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6200000016

第16章 商务宴请

商务宴请是商务场合中表示欢迎、应贺、饯行、答谢等,以增进友谊和融洽气氛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常见的礼仪招待活动。就宴请活动的性质而言,大体有三种:第一种是礼仪性的,第二种是交谊性的,第三种是工作性的,而商务宴请就是兼有交谊性和工作性的宴请。餐桌是社交和商务活动的重要舞台,作为商务工作者都可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主人或客人,但无论是作为宴会的主人或客人,都必须遵循宴会和餐饮的一套礼仪,才能展示个人的良好修养,表达对交往对象的敬重、友好和诚意。

一、常见的宴请形式

宴会的种类繁多,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名目。按规格划分有国宴、正式宴会、普通宴会和家宴;按时间划分有午宴和晚宴;按餐型划分有中餐宴会和西餐宴会;按宴请目的划分有欢迎宴会、答谢宴会、告别宴会、团聚宴会和寿宴、婚宴等;按宗教饮食习俗划分有素食宴会和清真宴会等。

(一)宴会

商务场合常见的宴请形式有:

1.便宴

便宴亦称非正式宴会。常见的有午宴、晚宴,有时也有早宴。其特征是简便、灵活,偏重于人际交往,而不重规格、档次。可不排席位、不作正式讲话,菜肴也可丰可俭。

2.家宴

即一般在家中设便宴招待客人,以示亲切、友好。家宴在社交和商务活动中发挥着敬客和促进人际交往的重要作用。西方人喜欢这种形式。家宴按举行的时间不同,又有早宴、午宴和晚宴;在宴请形式上又可分为家庭聚会、家庭冷餐会和饭店请客等几种。家庭聚会是我国目前采用最多的一种请客形式。这种家宴规模较小,形式简便,气氛亲切友好,一般由女主人操持,适于宴请经常往来的至亲好友和商业伙伴。家庭冷餐会以买来的现成食品为主,参宴的客人可以站着吃,也可坐着吃,还可自由走动挑选交谈的对象。这种形式比较西化,较受青年人的欢迎。饭店请客或请厨师在家中宴客,这是较为郑重的家宴形式。适用于宴请某些久别的亲友,或比较尊贵的客人,或规模较大的婚宴、寿宴等。举行和参加家宴也要讲究家宴礼节。按“席不正不坐”的礼规,如在南北向屋内宴客,桌缝应东西向摆置,避免“直冲首席”。在座次上,古代的尊位有尚左的习俗,也有以中为上的习俗,可依不同地区而定。入席的礼节程序是按尊长晚幼的顺序排列,年长而德高者居上,必须等待上座者入席后,其他人方可入席落座,否则被视为“无礼”或“失礼”。主人自卑座下坐,以表示谦逊敬客。唐代敦煌民间宴客有俗语说:与人共食,慎莫先尝;与人同饮,莫先起觞;食必先让,劳必先当;对客之前,不得唾涕;款客不贫,记而莫忘。

家宴最重要的是制造亲切、友好、温馨、自然的气氛,利于彼此加深了解,促进信任。

(二)招待会

招待会是指不备正餐较为灵活的宴请形式,常见的有冷餐会、酒会和茶话会。

1.冷餐会

即自助餐,又叫“瑞典席”(肇始于瑞典),是近年来广为流行的一种方便灵活的便宴形式。冷餐会的基本特点是以冷食为主,站着吃。一般不设正餐,但可以有热菜,不排席次,但也设一些散座供老弱妇女使用。菜肴、酒水和饮料连同餐具陈放在长条菜桌上,供客人自取,也可由服务员端送。这种宴请形式,一是不设固定席位,客人可以自由活动,边走边吃;二是便于接触交谈,广泛交往;三是可容纳更多的来宾。其布置也比正式宴会简便,可以在室内也可在院子里进行;根据宾主双方身份,冷餐会的规格可高可低,还可视财力情况掌握丰俭。举办时间一般在中午12时至2时,下午5时至7时左右。这种形式适用于大型交际场合宴请人数较多的宾客。

