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7000000005

第5章 古今中外的人生之思

人是一支会思想的芦苇。

——[法]帕斯卡尔

人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每一个人的必由之路。人生的内容丰富多彩,人生的学问博大精深。人的一生可以说是在交织着种种矛盾的旋涡中度过的。如何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如何认识和处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个人如何尽可能地发挥其潜能进而优化人生?如何解决人生的课题,明确人生的目的,确立人生的理想,端正人生的态度,提高人生的境界,完善人生的历程?这些问题基本反映了人生的基本概况和面貌,描绘了人生发展的轨迹。

人生就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山寻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笃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席慕蓉

人生不外乎是生老病死的处境、穷达顺逆的际遇以及喜怒哀乐的感受,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乐观奋斗,有些人悲观泄气?有些人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有些人却像失舵之舟随波逐流、浪费生命?关键的差别就在于对人生的理解不同。

而古今中外哲人志士论及人生的著作卷帙浩繁,论及人生的锦言千古流传。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哲学资源。正如张岱年所说:“人生论是中国哲学之中心部分……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实以中国为最富,其所触及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深。”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中国传统人生哲学是中国精神的核心内容,以儒、道、释为主要流派,以儒家人生哲学为主体的传统人生哲学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体哲学形态,也构成了中国人生活中的主要精神支柱。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各种人生哲学流派更是精彩纷呈,进化论、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实验主义(实用主义)、生命哲学、自由主义等都有各自的市场,由于其思想理论的性质与旨趣的不同,对人生观照的重点和范式也存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是精神观照和信仰观照,如佛教信仰;有的是人生行为观照,如道家的“无”化的人生哲学;有的是人生价值与人生意义观照,如儒家思想;有的是对个体生存状态的具体关怀,如存在主义人生哲学。而要想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深刻、客观、适合的解释,要想过好自己的人生,有必要进入先人的思想和灵魂深处,聆听他们对于人生的思考与叹息,利用他们的沉思来辨析与设计自我人生。

第二章人生哲学与人生真谛

一、儒家思想的人生思考

儒家学说本身就是关于人的学说,或者说是关于人生的哲学。儒家人生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教诲人们应该怎样生活,如何做人。道德教化是其显著的特征。总体上说,儒家人生哲学的基本取向有以下方面:

第一,强调人生应“入世”。儒家人生哲学认为,人是宇宙精华、万物之灵、人生主体,人具有自由意志、理性能力。因而认为人生是快乐幸福的,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所贡献,人的生命活动具有积极有效的意义。人的生命价值实现的途径在于积极地参与现世活动,在现世生活中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而人具有主宰现世活动的能力,“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为仁由己”,“我欲仁斯六至矣”。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人应该发挥个体的能动性、主动性,通过“发明本心”,“改过迁善”,“剥落”心“蔽”,“收拾精神,自作主宰”(陆九渊);或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宋元人注,四书五经,北京:中国书店,1985向内促进自我身心的发展以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向外达到“安人”、“安百姓”、“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儒家人生哲学对人生的观照是乐观入世的基调,这种对人生问题的积极、正面的理解,尤其是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对人们认识人生,指导人生实践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强调个体应该通过锤炼身心以使自己的内在价值转化为外在的社会价值,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修己安人,内圣外王”。它强调要不断地修炼自身、修养自身,把自己修养成一个与社会实体、与人的本质或人的共同体同一的一种有道德的人、有德性的人。

第三,重视观照人的精神和道德需要,认为人的精神、道德的需要是最根本的需要。孔子曾指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重义轻利,重精神轻物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追求道德精神的自我完善,成为儒家人生哲学的主题。值得一提的是,儒家思想提出了道德的黄金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思想至今还闪烁着光芒而成为普世的伦理原则。

必须指出的是,儒家人生哲学由于对人生的论述缺乏深刻的理论依据和严格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所以不能对人生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作出必要的揭示,对人生的论说大都建立在“应然”的基础上,而对于人生的“实然”解说却是“空场”的。

二、道家思想的人生思考

道家思想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据是什么”,根据就是“道”,包括“天道”和“人道”。这个问题包括个人与社会的处境关系以及个人面对处境所采取的态度。道家思想的人生观照大都集中在人对自然、社会环境所选取的行为模式方面。道家思想认为,个体应该自然无为、返璞归真,概括起来就是“无”化行为,即“无私”、“无欲”、“无为”、“无我”、“清心”、“寡欲”、“不争”、“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模式。具体来讲,主要包括:

第一,面对世事的纷扰,人生应当致虚守静。“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第十六章。主张人们用虚寂沉静的心境,去面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

