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能由衷地欣赏他人,主动关心帮助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欣赏,就会得到他人的关怀,自然也就会感到幸福。
看一个人是不是胸怀宽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是否会欣赏他人,如何欣赏他人。一个人如果视同道是冤家,看他人一无是处,“他是伤疤我是花”,最终自己也将难有大的作为。只有学会欣赏别人,才能为自己的发展提供“雨细鱼儿出,风轻燕子斜”般和谐的人际环境。
一个懂得欣赏他人的人不会因为别人比自己优秀而心生嫉妒,他会真诚地欣赏强者的优点和成就,并用自己的大度让对方折服。有位哲学家曾说过:“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是人类埋藏最深的本性。”天底下几乎没有不喜欢被欣赏的人,几乎没有被欣赏后而不尽心竭力的人。
学会欣赏他人,善于为别人鼓掌,其实也是在给自己加油。当我们没有成功时,我们应该真诚地为走向成功的人鼓掌;当我们走向成功时,要学会为别人鼓掌。相互鼓掌才能相互提高,当你善于为别人鼓掌时,才会获得更多人的喝彩。
欣赏他人需要具有一种宽广的胸襟和一种无私的勇气,也可能是一种超然的智慧和一种普度的艺术。欣赏他人可以是出自爱才之心、容才之量,也可以是助人之难、解人之惑。有的时候,这种欣赏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他人的命运。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做记者时,曾在报纸上发表过一篇关于一个小偷作案的文章。文章最后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理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那么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林清玄不曾想到,他率真率性写下的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因这几句话猛然深省,把才智用在了正道上,现在已经是台湾羊肉炉连锁店的小老板了!这是文字和思想的力量,又何尝不是一种劝人悟道的魅力!
欣赏是一种理解的延伸,是一种知性的壮美,是一种激励的本领,是一种无穷的力量。欣赏他人则始终在起作用。它制造了一种平和、平等的关系,排除了误解和不信任。它通过呼唤真诚与宽容,从而以人性的暖色、人文的关怀强化了他人,升华了自我。因此,欣赏他人始终是一种动力和活力。在这一点上,先哲培根的话最是经典:“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肯定。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渴望得到欣赏。这对不少人获取人格的力量,确定价值的标准,树立向上的自信,鼓起前进的勇气,有时候真有“功夫在诗外”的作用。不少人在欣赏中建立自信,茁壮成长。如果一个人能由衷地欣赏他人,主动关心帮助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欣赏,就会得到他人的关怀,自然也就会感到幸福。多一点欣赏,少一点挑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于人于己都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