因为自助餐比较灵活开放,故有人说“自助餐是一种诱惑人展示自己贪婪和丑恶本性的就餐方式。”南方一家大公司在武汉招聘,几道关卡之后,中午这家公司招待初录的近20名应届毕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大酒店吃自助餐,大家兴高采烈地一顿自助餐下来,下午发现初录者一下子少了5位。原来自助餐是一次精心安排的考试,考察的是他们的文明素质与人文关怀。那么参加自助餐要注意哪些礼仪呢?一是循序取菜。即取菜按照餐厅设定的方向顺向排队,不可逆向行进,更不可插队。一般也要按“冷菜—汤—热菜—甜点—水果—冰淇淋”的顺序进行。二是一次少取。根据个人食量酌量取菜,吃完一盘后再去取用,避免在面前同时摆放多个盛满食物的餐盘。三是同时用餐。如是宴请多人或者聚餐,应等同桌所有人都取完菜后,一起开始用餐。四是多次取用。但再次取菜时,应用公筷、公勺,不要用自己已使用过的餐具。取到盘中的菜则应吃完,不可剩下。五是只吃不带。自助餐毕,切不可贪小便宜,顺手将所取食物如鸡蛋、酸奶、饮料等带出餐厅。六是送回餐具。总之,参加冷餐会,要记住循序取菜,边吃边谈,一次少取,多次取用,注意形象,重在交际的原则;须知,参加冷餐会是以吃会友,通过与人交谈广交朋友才是最重要的内容。

2.酒会

酒会也是用于大型交际活动的宴请形式。酒会又称鸡尾酒会,以招待酒水为主,略备小吃。酒会不一定都备鸡尾酒,但酒水和饮料的品种应多一些,一般不用烈性酒。食品多以各色面包、三明治、小泥肠、炸春卷等,以牙签取食。酒水和小吃由招待员用盘端送,也可置于小桌上由客人自取。酒会不设坐椅,宾主皆可随意走动,自由交往;这种形式比较活泼,便于广泛接触交谈。举行的时间亦较灵活,中午、下午、晚上均可,持续时间两小时左右。在请柬规定的时间内,宾客到达和退席的时间也不受限制,可以晚来早退。酒会多用于大型活动,因此,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社会交际和商务交际。

酒会旨在以酒会友,因此在酒会作客时,绝不可喝醉失态。自知对酒精的容忍量有限时,更应只喝软饮料。

3.茶话会

茶话会也是重“谈”不重“吃”的社交集会。这种招待形式主要以茶招待与会者,只略备茶点和风味小吃(为便于取食,可同时将擦手巾一并上桌)。茶话会不备餐具,但对茶叶和茶具的选择比较讲究。一般选用绿茶(外国人用红茶)和陶瓷器皿。举办茶话会的时机一般在辞旧迎新之时、周年庆典之际、重大决策前后和遭受危难挫折之后;时间长短视发言人多少而定。举办茶话会的地点宜在客厅、会议厅而不在餐厅、歌厅。参与者多与茶话会主题(或联谊、或娱乐、或专题)有关的人士,为便于交际,坐次尊卑不宜过于明显。客人随意坐,但如果是为某贵宾而举行的活动,则入席时要有意识地将主宾同主人安排在一起。

“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作为茶话会参与者在针对主题发言的同时,也应略知茶道:不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不应大口吞咽茶水,或喝得咕咚直响。应当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地仔细品尝。品茶时用右手端杯把,左手端小碟。遇到飘浮在水面上的茶叶,可用茶杯盖拂去或轻轻吹开,切不可用手从杯里捡出来扔在地上也不要吃茶叶。

(三)工作宴会

工作宴会,又称工作餐,是一种边谈边进餐的非正式宴请形式。工作餐不需事先发请柬,只邀与某项特定工作有关联的人员,一般不请配偶,但排席位,其座位的排法按参加者职务的高低为序。其形式与安排,均以幽静、雅致、整洁便于交谈为宜。工作餐通常在午间举行,在欧美往往被叫做工作午餐或午餐会。