第二,“贵生自重,轻利寡欲。”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老子》第四十四章。道家思想认为,名利和外在的物与人自身的价值相比是比较轻的,所以人应该在名利面前自重与自爱,珍惜自身的价值与尊严。

第三,“无私不争。”道家认为,在待人方面,首先无私无我,卑弱不争;在接物方面,要无为自然,不骄不矜。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第十三章。道家认为,社会是人的结合体,社会的纷乱,起源于人群的不和睦,也就是起源人群的争端。因此,要泯灭纷乱,必须消除争端,而消除争端,必先化解个人的私执。

第四,“无为。”道家思想认为,在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中人应该“无为”,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去办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发展。

第五,“功成身退。”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老子》第九章。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过度,而应该适可而止,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位,这些都是过度的表现,倘若如此,难免会招致灾祸。

道家的人生哲学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站在宇宙和人类的高度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生以及对世俗和名利的超越态度,包括对儒家人生哲学的批判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道家人生哲学更多的是一种行为哲学、智慧之学,对人的关怀缺乏深厚的人文精神,再加上其过多地强调人的“无为”,因而这种关怀是一种消极的、封闭的、片面性的关怀。

三、佛教思想的人生思考

佛教等宗教表面上似乎是以神为中心,其实人才是它们探讨的主要对象,只不过它们对人生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研究是在宗教形式下进行的。佛教的人生哲学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它的“四谛说”。“四谛”即苦、集、灭、道四种真理。佛教认为人生无论是生还是死,都是一个“苦”字。“苦谛”就是呈现世界之苦,这个世界“一切皆苦”。“集谛”就是寻找造成这些痛苦的原因或根据。它的理想“灭谛”,就是达到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境界。“道谛”就是达到这个涅槃境界、实现佛教理想的方法与途径。因此,佛教人生哲学的人生观照可以概括为四点:

第一,人生皆苦,所以要“常乐我静”。佛教认为,“苦”不是某一个人苦、某一些人苦或者是生活中某一段时间的苦,而是所有的人以及人生的整个过程都是苦,所以叫做“一切皆苦”。有生苦、死苦、老苦、痛苦、怨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盛蕴苦等。佛教认为,苦谛的真义是要人们改变人生,达到一个“常乐我静”的境界,“常”是一种永恒,不是一种短暂,它是要达到一种生命的永恒。“乐”是快乐。“我”是自由,要自由自在,我行我素。“静”是一种安静。

第二,四大皆空,所以要有超脱意识。佛教主张世界万物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之四大和合而成,皆为妄相,若能了悟此四大本质亦为空假,终将归于空寂,而非“恒常不变”者,则亦可体悟万物皆无实体之谛理。“空”的含义是“性空”。佛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缘起性空”,它的存在必须依赖于众多的条件。缘生的事物不能离缘而存在,这叫做“无自性”,即“性空”。佛教讲“四大皆空”的用意是要人们认清宇宙人生的真相,以解除身心的束缚,获得解脱和自在。能积极进取、淡泊名利、乐于助人、不图回报,既利于社会,又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些人因不了解“有”的空性本质,过分执著“有”,把“有”当作一种永恒不变的存在,这是一种贪欲的人生,一个人对“有”看得太重,贪得无厌,欲壑难填,那么他就会烦恼痛苦。因此,对生活要有一种超脱意识、超越意识。

第三,生命无常,所以要加以珍惜。佛教认为人的生命是非常珍贵难得的,也是无常的,死亡随时都会降临到我们身上。所以,佛教特别提醒和告诫我们,一定要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人生,千万不要浪费、虚度这短暂而珍贵的一生,要为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早做准备。佛教强调的是人生的内在精神生命,而忽略在物质上的追求。它非常重视生命的质量,佛教将生死看为一体,认为死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真实的存在;死并不是结果,而只是过程。它要人们真诚地面对、冷静地思考生命的过程。这样可以让我们时常保持清醒的头脑,它提醒我们要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以免留下失去了才感到可贵的感慨与遗憾。

第四,注重修行。佛教在人生态度上是非常重视修行的。如果说佛教的清规戒律是对信徒人生态度的导向,那么,注重修行则是佛教对人生的基本态度。佛教认为修行要用“四念处”,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的方法面对人生。佛教从人生是痛苦的价值判断出发,主张个人出家修行,以便成佛,进入涅槃境界。“涅槃寂静”中“涅槃”意为“灭”、“灭度”、“寂灭”、“圆寂”、“不生”。“涅槃”是佛教思想中最高的理想,到了这个阶段也就真正地断除了欲望,超越了生死。为了达到涅槃境界,佛教先后提出“八正道”、“七科三十七道品”、“四摄”、“六度”等修持的途径和方法。佛教的修持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戒、定、慧三个方面,称为“三学”,是佛教信徒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要努力实现这“三学”,以洗除本性上的无明烦恼,专心致志观悟佛理、专心探求佛理,以获得佛教的最高智慧,获得最终的解脱,达到涅槃的理想境界。

