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6700000053

第53章 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假如现实就是想象的真正基础,而一个人的感知能力,其观察的精确程度密切相关,那么,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让他们对周围事物所需要的材料准确感知,就十分难得了。此外,教授他们在严格界定的范围内做出推论,并且进行辨别不同事物的智力训练,这样,就可以给他们的想象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个基础是否扎实,关系到他的想象与具体形式之间的紧密程度,以及是否能建立独立的意象合乎逻辑的联系。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才可以让儿童步入正轨,才能挖掘一条波浪壮阔的江河,让智慧之泉在其中流淌。这样的话,就可以使它涌出的泉水即不会泛滥,就有可以保持其内在秩序的美。任何夸张或粗糙的幻想,都不能产生如此的效果。

在培养儿童想象力的时候,绝不能阻止他们自发的活动,即使这类活动十分渺小。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等待,千万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以为自己可以创造智能。我们只能做的就是观察和等待,那些青草的萌芽和微生物的自然裂变,任何事都无须去做。

假如创造性的想象并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也不是幻觉或错误,如同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能够在坚实的岩石上建立起来,那么,智力的开发,也可以拥有坚实的基础。

一般来说,儿童的最大特征就是想象力极为丰富,所以,有的人认为,为了开掘他们的这种潜力,我们必须采取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还有的人以为,儿童喜欢幻想,喜欢进入令人痴迷的世界里,如原始人一样,迷人的、超自然的和虚无空幻的东西总是吸引着他们。对于这些,我们必须指出,其实,在任何时候,原始状态都是暂时的,它很快会被其他状态所取代。对儿童的教育,就应该帮助他们克服这种状态,而不是让他们延伸或发展,甚至停滞在其中。

在孩子身上,我们的确可以发现某些相似于原始人的特征。比如语言方面,他们的表达能力尚差时,仅能运用具有一些表明具体意思的词汇;而且用词也非常混乱,一个词总会被用于表达几个目的或表示几件东西。对于孩子的这些情况,我们绝不可以人为地限制他们,或者给他们提供快速度过这个时期的方法。

和那些永远停留在虚幻中的人相比较,我们的孩子属于一种与之不同的类型。对伟大的艺术作品,他们具有浓厚的兴趣,对科技文明,他们也津津乐道,他们往往会沉迷在对想象力要求极高的作品中。为了使孩子形成聪明才智,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的类似的环境。

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在智力发展的蒙昧时期,老是被一些奇妙的幻想吸引,就否定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恰恰相反,他们必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对孩子想象力强加控制,要使它能自由地发展。

现在,认为人类孩提时代的重要活动,就是婴儿大脑的创造性活动,甚至把它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普遍想象。

骑在父亲手杖上的孩子,可能大家都见过,当时的他也许感觉就好像真的骑在马背上一样,这就充分得证明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当孩子们在用椅子作为一辆带着扶手的四轮豪华马车时,在其中,他们将感受到巨大的乐趣。当建造成功马车后,有的孩子在马车里仰靠着,心情愉快地看着他们虚构的车窗外的景色,十分形象地向马车外面欢呼的人群鞠躬致意;还有的孩子则坐在椅背上,抽打着意想中的马,将鞭子在空中舞动着。这同样可以证明孩子具有想象力。

然而,富家子弟拥有着小马驹,常常进出于马车或轿车里,当他们看到这种情景时,只会轻蔑地看着这些玩得开心的孩子。他们对此感到异常吃惊甚至会嘲笑道:“穷得叮当响,没有自己的马和马车,因此,他们只能这样做。”

不能为了教育这些富家子弟,而将他们的马驹带走,反而递给他一根手杖。同样,我们对穷人家的孩子对手杖和马车的幻想,我们也不必打破。

当一个穷人或乞丐进入富人家香味扑鼻厨房,想象着自己正就着他的面包吃着丰盛的菜肴,他的幻想谁都不能阻止;当一位非常贫困,却深爱孩子的母亲把仅有的一片面包掰成两块,分两次给自己的孩子吃,还说“这是面包,这是牛肉”时,认为自己吃面包就相当于吃到了牛肉的孩子,自然会心满意足。

有人曾非常认真的问我:“当一个小孩用手指不断地在桌上比划,想象自己正在练琴时,我们要是真的提供给他一台钢琴,这是件好事还是坏事?”