二、宴请礼节

(一)宴会的准备

宴请包括东道主如何宴客和作为客人如何赴宴两个方面。为了充分发挥宴请的交际功能,无论举行哪一种形式的宴请,主人或主管事先都要做好周密准备,避免因考虑不周而造成失礼。

1.确定宴请的目的、对象与形式

宴请有礼节性的,有交谊性的,也有工作性的。明确了目的,也就便于安排宴请的范围、对象与形式。

明确宴请对象,就是要了解主宾的身份、国籍、习俗、爱好与忌讳,以便确定宴会的规格、主陪人员及餐式等。并根据既定的邀请范围,拟出被邀请人具体名单,其中包括姓名、职务、称呼以至是否有配偶等,都要尽可能准确无误。

明确了宴请的目的、对象与规格,就可以据此确定选择前面介绍的哪一种宴请形式。

2.选择时间、地点

确定宴会时间,应从宾主双方都能接受来考虑。如宴请外宾的时间最好安排在双方之间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或是双方大致就某一项合作达成了意向性协议的时候,并征得主宾的同意。在具体时间安排上,应注意不要选择对方的重大节假日和有重要活动或有禁忌的日子。如信仰基督教的忌讳“13”日和“星期五”,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在斋月内白天禁食等。宴请地点最好能选择在环境幽静、卫生、安全、交通便利的大型饭店,千万不要在外宾下榻的宾馆举办,因为他们把自己下榻的宾馆看成是自己临时的家,在“自己的家里”宴请自己是不合适的。

3.发出邀请

各种宴请活动一般都要发请柬或邀请卡,这既是礼节,也是对客人提醒备忘。请柬内容包括:宴请主题、形式、时间、地点、主请人姓名、身份。请柬应打印精美,书写清晰美观。

请柬行文不用标点符号,其中人名、单位名、节日名一律用全称,中文请柬中不提被邀请人姓名,主人姓名放落款处。请柬信封上被邀请人的姓名、职务要书写准确,如已排好席次可在信封下角注明。请柬应提前一至二周发出。

4.选定菜单

确定菜单应根据宴请规格和形式,符合“餐饮适量”的原则,做到丰盛而不浪费,热烈而不俗气。宴请外宾,是给予对方的一种礼遇。因此,档次、规格要高,环境、气氛要雅,而菜肴、酒水的道数和数量则要“少而精”,以不铺张浪费为原则。还要尊重客人的饮食习惯与禁忌。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为了助兴可备有一定数量的低度酒和饮料。

(二)宴会桌次、位次的安排

1.桌次安排

比较郑重的宴请,桌次位次的安排有较强的礼仪性。为了避免给人以厚此薄彼之感,一般应事前排定来宾的桌次和位次,并提前相告或届时引导。

中式宴请,进行餐桌摆设时,首先必须考虑主桌的摆设位置,把主桌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其次餐桌排列应力求整齐有序。如举办两桌的小型宴会时,可依餐厅(客厅)正门的位置横放或竖放,如横排,桌次以右为尊,竖排则以远为上。多桌宴请的桌次安排则以主桌定位,距离主桌越近,桌次越高。三桌可排成品字形或一字形;四桌可排列成菱形;五桌可排列成立字形或日字形;六桌可排列成金字形或梅花形。大型宴会,可根据舞台位置设立主桌的摆设位置。也可以花名如水仙、兰花等为标志,以体现各桌之间的平等。桌与桌之间的距离以客人行动自如和服务员方便服务为原则。