四、基督教思想的人生思考

在基督教文化里,既有欢悦享受人生、崇尚理性与科学的希腊文化的因素,又有苦行禁欲、拓展精神世界与信仰上帝天国的希伯来文化的因素,可以说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二希文化”的矛盾运动推动了基督教文化的产生、改革和发展。西方人的人生态度深受基督教教义的影响,他们的人生是宗教人生。基督教徒以虔诚的态度信仰上帝,以毕生的努力赎罚与生俱来的原罪,人生最大的希望是在死后进入天国。概括地说,基督教的人生观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肯定人性的两重性。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中说,精神与肉体相结合的方式乃是人所不能理解的,然而这就是人生。基督教神学理论认为,人是神按自己的形象造出来的,但又与神不一样。人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具有神性,有趋于真善美的无限可能性;另一方面保持着人性,有着无穷的从自我出发的欲念。这两方面在人的内心不断斗争,使人在不断的自我斗争中向前发展。基督教在这里并未否定人的现实存在,人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同时又要力求摆脱现实社会的“有限”去寻找理想中升入天堂的“无限”,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即它主张在肯定现世的基础上努力超越现世、超越有限的人生。当它把人性与神性的奥秘摆在人面前时,就已作出了理论归结:这一奥秘就在于不断超越自我走向上帝。

第二,人的本性是恶。基督教认为罪恶的根源在人自身之中,人由于摆脱不了自我中心,因而有罪。其“罪”(sin)不是法律、社会意义上的违法犯罪,而是指人由于以自我为中心或沉溺于物欲当中不能自拔,在精神上陷于无限痛苦的一种内心状态。这就是所谓与生俱来的“原罪”。它是邪恶的根源,正是这种罪造成了世间深重的苦难。人类必须为此承受苦难和痛苦。

第三,正视人生的苦难。人生是苦的命题是基督教理论的基本内容,基督教承认并正视人间苦难的事实。从古老的《圣经》到当代的神学,都一直把苦难列为严肃探讨的重大主题。世间的苦难多由人类自身的罪与邪恶造成,苦难源于人类,苦难始终伴随着人类。正因此才有了基督耶稣甘负十字架牺牲自己来为人类承担苦难的悲壮“圣”迹。如果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苦难亦是铸造高尚灵魂的场所。我们无法设想,世上没有苦痛,竟会有同情和慈悲;没有苦难,竟会有坚毅和智慧;没有危险,竟会有谨慎和勇敢;没有不义,竟会有正义和仁爱。我们说,正是对苦难或恶的真正透彻的洞察,才使人悟出人生的价值所在。正是从这个层面上说,人生是苦的命题是基督教人生观的理论基石。

第四,重视人性的超越。基督教通过对人的本质兼具人性与神性的剖析,揭示了人的内在矛盾并以此向人们指出一个最高的精神境界——超越人性、彻底复归神性、通向上帝的路径,从而达到至善的理想境界。这种至善境界其实是隶属于宗教信仰的一种道德境界。它极其推崇善良、公正、同情和友爱,推崇信、望、爱。“信”即信仰,它意味着接受和献身。“望”是一种强大的道德动力。只有对未来满怀希望,认为世界的存在是美好的人才能够趋向道德上的善,向着至善发展。而“爱”更是为了协调人内心的道德意识。基督教规定人的道德行为的唯一原则就是爱人知己。这种至高的爱指明了道德努力的目标,由信、望、爱三德所构成的现实人生与自然存在物的联合体就达到了至善境界。

五、存在主义思想的人生思考

在20世纪西方哲学人本主义思潮中,存在主义既是主流,也是对人生给予最多观照的思想流派。存在主义建立的社会背景决定了它对人生观照的焦点集中在人生存在的矛盾与痛苦上,即对“现代人身陷自由与沉沦、个性与孤独、选择与‘自欺’和逃避与抗争的两难困境”的观照。

