,将其包围并杀死。(苏景春:《叶赫史话》第31页。)

王忠在杀死了祝孔革之后,又抄没了祝孔革的府第,搜出明朝赐给叶赫的三百道敕书,连同贵重物品装上大车,运回哈达。王忠还企图乘胜前进,把叶赫呑掉。但是明朝担忧哈达过于强大,朝廷难以驾驭,便令王忠退出叶赫,仅仅给他封官赐赏就算了事,叶赫仍然由叶赫人治理。但是王忠并没有全面撤军,哈达军队仍然占据着叶赫的十三座城寨不予退还。

王忠名声远播,哈达成为扈伦四部的盟主。

第四节 沙津复仇王台主掌哈达部

王忠擒杀祝孔革之后,变得骄横至极,日渐脱离部众。后来他被敌人那珲袭杀(赵东升注:那珲系口碑人物,书籍不载)。

王忠在塔山时所娶的嫡妻生养的两个儿子汪撒纪、汪古六已在塔山变乱中被巴岱达尔汉所杀。他逃亡到小清河流域后又娶了至少一妻,生下一子,名叫沙津。王忠被那珲刺杀这一年,沙津十四岁。沙津自幼聪慧机警,王忠非常喜爱他,令其充当“博勒坤”(侍卫),历史上把他称为“博勒坤沙津”,是把职务与名字合在一起的缘故。王忠的前两个儿子汪撒纪、汪古六在塔山城被杀死之后,王忠有意识地要把沙津培养成为自己的继任人,所以凡事不论大小,王忠都令他参与其中,对于锻炼沙津的勇气起了很大作用。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博勒坤沙津十五岁的时候,在哈达城的地道内成功地刺杀了那珲,报了杀父之仇。

那珲被刺身亡的消息像一阵风似的传遍了全城,忠于王忠的人群情激奋,纷起捕杀那珲的死党。经过十几天的动荡之后,哈达城又归于平静。大家一致推举少年英雄沙津为哈达部主。沙津冷静地衡量了形势,感到自己年幼,无力担此重任,便坚决地推辞了大家的好意,与族兄德喜一起到锡伯部绥哈城去寻找堂兄万。

万是王忠的长兄彻彻木之子,塔山事变时,克什纳都督和彻彻木被巴岱达尔汉杀死,万在护卫们的保护下逃亡到锡伯部境内的绥哈城(今吉林市西约四十里的大绥河镇附近)。他在那里娶妻生子。他的长子名叫扈尔罕。万这个人生来风流放荡,除正式妻妾之外,还长期与一个锡伯女人通奸,并生有一子,名叫康古鲁。沙津来到锡伯部时,万已是近四十岁的人。万与沙津二人此前并未谋面,现在从天上掉下一个沙津,要迎接他去哈达主持部务。(赵东升:《扈伦四部世系匡谬》。)他真是喜出望外。

沙津把万迎回哈达之后,便远去乌拉弘尼勒城寻踪访祖,此后再也没有回过哈达城。后来博勒坤沙津生有一子名叫博力多,博力多生有四个儿子,这一支人子孙昌盛,统绪不绝。(赵东升:《〈开原图说·海西夷南关枝派图说〉补正与考释》。)

万继为哈达部长,自称汗,故历史上称之为万汗,明朝人又称其为王台。实际上王台是扈伦始祖纳齐布录的六世孙,他采用纳齐布录改姓前的姓氏——完颜氏的汉译是很自然的事情。《清史稿》说:“明于东边酋长称汗者,皆译为‘王’某,若以王为姓,万亦其例也。”(《清史稿》卷223.)我们认为这种解释是值得商榷的。

万执掌哈达后,明朝曾遣使册封王台为“镇抚满洲国汗王”,授德喜为哈达部都督贝勒。(赵东升:《〈开原图说·海西夷南关枝派图说〉补正与考释》。)

万到哈达后,最初居住在靖安堡边外哈达旧城,后来东迁至哈达新城。王台在这里继续修筑了由王忠始建的梜椙宫。

第五节 王台把哈达部推向全盛阶段

万执掌哈达后,巧妙地驾驭部众,夺取邻部的土地,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势力日益强盛,开始称汗(汗是可汗的简称,可汗为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哈达向明廷朝贡时,“入广顺关,地近南,故谓之南关”。(《清史稿》卷223.)所以明朝官私著作不以哈达部称之,而称其为南关。