2.位次安排

安排位次也是一门礼仪的艺术。过去中国旧式正房多为坐北朝南,因此,方桌的北面为上座。现在许多房屋格局已有所改变,因此,多以面门为上座。中国公务或商务宴请中一般以职务高低顺序排列,主方出席者中职务最高者为主人,客方出席者中职务最高者为主宾。如有夫人及女宾出席,通常将女士排在一起。即以男性为准,男主人面对正门而坐;女主人背对正门,坐在男主人的对面。男宾按右高左低(中国传统尚左,以左为尊;是尚左还是尊右,可事先说明)顺序,依次排在男主人两侧;女宾也按右高左低顺序,依次排在女主人两侧。或者主宾面门而坐,主人背对正门坐在主宾的对面,其他客人依主宾位置,按右高左低顺序,在主宾两侧排列。民间宴请习惯,则按年龄、辈分高低顺序排列,长者、贵客、身份高者坐上首,主人坐下首。而婚宴与寿宴,新人与寿星要坐在上首,贵宾坐在主人两边。也有把夫妻、朋友、同一单位的人、互相认识者安排在一起,以便于互相交谈。在招待外宾时,则按国际惯例,以女主人为第一主人。为了使来宾便于找到自己的桌子与席位,除应有人引导以外,可在每张餐桌上放置桌次卡和位次卡,在位次卡上写上就餐者的姓名。

(三)礼貌迎客

宴请活动开始于热情迎客。宴会的成功,重要的并不完全在于菜肴的名贵与否,而在于主人的盛情。有融洽的气氛,有周到细致的组织安排和良好的礼仪,使客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在客人到来的过程中,主人夫妇或主管一行人应临门排列成行,组成迎宾线,对到来的客人,不论亲疏主次均应热烈欢迎,热情接待,并设法使客人之间有机会认识和交谈,给人一种热情好客、宾至如归之感。当宾主握手寒暄之后,交由工作人员或家人陪同至休息厅休息;如无休息厅,则可直接引入餐厅,但暂不入座,等待主宾。引入休息厅的客人应由身份相应的人员照应,并安排服务员或家人上茶水饮料。主宾到达后,由主人陪同进入休息厅与其他客人见面,然后进宴会厅,按事前安排的桌次、位次引客入座。

如宴请携带夫人的外宾,主人的夫人应在宴会厅入口处给外宾的夫人挂上胸花,增加宴会的温馨气氛。

正式宴会一般都有致词和祝酒,但时间不尽相同。我国习惯是在开宴之前讲话、祝酒、致答词。讲稿可事先交换,由主人一方提供。宾主致词时,全场人员均应停止一切活动,洗耳静听。并响应致词人的祝酒,在同桌宾主之间或客人之间相互碰杯。

西方国家致词、祝酒,按惯例安排在热菜之后,上甜食之前。至于自助餐、酒会的致词时机则更灵活一些。

三、赴宴礼节

古人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记·礼运》)。意思是说,讲文明礼貌,是从饮食做起的。因此,了解和掌握一些有关如何赴宴、如何用餐等方面的常规礼仪,对于塑造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关系极大。

(一)准时出席

接到宴会邀请,应尽早答复对方,以便主人安排。对注有R。S。V。P(请答复)字样的请柬,无论出席与否均应迅速答复。不能出席,应尽早向主人解释、道歉。应邀赴宴,按时出席是礼貌的表示。一般来说,身份高者可略晚到达,其他客人可比主人约定的时间早二三分钟到达。若是主人的至亲或挚友,可提前更多时间到达,以帮助做些准备工作和接待工作。赴宴时,为了显示对主人和其他宾客的尊重,务必衣冠整洁,仪表端庄。一些正式的宴会请柬上往往特别注明应邀者的着装。到达赴宴场所,要先向主人表示问候和感谢,若是喜庆,则应热烈祝贺,然后向其他亲人点头致意,或握手寒暄。若是到主人家中赴宴,则应带件小礼品相赠。按西方习惯,可向主人赠送花束。进餐前应自由地与其他客人交谈,以广交朋友。

(二)入席礼节

入席就坐要服从主人安排,并对其他宾客表示礼让。一般是主人陪同主宾率先在主桌落座,其他宾客接着按主人的安排,在指定的桌次和位次上“对号入座”;不能“捷足先登”,急于就坐。落座之际,应从坐椅的左侧入坐。若同座之中有女主人、贵宾、师长,应待贵宾、身份高者、年长者、女士先入座,男士要为身边的女士拉开坐椅并协助其入座,入座后要注意端坐挺直,不要两腿摇晃和头枕椅背,也不要左顾右盼和玩弄餐具。应热情有礼地与同桌的人交谈,不应只同熟人或一两个人说话。