“坏事。”

“为什么就是坏事呢?”

我反问。“如果我们真这么做了,孩子无疑能够学会弹琴,不过他的想象力,就再也不会像先前那样的锻炼了,那又如何是好呢?”这种的担心确实有道理。

费洛培尔的很多游戏,同样存在这种问题。例如,给孩子一块积木,对他说:“就当它是一匹马。”接着,按照某种次序摆好积木,又对孩子说:“这是马厩,现在咱们把马放进去吧。”再重新排列组合积木,跟他说:“这是一座塔,这是一个座教堂……”在这种练习中,所用到的实物(积木)并不形象,如同前面所说的当作马骑的手杖那样容易引起幻想。

孩子在往前行进时,可以骑着手杖,还可以抽打手杖,他会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把积木搭建的塔和教堂,则会使孩子更加混乱了。极其严重的是,此时,孩子已经不是在用头脑工作,进行创造性想象了,他们仅仅在按照教师的提示,去照做罢了。孩子的思想是否在开小差,谁都搞不清楚知道,孩子是否真的相信马厩变成了教堂?这时,孩子正在潜心琢磨教师所提示的一连串意象,尽管它只存在于一般大小的积木之中。

在这些尚未成熟的大脑里,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这种教育形式,可能使有的人把树当成了王位而向其发号施令,甚至有的人相信上帝就是自己。错误的判断正是开始于这种错误的知觉,并有可能成为神经错乱的前兆。如同精神病人不能干任何事一样,那些因欲望得不到满足而表现出狂躁不安的孩子,不能为别人,同时也不能为自己做一点事情。

让孩子把虚幻想象为现实,并接受它,是成人尝试发展孩子想象力的一种方法。

比如,在运用拉丁语国家里,大人给孩子们讲述的圣诞节的故事是这样的:比瓦娜,是一个丑女人,她从围墙上爬过,通过烟囱钻进屋子里,给听话的孩子送来玩具,而那些调皮的孩子得到的却是煤块。

在盎格鲁的撒克逊国,圣诞节的故事,又换成了别的场景:一位全身落满白雪的老人,在黑夜里,挎着一大篮子玩具进到孩子们的房间,将这些玩具分别发给熟睡的孩子们。

想一下,这种方法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什么呢?故事里,没有表现孩子们自己的想象地方,仅仅是我们的想象。我们讲的故事,孩子最多就是相信它,但孩子们并没有得到想象空间,用以展开他们的想象力。我们这样对待孩子们,就是由于我们需要他们轻信我们就行了。

轻信是孩子尚未成熟的大脑的特征。孩子们的头脑由于没有经验,也没有现实知识,因此还不具备对真理与谬误、美丽与丑陋、可能与不可能辨别的能力。难道因为孩子们处在无知、幼稚的年龄,我们就企图在他们身上培养轻信吗?很明显,这是错误的。试想,成人也存在轻信的问题,它对立于智慧,不是智慧的基础,也不是智慧的结果。仅仅是在愚昧的状态下轻信,才可以会萌芽和生长,我们可以把愚昧作为是轻信的特征。

有这样一个十分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流行于17世纪。那时,巴黎的新桥是人们行走的通道,同时也是休闲和集会的地方,这里混藏着许多江湖骗子和庸医。一个叫马里奥罗的江湖医生,在这里兜售一种自称是来自中国的药膏,他夸张地说这种药膏变大人的眼睛,变小人嘴巴,能让短鼻子变长,长鼻子变短。

萨丁警长把这个江湖医生逮起来,审问他道:“马里奥罗,你是如何招引这么多人给你提供方便,让你招摇撞骗呢?”

“先生,”马里奥罗回答,“你知道一天会有多少人通过这座桥吗?”

“10到12万人吧。”萨丁回答。

“是的,先生,你有没有想过,这么些人当中聪明人又有多少呢?”