哈达汗王台居住在靖安堡边外,服侍明朝可谓毕恭毕敬、兢兢业业,他对明朝北部边境的安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时王杲控制建州三卫,与西部的鞑靼即蒙古东西遥相呼应,窥视辽东边塞,伺机盗边犯抢,幸亏万汗王台隔于两者之间,使两股反明势力不得会合共同反明,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明廷敕令万汗继承祖父克什纳的都督职务。(《清史稿》卷223.)在万汗的鼎力捍卫之下,明朝“东陲宴然,耕牧三十年”。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建夷》。在这种长达三十年的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王台也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使它控制的地域大大扩充,《清史稿》说:“是时万所领地,东则辉发、乌拉,南则建州,北则叶赫,延袤千里,保塞甚盛。”(《清史稿》卷223.)王台掌控下的哈达不仅把海西女真的其余三部,也把建州女真三卫纳入了自己的包罗和控制之下,哈达逐渐走上全盛阶段。

在王台掌管哈达期间,哈达曾与建州左卫宁古塔贝勒、建州右卫王杲以及蒙古小黄台吉有过交往和婚姻关系。

所谓宁古塔贝勒即六贝勒,是指努尔哈赤的祖父辈胞兄弟六人。六贝勒即六祖宝实之次子阿哈纳因为婚姻问题曾与建州女真董鄂部主克辙巴彦发生误会、造成纠纷并进而导致冲突,“遂为仇怨,引兵攻掠”。(《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1.)三贝勒即三祖索长阿的次子武泰曾聘娶哈达万汗的女儿为妻,所以在宁古塔贝勒与董鄂部的军事斗争中,他主张向他的岳父哈达万汗借兵。在宁古塔贝勒向哈达部借兵之后,宁古塔部日益衰落,不得不对哈达部示弱,成为哈达部的附庸。建州与哈达的婚姻关系带有的政治色彩日益浓厚。觉昌安的四子即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在正妻喜塔拉氏·额穆齐即努尔哈赤的生母之外,又另娶哈达纳拉氏·肯姐作为继妻,她便是哈达万汗收养的族女,塔克世娶王台族女为继妻正是建州左卫依附于哈达的政治地位的真实反映。

建州右卫的王杲与哈达万汗也有婚姻关系,据富育光先生调查记录的《两世罕王传》讲,王台有一个名叫那木台的儿子(他是王台的三子,死得较早),娶了王杲的姐姐为妻。(赵东升:《〈开原图说·海西夷南关枝派图说〉补正与考释》。)王杲把姐姐嫁给王台三子那木台,显然是为了攀附王台这棵大树;王台缔结这门婚姻,恐怕也是为了牢牢地控制建州王杲这个大捣蛋鬼。

哈达部长万汗与蒙古诸部有着错综复杂的纠葛关系。蒙古土默特迁徙到辽东游牧以后,在多数情况下,王台是从土默特夺取马匹向明朝进贡的。但王台也有受蒙古人欺凌的时候。土默特之弟韦征与王台通婚,娶了他的女儿。韦征之侄子、小黄台吉带兵五万余骑通过叶赫东城贝勒杨吉砮传信给万汗,为其子向王台之女请婚,万汗对小黄台吉的势力很是恐惧,被迫答应了这门婚事。小黄台吉把大量的马牛羊、甲胄和貂豹之裘皮赠给万汗,二人筑坛杀白马会盟,相互约定,不犯明朝边界。但是没过多久,小黄台吉邀请万汗一起侵犯明朝边塞,万汗指责他说:“何至是?若今与阿台即有成盟,则开原自今不得易折伤一草木也”。(瞿九思:《万历武功录·王台列传》。)万汗的坚定立场终于使小黄台吉犯边的预谋中止,这件事发生在万历二年(1574年),说明万汗在对明朝的关系上是坚持忠诚这一原则的。

当时女真的著名豪酋,自北至南,依次是海西的王台、建州的王杲和王兀堂。王杲有一次抢掠明边以后,开原兵备副使王之弼给万汗发出檄文,要他指令王杲归还所掠的人畜财物。万汗带领从骑千人来到建州古勒寨,两次迫使王杲归还所掳人口,并陪同王杲一起到抚顺关下盟誓,立誓不再犯边。使得明朝和女真又像从前一样互市贸易。