(三)餐桌礼仪

1.文雅进餐

(1)检点自己的“吃相”

出席宴会,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觥筹交错之际,我们的“吃相”和谈吐举止正向人们昭示着自己的修养与品格,所以,餐桌礼仪的重中之重是“吃相”,“吃相”反映“人相”。古往今来,餐桌都是社会交际的重要场所,因而餐桌礼仪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取菜文雅,注意礼让,

文明用筷,举箸得当,

闭嘴细嚼,不发声响,

嚼食不语,唇不留痕,

骨与秽物,切莫乱扔,

禁烟少酒,注重文明,

使用公筷,讲究卫生,

席间交谈,增进感情,

用餐举止,文质彬彬。

在饭店宴请时,用餐前服务员一般要为每人送上一方热的湿毛巾,供进餐者擦拭双手,但不宜用于擦脸、脖子和手背。擦完之后,应将双手的腕部靠于桌缘,如桌面设有餐巾,当主人示意用餐开始时,方可将餐巾全部打开或打开到对折为止,平摊在自己腿上。中途离座,应把餐巾放在坐椅上,只有进餐结束时,方把餐巾自然地放回桌上。

古语说:“主不请,客不尝”。上菜后,待主人说“请”,再动手夹菜。就餐者要使用公筷、公勺等公用餐具分取菜点成品,再用各自餐具进食。西方餐桌礼仪认为,从共用菜盘直接夹菜入口,是无教养的表现。取菜要适量,不要显得过于贪婪。夹菜时应从上往下有序地夹,并且就近取跟前的菜,吃“过河菜”是不礼貌的。远处够不到的菜可移动转盘,或请身边的人帮忙,但不得站起身来去夹。吃东西时应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咀嚼要闭嘴不要发出声来,巴叽嘴会令人讨厌;也不要一边嚼食一边说话。喝汤时,应用公勺将汤舀入自己的碗内,待稍凉后再喝,汤匙应由身边向外舀出,喝汤不要啜。右手用汤匙时,筷子须整齐轻放在餐桌上或“筷夹”上。按中国人的习俗,左手拿匙、右手拿筷“双管齐下”是失礼的。进餐中,骨头和鱼刺应用筷夹放在垫盘上,吃剩的菜,用过的勺也应放在垫盘内。就餐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注意礼让,注意关照邻座的宾客,不要见到自己喜欢吃的,就“埋头苦干”,不理别人。男士不要戴着帽子进餐。为了避免酒后失礼,饮酒应留有余地。用餐时,一定要坚持使用公筷,自觉地保持卫生,不要在餐桌上咳嗽、清嗓子、擤鼻涕、打喷嚏,更不得当众随地吐痰。必要时可到卫生间进行处理。为了保护全体赴宴者的健康,在宴会上用餐应当禁止吸烟。一边喝酒,一边抽烟,是极不礼貌的。良好的餐桌礼仪不仅要求就餐者注意“吃相”,还要善于交谈。预备与他人交谈时,应先用餐巾或餐巾纸擦干净嘴角。口中有食切忌说话;如果有人跟你说话,应等食物咽下后再回答。交谈时宜选择轻松、愉快的话题并遵守交谈礼仪,不高声大笑,不窃窃私语,不谈论隐私及过于严肃的话题。

餐后不要在众人面前打饱嗝、剔牙、呕吐或松裤带。不要随便离坐告退,应在主人示意结束后方可离席。就餐时如果有些礼节性的常识自己不懂,最好的方法就是模仿,看别人是怎么做的,随着做就可以了。

(2)给客人让菜的礼节

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活跃餐桌上的气氛,作为主人应主动劝客人用菜:(1)当一道菜端上桌时,主人可简单介绍一下这道菜的色、香、味等特色,当客人对这道菜表示特别的兴趣时,还可简单介绍其烹调方法。与此同时应热情招呼客人动箸。(2)如餐桌上的客人有主次、长幼之别,每道菜上来,主人应先请主宾和长者首先动箸。(3)当客人出现相互谦让、不肯下箸的情况时,主人可站起来,用公筷、公匙为客人分菜。分菜应先分给主宾、长者,后依就座秩序分给他人;分菜要注意适量和客人的口味,如客人婉谢就不必强人所难。(4)有些菜肴用筷子分不开,可借助刀叉,或请服务员协助,千万不要用手撕拉,那样会有失文雅。