“大概有那么100个吧。”警长答道。

“这是最乐观的估计了,”骗子说道“即使这样,我仍然还能在其余的9900人之中找到机会啊。”

当然,现在的情况比那时强多了,现在的聪明人越来越多,轻信的人相对就变少了,但重要的是,教育不应使人趋向愚昧,而应该使其变得智慧。把教育建立在轻信之上,就好像试图在沙漠上建造高楼大厦一般。

我在这里,想起一个家喻户晓故事:有两位出身高贵的公主,决定在一所修道院里接受教育,希望避开命运安排的优越生活的诱惑,还有虚荣的折磨。在修道院里,修女跟她们讲,这个世界充满了虚伪,如果不信可以试试。假如有人赞美你们,你们就躲起来,听他背后会说如何你们,也许他会诅咒你们呢。当两位年轻的公主到了适合出席社交的年龄,在晚会上,第一次露面,每一位来宾都是大为称赞这两位迷人的姑娘,不吝美言。在此时此刻,两位姑娘希望验证一下修女的话,便躲到客厅里一处用大帘子遮掩着的空地方,希望听道人们会在背后的议论么。不过令她们惊奇的是,在她们离开后,人们对她们仍然赞美不绝,而且更胜先前。这时的两位公主倍感失落,抱怨修女们所说都是假的,便当即宣布放弃了信仰宗教,从新投身到世俗的欢乐中去了。

经验的一点一滴的积累,思想的渐渐成熟,轻信也会随之慢慢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假如正确的指引他们,人们完全能够远离轻信。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具体的一个人,在文明的发展进步中,人们的轻信心理会逐渐减少。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知识驱走了无知的黑暗。在无知的地方,幻想一直游荡着,因为那里没有使文明能够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支柱。

让我们在轻信的基础上培养孩子们的幻想,这当然是否定的。我们从不希望看到孩子轻信别人说的一切,其实,当知道自己的孩子对神话不再相信时,我们会由衷地为孩子高兴。我们还会因此夸赞他:“你已经长大了。”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它也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总有一天,孩子肯定不再相信那些神话的。

孩子逐渐长大成人,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到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做过些什么?过对于这个脆弱的灵魂我们究竟给了什么样的帮助?他是否变得正直坚强了?”答案是否定的。

实际上,当我们绞尽脑汁维持孩子的幼稚、天真和充满幻想时,是他们靠自己战胜了所有的困难。不但战胜自己的内心,还战胜了我们设置的阻碍。他们在自己内在发展与成熟的动力的指引下行动着,指向哪里,他们就去去哪里。孩子们甚至还会对我们说:“你们把我们害苦了!我们自我完善的任务就足够艰巨了,你们却这样压制我们!”

难道不是这样吗?!例如,为了不让他们的牙齿露出来,叫他们紧咬牙关,因为我们把没有牙齿当成是婴儿的特征;不让他站直身体,因为我们认为婴儿根本不能起身等。事实上,我们还有意延长孩子们那贫乏的、不确切的语言阶段。我们没有去帮助他们聆听单词的清晰发音,观察他们的嘴形变化,仅仅是模仿孩子幼稚的语言,学扮他们笨拙的发音,以及大着舌头发出的辅音,甚至故意将辅音发错。其实,这样做的后果非常严重,这相当于延缓了孩子本来就很艰难的形成期,导致他们又退到了疲惫的婴儿状态。

其实,我们在儿童想象力的教育上,扮演的角色也一样同样。我们往往对幼稚的大脑处于幻想、无知和错误状态更感兴趣,就好像我们看到婴儿被抛上抛下时就非常开心,甚至会由于孩子轻信那些我们曾经讲过的圣诞故事,而使我们很愉快。

我们很有点像那些贵妇人了,尽管表面上她们对收容所里那些贫穷的孩子充满了同情,而她们内心里的想法却是:“如果没有贫穷的孩子,我们的生活肯定是非常乏味的”我们也会这样说:“只要孩子们不再轻信,生活中将会缺少很多乐趣!”