万历二年(1574年),王杲再次作乱,他与建州小头目来力红杀死抚顺守备裴承祖和把总刘承奕等多人。辽东巡抚张学颜给万汗发檄文,要求他捕捉王杲,并下令抚顺关等停止女真各部的贡赏和关市。万汗令海西和建州的众位酋长到边关求通中国,请求先行开市贸易。游击丁倣对他们回答说:“必得王杲而后市可图也”。万汗又率建州卫都督大疼克等到关门会见边官,在王台等人的恳求下,明廷准许建州都督大疼克等贡赏和互市。建州则献出掳得的辽兵八十四人,以及种人乌里兀黑,兀黑由于是杀死汉族官员的凶手,是被捆绑着送来的。

万历三年(1575年)万汗在他的领地石三头儿把已改名为科勺的王杲一家二十八口人逮捕,把王杲一人送到广宁,而后辽东巡抚张学颜再用槛车献俘于北京。为此,明朝晋升万汗为右柱国、龙虎将军,命王台的两个儿子即长子扈尔罕和少子孟格布录晋升为都督佥事,赐给黄金二十两,大红狮子纻衣一袭。万汗是女真酋长中第一个获得龙虎将军封号的人。明朝对他的宠任和他对明廷的忠诚由此可以想见。哈达部强盛时,不仅海西女真的叶赫、乌拉、辉发三部,甚至建州三卫都服属于王台,哈达部的万汗在明朝的眼中,等同于女真国汗王。他控制的军队,当在万人以上,所谓“控弦之夷,凡万余人”。(瞿九思:《万历武功录·王台列传》。)

王台成为明廷维持其在女真地区的统治地位的最得力的助手,王台也正是利用这一点,逐渐把哈达部推向了全盛阶段。

王台最初居住在王忠遗留下来的哈达旧城,后来他向东迁移到哈达新城,哈达新城建筑在衣车峰之上。(《盛京通志》卷15.)此外还有哈达石城,哈达石城建筑在衣车峰山下。(《吉林通志》卷18.)这就是说,以哈达命名的城寨计有三座:哈达旧城、哈达新城和哈达石城。

同类推荐
  • 挽歌:罗马帝国之殇

    挽歌:罗马帝国之殇

    如果你有梦想,答应我,一定,一定要坚持和守护她!
  • 天子命

    天子命

    “臣虽能治内,却不通兵道,固薄有德行,又不晓于天,然问有通天彻地之能,兼有报国之心,当属国士无双,得之与得天下无异。”这天下只容得下一个光明正大的皇帝,而容不下一个满腹阴谋的绝士。
  • 大明金刀捕快

    大明金刀捕快

    横刀捅破不平事,铁锁锁尽众屑小,明成化年间,顺天府小捕快丁四以“不放过一个坏人,不错抓一个好人”为念,凭一腔热血,误打误撞,最终帮助太子平叛了处心积虑的宫变,使朱祐樘顺利登基,丁四也被朱祐樘封为金刀捕快。从此,他斗倭寇,玩朝堂,缉盗追凶,打抱不平,最终帮助朱祐樘励精图治,名扬天下。另,起点改版后,第一卷与第二卷弄反了,编辑一直没改过来,大家见谅。第一卷长河落日第二卷猛龙过江第三卷小楼听雨
  • 剥开天书

    剥开天书

    首创条分缕析的独特写作手法,把难解天书《红楼梦》庖丁解牛剖析了个清晰明白,所以看了又看,耐咀嚼,富含营养,福悦相随!再三品读玩味《剥开天书》的过程中,你不断感受、不断验证、不断有新的发现,使我们始而发笑,继而感动,终于不可抗拒迷恋其中了。此书点醒多少梦中人。《红楼梦》不单单是讲人情世故的小说,更是智慧之书,是世世代代中国人可以看了又看爱不释手的神秘天书。
  • 大晋帝国第一人

    大晋帝国第一人

    一个金融人才,意外穿越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时空。仗义英侠出华夏,剑指苍穹问九州。天下归心如我愿,涯海与伊笑江湖。……《仗剑天涯》,属于宋书辰
热门推荐
  • 七宗罪之兄弟爱