2.礼貌动箸

在世界各种餐具中,筷子是使用人数最多、最奇妙的一种。中国的筷子早在公元前1200年就问世了,《史记》中记载“纣始为象箸而箕子怖。”说明殷商时期,我国先民就用筷子进食。公元4-6世纪传到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它虽构造简单,但巧妙地运用了杠杆原理。它不仅集刀叉功能于一身,而且有健身益智的功效,如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维萨所说:“与西方用手吃饭相比,使用筷子的最大好处是不会将手弄得油腻。中国人使用筷子,看起来娴熟、微妙、恰到好处又亲切自然,比我们的用餐举止更显文雅”。而且有助于手指灵巧、头脑发达。那么,使用筷子有哪些礼貌要求呢?

(1)轻拿轻放。在餐前摆放筷子时,应事先将手洗净,然后将筷子一双双理顺,轻轻放在每一个人的餐位前,切不可随便扔掷。在等待就餐时切忌用筷子击碗敲桌。

(2)正确摆放。筷子的摆放是很有讲究的。筷子通常应纵放(横放表示进餐完毕)在餐盘旁边的筷架上,不能搁在盘缘或碗缘上。筷子是成双成对的,在摆放时应把它比齐,不要一横一竖“十字叉”摆放,也不要大、小头“乾坤颠倒”摆放,且筷子的大头应离桌边1~2厘米。在用餐时,如需临时离开,应把筷子轻轻搁在筷架上,切不可插在饭碗里,因为这样是上供或给死囚犯临刑时用的。

(3)文明用筷。筷子是就餐的工具,一定要讲究用筷的礼节,注意“用筷十忌”:

一忌窥视筷,对丰富的菜肴“眼花缭乱”举筷不定。

二忌挑食筷,在桌上“执箸巡城”,挑菜拣食。

三忌戳叉筷,以筷当叉戳食,“迷箸刨坟”。

四忌撕咬筷,用筷撕拉口中的菜肴,“宛如犬饕”。

五忌指人筷,持筷说话指人,“颐指气使”。

六忌牙签筷,用筷当牙签剔牙,“龇牙咧嘴”。

七忌传食筷,以自己用过的筷子为他人奉菜,“余唾共享”。

八忌奶头筷,把筷当奶头,“品箸留声”。

九忌流汁筷,夹菜带汤,“泪箸遗珠”。

十忌供礼筷,把筷架在碗上或插在饭碗中,“当众上香”。

3.“客各尽欢,不必主劝”

“酒以成礼,过则败德”(《三国志·吴书·陆凯传》)。它能使人兴奋,也能使人忘形。所以清代张晋寿提出“觥筹错落,各适其意”、“客各尽欢,不必主劝”(《仿园酒评·酒德》)的原则,这是很有道理的。

相互敬酒、祝酒有表示友好、活跃气氛的作用。但敬酒也有它的礼俗:

(1)斟酒惯例。向客人斟酒时,应走到客人右侧,除啤酒外,酒瓶瓶口不应接触杯缘。斟入的酒之多少应根据酒的种类而定,一般不超过八成满。斟酒的顺序是先主宾,后次宾;先女宾,后男宾。

(2)敬酒方式。中国人的好客盛情在酒桌上发挥的更是淋漓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更是在敬酒时得到升华。其实,敬酒只是表达一种心意,以礼到为止。各自随意,不应劝酒。时下有人这样敬酒:“我干了,你随意。”这就很文明,很豪爽。敬酒的一般程序是主人与主宾起立举杯(或碰杯);人多时可举杯示意,不一定一一碰杯,更不要交叉碰杯。当主人亲临各桌,依次向各位来宾敬酒时,应起身端起酒杯,与主人同时或紧随主人之后举杯,但不一定要碰杯。碰杯在西方最初是为了驱赶邪气,所以他们不主张碰杯,只把酒杯向对方略举。在主人敬酒之后,客人之间也可互相敬酒。比较正式的宴请,皆有主人和主宾双方的致词。届时所有宾客应暂停进餐,保持肃静,注意倾听,以示敬意;切不可借此机会抽烟。

