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9300000004

第4章 领导能力修炼

同样是美国总统,但由于不同的领导风格,结果导致其在美国历史上的影响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卡特和里根就是最好的例证。原来是海军军官又是核能专家的卡特,就任总统后,为了对庞大的联邦政府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每天忙着处理各种各样的公文而不能顾及其他。他样样精通,亲力亲为,总是在密室里领导下属进行工作,很少面对公众,和媒体也很少沟通。卡特没能成功连任,可里根则不同。很多小事,里根都喜欢交给下属处理,自己则专管大事。他注重实际,也善于利用媒体将他的价值观传达给国民,喜欢展示他的口才,因而被称为“伟大的沟通家”,得到国民的支持成功连任,并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卡特的领袖魅力不足,作为一个管理者,他无疑是强势的;可是作为一名领导人,他却是弱势的。相比而言,里根的领导魅力则是极富感染力的,这让他赢得了大多数美国人的支持。纵观卡特和里根不同的领导方式,校长可以从中找到如何做领导的参考。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校长能做一名合格的领导者,谋事、用人、建制度,井然有序;但是有的校长抓不到工作的“牛鼻子”,不注重做思想政治工作,取而代之的是行政命令。我是领导,你就必须按照我说的去做,但为什么做,做了之后教师和学校会得到什么好处,这些教师并不明白。有的校长用生硬的方法开展工作,基本上就不和别人进行交流,虽然自己兢兢业业,但却不能调动其他人的积极性,结果落得个干群关系紧张、其他人不认可的结果;有的校长用国家对自己的要求去要求群众,要求别人也应该想到和做到自己想到和做到的事情,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有的校长过多地陷入到微观管理的泥淖之中,不是“丢了芝麻,捡了西瓜”,而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把本该由下属干的活都自己干了,结果导致行政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校长领导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培养起来的,而是立足于日常工作,从提高自身修养开始,日积月累而形成的。

关注细节——从学校日常行动开始

1.了解日常工作行为

从细节来看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习惯。特别是一些基层员工,由于他们往往很少能与领导者进行直接的接触,通常会通过平时听到或看到的言行细节来认识和判断领导。优秀的领导人是非常注重通过细节彰显本色的。同样,那些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往往也能将其致命的错误暴露无疑。在很多时候,说什么和做什么往往没有如何说和如何做重要。成功的和不太成功的校长往往只是在行为方式上存在差异。同样是接听电话、批阅公文、主持会议、巡视校园或者与别人打招呼等,校长在表现方式和表情等方面都会存在着差异,而这直接影响着校长领导力的发挥。因此,最直接的改善校长领导力的方式,就是让校长从了解和反省学校的日常生活着手。

那么,一名校长怎样才能了解和反省自己在学校的日常行为呢?

首先,校长可以将自己每天到学校的主要行为做个简单记录。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每天在学校的所作所为;二是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心情和态度;三是怎样处理完这些事情的。在记录的时候,要兼顾很忙碌和不太忙碌的一天,要兼顾这一天中的上午和下午,星期一至星期五都要做好记录,注意对有无家长访问进行比较记录等,记录中要有典型的学校生活,也要有非典型的学校活动。

另外,校长还可以随机找一两位同事,请其帮忙观察并进行记录,主要做好“校长做了什么”和“校长是怎么做的”两方面的内容。之后,校长再将同事所做的记录与自己所做的记录进行比较,着重注意其中的差异。

2.反省日常工作行为

校长在掌握了实际的学校生活后,就可以实施下一个步骤:将记录和实际作比较,然后进行反省。想想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不做的,想想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方式来完成同一件事情,想想自己在从事某种工作时因为什么而特别高兴,想想为什么一碰到某件事情就会感到生气或沮丧等。

校长还有一个重要的方式进行反思,那就是将记录跟日常实际中的理论作比较,然后进行反思。例如,校长的日常表现说明他(她)相信X理论多一些还是相信Y理论多一些呢?校长的日常行为是助长了教师的独立作战还是加强了彼此的积极合作呢?

为了让反省顺利地继续下去,校长可以研究制定关于反省的相关制度。如给自己规定一个固定的时刻作为反省时刻。

3.改善日常工作行为

反省之后,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和心态做以前做的事;调整做事的顺序;调整做事的时间;调整做事的地点;调整做事的心态;改变到校和离校的时间;尝试不同的说话方式和语调;先等同事的意见发表完了再发言;将没有列入议程的事情列入议程,将这些记录下来,以此作为日常工作的参考。