    七宗罪之兄弟爱

    没有人说过爱。也没有人说过不爱。这不是一个关于爱或不爱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能爱与不能爱的宿命。越过了那道墙,谁也别想轻易回头。除非你不是我哥哥,我不是你弟弟。
  • 铁血冥王妃

    铁血冥王妃

    美人?从悬崖上掉下来大难不死,居然还掉进了美人的怀里,这是不是传说中的艳福?好吧,艳福来了咱就安然接受,她萧倩一向是很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可是,老天爷您老不用这么玩我吧!她还刚刚大难不死耶,这就又要让她去死了?好吧,死就死吧,谁叫她倒霉悲催了呢!只是,死了死了,怎么就又将她送进了狼窝。好吧,狼窝就狼窝,看她堂堂国际刑警总督察如何来对付这群吃人不吐骨头的“狼”。咦,美人耶?竟然还能在这里再见到美人?好吧,那她就勉为其难的原谅那个贼阎王吧!什么,有人要跟我争美人?怒,别以为姐是那么好说话谪,惹恼了姐,将你揍的哭爹喊娘!
  • 再造皇天

    再造皇天

    亿万纪元年前,东、西两界主神阵营为争夺神界第一混沌至宝,混沌镇界塔!引发了一场毁灭神界的灭世大战,最终导致神界至高宇宙破碎,规则不全,众神陨落!当今地球所在,只是一个拥有科技文明的中等宇宙,在地球出生长大的朗地,是利用盘古主神遗留下的一滴精血,结合地球顶级医疗高科技手段,与一名地球女性人类生下的半神半人类。那消失亿万载的神界至高宇宙,即将由这个半身半人类一手开创而来……
  • 失却之主

    失却之主

    混沌之女太阴,寻找属于自己的道。她选择收集上古十大神器,成为随时能触发失却之阵的主人。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西游之大逍遥

    西游之大逍遥

    穿越到西游成为一只小猪,本想着将迎来猪生巅峰,可还没开始大杀四方,又被送了回来,哎。仿佛一切都没改变,可一切都正在悄然改变。当杀心已起,只能步步向前。无法回头,不能回头。
  • 邪王萌宝:财迷娘亲求抱抱

    邪王萌宝:财迷娘亲求抱抱

    (宠宠宠)她为财而死,意外穿越成有爹嫌弃没娘爱,庶姐庶弟都来踩,还带着一个奶娃的废材。一怒之下从寡情老爹回敬到作恶庶姐,然后带着奶娃包袱款款去寻宝。岂料半路竟有无耻妖孽抢她的娃!他是邪魅俊雅,只手遮天的腹黑邪皇,然而她却不屑,满世界躲他。“靠!你丫到底要干什么!”某妖孽邪魅一笑把她压倒:“我要孩子。”“孩子是我一个人的!”她声嘶力竭宣告所有权。妖孽凤眼一眯,薄唇慢慢逼近:“没关系,我再要一个孩子……””啊!!!“后来她才知道,她的所有孩子,都是这妖孽的……
  • 碎星战神

    碎星战神

    碎星世界,一飞冲天!一场神战,浩大的无尽世界变成泽国,崩毁的大地,百万年时间演化,已经形成各自独立如繁星般大小岛屿。大海凶险,普通的人类只能生存在小小海岛,唯有最强大的战士,才能横跨无尽海域,去追寻传说中消失的诸神遗迹。齐雾岛少年罗泽,出海寻找救治妹妹眼疾灵药,从此,走向传奇……
  • 邪少归来丫头休想逃

    邪少归来丫头休想逃

    “少爷,小姐她又跑回国了”,“什么时候的事?你怎么不告诉我”,“少爷,我是想告诉你,可你……”,话还沒说完,只见某人已经立刻乘飞机回国。别墅内,某男把某女壁咚到墙角,声音低沉的说着:“宝贝你不乖,你不乖哦,要受惩罚的。(欢迎各位入坑!!)
  • 浮灯灭,金花散

    浮灯灭,金花散

    在对的时间遇上错的人是遗憾,在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是悲哀。她以为她是在对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他,所以她等了她四年,谁曾想,她却把最美好的自己留在了等待,剩下的不美好都留给了他。总有一种感情,叫有缘无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