(3)干杯用酒。干杯宜选用香槟酒。如自己实在不能喝酒,可备上一杯软饮料作为象征,使举座尽欢。国人有“先干为敬”的说法,但不适合涉外宴请。把整杯酒一口喝干,会给外宾以粗野的印象。同样,勉强劝人喝酒也是失礼的。古人有言:“君子喝酒,率真量雅;市井仆役喝酒,以逼为恭敬,以虐为慷慨,以大醉为欢乐。”显然这是饮酒的误区。

(4)文明饮酒。坚持文明饮酒,一要戒急,要慢酌细饮,不要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二要戒贪,饮酒要留有余地,适可而止;三要倡导健康、科学、文明、高雅的酒文化。提倡品鉴,杜绝豪饮,反对酗酒。

(5)尊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如与穆斯林共餐时必须绝对“禁酒”。

(四)离席与告退

客人见女主人收起餐巾从座位上站起后,应随着离席。起立后,应将椅子往后拖,从左侧出来,再把椅子略向台桌下推进一点。此时,男宾应帮助女宾把椅子推回原处。餐巾可置放桌上,不必按原样折放整齐。宴会结束后,可视情况与主人和其他来宾再聚谈一会儿,然后适时告辞。

参加宴请活动,怎样告退也有学问。告退不宜过早或过迟。一般礼貌的做法,是用餐后交谈20分钟至半小时即可向主人告辞。如果自己是一般客人,则不要先于主宾告辞,否则,对主人和主宾都有失礼貌。无论是主宾还是普通客人,如确有急事,要提前告退,应悄声向主人说明,表示歉意,并向其他宾客招呼后再离去。

散席时,通常是男宾向男主人告别,女宾先向女主人告别,告别时对主人的热情款待和盛情邀请表示感谢,然后再与主人家的其他成员告别,并与其他宾客互道再见。

§§第六章 服务业礼仪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神奇的故事

    世界上最神奇的故事

    1900年,“神奇故事”第一次在最早的《成功杂志》问世之后,立即引起了全世界范围的巨大轰动。应成千上万人的强烈要求,一本银色、微小的书籍出版了。这本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揭开斯图尔特万特的故事,一个忍饥挨饿的窘迫艺术家用3美分买了一本残破老旧的剪贴本之后,他的生活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本剪贴本里面,他发现了他所说的一个“世界上最神奇的故事”。斯图尔特万特看到这个“神奇的故事”后,向人们宣讲他从故事里获得的神奇力量,几乎每一个听这个故事的人都获得了成功。
  • 走进灵魂深处

    走进灵魂深处

    本书讲述了教师教育生涯中最为感动、难忘的往事。追忆往事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发现自己最难忘的某一个瞬间,其实也就像重新获得一种生存的意义一样美妙。这些教育故事也许并不是教育的解决之道,但却是对教育理念的探讨、审视、感怀和确认。
  • 穷人与富人的距离只有0.01mm

    穷人与富人的距离只有0.01mm

    《穷人与富人的距离只有0.01mm》讲述了:想到和得到之间的距离是做到穷人和富人之间的距离是思路,年轻的时候,你不来改变世界,就只好等世界来改变你!为什么生活得如此艰难?为什么总是和财富无缘?为什么勤劳还是不宣有?因为你的观念、思路、行为和方法出现了问题。“台塑大王”王永庆说过,做一件事,观念非常重要,观念正确,比较容易贯彻事情就比较好办。所以,只有拥有致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才可能真正致富。
  • 信念力:写给年轻人的神奇信念书

