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6700000025

第25章 别为孩子代劳

成人不仅试图在行动上帮助儿童,还习惯把自己的意志微妙地强加于儿童。这意味着不是儿童在行动,而是成人在代劳。

夏洛特在一所著名的精神病医院的实验研究一度引起轰动,即通过催眠来实现替换癔病患者人格,这个实验改变了之前“人是自己行为的主人”的观念。这个实验证明,某些暗示可能使被试验者接受催眠者的人格而失去自己的人格。这些仅在诊所进行的少数实验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双重人格。

童年时期,儿童的创造性容易受到暗示,因为这是个性形成的阶段,且儿童在这个时期开始意识到自我。成人的人格能在这个时期悄悄地潜入儿童的意识,激发儿童的意志并使其产生变化。

我们发现,如果教师用过分热情、夸张的动作向儿童做一些示范如何时,儿童根据自己的人格进行判断和行动的能力就会被压抑。儿童分离出另一个强有力的自我进行替代,但这个外来的自我并不属于儿童,它会剥夺尚未成熟的人格。成人这样做通常是无意的,他并未意识到或希望通过所谓催眠暗示来支配儿童,他们甚至对这种影响的存在一无所知。

我遇见过一些有趣的案例。一个大约两岁的孩子把一双鞋子放在干净的白床单上,我冲过去拎起鞋子放在房间角落里,不假思索地说:“它们太脏了。”然后,我又把床单上放过鞋子的地方用手掸了掸。从此以后,无论何时,这个小家伙只要看到鞋子就会奔过去拎起来说:“它们太脏了。”即使没有放在床上,他仍要把手按在床边,似乎想把它掸干净。

还有一个例子。一位年轻妇女收到一个装着礼物的包裹。她打开盒子后,立即把里面的一块丝手帕给了她的小女儿,并给她吹起一只喇叭。小女孩高兴地叫起来:“好听的音乐!”一段时间之后,小女孩拿到手帕,仍会兴奋地说:“好听的音乐!”

令行禁止容易约束儿童的行动,但对激发儿童的反应时并不奏效。在有教养和能够自我约束的成人及文雅的保姆身上常发生这种事情。

一个4岁的小女孩与外祖母住在一起。小女孩想打开花园里的人造喷泉龙头看喷水,但她突然把手缩了回来,外祖母鼓励她继续,小女孩说:“我不做,保姆不许打开水龙头。”外祖母说我允许你这样做,这是在我们自己的家里啊。小女孩笑了起来。这表明,小女孩身边的外祖母的劝说,比不在场的保姆的禁令效力小多了。

还要一个类似的案例,一个大约7岁的男孩看到远处吸引他的东西,准备走过去去的时候又退回来,重新老老实实地坐下。他似乎感到痛苦,因为他无法克服意志的动摇。谁在阻止他自由行动呢?这在儿童的记忆中已消失了,没有人知道。

儿童对暗示的高度敏感缘于一种内在敏感性的扩张,可称之为“环境依赖性”。

儿童渴望观察事物并被吸引,但更倾向于关注成人的行动从而进行模仿。成人因此有种使命感:激励儿童大胆行动,像一本打开的书,指导儿童自己的行为,教他们正确的做法。

但是,成人须始终平静、缓慢地行动,以使儿童看清各个细节。否则,成人急速有力的步伐可能将他的人格通过暗示强加给儿童,达不到激励与教导的目的。

如果一些直观的事物对感官有吸引力,就会如磁铁吸引住铁屑一样,对儿童产生一种暗示的力量。一部记录了莱文教授有趣的心理学实验的影片,恰能说明这个问题。他的实验目的是识别相同的年龄和环境下,身心缺陷儿童与正常儿童对同一物体的不同反应。

影片的第一个情景是一张放着各种物品的长桌子(包括我们设计的一些直观教具),走入教室的第一组儿童很快被眼前的各种东西所吸引,露出充满活力的微笑。所有孩子都开始拿起某一件东西,把它放在一边,又拿起别的东西放在另一边,从一项工作到另一项工作,乐此不疲。

影片下半部是第二组儿童的反应。他们慢慢地踱进教室,不时停下来看看四周,最后只是懒散地站在桌子周围,很少拿这些物体来玩耍。

猜猜哪一组是身心有缺陷的儿童,哪一组是正常儿童呢?答案出人意料,有缺陷的儿童兴高采烈地从一件物体到另一件物体之间匆匆走动与玩耍。看这部影片的人认为他们是聪明的,人们习惯于把活泼快乐的儿童看作是聪明的孩子。

事实上,正常儿童会长时间站着一动不动,注视着一件物体沉思。莱文教授以惊人的方式证明,正常儿童的标志是有分寸的行动和考虑周到的安排。

莱文教授的实验结论与一般流行的观念彼此冲突,因为正常儿童也会做出影片中的缺陷儿童一样的反应。原来,正常儿童也充满好奇,但他们的行动被自我意识和理性所指导和控制,才显得缓慢。有价值的活动应是自我控制和节制的。正常儿童被外界物体激发热情,同时能自由地运用它们。

因此,真正聪明的儿童不仅会以某种方式四处走走去感知外界,更会掌握自己的运动器官并运用它们。他们有自我指引的能力,不受外界事物支配。我们应引导儿童将其内部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特定的物体之上。

正常人通常会三思后行,这种表现可称做“内在秩序”,其外在体现是一系列有条不紊的外部行动,一旦缺乏就会失去控制自我行动的能力,为他人的意志所支配,成为外界环境影响的牺牲品,如同没有航向的帆船。