在改善自身的言行的时候,校长不仅要顾及焦点,还要兼顾时间和热情。校长的工作很琐碎,具有以下一些特性:一是工作多,变化大,所以完成每一项工作并不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二是要求校长能在工作转换中快速地转移变换自己的情绪;三是校长面对面和口头互动的工作较多,再加之经常被打断,所以校长的工作看上去完整性并不高;四是校长大多数工作都是要满足别人的需要和要求,解决别人的问题。如果校长做不到对问题的有效选择和处理,那么工作做起来就很可能没完没了,痛苦不堪;五是无法准确地预测下一步的工作。校长在接下来具体会遇到什么人,处理什么样的问题?这些是很难预料到的;六是校长领导行为是由一系列的微小的、琐碎的决定而组成的;七是绝大多数问题一旦发生了,校长就需要立即进行处理。

由于校长的工作具有上述特点,所以校长就必须做到:首先,为了让工作“有的放矢“,就得做到有焦点和重心;其次,为了将工作做出成效,就必须投入足够的时间做重要工作;再次,要带着极大的热情和斗志投入到工作中去,让工作做得有意义。要不然,校长就会淹没在没完没了的琐碎工作之中,也就不要奢谈提升和发挥领导力了。

提升价值——从自身不断修炼开始

1.终身学习

当今这个社会处于一个知识更新加速、技术升级频繁、信息接近爆炸的年代。现如今,终身学习早已不仅是一种观念和态度,更是一种生存的需要和必然的选择。不管什么人,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坚持学习,就必须善于学习。

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曾经说过:“毕生保持求知欲,就一定能在自己的重大使命上成就一件事。”法国著名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早在1965年就首次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他的“教育应以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进行的方式来满足个人及社会要求”的著名观点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路易斯·罗斯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首席技术专家,他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他说:“对你的职业而言,知识就像是鲜奶。奶盒上印着有效期,工程技术的有效期大约是3年,如果时间到了你还不更新你的知识,你的职业生涯很快就会酸臭起来。”作为学校的“领头羊”,校长必须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校长就非常喜欢读书学习,他有一个藏书量超过2万册的图书馆。这个图书馆距离他的办公室很近,随时欢迎全校师生借阅。

今天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校长有很多的渠道进行学习,如培训、自学、网络学习等。

2.人格修炼

因为学校是一个知识型的组织,所以校长的个人魅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个校长有着巨大的个人魅力,那么他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带动他的干部和员工齐力同心,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共同努力。曾经有一位著名校长提出:“校长最需要注意什么?注意自我修炼。”校长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取得成功,这极有可能成为教师的榜样。校长的个人修养所带来的个人魅力主要表现为:首先,校长要勇敢。正气是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的底气,要让这种正气变成学校的主流文化,要让所有教师和学生看到校长身上存在的正气。所以,校长在事态不明朗的情况下和不良风气作斗争的时候,不能害怕承担责任,要顶住压力,要敢于拍板;其次,校长要舍得。没有舍哪有得?校长要能舍得一些机会、一些权利,甚至是一些荣誉。作为一名校长,应该做到当站则站,当退则退。比如,校长可以不再主持教师的集会,不再有事没事就开大会、做总结和作报告,这些事情可以交给主管副校长来操办,慢慢再过渡到校长助理来操办;再次,校长还要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耐心。教育是遵循自身的规律而发展的,教育效果的验证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办事的时候如果不遵循其内在规律,虽然有时候能取得看上去暂时的成功,但是可能给日后埋下更大的隐患,教育也不例外;最后,校长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形象。这种良好的形象具体包括和善、正直、敬业、包容、大气、自律等,要有以“理”和“正气”服人的内在权威,要有以“精粹思想”和“高深专业”服人的知识性权威。同时,校长还要有和善特质的权威,要注重倾听别人的意见。

同类推荐
  • 怎么惩罚,员工才合作 怎么奖励,员工才积极

    怎么惩罚,员工才合作 怎么奖励,员工才积极

    有效奖惩是管理工作的核心要求,管理正是通过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褒奖或惩斥,促使员工形成正向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规范的职业行为。所以,脱离了有效奖惩也就谈不上有效管理。本书是一本系统阐释奖惩策略的实践指南。书中用鲜明的观点、大量的事实、案例以及全面的实践技巧,揭示了如何通过奖惩唤起员工积极的心理反应、如何通过奖惩强化员工的职业规则,如何平奖惩的当前意义和长远影响等共七个方面的内容。
  • 行动的策略

    行动的策略

    马斯洛(190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196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33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到布兰代斯大学任心理学系教授兼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格获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
  • 老子商学院

    老子商学院

    老子的思想体系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时至今日它们仍对现代 企业管理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和启迪。老子没有对企业问题做过具体明 确的表达,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才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将老子思怨的精神 实质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将东方传统文化与两方现代文 明相互融合,去粗取精,走一条有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之路。
  • 市场营销学