第一,人是自由的。存在主义的先驱海德格尔认为,人和其他所有一切存在者不同,人不是现成既定的存在者,而总是处在未定之中,是其所尚不是而将是的存在,所以它总是不断策划、设计、选择和超越自己,从而获得自己的本质。也正是人的“此在”特性决定了人生是自由的。人生的自由所指的是人的自由选择性,由于人之为人的根据是先天规定的而不是某种先验的东西赋予的,因而人注定是自由的。

第二,人是自为的。萨特认为,人的存在不同于其他存在者,因为人本质不是先验和固定的,“人的实在本身除了其固有的虚无之外,什么都不是”,“人之初,是空无所有”,是“存在先于本质”。因而个人的一切成败都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懦夫是自己造成懦夫,英雄是自己造成英雄,懦夫常有可能变成不再是懦弱,而英雄常有可能不再是英雄”。

中科院哲学研究所,存在主义哲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第三,人生充满焦虑与孤独。萨特还认为,由于人的“自为”而“自由”,人在选择时常常带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带有焦虑和不安。焦虑则是自我反思的领悟,是自我面临各种选择的可能性时所具有的情绪体验,正是在焦虑中人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人正是在焦虑中选择自己、领悟自己的。“正是在焦虑中人获得了对他的自由的意识,如果人们愿意的话,还可以说焦虑是自由这存在着的意识的存在方式,正是在焦虑中自由在其存在里对自身提出问题。”[法]萨特,存在与虚无,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人除了有焦虑外,还会产生孤独。这是因为人在选择时没有可以依靠的力量,只能依靠自己。一切道德价值皆出于人创造,同时也应由人来负责。

存在主义的人生哲学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现代西方社会中现代人生存的真实图景,因此,存在主义的人生观照是自由而又悲观的,希望而又绝望的。存在主义反对决定论和宿命论,把人的存在等同于人的选择,人的自由同一于人的存在,打破了外在于人的规定性和限制,凸显了人的主体性、人的尊严和高贵。同时,存在主义倡导积极地干预生活、塑造自己。这些都对人的主体性的张扬产生了重要的意义。

六、生态主义的人生思考

当代人类生存的种种困境,遍及全球的生态运动及其与之相联的“红”(社会)“绿”(生态)革命,使原来只局限于自然界的生态学扩展到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相互关系的生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认为当代人类面临着诸多问题,最深层、最根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人自身,因而需要确立一种生态人生观。

第一,尽心知性,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自然界是一个巨大而充满活力的生命体,人的生命及生命价值皆来自于自然。固然,人有创造能力,但绝非自然界的“立法者”,而是自然界“内在价值”的实现者。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生养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我们的“根”,它的损伤和毁坏必将引起我们自身的损伤和毁坏。固然,人的生命是可贵的,贵就贵在“与天地合德”。在环境恶化、人与自然对立加深的今天,十分需要“天人合一”的德性及其养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的认识和行为符合天道,即符合自然规律,将人融入整个自然之中,以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崇高境地。

第二,爱惜物命,珍视天地间的一切生命。既然天人合一、人我一体,人要珍视自己的生命,亦应推己及人,珍视他人、他物及天地间的一切生命。人文化成,陶冶情操,提升德性,“厚德载物”、“爱惜物命”,是古人更是今人的必备素质。现代法国著名思想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史怀哲提出,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神圣的,并尽其所能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生命的时候,他才是有道德的。“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

[法]阿尔贝特·史怀哲,敬畏生命,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第三,合理消费,提升日常生活的质量。现代人陷于生存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以物质享受为中心的消费观葬送了人的内在价值和意义世界,导致日常生活世界的全面异化。生态人生观反对禁欲主义,同时反对享乐主义,主张按照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合理消费,把自己提升到过去只为“伟人”预留的位置上,享受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更高层次的生活。

第四,实践创造,走自强不息、协调和谐的生态人生之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工业社会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自强竞争意识,却导致人际关系疏远、冷漠、对立,许多人陷于“孤独”、“恐惧”、“烦恼”、“忧郁”之中(萨特语)。自20世纪中叶特别是21世纪以来,生态智慧关注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尤其重视人的内在的精神生态、人格生态平衡。人只有在实践中,在积极的创造和奉献中,才能不断地扬弃“旧我”,塑造“新我”,开辟自强不息、协调和谐的生态人生之路。顾智明,追寻现代人的澄明之境,福建论坛,2004(1)

同类推荐
  • 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土地爱得深沉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道德的本质是扬善抑恶。道德与法律不同,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
  • 自知如镜化伟力(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自知如镜化伟力(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立志勤学(上)

    立志勤学(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名人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名人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进取心:穿越大海的海鸥