人的内在秩序不倚赖于他人的意志,因为外在的影响并不是这种行动的决定性因素,除非此时这个的人格被分裂了。儿童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如同被气球托着降落在沙漠的过程中,气球却突然被风刮走了,他孤立无援地处于沙漠中,而周围没有一样东西能替代失掉的气球。当儿童陷于这种情景时,会与成人争吵,隐藏着的儿童心理尚未得到发展,其体现的行为也是无序的。我们说,是成人环境造就了这样的牺牲品。

同类推荐
  • 犹太人家教

    犹太人家教

    本书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犹太人家教故事,让我们感悟到了这个伟大民族的家教智慧。内容包括:“追求知识,学习是孩子一生的使命”、“崇尚智慧,一盎司的智慧比一磅的黄金更珍贵”、“尊重个性,培养孩子的独立和创新精神”等九章。
  • 宝宝这一年:3岁,规则意识建立关键期

    宝宝这一年:3岁,规则意识建立关键期

    本书遵循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来教育孩子这一崭新理念,综合分析了3岁孩子的性格特征、心理特征,多角度论述了与3岁幼儿的相处和沟通,提出要对孩子进行品格引导和智力培养,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及其社交能力。
  • 让孩子一生难忘的36件事

    让孩子一生难忘的36件事

    本书通过选取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他们影响深远的36件事,展现孩子当时的心理状态,帮助父母了解孩子成长的心理诉求,同时帮助孩子迈出成长的第一步,摆脱成长的烦恼,使孩子度过快乐,难忘的童年。
  • 塑造最佳的人生开端

    塑造最佳的人生开端

    本书介绍了新生儿的惊人能力、新生儿天生的运动本领、0~3岁婴幼儿的各类发育规律、0~3岁婴幼儿潜能开发与教育方法等内容。
  • 妈妈是最好的老师

    妈妈是最好的老师

    《妈妈是最好的老师》一书是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特别是家庭教育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从“好妈妈要懂得用心”,“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等七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作为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建议。正如其序言所说,该书的目的就在于“给孩子精彩的人生”。
热门推荐
  • 九尾玄鸣

    九尾玄鸣

    警察局无所事事的小警官意外结识拥有特殊能力的女孩,可是渐渐发现,这女孩居然不是人……
  • 幽魂小记

    幽魂小记

    杨顺颐从昏睡中醒来,一切似乎如初,一切似乎又不一样了。杨顺颐?孟楚楚?薛阖?自己到底是什么身份?抛开这些名字的背后,这一缕幽魂又曾经历过什么样的故事?处女作,短篇,已完结啦~~~
  • 姻缘末了

    姻缘末了

    小说描写一对情人经三世的挣扎,终成眷属。
  • 网游之我的冥神妹妹

    网游之我的冥神妹妹

    一将功成万骨枯,他经历过。万人之上的孤独,他体会过。陪君醉笑三千场,他流泪过。今宵酒醒杨柳岸,他用生命,信守着承诺。一袭白衣,一柄长剑,亘古不变的微笑,以及,活着的意义,妹妹。。。。。。曾经的他,褪去皇的光环后,才找到了久违的轻松。地球?异界?没关系。只要妹妹还在,就够了。。。。。。“随风啊,开场了”"唔."柳随风把棒棒糖收起来,然后微笑:"总的来说呢,这本小说写的就是一些日常,不要抱什么热血的幻想啦~"顺便一提,作者是个妹控没错~(不知源自何方的骄傲感语气)
  • 古阳

    古阳

    玄青战后十年,青龙玄武两国的阴谋阳斗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龙帝年幼,青国内乱不稳,军政夺权,大厦将倾。玄国文武绝才叶恩,虎视眈眈。离家西北闯荡的少年天才邱阳成为了所有人想要利用的绳索。邱阳身处时代的乱流当中,一面有来自父子家族的抉择之难,一面有来自各方势力的诡计和倾轧,更有武斗异兽纷繁迭出的险状。邱阳如何用一颗赤子之心,修通天之力,断世间之难,寻恩怨之谜,和所有身边爱人同伴以其赤血丹心筑传奇一部……
  • 生命礼物

    生命礼物

    这是一个反映了饱受数家医院误诊误治、贫病交加的现代女性李晓玉,在爱的力量鼓舞下,勇敢地自我救护、自我维权,将人生磨难当做生命礼物的励志故事。
  • 宝贝王爷贵千金

    宝贝王爷贵千金

    汝对吾是日久生情,吾对汝却是一见倾情,已到深处,还须得哪个情深哪个情浅?
  • 血染秦天

    血染秦天

    炎黄热血军人韩楚穿越到亘古大地,以渣爆的资质获得上古传承,开始了一场傲立绝世的斗争。作为法师,擅长远距离攻击的他能否度过天劫,成就至尊圣体,称霸亘古?盛世江河,唯吾独尊!
  • 育儿是件简单的事:宝贝出生第一年

    育儿是件简单的事:宝贝出生第一年

    本书是一部纪实小说。讲述了作者从听到女儿第一声哭响起,漫长的育儿之路的养育经历。
  • 镇荒者

    镇荒者

    杀手阿七受到王庭抛弃,偶然得知自己逆天体质,后游历天下,一步步绝地奋起而蹬向天梯。吞噬圣纹,吸收神赋特性,他将挑战圣主,君临天下。他,便是镇荒者,体内镇封大荒之源的男人。书友群号:56738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