    市场营销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的理念与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许多领域,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懂一点营销!有关市场营销学方面的课程在高等院校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它不仅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而且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甚至作为公共选修课为所有的专业开出,受到了许多文科和理工科专业学生的欢迎。同时,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一般本科院校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适合一般本科院校教育特色的教材并不多,特别是重视应用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的市场营销学教材更少。
  • 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

    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

    《麦肯锡: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以修炼新时代领导力为主题,文章包括识时变驭天下:打造中国企业“领导力引擎”、知行合一、六维联动:培养国有企业运营管理领军人才、21世纪最需要磨炼两种领导力:朱晓明访谈录、传统型企业领导力亟待与时俱进:王佳芬访谈录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
热门推荐
  • 我是虫族之星际纵横

    我是虫族之星际纵横

    当冷鹰开启了作弊模式,让虫巢开始无限量产龙族的时候,整个宇宙,已经没有人能阻挡龙主崛起的步伐了!(已A签,请各位读者老爷放心收藏包养,更要放心投推荐!)
  • 我的身上养了只女鬼

    我的身上养了只女鬼

    天道万变,邪灵易出。诡宗一个受正教所排斥的门派,却在世道的变化时,发挥出超越正教的能量。苏忆诡宗第十三代传人。
  • 情在咫尺

    情在咫尺

    戚都,一个穷乡僻壤的孤女。生活困苦,励志向上。自以为一朝好运来,实则是她的劫。壬子修,一个跨国公司的CEO,为救未婚妻,千里远赴山区。自以为守得身心,结果身心尽失。两次千里追寻,两场爱的拉练,身心俱疲后的他们又该何去何从?爱是世间最变幻莫测的事情,待千帆过尽,看透人世沧桑,他们能否看清心中的爱呢?
  • 苏醒吧冥灵师

    苏醒吧冥灵师

    。神界最高主宰“天帝”为了摆平战争,派了四位神将来消没蚩尤百里赤夏在千钧一发之际,对魔神使出了上古封印。四神化作光团将蚩尤紧紧的束搏在魔山。从此,六界得以安宁。500万年后,四位神将诞生在了各个六界里,魔神即将苏醒,统治六界的野望也将苏醒。人志人神人魂入梦入影入幻
  • 兽血引诱

    兽血引诱

    掺杂着对姐姐的复杂情感,之后因为各种意外发生,让自己有了特殊能力,终抱得美人归,携美归隐。
  • 浴火重生:携手九天

    浴火重生:携手九天

    天堂之翼回归,神魔极端现世,苍龙七宿劫至。暗界帝王重生,三位连接渐近,秩序颠倒伊始。她身世成谜,一朝回归,却修为逆天。她有着两种极端性格,一念成神,一念封魔!一袭黑衣,霜雪染遍三千银发,眉间契约彩印,倾绝天下!看她浴火重生归来,与冥界之主携手并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声令下,召集三千势力,颠覆天地秩序!
  • 莫须有的爱情

    莫须有的爱情

    也许会有这么一首歌曲去歌颂真挚的爱情,尽管大多数人都不承认爱情的存在。为什么那些当初很爱的人到后来都背叛了,出轨了,是爱情经不起考验吗?亲爱的,让我告诉你,因为那原本就不是爱情。
  • 快穿逆袭:女配是真爱

    快穿逆袭:女配是真爱

    作为宇宙第二牛逼的系统,小白表示很有压力:首先要顶得住主神大人的白眼,再在他们秀恩爱的甜蜜中生活(小白表示,秀恩爱shi得快)最重要的是,还要顶住契约人的鱼唇!!哼,汝等凡人,岂能懂得小白的大智慧!!某女表示,一白在手,什么没有。没有小白,什么好来!呵呵,白莲花女主们,准备好了吗?
  • 报告殿下王妃又跑了

    报告殿下王妃又跑了

    前世,她是敌人闻之变色的王牌特工。今生,她穿越成苍月国世家大族清河安氏四小姐。在这个风云乍起的时代,她凭着一身毒术,回本府,斗嫡母,虐渣女,入朝堂,进军营,一双素手搅乱天下时局,还顺带拐走了美男的心。山有扶苏,其华灼灼。他是苍月国惊才艳绝的摄政王。皇兄离奇驾崩,幼帝年少无知,外戚权势滔天,他国虎视眈眈。查真相,除佞臣,上战场,谋江山,江湖朝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她遇上他,一个冷面佳人,一个腹黑王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天下乱,烽烟起,绝世容颜,倾了江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归零录

    归零录

    眼前的一切都开始模糊了。心尖的疼痛像是消失了,一切都变得朦胧起来。“如果这样他们就能平安的话。”黑暗里,他轻轻的呢喃着,任由深渊吞没了自己。这是一种悲伤的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