    信念力:写给年轻人的神奇信念书

    享誉全球的潜能开发大师克劳德·M.布雷斯托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和心血,潜心钻研、阅读和研究了大量的著作,其中包括心理学、玄学、宗教和古代魔法,从中他发现了一套让人迅速获得幸福与成功的有效方法,那就是重视内在信念的强大力量。作者通过他的亲身经历,向众人昭示了内心具有的无限力量。很多时候,只要敢想,就能帮助人们实现心中所想。如果你还不懂得运用信念力,请从此刻开始,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你的心成为你走向成功的有力臂膀。
  • 影响你想影响的人

    影响你想影响的人

    本书从生活、工作、恋爱婚姻三个方面出发,多角度、多元化地分析总结了各种不同的影响技巧和方法,让你在引导影响他人的时候有的放矢,从而实现良好的预期。本书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实的语言,潜移默化之中让你从心理学的角度重新思考世界、理解人性。
热门推荐
  • 飞龙在野

    飞龙在野

    龙战在野:贪污,背叛国家,杀我生死与共的战友。就想一走了之!你敢大逆不道,我就有我的逆态度。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独手封天

    独手封天

    天,空明如镜,澈清如水。蓝色屏障下,却是一道道的黑色印记。这一次的劫难,由谁化解?
  • 从世界之门走过的强者

    从世界之门走过的强者

    金庸武侠剧中有不少令人遗憾的地方:《笑傲江湖》里君子长戚戚,小人坦荡荡。《天龙八部》里的悲剧集结。《神雕侠侣》里杨过和小龙女十六年的分离......主角得到世界之门,从而进入其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避免那些悲剧的发生。中间得几位红颜。主角以武入道,成为一名修仙者,成为世界之门里的强者。
  • 财富巨擘的企业家(4)

    财富巨擘的企业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仙王之上

    仙王之上

    好闻的未必是美味,悦耳的未必是歌声,看到的未必代表真实,这就是残酷的现实,更是神秘的命运。小道愿同您一起,探寻命运的神奇,掌控自己的命运!
  • 影帝的吸血鬼经纪人

    影帝的吸血鬼经纪人

    他是娱乐圈有名的四大小生之一,年仅二十五岁拿下四个影帝,五个最佳男演员。他拥有犹如被上帝亲吻过的面容,却面瘫程度高达百分之九十。如果你看到他对谁露出了笑容,那么这个人的下场一定很惨。当有记者采访问道:“请问苏墨白先生,您的择偶标准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只要不是人就行。”记者“……”她,早年母亲意外身亡,父亲不详,从而被苏家领养,从小就像个隐形人或者是软包子一样被人欺负,也只有他会护着她。原以为会这样一辈子默默无闻下去。却因为一次误喝人血,身体里面吸血鬼因子觉醒,成为一只不折不扣的吸血鬼。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特色杂豆

    特色杂豆

    特粮特经作物主要指具有特殊性状和用途的农作物,种类很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特粮特经高效种植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各地涌现出了许多新典型、新经验、新技术,值得借鉴和推广。《“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中的“特粮特经作物高效种植技术系列”图书。面向广大农村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包括鲜食玉米、特色甘薯、特色花生、芝麻和向日葵、优质小杂粮(谷子、高粱、荞麦)、特色杂豆、特色大豆、香料和糖料、特色莲藕、特色南瓜、优质马铃薯、优质食用菌等作物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加工方法及产业化开发途径等内容,浅显易懂,实用性强。
  • 我们很久不见了

    我们很久不见了

    一个小小的玩笑,却成了他和她的开始,她从没想到一年以后他却成为了她内心最深处不能触碰的痛。太阳毒辣地晒着,他不知道的是,那天她一动不动地站在楼下等他,他却始终没有出现。“我终究还是等不到你。”
  •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神秘人类的故事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神秘人类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包括《太空环游的故事》、《星球纵览的故事》、《海底探险的故事》、《岛上猎奇的故事》、《科学传奇的故事》、《奇异幻想的故事》、《神秘人类的故事》、《远古寻踪的故事》、《机器大战的故事》和《古堡秘影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包括法国著名科幻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儒勒· 凡尔纳和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尔斯等人的作品近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 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