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自古有发达的驿路交通,传说中的湘黔大道把洞庭湖平原和云贵高原连接在一起。从长沙进入益阳城内,需要渡过江阔水急的资江。在南岸的山梁上登高远望,山环水绕的益阳古城尽收眼底,景色非常迷人。于是,疲惫的旅客和车马在此停了下来,旁边建起的茶亭和驿站,为他们的歇脚小憩和粮草补给提供了便利。
这些交通要道上的茶亭什么朝代出现,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是以茶亭为中心聚集不少的人户,是宋元时期的事。陆陆续续有一些人家开设了旅馆、饭铺,形成了江岸一条小街,人们就叫它茶亭街。旧时的茶亭街南接铁铺岭,北至资江边,长不过一里。街道弯曲而狭窄,多为矮小的竹木结构平房,以闲住户居多,也有开设日杂百货的。清末民初,由于受三里桥一带伞业的影响,一些居民揽来不少纸伞活做,并以此为生。街头有著名的大渡口与江北的城内相连,一条不规则的麻石路,被来来往往的行人磨得油光发亮。
地处资江南岸的茶亭街,西侧有一座山梁形如寿龟,取名龟台山。它下瞰资江,外扼兰溪,西南远山逶迤拖绿。其龟台之上地势平缓开阔,存有寿昌观遗址。街的中段,有一座益阳古学府,就是闻名遐迩的龙洲书院。
说起龙洲书院,它不仅是茶亭街的骄傲,也是益阳古城崇文重教的奇葩。明嘉靖三十年(1551),益阳知县刘激发轫修建龙洲书院,由武陵名士蒋道林执掌,开创了振兴文风、培养人才的新局面。书院历经近百年的昌盛,到明朝末年不幸毁于兵燹。清乾隆十二年(1747),知县高自位复修书院。乾隆三十七年(1772),署县冯鼎高于山下建头门一座,题曰“龙洲书院”。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占领益阳,战火烧毁书院内的五贤祠和文昌阁。咸丰九年(1859),知县郑本玉筹资修葺斋舍。光绪十二年(1886),知县王隆章废附近的东岳庙,新辟斋舍数十间。光绪三十一年(1905)停科举,书院改成学堂,不久改为益阳县官立小学堂。1917年暑假,毛泽东与学友肖子升以游学名义进行社会调查途经夜度于此。1925年改为龙洲学堂。1927年“马日事变”后学校停办。1929年更名为益阳县立龙洲师范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向郊外转移,抗战结束后回迁。1949年与省立第五师范合并,组建益阳师范学校,迁往三重塘。益阳和平解放后,在此开办了益阳专署干部管理学校。1952年,益阳市府新建省立四中分校,不久改名为益阳市第二中学,其名一直沿用至今。
茶亭街的兴与盛,是湘黔大道人流往来的晴雨表。当年的茶亭,曾给游子带来慰藉和便利,充满了关爱与和善。大约民国中期,随着1930年常益公路的修通,茶亭街和大渡口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有大批长途跋涉的人们匆匆而过了。大道日渐萎缩,茶亭在风雨的剥蚀中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茶亭街有其名而无其实了。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进行拓展和改造,茶亭街开辟出一条宽敞整齐的建设路。东起兰溪,破街经龟台山,西抵山脚的大渡口。随之,资江瓷厂、达人袜厂相继迁来,湘中锅厂也向南发展。20世纪60年代,一些地区行署机关兴建于此。原来的平房被两三层的楼房取代,马路也铺上了柏油。70年代末,街道拓宽,两边高楼大厦林立,人行道上的法国梧桐支起夏日的浓荫。同许多城市一样,茶亭街洋溢着一派现代的都市风情。
值得一提的是,茶亭街侧的龟台山下,有一座镇妖除怪的宝塔,为清乾隆十二年(1747)知县高自位所修,以北斗七星的首星命名,故曰斗魁塔。同治十二年(1873),雷震塔顶,周氏重修。塔共七层,高29.75米,底层直径5米,用长方形花岗石砌成,塔内有螺旋梯可登塔顶。宝塔屡毁屡建,现与资江北岸清水潭边的三台塔一起,日夜守护着两岸百姓的平安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