我们为了让自己开心,而去人为地阻挠儿童的发展,这就是在犯罪。这和那些野蛮王国人为地抑制某些人身体的生长,从而把他们作为供国王消遣的侏儒一样。也许有人认为这样说有点耸人听闻了,不过事实如此,仅是由于我们没有意识到罢了。假如我们克制住自己,不再人为影响儿童的幼稚期,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成长,并对他们在成长道路上所取得的每个奇迹般的进步加以称赞,这样,才是在为儿童的完美成长作贡献。

要想培养婴儿的想象力,我们必须先让他们在他成为物质主人的环境中生活,也可以给他们介绍建立在事实上的知识和经验,以此来丰富他们的头脑,让他们自由地在此基础之上成长。只有他们自由地发展中,才可能充分展现其丰富的想象力。

我们可以做一实验,先从最穷的孩子开始,因为他们一无所有,他们一般梦寐以求的东西都是他们得不到的东西,如同穷困潦倒的人老想自己能够腰缠万贯,受压迫的人梦想着登上王位一样。所以,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孩子,只要有了自己的玩具房子、扫帚、橡皮、陶器、肥皂、梳妆台及家具,就会极其乐意料理这些家什。当获得这些朝思暮想的东西后,欲望也会被削弱,这样,就可以过上一种内心丰富的平和生活了。

若想让孩子们才会平静下来,就必须给予他们真实的财物后,这样可以减少由于他们无意义的幻想而浪费的宝贵精力。

一位自称实施了我的教学方法的孤儿院教师,曾邀请我去参观孩子们演习实际生活的过程。我答应了,并和教育界某些权威人士一同前往。

当我们到达时,看到的是一些孩子拿着玩具,坐在小桌子旁,正准备给玩具娃娃摆桌子吃饭,不过我们发现孩子们的脸上毫无表情。当我震惊地望向那位邀请我的教师时,她竟然没有反应。很明显,她把假想的生活等同于现实生活,孩子们在游戏时,摆桌子吃饭和实际生活完全一致。正是这种在孩提时灌输的错误认知,将逐渐发展为他所具有的一种精神或态度。

意大利的一位著名教育学家曾责问我,他说:“自由难道是一件新鲜的事吗?去读一读夸美纽斯的作品,你会发现,对于这个问题,早在他那个时代就在讨论了。”

我回答:“是这样的,尽管很多人都讨论过它,但我所说的自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这与他们的认识完全不同。”

在听过我的话后,这位教育学家也许还是不明白我所说的这两者之间会有的区别。我就又补充一句:“难道你认为一个谈论百万财富的人与一个拥有百万财富的人不存在差别吗?”他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沉迷于假想的人,会往往会混淆假想的东西和现实存在的东西,他一直在追求幻想,而不肯承认现实,这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这一点人们居然无法意识到,这是很可怕的。

事实上,想象力是存在的,无论它是否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建立,以及是否有构筑它的材料。区别就在于,假如它不是在现实和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它就会变成压制智力发展、掩盖真实现象的负面力量。这一错误的认知,使得人类已经或正在失去无数的时间和精力!没有事实支撑的想象,就和盲目做功会消耗体力,甚至病倒,或消耗智力,最终着魔一样!

一般来说,学校是一个呆板、阴沉的地方。灰白色的墙壁、白棉布的窗帘,都会妨碍学生放松感官。其实,学校打造如此压抑的环境,是让学生可以专心致志地听讲,避免他们由于外部刺激而分散注意力。就这样,孩子们一小时、一整天、一动不动地呆坐在教室里听教师讲课。画画时,他们只能照葫芦画瓢。他们的全部行为,都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的。而对他们个性的品评,也是根据他们被动的服从程度来定。

克拉伯雷迪说:“对孩子的行为,用一大堆没有指导意义的知识压迫他们,就是我们所谓的教育。他们已经无心听讲了,我们还继续强迫他们;他们已经无话可说,我们却强迫他们讲一下作文;他们已经丧失了无好奇心,我们却又强迫他们去观察事物;他们已经没有了发现的欲望,我们还要强迫他们去论证某个问题。就这样,我们一再地强迫他们做这做那,却从不征得他们的同意。”

在课堂上,孩子们用眼睛看、用手写、用耳朵听教师讲课时,犹如忍受痛苦一般。虽然坐在那儿,不能动,但是他们的脑子,也没有专心思考。他们只得随着教师的思维转,尽管教师所依据的仅仅是随意设计,也没有考虑儿童爱好的大纲。这样的话,那些浮游不定的意象又像梦境一样不断在孩子眼前呈现。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老师随后将其擦掉,它仅仅是代表某个抽象概念暂时的视觉形象。所以,从未用过三角形实体的孩子,就只能尽力记住三角形的形状。围绕这个三角形,会编出许多抽象的几何计算题。如此虚构的图形,使孩子只能是一无所获,由于它不能和其他事物互相融合而被感知,也就成不了灵感的源泉。其他事物也如此,目的本身就是疲劳的,这种疲劳,几乎涵盖了实验心理学的一切努力。