    进取心:穿越大海的海鸥

    本书分为七章,内容包括:不要放弃、专心勤奋的学徒、志在四方、最好的角度、自我约束方能成大事等。收录了《蚂蚁》、《冒雪求学》、《石头与宝石》、《收买公鸡》、《家庭实验室》、《麻雀造窝》、《年少轻狂》、《破旧的航船》等故事。
热门推荐
  • 黎潇传奇

    黎潇传奇

    在这个大陆上,强者为尊。黎冰和潇潇教会你什么叫坚强和努力,她们浴血奋战,豁尽所有,笑中掺泪,泪中掺血,每一次战斗都在以性命相拼,只为复杀父弑母之仇。ps:绯简介渣,具体看正文。
  • 醉生梦不死

    醉生梦不死

    少年入学,青年离开。四年时间,同学室友,点滴渗透。告别学校,在进入社会时,谁或是谁会选择什么?有些人执着,有些人迷茫,而有些终究选择活在别人的期望里。这是五个男生的毕业剪影。每年七月份,高校生如同水坝开闸般倾泻而出。而事实上,有些人没做好准备。将头蒙起来还是睁开眼睛,这是个问题。年轻的岁月挥洒的是激情,最后曲终人不散。(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暴徒

    暴徒

    战场浴火,练就战斗本领;妖物附身,改造强悍身躯。吾本狂人,极度嚣张,彪悍的人生怎可低调?硝烟已经散去,但是叶重仍旧身上铭刻着嗜血,血液里流淌着暴虐。平静的都市,将会被他掀起怎样的波涛?暴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暴徒太强大!
  • 王爷狠倾城

    王爷狠倾城

    少女俏眉微微皱起,有些不悦地看着远方的花轿,冷笑道:“我的男人也是你可以碰的吗?”一匹俊俏的黑马也好似听懂主人的话语,抬头萌萌的看了看自家主子,好像在说,这人就是犯贱,敢跟主子你抢东西。花轿依旧继续向少女靠近,人群中的众人也都很好奇,眼前这名绝色女子是何人,谁不知道他们国家的七王爷轩辕彻近几年来身边都没有一个女子。当花轿来到少女身边是不超过十米时,黑色的骏马,像风一样飞驰的冲了出去,目标就是安然自得地坐在马背上嘴角微微上翘的妖孽男子,也是黯启的七王爷,也是四大美人之首的轩辕彻。骏马飞过了,女子只剩下一道背影,可是,他们家王…
  • 降临吧:怪物女王

    降临吧:怪物女王

    她是统领着阿卡路亚私莉怪物们的第十九代王——伊利斯雪娅露,嗜魔卡兰一族中的长女,美丽的外貌、高智慧、多才艺、并拥有强大的力量。但伊利斯雪娅露为了寻找焱冥血而来到人间,在伯易私路卡学院,她遇到了范菀萱,易星轩,含雨幕,晓,子琪,落樱,佩夏克修等人,各自隐藏着自己神秘的身份,开启了命运的钥匙。
  • 冷枭霸爱:独宠小女人

    冷枭霸爱:独宠小女人

    他是站在世界顶端的黑暗王者,他也是跨国集团的大BOSS他宠极了她,恨不得将相遇前未给予她的爱都补还给她她享受他给自己的爱,她亦习惯了身边有一个无所不能的他,可是当有一天他内定的未婚妻找上门时她伤心,她绝望她只能看着爱人与另一个女人走向婚姻的殿堂他说“丫头,给我时间,我一定让你成为我的新娘”只为这句话,她甘愿背负“小三”的骂名陪在他的身边....
  • 5步,让你超越同龄人

    5步,让你超越同龄人

    本书内容包括:确立正确的前进方向、你必须完成一些蜕变、掌握成功背后的秘密、永远做最好的自己等。
  • 阴阳禁咒师

    阴阳禁咒师

    从古至今,神鬼之说遍及华夏,神高高在上,而鬼就在身边。我叫沈逸,但家谱里却没我的名字,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总是在接触我后莫名死去。某天,表姐造访,为我开启天眼,从此,我走遍华夏大地的每个角落,见识形形色色的古怪奇事。停尸间午夜尖叫,殡葬馆黑色诡影,坟场百鬼夜行……记录,中国最恐怖最惊悚的十大职业之一,我是与鬼结缘、结怨的搬尸工,我是阴阳禁咒师!
  • 钦定宪法大纲

    钦定宪法大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乌巷惊雄记

    乌巷惊雄记

    天下战乱再起,北蛮完成统一,赤沙帝国韬光养晦,万里冰原隐忍待发,中陆五国,群雄并起。乱世中英雄横空出世,人心中小丑粉墨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