首先,儿童要创造了自己的内心生活,之后才可以将它表达。他们必须自然地从外界汲取构筑材料,才能进行创作。因此,我们只有加强锻炼儿童的思维,才可以使他们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只有提供孩子们内心生活所必需的东西,才可以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进行创造。只有这样,一个两眼闪光,边走边思考、机灵聪慧的儿童,才会出现在我们身边。

对于这样努力着的孩子,我们必须给予关爱。假如创造的想象力仍然没有到来,只能说明孩子的智力仍未发育成熟。这时,我们不必勉强孩子进行想象和创造,否则就相当于给他戴上了一副假胡子。然而,男孩子要到20岁以后才会长出真正的胡子。

同类推荐
  • 睡前8分钟:精灵卷

    睡前8分钟:精灵卷

    每当夜晚降临,妈妈的故事总能陪伴着孩子,让他安然入睡。让孩子从简单的故事里学会勇敢、坚强、善良等美好的品德。本套《睡前8分钟》丛书精选了百余个优秀儿童故事,用活泼生动的语言、精美可爱的图片将它们一一道来。除了好听的故事外,本书还特别增添了阅读分享环节,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道理,并让家长与孩子能更好的沟通,增进亲子之情。
  • 育儿知识宝典(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育儿知识宝典(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保健、喂养、教育、临床护理等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将营养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儿科学融会于家庭教育的实践当中,深入浅出,易于操作,使“优生、优育、优教”真正走入家庭,真正成为现代家庭育儿的知识宝典,真诚地将此书推荐给年轻的父母,或即将成为父母的青年朋友们,愿它成为你们育儿成长,教子成材的良师益友。
  • 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智慧全集

    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智慧全集

    家教是青少年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任重而道远的。为了孩子少走弯路,为了孩子不受伤害,为了孩子多学点儿知识技能,为了孩子能健康地成长……父母有太多的理由,也付出了太多的心思和精力。家长们,少一些枯燥的说教,多一些应有的尊重;少一些强制和命令,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少一些猜测和居高临下,多一些信任和心平气和……给孩子自由的阅读空间,让他们从精彩的故事中学习和成长
  • 101个改变孩子命运的经典故事

    101个改变孩子命运的经典故事

    这是一本用故事来诠释成长的书,它从爱心、理想、美德、自我、诚信、磨炼、思考、学习、行动、时间、责任、适应、快乐、分享等方面陈述成长的需要,它带给孩子的是无穷的知识和无尽的智慧,它能使孩子在轻松阅读中得到有益的启迪,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成长、成才规律,使孩子的意志更加坚强,人格更加健全。它是孩子迷失时的灯塔,也是孩子春风得意时的镇静剂:它用爱温暖孩子的心灵,用真理支撑孩子的成长。
  • 虎妈猫爸之爱的教育

    虎妈猫爸之爱的教育

    虎妈猫爸之爱的教育》是由国内知名的优胜教育集团,携手年度大戏《虎妈猫爸》制作组、数位北京市重点中小学校长,以及国内知名儿童心理专家、资深教育媒体人,通力打造的一部旨在引起父母共鸣与反思的教育类图书,引导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用心倾听,用爱关怀”。书中用13个真实的案例还原家庭教育现场,涵盖隔代教育的利与弊、中西方教育理念冲突、孩子上学择校择师等现实教育问题、现代儿童易发的心理问题、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如何爱孩子和如何教孩子去爱等,并为家长们提供自身的经验分享和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本书内容扎实,案例鲜活,文笔生动,方法高效,实为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家庭教育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穿越之为仙路

    穿越之为仙路

    一场车祸,患有心脏病的景夕意外穿越到异界的贫苦农家。景夕决心保护好自家可爱弟弟和包子娘亲,当她撸起袖子准备大斗极品村民时,啊摔!!!天上飞的到底是什么鬼!!!说好的温馨种田文呢!
  • 曾与你指尖相碰,也好过一无所有

    曾与你指尖相碰,也好过一无所有

    君不见青街雨巷,红尘巷陌;奈何无缘成叹,情深若何。?君不见年华碧水,浅箫笙歌;奈何执念成绊,徒费消磨。?君不见碧玉流光,韶华浅落;然而年光渐逝,不予共我。?君不见三生石畔,噬爱成魔;然而流年空倚,岁月蹉跎。
  • 魅醨

    魅醨

    如果一只妖爱上一只妖,那么最后会变成一窝妖。如果一只妖爱上一个人,很有可能会产生一个新的人妖。如果一只妖爱上一个佛,那么最后会怎么样呢?他要杀我,我不怪他,他要我灰飞烟灭,我亦不怪他,因为他为佛陀我为妖,天生两立没奈何。选择了你,便等于我选择了去做那一只飞蛾扑火的蛾。做作茧自缚我不怕,万劫不复我不怕,或是生或是死,我都不怕,我要的只是你亲口说出那三个字,我要的只是那一句甜腻腻的诺言。爱你,我无悔,你呢?
  • 王俊凯之指尖花凉忆成殇

    王俊凯之指尖花凉忆成殇

    作为一名行星饭,却有两个四叶草姐姐,本来很讨厌他们,却阴差阳错的走错了路,王俊凯:“霜烟,不和什么时候你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爱你!”“对不起,我做不到,我怕我一答应我们可能连朋友都做不了,对不起,我们还是做熟悉的陌生人。”那一刻,不知哪来的勇气说出的,渐渐的,我忘也忘不掉,最后成了记忆的伤痕。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千宇之主

    千宇之主

    道,宇内之玄,明则上圣。苍茫无涯,万道并序,存四合八方,得道者,神法通天,翻手为穹,覆手为地,威能盖世,一念间可碎山河。以无尽血海为墨,以亿万白骨为笔,以苍茫虚空为纸,铸就一段不朽的万古神话!
  • 仙二代的继承之路

    仙二代的继承之路

    沧然尊上,出身高,修为好,名望大,是个根正苗红的仙二代。唐蓉,穿越而来的小丫头片子。修仙的道路上,抱根大腿,谋个靠山,那是妥妥的正理。继承的道路上,寻个解闷的,找个乐子,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徒儿,师傅的大腿很粗,快来抱吧。”某师傅一脸腹黑。“师傅,您就是个万年大坑,哪里是大腿。”某个掉坑里的徒弟,一脸哀怨。一句话简介:修仙路上趣事多,师傅徒儿互相坑。
  • 最后的的英雄联盟

    最后的的英雄联盟

    我虚弱地躺在地上,看着满目的废墟。原本的城市已经不复存在。城市中几乎所有人都死了,而我也已经处在死亡的边缘,用不了多久,我也会投入死神的怀抱。英雄联盟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直到这一刻,我依旧不甘心地思考着这个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只可惜,我已经没有时间去思考了…我的眼皮越来越沉重,眼中的世界似乎正在飞快地离我而去。最后,我闭上了眼睛,任由黑暗将我推向死亡。果然,拯救世界什么的,想想就好了,别当真,太当真的话,或许连自己都会搭进去。
  • 世纪先锋

    世纪先锋

    女娲:如果你汇集四灵之力,本尊将考虑让你复国,重登九五之尊。法则少女:我愿用五千年的修行换今生与你的花前月下,哪怕浪迹天涯。盖娅:她们两个都曾害你亡国,来我这里里,你将有机会亲手屠戮负心人,掌管三界众生。他一介凡人,奈何前世今生都要被神灵左右?今生今世只为自己而活!哪怕是创世之神,他都不在话下!不修仙不成魔,集四灵之力,得二十八星神之助,只为做新世界的天地霸王!
  • 重活一年

    重活一年

    叶欢,济国上市公司XRON的人事总监,年仅28岁。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令他锒铛入狱,最后被挚友毒死狱中!但是他至死都不明白这场变故的原因,以及为什么挚友会杀死自己?带着无尽的屈辱和愤怒,叶欢重生了。他重生在灾难发生的前夕,重生在一年前!叶欢得到了重活一年的机会,但是他能够改变这即将要发生的一切吗?新书已完本,请放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